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動作快又有條不紊,直到收了手,那小公子還保持著剛才瞠目結舌的樣子。
等到他擦了汗,摸過了老者的脈神情變得緩和,剛才跟他搭話的那中年人才戰戰兢兢的上前試探著問道:“這位公子,不知道我家老太爺病情怎麽樣了?”剛才還小兄弟見識過文天佑那淩厲的金針技術後,立刻改口公子,估計這時候文天佑要是一瞪眼,就得叫大爺了。
雖然幾個人都是門外漢,對醫術什麽的都不懂,但是卻能看出老太爺比剛才臉色好了許多,連氣息都穩了,所以都收起了輕視之心,連剛才那個囂張的小公子都不敢再造次,主要是他害怕文天佑再給他一針,他在家裏爹娘愛護爺爺寵著,哪裏遇到過剛才那麽兇殘的事,看著那麽柔柔弱弱的一個人發起彪來可真是可怕,果然人不可貌相,文天佑這是無意中給他上了一課。
“病人肝陽上亢血壓過高,我以針刺之法瀉火,隻是為了保命,治標不治本,想要治療還要再想他法。”文天佑正要開口就聽見裏麵腳步聲,轉身一看,原來是趙大夫引著看診的病人出來了,遲疑了一下,此時病人的病情已得到控製,還是征求下趙大夫的意見,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自己不能太大包大攬。
趙大夫一出來也被鋪子裏的情景嚇了一跳,文天佑三言兩語把剛才的事解釋了一下,趙大夫才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一點都沒有責怪文天佑插手的事反而連連道謝,這病人要是真在他的藥鋪有個三長兩短他長了幾張嘴也說不清楚啊。
文天佑已經將病人的病情摸了個差不多,就把位置讓給趙大夫,自己坐在一邊邊歇息邊看他會診,他剛坐下就收到一道炙熱的視線,一抬頭對上那小公子的五味陳雜的眼神,真的是五味陳雜,文天佑能從裏麵清晰的看出屈辱、不甘、擔心、害怕,呃,大概還有那麽一丁點的感激吧。
賀羽樓是賀家五代單傳的獨子,從小就是家裏的小祖宗,好在賀家雖然寵著卻管教很嚴,所以賀羽樓雖然驕縱但是並不跋扈,剛才也是急紅眼了,所以才要硬闖趙記藥鋪,結果被一個穿的跟叫花子的人紮的說不出話來,瞪了那人半天,那人好像沒看見一樣還不替自己拔了這針,賀羽樓隻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在他爺爺身邊伺候的忠叔,結果忠叔眼裏隻有爺爺,他心中的又急又氣,不一會白玉般的臉就憋的血紅。
可能是他身上散發的怨氣實在是太重,文天佑終於把視線移到他身上,先是麵露詫異然後好像突然想起來什麽似的,趕緊將他胸口上方的金針取下,剛要開口道歉就看到那個剛才還不可一世的小公子好像被什麽嚇到一般,倒退了好幾步,防備的看著他,好像在看什麽窮兇極惡的人。
文天佑立刻囧了,明白自己剛才可能嚇到人家,他知道自己有個毛病,就是平時軟的跟蔫茄子一樣,怎麽捏吧怎麽是,圓的扁的憑君喜歡,一旦要是扯到看病上,立刻開啟無敵模式,無視一切外界攻擊還能全力輸出,所以熟悉他的人都不敢在他看病的時候去招惹他,他師傅不信邪的去試過兩次,差點被紮成刺蝟,後來也學乖了,所以看病的時候,文天佑才有了屬於自己的一方淨土,平時依然被他師傅指使幹活累的跟狗一樣。
文天佑暗搓搓的想,沒想到穿了自己還保留著這個技能啊,肯定是那人剛才招惹自己來著,自己才不是那麽隨便紮人的人呢。是的,他腦迴路比較平,一旦專注一件事情,其他的雜事就自動忽略,剛才一心搶救那老頭,所以他也忘了自己為什麽會紮那個人了,既然病人沒事,這也算不上什麽大事,不是嗎?
