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年輕,現在就說辜負了哀家的話,未免為時過早!”冷著臉打斷嫻貴妃的話,周太後恨鐵不成剛。♀
“臣妾……臣妾是無福之人……”嫻貴妃以繡帕輕拭臉龐,動情哀戚模樣似花般楚楚可憐。
周太後心裏到底是對嫻貴妃滿意的,如今見嫻貴妃傷心斷腸,自己心裏也不好受,故而放柔了聲音安慰道:“哀家也沒有怪罪你的意思,你也曾是生下過公主的人,以後自然還是能為皇帝開枝散葉的。哀家當初既然選中了你,自然就是信任你,相信你擔得起周家的恩寵。”
嫻貴妃這才好受些,慢慢的也就止了臉上的淚珠兒。軟綿綿的感激道:“臣妾知道太後一直厚愛著臣妾,臣妾心裏感激不盡!”
“哀家不疼著你,哀家還能疼著誰啊?”周太後恢複了以往的慈和,寵溺憐惜的對嫻貴妃說道:“難道在這深宮中,哀家還有第二個像你這麽乖巧孝順的親外甥女?”
“太後……”嫻貴妃十分感動,立刻哀哀訴道:“臣妾感念太後多年關愛,臣妾一生別無它求,隻願能代皇上在太後跟前盡些晚輩的孝道,盡心盡力的侍奉太後!”
“這怎麽行?你的心思不可隻放在對哀家的孝順上,你得抽出大半放到皇帝身上。”周太後慌忙勸說:“皇帝是你表兄,隻要你有心,他絕不會冷落你。而且在這合宮的妃嬪中,皇帝唯一信任的也隻有你,否則皇帝怎麽會賜你協領六宮之權?”
嫻貴妃對周太後這番話不以為然,也或許是因了周太後的話心裏感動,慌忙擦幹臉頰上劃出的眼淚,強顏歡笑點頭稱是。
周太後見狀也不好再急言厲色,到底是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孩子,哪裏能真正的給顏色看呢。♀
“你先起身吧。”歎口氣,周太後說道:“如今皇上專寵長孫氏,這兩年又有個瓊妃徐氏後來居上,眼看著皇上對身邊的嬪妃們漸漸情長,哀家心裏怎能不急?哀家原也是怕你受委屈,更是怕我周家的尊榮不複往昔。”
嫻貴妃跪的時間有些長,站起身時雙腿微微有些發顫。她卻沒在臉上流露出任何的不滿,微笑依舊溫柔乖順。她輕言安慰姑母道:“太後,有您在,臣妾相信周家的榮耀永不會倒。”
“若真是這樣,哀家一世懸著的心也便能放下了。”周太後聞言心裏安慰,臉色總算是緩和些,嫻貴妃吊著的心也隨之放下。
“你這孩子總會說些哀家高興的話,那哀家便要問了,恍若某一日哀家不在了,周氏家族的榮耀又該如何?”周太後拉過嫻貴妃坐在自己身旁,如是問道。
嫻貴妃笑顏一頓,垂下眼眸調笑:“太後您就愛跟臣妾開玩笑,您是太後,一定會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
“再怎麽福壽隆昌,但凡是個人,總會有老去的一天。”
“太後您一點兒也不老,還年輕著呢。”
“你這孩子一張小嘴啊,真真是極甜美!”周太後心裏逐漸被哄的歡喜,與嫻貴妃調笑一陣後,突然說道:“對了,哀家今日召你過來,是有一事要托付給你準備。”
嫻貴妃頓了笑,疑惑的問道:“太後說的是什麽事?”
“儀柔啊,哀家覺得皇帝如今已二十四歲,膝下子嗣依舊稀薄,哀家實在心憂啊!”
嫻貴妃的手一顫,驀然收緊,趕緊順著周太後的話試探問道:“那麽依太後想的,應當如何?”
