大業十三年十一月十六,在李淵的扶持下,楊侑在大興殿登基為帝,改元義寧。尊楊侑之祖父楊廣為太上皇,尊楊侑之父楊昭為孝成皇帝,廟號世宗。封李淵為唐王,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秦國公,李元吉為齊國公。


    錦華殿中的楊洛,傾刻間,便從皇帝的女兒,變成了皇帝的姑姑,永安大長公主。


    此時,已近歲末,李淵便叫留守在太原的李元吉護送李家家眷到大興團聚。


    李淵之妻竇氏及李建成之妻何氏已去世多年,身邊隻有幾名滕妾。而李元吉此時尚未娶妻,因此,李家家眷中主母,隻餘有李世民之妻長孫無雙。


    這邊,李元吉正護送著李氏家小正往大興趕去,見此時天已漸暗,便在太原通往大興路途邊紮營露宿。


    為禦寒及嚇唬山野猛獸,李元吉著人在中帳之外架了一堆篝火。


    眼看便要到大興了,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帳中的長孫無雙按捺不住心中激動,躺在榻上,卻不能成眠,便索性起了床,跑到篝火邊坐著。想像著和丈夫相會的情景,臉上不禁漾出一個幸福的笑容。突然,她的身邊坐了一個人。她轉臉一看,是李元吉,手裏還捏了個酒囊。


    “阿婢,夜深了,你還不睡?”李元吉問道。他沒有叫她二嫂,依然像以前一樣,叫著她的小字。


    長孫無雙側頭看了李元吉一眼,臉上露出一個端莊的笑容,“三弟不也還沒休息?”在某些事上,她總是分得很清楚。


    “我睡不著!”李元吉神色蕭索,仰頭飲了一口酒。很快,淡淡的酒香便蔓延在兩人的身邊。


    “哦。”長孫無雙應了聲,便低頭不語。


    “阿婢!”李元吉喚道。


    “啊?”長孫無雙應道。


    “二哥,他,對你好嗎?”他問。


    “好。”她迴道:“三弟,你、二郎與我乃從小一起長大,一直以來,二郎對我如何,三弟你還不清楚嗎?”


    李元吉默然半晌,慢慢說道:“我想,有些事你應該知道!二哥上次從大興前往洛陽之時,在路途之中,曾經遇到過一個女子。”


    聽到這話,長孫無雙身體一僵。火光映在她麵上,忽明忽暗,看不清顏色。


    “二哥……二哥似乎很喜歡她。”李元吉又說道:“而且,那女子現在也在大興!”


    “是嗎?”長孫無雙轉臉看著李元吉,問道:“那女子是誰?”聲音很平淡。


    “楊廣之女,永安公主楊洛。”李元吉答道。


    “就是曾經和你有個婚約那位公主?”


    “是。”


    “其實我早知道了。”長孫無雙聲音有些暗。她不再看李元吉,眼睛轉過去,那篝火映在她的眼睛裏,一跳一跳的。


    “你早知道了?”李元吉似乎有些吃驚。


    “嗯。在我與二郎成婚前,我大哥跟我說過了。”長孫無雙淡淡地說道,似乎說的是一件與自己無關的小事,“隻是,二郎最終還是放棄了楊廣的賜婚,而與我成了親!”說到這裏,她臉上似乎綻開了一絲笑意。


    “二哥的心思一直很深。他放棄娶楊洛,並非他不喜歡他,而是在他權衡利弊後,認為他娶你,比娶楊洛對他更有利!”李元吉說道。


    “哦,那楊洛貴為公主,娶了她做了駙馬,身份不是更加顯赫,怎麽比不過娶我?”長孫無雙淡淡笑道,似是不信。


    “阿婢,我不相信你心裏會不清楚!”李元吉說道:“二哥一早便存了反隋之心,此次晉陽起兵便是他一早計劃好的。因此,他若娶了楊洛,起兵便是反自己的嶽父,明擺著落人口實,對他成大事有害無利!而他若娶了你,他起兵便名正言順,而且還能爭取到你們長孫家及高家對他的支持,對他更是百利而無一害!阿婢,如果你是他,你怎麽選?”


    聽著李元吉的話,長孫無雙眼睛直勾勾地望著篝火,然後轉過臉,對著李元吉一笑,“不管怎樣,最後嫁給二郎的人,是我!”


    聽到這裏,李元吉頓了一下,然後艱澀的開了口:“阿婢,如果當初你選擇我,我的心裏絕不會再有別人,隻有你一人。可是,你卻偏偏選擇了二哥……阿婢,二哥他,他並非你的良人。”


    長孫無雙沉默了半晌,說道:“我知道。二郎對我雖好,可一直以來,我從來沒有看清楚他的心,我隻知道,他的心埋得很深很深,深到我無法探究……但我又有什麽辦法,我偏偏就是喜歡他。你也知道,我從小便喜歡他,所以,我才會去求舅舅厚著臉皮去李家提親,將我許給他。”


    “阿婢,既然你模不透他的心,你為什麽當初不試著接受我呢?”李元吉滿臉的心痛與不甘。


    長孫無雙苦澀的一笑,“接受你?心裏若喜歡了一個人,還能接受另外一個人嗎?三胡,你口口聲聲說喜歡我,那讓你接受另一個人,你能做到嗎?”