待趙大夫看過病又詢問了忠叔一些病情後,賀羽樓才開口詢問:“大夫,我爺爺怎麽樣了?”因為有了剛才的教訓,他現在態度算是挺好,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比較關心爺爺的病情。
“恕老朽學藝不精,隻能看出老人家血流不暢、氣息淤積,並沒有什麽好的方子能治這病。”趙大夫說這話的時候臉色凝重,小心的措辭,他心裏疑惑非常,這脈搏跳的極快但是血流的甚慢,實在不合乎常理,實在不敢妄加定論。
聽了趙大夫的話,文天佑心下了然,古代因為飲食搭配加上環境比現代好的多,所以高血壓這種病非常少,也許有輕微的血壓高,但也隻是有些眩暈、耳鳴,隻要調整好飲食和休息並無大礙,很少能遇見像今天這麽嚴重的病例,他熟讀古代流傳下來的各種醫書,也的確沒有“高血壓”這一病症的記載,所以趙大夫看病情卻沒法對症下藥也是正常的。
一聽趙大夫的話,賀家上下立刻陷入悲痛之中,老太爺來安溪縣祭祖,不過呆了半個月就得了如此重病,偏偏這安溪縣大小的藥鋪都去過,都說沒辦法醫治,這可如何是好?
還是賀羽樓鎮定些,很快想到剛才出手相救的文天佑,也顧不上剛才他冒犯自己的事情,衝文天佑施個大禮,恭敬說道:“這位公子有禮,剛才是羽樓莽撞了,人命關天,還請公子不計前嫌,出手相助。”他想的是剛才這人能救爺爺,那必定是有能醫治的辦法。
經他提醒,趙大夫這才想起來這文秀才也是懂得醫術的,而且剛才還出手施救來著,也跟著開口道:“文秀才可有什麽救治的辦法?”一般人看大夫都想找上了歲數的,感覺行醫時間長更有經驗,但是趙大夫倒是沒有這個偏見,皇宮裏可有不少年輕的禦醫,那些後起之秀並不比別的德高望重的大夫差,所以他在心裏並沒有看輕文天佑,何況這人幾日前還解了流民的兵亂。
趙大夫開口,文天佑也不再沉默,摸摸下巴說道:“細脈主陰虛、血虛,所以之前的大夫給開了補氣血的藥,可是老爺子脈細澀,淤血阻滯,補氣補血卻不痛,反而更加重了阻塞,所以才會這麽嚴重,如今之計隻能活血理氣化淤。”
說到這,文天佑看了眼正聽的認真的中年人和樓公子,繼續道:“本來可以通過飲食可以減輕病情,但是現在比較嚴重,隻能以金針瀉火為主,湯藥輔助。用鄰近取穴法取神庭、上星、囟會、前頂、後頂、百會、腦空等頭部穴位,老爺子年紀大了,每日隻得一刻鍾,飲食要嚴加控製,適時定量,不饑不飽,一定要少鹽。”邊說文天佑邊喚一邊的小童寫了湯藥的方子,然後遞給那樓公子。
趙大夫聽的恍然大悟,眼睛定定的看著文天佑,撫掌道:“這就是補不如疏的道理啊,果然妙!”看了文天佑的方子又讚歎道:“這方子不但能化瘀還能補稍許氣血,一石二鳥啊。”其實文天佑開的方子主要是改善微循環和擴張血管,補氣補血那點作用都可以忽略不計。
聽文天佑說出救治之法,那幾個人都非常高興,那個跟了老爺子幾十年的忠叔更是喜極而泣,當場就要給文天佑行大禮,被文天佑手疾眼快的扶住了,其實每個人都有救死扶傷之心,他隻是正好有了這個能耐罷了,實在承受不起這一拜。