周太後拉過嫻貴妃的手握在手心,皺著眉頭說:“哀家想了又想,覺得還是因為後宮的嬪妃人數少的緣故。
“太後,宮裏的嬪妃不少啊。”
“怎麽不少?”周太後不悅,冷冷道:“皇帝登基已六年,還隻舉行過一次選秀,後宮嬪妃入得了哀家眼的少之又少。哀家都如此,那就更怪不得皇上了,如此長久下去,哀家還想皇孫昌旺?”
“是。”嫻貴妃唯恐又惹周太後生氣,連忙禁言不語。
周太後追問:“你是皇帝的貴妃,也是最懂禮節的,你倒是說說看,皇帝的後宮合理嗎?”
嫻貴妃隻得陪著笑,“太後說的是,皇上如今除了鳳儀宮裏的皇後娘娘,主位嬪妃都隻有莊淑妃,莞婕妤,祿芳儀和沁容華,的確是為之過少。”
最後一句話,嫻貴妃說的語調極輕,末尾一絲不甘願被她極有技巧的隱藏著。
周太後尚在憤怨中,自是無法聽出嫻貴妃話裏的它意,還在一處指責道:“我朝後宮十二等二十一級宮妃位份,皇帝的後宮都遠遠沒有滿數,怪不得皇帝會子嗣微弱!”
“太後您多憂了,皇上哪裏子嗣微弱了?不是有好幾位公主和皇子養在宮中嗎?皇上登基才六年,以後歲月長久,太後您一定會皇孫繞膝的!”嫻貴妃抵擋不住,趕緊的擠著笑盈盈的笑臉勉強勸導。
“就你會變著法子哄哀家!”周太後聽到皇叔繞膝這詞,頓時眉開眼笑滿是慈愛,看來她是真的疼極了孫子孫女。
嫻貴妃見狀倒了杯茶給周太後遞過去,接著躬逢說:“非是臣妾會哄太後高興,實在是太後福氣隆深,一看便是多孫興祥之人。”
周太後接過香茶,握在手心,卻沒有依嫻貴妃的心願轉移話題,反而因為嫻貴妃一番美好話境,心底更加的期盼著早日能兒孫繞膝。
“不成,哀家得為皇帝想個法子,不能再讓皇帝的皇嗣問題被長孫氏一人專寵給耽擱下去!”
嫻貴妃聽到周太後提到長孫皇後,本想要說些什麽,想想後欲言又止。試探著問:“太後的意思是?”
周太後色轉慎重,突然看著嫻貴妃說:“儀柔,哀家尋思著要為皇帝舉辦一次秀女大選,哀家看你性子穩重,辦事又有能力,就由你來主持操辦吧?”
一陣涼風吹過,嫻貴妃笑顏一僵,心驚之下還以為自己耳是聽錯了。“太後,您是說要……要……”可憐的嫻貴妃,如今話都說的結結巴巴。
“沒錯,哀家要為皇帝準備一次大而隆重的選秀!”周太後抿著雙唇,餘音擲地有聲。
嫻貴妃這次聽清了姑母的話,算是徹底的呆愣。
“哀家老了,等不及看到膝下皇孫稀薄,皇帝不急,哀家可是急的!再者依長孫氏在皇帝身邊的分量,她又是大公主和二皇子三公主的生母,日後難保不會……”
說到此處,周太後停頓,冷不丁的瞄了嫻貴妃一眼,慈愛的歎息:“儀柔,哀家也是為你在想。如今瓊妃都成了皇帝的新寵,她又是當朝宰相之女,你的處境就更加不利。”
嫻貴妃怔怔的不說話,似傻了一般。
“也許你會想哀家既是心疼你,為何又讓你親自舉行選秀之事,我兒,你要明白哀家的一片苦心。”周太後耐心的解釋,神情格外和瑞:“與其讓長孫氏和瓊妃兩人獨寵,倒不如群起而分之。皇帝唯有聖心散分,就能避免了宮妃禍水之害,方能雨露均沾,皇嗣興旺,如此也能後宮平和,前朝安穩。”
真的……是因為這樣嗎?