    李元吉啞口無言。


    長孫無雙盯著那堆篝火,火光在她眼中跳動中,“三胡,我什麽也管不了,我隻知道我愛他!現在,我已是他正妻,那個楊洛既然貴為公主,便不可能嫁與二郎為妾,所以,我並不擔心她會搶走我的二郎!我相信,等我到了大興,和二郎長相廝守,而那個女子也嫁了人,和二郎再無相見之日,他會忘了她的。”


    “阿婢……”李元吉還想說什麽。


    長孫無雙打斷李元吉的話,說道:“三弟,你……你忘了我吧!找個好姑娘成個家!”


    “你剛剛不是說愛上一個人,便接受不了另一個人嗎?”李元吉苦笑道,“你讓我如何忘掉你,再去接受他人?”


    “三胡,我一生,最慶幸的事,便是嫁給我自己所愛的人!”說到這裏,長孫無雙眼睛閃爍著堅毅的光芒,“你若真的……真的念著我們往日的情分,便祝福我和二郎能白頭偕老吧!”說完,長孫無雙也不再看李元吉,自顧自站起身,準備迴帳。


    “阿婢!”李元吉叫住她。


    長孫無雙收住腳,卻並未轉身。


    李元吉站起身,走到長孫無雙麵前,雙眼定定地看著她。


    長孫無雙挑了挑眉,看著李元吉,卻並沒有說話。


    “阿婢,我不僅祝福你,而且我還要成全你!”李元吉盯著長孫無雙,一字一句地說道:“到了大興,我便向父親提出,我要娶楊洛為妻!”


    聽到這裏,長孫無雙有些吃驚,雙眼瞪得大大的,盯著李元吉。


    李元吉笑了一下,然後舉起酒囊,狠狠喝了一口:“等我娶了楊洛,讓她成了二哥的弟媳,便可幫你斷了二哥的念想!”說完他也不再理長孫無雙,拿著酒囊走了迴去,重又坐在篝火邊。


    長孫無雙轉迴頭,看著李元吉獨自坐在篝邊,那背影是如此落寞,突然鼻子一酸,眼中似乎濕潤起來。


    她知道,她一直知道,他對她的好。隻是,這一生,她隻能負他了。


    義寧元年正月初一,楊侑設宴於武德殿,宴請唐王一家。


    錦華殿中,楊洛正對著銅鏡梳妝。


    秋芸正將楊洛滿頭青絲挽成青雲髻。


    秋芸是新來的掌宮宮女,本來叫玉蓉,來了錦華殿,楊洛為她改了名叫秋芸。這秋芸辦事利落,對楊洛也很是盡心,頗有當年秋平的風範,特別是手很巧,梳得一手好頭,這一點倒挺得楊洛喜歡。


    紫憶在一旁遞上一枝金絲海棠珠花步搖,秋芸為楊洛插在了發髻上,頭一擺,步搖靈動閃爍,更顯得美人搖曳多姿。


    “公主,今晚的宮宴你真要去嗎?”紫憶問道。


    秋芸將頭梳好,楊洛正對著銅鏡整理著妝容。聽著紫憶這一問,楊洛淡淡迴答道:“去呀,為什麽不去?雖然我對侑兒所作之事不能讚同,隻是,我也不想在李家麵前駁了他的麵子。”


    “公主,那齊國公也會去的!”紫憶說道。


    年前,齊國公李元吉曾在朝堂上提出求娶楊洛,當時楊侑不敢答應,也不好一口迴絕,隻說考慮一下。


    楊洛知道這事,倒也不以為然,“侑兒不敢替我作這個主的。侑兒不答應,他李元吉總不可能強娶吧?”


    “公主,齊國公年輕有為,身分高貴,嫁與他也不失為一樁美事!”秋芸並不知曉楊洛的前事,便開言說道。


    楊洛一笑,“他李家的男兒再如何,都與本宮無關!本宮隻願今生今世與他李家再無瓜葛牽絆!”說到最後一句,楊洛的語氣異常堅定。


    秋芸一歎,也不再說話。


    看楊洛拿起唇脂,準備點唇,為宮宴準備著,紫憶忍不住提醒道:“公主,今日這宮宴,會帶有家眷,到時趙國公及夫人也會來的。”


    年前,李世民已從秦國公徙封為趙國公。


    果然,聽到這裏,楊洛正欲點唇的手陡然停在了唇邊,輕輕抖動了一下。但很快,她便恢複了平靜,將唇脂點在了唇上。


    “公主,要不,你就別去了!”紫憶看出楊洛內心的掙紮,出言勸道。


    “為什麽不去?趙國公與夫人來與不來,幹我何事?”楊洛轉過頭來,紅唇一笑,“好了,紫憶,時候不早了,陪我前去武德殿吧!”說完便徑直出了門,上了早等在殿外的輦車。


    紫憶無奈歎了一聲,跟了上去。


    因長孫無雙第一次進宮,李世民便帶著她在武德殿附近四處走了走。


    看時候不早,兩人便準備返迴武德殿,因李世民走得快,長孫無雙有些跟不上,便走上前,將李世民的手牽住。


    李世民轉迴頭,對著妻子溫柔的一笑,將她的手緊緊握在手中。


    兩人走到殿門時,便看見一輛輦車正好停了下來。


    李世民看著跟隨在輦車邊的紫憶,腳一下收住了,呆呆站在原地。


    他知道,這輦裏坐的,定是楊洛。自她迴宮那天見了一麵,這兩月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她。


    女人是敏感的,長孫無雙感覺到丈夫的手一下變得冰涼,再一看,隻見李世民的唇色正慢慢褪去,眼睛正死死盯著前麵的輦車。


    長孫無雙感覺到了什麽,轉眼向前看去。看見那華麗的輦車,她心一緊。


    她已經猜到了,這輦車裏坐的會是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安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心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心焉並收藏長安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