幾個下人把老爺子小心抬到藥鋪的後院,文天佑當場就行了針,看著文天佑手疾如電般將金針穩穩紮入穴道,趙大夫心裏也是駭然,這認穴道和紮針的手法可真是純熟到了信手拈來的程度,他習得金針之術也有三十多年,自認在這方麵也比不上文秀才,看來這少年真是個有真本事的,這老爺子也是命大才遇上他,否則,恐怕······
文天佑就算從出生開始認穴下針也沒有趙大夫時間長,他在這方麵很有天賦不說更重要的是現在五感敏於常人,所以動作自然也就更加行雲流水。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就在趙大夫感歎文天佑針法的時候,樓小公子和忠叔一幹人等也被驚豔了一把,看文天佑的眼神就更加的尊敬幾分。
都是行醫的,趙大夫看一遍也就記住了這行針之法,文天佑畢竟不在縣城裏住,日後老爺子的病需要他親手診治,所以文天佑剛才隻是師範了一把。
老爺子度過危機,樓家上下總算舒了口氣。眼看太陽轉西,文天佑這才記住自己此行的目的,趕緊提了來意。
“膽黃?”趙大夫一聽也來了精神,胖乎乎的臉上一雙小眼睛登時就睜大了,“難道沒發現羊黃?”都說這牛身上有牛黃和膽黃,羊身上有羊黃,這羊身上的膽黃可不多見。
文天佑不肯割舍自己的心頭愛,又不想跟趙大夫撒謊,那糾結的模樣讓趙大夫秒懂,都是行醫之人,愛材之心人皆有之,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原諒。
所以趙大夫一臉的肉痛打量文天佑小心遞給他的細長膽黃,金黃細滑、質脆體輕,果然跟自己幾年前見的羊黃相差無幾,小心有指甲蓋蹭下些細粉放入口中,味苦而後甘,一股清涼的感覺充滿口腔,果然是真品。
趙大夫稱都沒稱,直接開口道:“文秀才,八百兩銀子如何?”
等到他擦了汗,摸過了老者的脈神情變得緩和,剛才跟他搭話的那中年人才戰戰兢兢的上前試探著問道:“這位公子,不知道我家老太爺病情怎麽樣了?”剛才還小兄弟見識過文天佑那淩厲的金針技術後,立刻改口公子,估計這時候文天佑要是一瞪眼,就得叫大爺了。
雖然幾個人都是門外漢,對醫術什麽的都不懂,但是卻能看出老太爺比剛才臉色好了許多,連氣息都穩了,所以都收起了輕視之心,連剛才那個囂張的小公子都不敢再造次,主要是他害怕文天佑再給他一針,他在家裏爹娘愛護爺爺寵著,哪裏遇到過剛才那麽兇殘的事,看著那麽柔柔弱弱的一個人發起彪來可真是可怕,果然人不可貌相,文天佑這是無意中給他上了一課。
“病人肝陽上亢血壓過高,我以針刺之法瀉火,隻是為了保命,治標不治本,想要治療還要再想他法。”文天佑正要開口就聽見裏麵腳步聲,轉身一看,原來是趙大夫引著看診的病人出來了,遲疑了一下,此時病人的病情已得到控製,還是征求下趙大夫的意見,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自己不能太大包大攬。
趙大夫一出來也被鋪子裏的情景嚇了一跳,文天佑三言兩語把剛才的事解釋了一下,趙大夫才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一點都沒有責怪文天佑插手的事反而連連道謝,這病人要是真在他的藥鋪有個三長兩短他長了幾張嘴也說不清楚啊。