嫻貴妃低著頭,柔軟的美目悄然發生變化,一絲淩厲的光芒在她眼眸中一閃而過,臉帶不屑諷刺的冷笑。繡帕下,貴妃的纖纖玉指握的死緊,似乎整個身子都在承受著巨大的煎熬。
周太後偏著頭坐在另一方,沒有看出嫻貴妃此時的異樣,輕聲說道:“你是哀家的外甥女,哀家心裏總是會第一個護著你的,你自己爭氣早日為皇帝懷個皇子,哀家也能名正言順的扶持你站在更貼近皇帝的地方。你知道嗎?”
“是……”嫻貴妃點點頭,盡力的斂去眼底極大的委屈和怨念,“臣妾知道姑母是為了臣妾著想,臣妾一切都隻管聽姑母的。”
“你是個好孩子,賢良淑惠,皇帝本就不該虧待了你,這是哀家早就知道的。”周太後放下心來,吩咐道:“那麽明日開始,你就要用心監督禮部準備選秀之事。我朝文武百官中,無論是朝廷還是中央,隻要家中有年過十二的未出閣女眷,不分嫡庶,一律要經禮部挑選。”
嫻貴妃還是不願就這麽放棄,抬頭著急問:“那皇上那裏?”
周太後冷笑:“皇帝那裏有哀家在,哀家親自去跟皇帝說。至於長孫氏,她若是再敢在皇帝麵前蠱惑什麽,哀家可就難保還能容得下她!”
“是……”
事已至此,嫻貴妃也無話可說了。正在她起身準備離開時,宮外突然傳來一陣太監的吆喝——“皇上駕到!皇後娘娘駕到!”
嫻貴妃心裏一驚,沒想到正和周太後說這事呢,竟剛好在這個時候撞見皇上和皇後。
這個時辰是皇上剛下早朝的日子,此時他卻與皇後一起來到乾壽宮,看來皇上又是一下早朝就去鳳儀宮陪伴皇後吧?
思想自此,嫻貴妃嫵媚的鳳眸一陣黯淡,纖細的身子不由得微微的顫抖,楚楚惹人憐惜。
(
“臣妾……臣妾是無福之人……”嫻貴妃以繡帕輕拭臉龐,動情哀戚模樣似花般楚楚可憐。
周太後心裏到底是對嫻貴妃滿意的,如今見嫻貴妃傷心斷腸,自己心裏也不好受,故而放柔了聲音安慰道:“哀家也沒有怪罪你的意思,你也曾是生下過公主的人,以後自然還是能為皇帝開枝散葉的。哀家當初既然選中了你,自然就是信任你,相信你擔得起周家的恩寵。”
嫻貴妃這才好受些,慢慢的也就止了臉上的淚珠兒。軟綿綿的感激道:“臣妾知道太後一直厚愛著臣妾,臣妾心裏感激不盡!”
“哀家不疼著你,哀家還能疼著誰啊?”周太後恢複了以往的慈和,寵溺憐惜的對嫻貴妃說道:“難道在這深宮中,哀家還有第二個像你這麽乖巧孝順的親外甥女?”
“太後……”嫻貴妃十分感動,立刻哀哀訴道:“臣妾感念太後多年關愛,臣妾一生別無它求,隻願能代皇上在太後跟前盡些晚輩的孝道,盡心盡力的侍奉太後!”
“這怎麽行?你的心思不可隻放在對哀家的孝順上,你得抽出大半放到皇帝身上。”周太後慌忙勸說:“皇帝是你表兄,隻要你有心,他絕不會冷落你。而且在這合宮的妃嬪中,皇帝唯一信任的也隻有你,否則皇帝怎麽會賜你協領六宮之權?”