文天佑已經將病人的病情摸了個差不多,就把位置讓給趙大夫,自己坐在一邊邊歇息邊看他會診,他剛坐下就收到一道炙熱的視線,一抬頭對上那小公子的五味陳雜的眼神,真的是五味陳雜,文天佑能從裏麵清晰的看出屈辱、不甘、擔心、害怕,呃,大概還有那麽一丁點的感激吧。
賀羽樓是賀家五代單傳的獨子,從小就是家裏的小祖宗,好在賀家雖然寵著卻管教很嚴,所以賀羽樓雖然驕縱但是並不跋扈,剛才也是急紅眼了,所以才要硬闖趙記藥鋪,結果被一個穿的跟叫花子的人紮的說不出話來,瞪了那人半天,那人好像沒看見一樣還不替自己拔了這針,賀羽樓隻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在他爺爺身邊伺候的忠叔,結果忠叔眼裏隻有爺爺,他心中的又急又氣,不一會白玉般的臉就憋的血紅。
可能是他身上散發的怨氣實在是太重,文天佑終於把視線移到他身上,先是麵露詫異然後好像突然想起來什麽似的,趕緊將他胸口上方的金針取下,剛要開口道歉就看到那個剛才還不可一世的小公子好像被什麽嚇到一般,倒退了好幾步,防備的看著他,好像在看什麽窮兇極惡的人。
文天佑立刻囧了,明白自己剛才可能嚇到人家,他知道自己有個毛病,就是平時軟的跟蔫茄子一樣,怎麽捏吧怎麽是,圓的扁的憑君喜歡,一旦要是扯到看病上,立刻開啟無敵模式,無視一切外界攻擊還能全力輸出,所以熟悉他的人都不敢在他看病的時候去招惹他,他師傅不信邪的去試過兩次,差點被紮成刺蝟,後來也學乖了,所以看病的時候,文天佑才有了屬於自己的一方淨土,平時依然被他師傅指使幹活累的跟狗一樣。
文天佑暗搓搓的想,沒想到穿了自己還保留著這個技能啊,肯定是那人剛才招惹自己來著,自己才不是那麽隨便紮人的人呢。是的,他腦迴路比較平,一旦專注一件事情,其他的雜事就自動忽略,剛才一心搶救那老頭,所以他也忘了自己為什麽會紮那個人了,既然病人沒事,這也算不上什麽大事,不是嗎?
待趙大夫看過病又詢問了忠叔一些病情後,賀羽樓才開口詢問:“大夫,我爺爺怎麽樣了?”因為有了剛才的教訓,他現在態度算是挺好,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比較關心爺爺的病情。
“恕老朽學藝不精,隻能看出老人家血流不暢、氣息淤積,並沒有什麽好的方子能治這病。”趙大夫說這話的時候臉色凝重,小心的措辭,他心裏疑惑非常,這脈搏跳的極快但是血流的甚慢,實在不合乎常理,實在不敢妄加定論。
聽了趙大夫的話,文天佑心下了然,古代因為飲食搭配加上環境比現代好的多,所以高血壓這種病非常少,也許有輕微的血壓高,但也隻是有些眩暈、耳鳴,隻要調整好飲食和休息並無大礙,很少能遇見像今天這麽嚴重的病例,他熟讀古代流傳下來的各種醫書,也的確沒有“高血壓”這一病症的記載,所以趙大夫看病情卻沒法對症下藥也是正常的。
一聽趙大夫的話,賀家上下立刻陷入悲痛之中,老太爺來安溪縣祭祖,不過呆了半個月就得了如此重病,偏偏這安溪縣大小的藥鋪都去過,都說沒辦法醫治,這可如何是好?