嫻貴妃對周太後這番話不以為然,也或許是因了周太後的話心裏感動,慌忙擦幹臉頰上劃出的眼淚,強顏歡笑點頭稱是。
周太後見狀也不好再急言厲色,到底是自己一手提拔上來的孩子,哪裏能真正的給顏色看呢。♀
“你先起身吧。”歎口氣,周太後說道:“如今皇上專寵長孫氏,這兩年又有個瓊妃徐氏後來居上,眼看著皇上對身邊的嬪妃們漸漸情長,哀家心裏怎能不急?哀家原也是怕你受委屈,更是怕我周家的尊榮不複往昔。”
嫻貴妃跪的時間有些長,站起身時雙腿微微有些發顫。她卻沒在臉上流露出任何的不滿,微笑依舊溫柔乖順。她輕言安慰姑母道:“太後,有您在,臣妾相信周家的榮耀永不會倒。”
“若真是這樣,哀家一世懸著的心也便能放下了。”周太後聞言心裏安慰,臉色總算是緩和些,嫻貴妃吊著的心也隨之放下。
“你這孩子總會說些哀家高興的話,那哀家便要問了,恍若某一日哀家不在了,周氏家族的榮耀又該如何?”周太後拉過嫻貴妃坐在自己身旁,如是問道。
嫻貴妃笑顏一頓,垂下眼眸調笑:“太後您就愛跟臣妾開玩笑,您是太後,一定會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
“再怎麽福壽隆昌,但凡是個人,總會有老去的一天。”
“太後您一點兒也不老,還年輕著呢。”
“你這孩子一張小嘴啊,真真是極甜美!”周太後心裏逐漸被哄的歡喜,與嫻貴妃調笑一陣後,突然說道:“對了,哀家今日召你過來,是有一事要托付給你準備。”
嫻貴妃頓了笑,疑惑的問道:“太後說的是什麽事?”
“儀柔啊,哀家覺得皇帝如今已二十四歲,膝下子嗣依舊稀薄,哀家實在心憂啊!”
嫻貴妃的手一顫,驀然收緊,趕緊順著周太後的話試探問道:“那麽依太後想的,應當如何?”
周太後拉過嫻貴妃的手握在手心,皺著眉頭說:“哀家想了又想,覺得還是因為後宮的嬪妃人數少的緣故。
“太後,宮裏的嬪妃不少啊。”
“怎麽不少?”周太後不悅,冷冷道:“皇帝登基已六年,還隻舉行過一次選秀,後宮嬪妃入得了哀家眼的少之又少。哀家都如此,那就更怪不得皇上了,如此長久下去,哀家還想皇孫昌旺?”
“是。”嫻貴妃唯恐又惹周太後生氣,連忙禁言不語。
周太後追問:“你是皇帝的貴妃,也是最懂禮節的,你倒是說說看,皇帝的後宮合理嗎?”
嫻貴妃隻得陪著笑,“太後說的是,皇上如今除了鳳儀宮裏的皇後娘娘,主位嬪妃都隻有莊淑妃,莞婕妤,祿芳儀和沁容華,的確是為之過少。”
最後一句話,嫻貴妃說的語調極輕,末尾一絲不甘願被她極有技巧的隱藏著。
周太後尚在憤怨中,自是無法聽出嫻貴妃話裏的它意,還在一處指責道:“我朝後宮十二等二十一級宮妃位份,皇帝的後宮都遠遠沒有滿數,怪不得皇帝會子嗣微弱!”
“太後您多憂了,皇上哪裏子嗣微弱了?不是有好幾位公主和皇子養在宮中嗎?皇上登基才六年,以後歲月長久,太後您一定會皇孫繞膝的!”嫻貴妃抵擋不住,趕緊的擠著笑盈盈的笑臉勉強勸導。
“就你會變著法子哄哀家!”周太後聽到皇叔繞膝這詞,頓時眉開眼笑滿是慈愛,看來她是真的疼極了孫子孫女。
嫻貴妃見狀倒了杯茶給周太後遞過去,接著躬逢說:“非是臣妾會哄太後高興,實在是太後福氣隆深,一看便是多孫興祥之人。”
周太後接過香茶,握在手心,卻沒有依嫻貴妃的心願轉移話題,反而因為嫻貴妃一番美好話境,心底更加的期盼著早日能兒孫繞膝。
“不成,哀家得為皇帝想個法子,不能再讓皇帝的皇嗣問題被長孫氏一人專寵給耽擱下去!”