還是賀羽樓鎮定些,很快想到剛才出手相救的文天佑,也顧不上剛才他冒犯自己的事情,衝文天佑施個大禮,恭敬說道:“這位公子有禮,剛才是羽樓莽撞了,人命關天,還請公子不計前嫌,出手相助。”他想的是剛才這人能救爺爺,那必定是有能醫治的辦法。
經他提醒,趙大夫這才想起來這文秀才也是懂得醫術的,而且剛才還出手施救來著,也跟著開口道:“文秀才可有什麽救治的辦法?”一般人看大夫都想找上了歲數的,感覺行醫時間長更有經驗,但是趙大夫倒是沒有這個偏見,皇宮裏可有不少年輕的禦醫,那些後起之秀並不比別的德高望重的大夫差,所以他在心裏並沒有看輕文天佑,何況這人幾日前還解了流民的兵亂。
趙大夫開口,文天佑也不再沉默,摸摸下巴說道:“細脈主陰虛、血虛,所以之前的大夫給開了補氣血的藥,可是老爺子脈細澀,淤血阻滯,補氣補血卻不痛,反而更加重了阻塞,所以才會這麽嚴重,如今之計隻能活血理氣化淤。”
說到這,文天佑看了眼正聽的認真的中年人和樓公子,繼續道:“本來可以通過飲食可以減輕病情,但是現在比較嚴重,隻能以金針瀉火為主,湯藥輔助。用鄰近取穴法取神庭、上星、囟會、前頂、後頂、百會、腦空等頭部穴位,老爺子年紀大了,每日隻得一刻鍾,飲食要嚴加控製,適時定量,不饑不飽,一定要少鹽。”邊說文天佑邊喚一邊的小童寫了湯藥的方子,然後遞給那樓公子。
趙大夫聽的恍然大悟,眼睛定定的看著文天佑,撫掌道:“這就是補不如疏的道理啊,果然妙!”看了文天佑的方子又讚歎道:“這方子不但能化瘀還能補稍許氣血,一石二鳥啊。”其實文天佑開的方子主要是改善微循環和擴張血管,補氣補血那點作用都可以忽略不計。
聽文天佑說出救治之法,那幾個人都非常高興,那個跟了老爺子幾十年的忠叔更是喜極而泣,當場就要給文天佑行大禮,被文天佑手疾眼快的扶住了,其實每個人都有救死扶傷之心,他隻是正好有了這個能耐罷了,實在承受不起這一拜。
幾個下人把老爺子小心抬到藥鋪的後院,文天佑當場就行了針,看著文天佑手疾如電般將金針穩穩紮入穴道,趙大夫心裏也是駭然,這認穴道和紮針的手法可真是純熟到了信手拈來的程度,他習得金針之術也有三十多年,自認在這方麵也比不上文秀才,看來這少年真是個有真本事的,這老爺子也是命大才遇上他,否則,恐怕······
文天佑就算從出生開始認穴下針也沒有趙大夫時間長,他在這方麵很有天賦不說更重要的是現在五感敏於常人,所以動作自然也就更加行雲流水。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就在趙大夫感歎文天佑針法的時候,樓小公子和忠叔一幹人等也被驚豔了一把,看文天佑的眼神就更加的尊敬幾分。
都是行醫的,趙大夫看一遍也就記住了這行針之法,文天佑畢竟不在縣城裏住,日後老爺子的病需要他親手診治,所以文天佑剛才隻是師範了一把。
老爺子度過危機,樓家上下總算舒了口氣。眼看太陽轉西,文天佑這才記住自己此行的目的,趕緊提了來意。
“膽黃?”趙大夫一聽也來了精神,胖乎乎的臉上一雙小眼睛登時就睜大了,“難道沒發現羊黃?”都說這牛身上有牛黃和膽黃,羊身上有羊黃,這羊身上的膽黃可不多見。
文天佑不肯割舍自己的心頭愛,又不想跟趙大夫撒謊,那糾結的模樣讓趙大夫秒懂,都是行醫之人,愛材之心人皆有之,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原諒。
所以趙大夫一臉的肉痛打量文天佑小心遞給他的細長膽黃,金黃細滑、質脆體輕,果然跟自己幾年前見的羊黃相差無幾,小心有指甲蓋蹭下些細粉放入口中,味苦而後甘,一股清涼的感覺充滿口腔,果然是真品。
趙大夫稱都沒稱,直接開口道:“文秀才,八百兩銀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