嫻貴妃聽到周太後提到長孫皇後,本想要說些什麽,想想後欲言又止。試探著問:“太後的意思是?”
周太後色轉慎重,突然看著嫻貴妃說:“儀柔,哀家尋思著要為皇帝舉辦一次秀女大選,哀家看你性子穩重,辦事又有能力,就由你來主持操辦吧?”
一陣涼風吹過,嫻貴妃笑顏一僵,心驚之下還以為自己耳是聽錯了。“太後,您是說要……要……”可憐的嫻貴妃,如今話都說的結結巴巴。
“沒錯,哀家要為皇帝準備一次大而隆重的選秀!”周太後抿著雙唇,餘音擲地有聲。
嫻貴妃這次聽清了姑母的話,算是徹底的呆愣。
“哀家老了,等不及看到膝下皇孫稀薄,皇帝不急,哀家可是急的!再者依長孫氏在皇帝身邊的分量,她又是大公主和二皇子三公主的生母,日後難保不會……”
說到此處,周太後停頓,冷不丁的瞄了嫻貴妃一眼,慈愛的歎息:“儀柔,哀家也是為你在想。如今瓊妃都成了皇帝的新寵,她又是當朝宰相之女,你的處境就更加不利。”
嫻貴妃怔怔的不說話,似傻了一般。
“也許你會想哀家既是心疼你,為何又讓你親自舉行選秀之事,我兒,你要明白哀家的一片苦心。”周太後耐心的解釋,神情格外和瑞:“與其讓長孫氏和瓊妃兩人獨寵,倒不如群起而分之。皇帝唯有聖心散分,就能避免了宮妃禍水之害,方能雨露均沾,皇嗣興旺,如此也能後宮平和,前朝安穩。”
真的……是因為這樣嗎?
嫻貴妃低著頭,柔軟的美目悄然發生變化,一絲淩厲的光芒在她眼眸中一閃而過,臉帶不屑諷刺的冷笑。繡帕下,貴妃的纖纖玉指握的死緊,似乎整個身子都在承受著巨大的煎熬。
周太後偏著頭坐在另一方,沒有看出嫻貴妃此時的異樣,輕聲說道:“你是哀家的外甥女,哀家心裏總是會第一個護著你的,你自己爭氣早日為皇帝懷個皇子,哀家也能名正言順的扶持你站在更貼近皇帝的地方。你知道嗎?”
“是……”嫻貴妃點點頭,盡力的斂去眼底極大的委屈和怨念,“臣妾知道姑母是為了臣妾著想,臣妾一切都隻管聽姑母的。”
“你是個好孩子,賢良淑惠,皇帝本就不該虧待了你,這是哀家早就知道的。”周太後放下心來,吩咐道:“那麽明日開始,你就要用心監督禮部準備選秀之事。我朝文武百官中,無論是朝廷還是中央,隻要家中有年過十二的未出閣女眷,不分嫡庶,一律要經禮部挑選。”
嫻貴妃還是不願就這麽放棄,抬頭著急問:“那皇上那裏?”
周太後冷笑:“皇帝那裏有哀家在,哀家親自去跟皇帝說。至於長孫氏,她若是再敢在皇帝麵前蠱惑什麽,哀家可就難保還能容得下她!”
“是……”
事已至此,嫻貴妃也無話可說了。正在她起身準備離開時,宮外突然傳來一陣太監的吆喝——“皇上駕到!皇後娘娘駕到!”
嫻貴妃心裏一驚,沒想到正和周太後說這事呢,竟剛好在這個時候撞見皇上和皇後。
這個時辰是皇上剛下早朝的日子,此時他卻與皇後一起來到乾壽宮,看來皇上又是一下早朝就去鳳儀宮陪伴皇後吧?
思想自此,嫻貴妃嫵媚的鳳眸一陣黯淡,纖細的身子不由得微微的顫抖,楚楚惹人憐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