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理會她們,我利用這樣的理由拒絕參戰也是原因之一,而且運輸艦的作用還有很多,裝滿物資的運輸艦可以再沒有任何物資的時候給艦隊提供保障,我不能再異國他鄉進行極限作戰,那太愚蠢了,不符合我謹慎的性格。</p>
我當然不會打斷諾娃的開心笑容,她嚴肅的時候很清冷,笑起來更加驚豔些。我無聊的再旗艦內看著戰場的情況,被我們包圍的艦隊隻有600萬。其中的有100艘堡壘級戰艦,泰坦級戰艦100萬,算是一股不弱的敵方艦隊。</p>
我看重它們的原因就因為它們有100艘堡壘級戰艦,別的戰艦可以隨時補充,堡壘級戰艦肯定不那麽容易補充,當敵人的堡壘級戰艦被消耗幹淨後,有清道夫的我方艦隊也就更加安全。</p>
麵對敵人的艦隊,依然是厭戰級艦隊先衝上去,這些戰艦的實力差了些,但是消耗的生產力卻是星盟的生產力。再不浪費我的產能情況下,戰艦自然是越多越好。厭戰級最少能對抗30級文明的戰列艦,我可以考慮把厭戰級戰艦當成戰列艦就行。</p>
征服者級戰艦有我們野豬兵團的技術,到是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王女算是自己人,她的戰艦完全可以成為我的輔助力量。我看重戰局,情況是一麵倒的,我方艦隊相互配合能完美的防禦敵方的反擊,清道夫更是可以輕鬆的單挑敵人的堡壘級戰艦,讓我們避免了很多無畏的傷亡。</p>
我看重麵前的煙花,心思已經到了別處,這裏的戰場基本已經結束了,我的厭戰級戰艦都是修複完成的,再加上其餘的戰艦輔助,根本不會出現損傷。</p>
隻用了半小時,這場戰鬥就結束了,敵人的泰坦級戰艦雖然堅固,可是麵對3倍的敵人也是無能為力,隻能逐個被擊碎。“我們打完了,是等待敵人的援軍到達,然後逐個消滅,還是暫時離開之後在迴來?”諾娃詢問我的意見。</p>
我看了看星圖上的顯示,會來4支援軍,時間間隔是半小時,每支艦隊的數量都是800萬艘戰艦。應該是在之前的戰鬥中都出現了損失,我覺得可以將這些戰艦全部消滅。於是迴應道,“打,反正現在有優勢,它們策略不變我們就繼續,它們注意我們之後再改變戰術。”我也懶得考慮多餘的問題,惡魔河係戰場無數,上百億的戰艦每時每刻都在廝殺。</p>
我有絕對的優勢,與其浪費時間,不如抓住機會多消滅一些敵方戰艦,這樣也能提前完成我的目標,1億擊毀。我現在的戰績是幾千萬,還差了幾千萬,這次打完就剩下三分之一的份額了。我準備先打完,然後看看炎魔怎麽說,如果沒完沒了我就直接從古老星門離開,我可不會沒完沒了的幫忙。</p>
合作也是需要實力對等的,如果惡魔自己守不住惡魔河係,完全指望我幫忙,那麽它們打錯注意了。我可不是好好先生,什麽時候都免費幫忙。</p>
我還在思考的時候,敵人的第一波援軍到了,到來的敵方艦隊並沒有什麽意外的表現,它們再來的過程中就捕捉到了我們戰鬥的痕跡。敵人的陣型完整,實力不弱。按照我的理解30級文明那個對付低級文明的時候不是少打多。</p>
千多萬艘戰艦打完就消失,敵人根本不確定我換沒換戰艦,這就造成了敵人對我的損失完全不清楚。不清楚我的損失就表示敵人完全不知道我們的實力,自然會直接發動攻擊。如果憑借我的監督可以讓敵人在節點上聚集更多的戰艦,那麽對於占據也是有好處的,惡魔河係可是一個龐大的河係。</p>
敵人的艦隊如果不能控製全部區域,惡魔就有了喘息之機,那麽拚消耗的情況下,惡魔這邊肯定占據優勢,炎魔也就沒理由在留下我幫他作戰了。幫助幽魂族對戰惡魔是不可能的,惡魔在係統中算寄生蟲,那表示討厭但不會致命。幽魂族可是敵人,而且幽魂族寄生星際神族的時候我見識過,幾乎可以算是滅族了。</p>
我可不希望我的野豬人被這些幽魂族寄生。比起惡魔我更害怕幽魂族,所以為了安全,我更願意讓惡魔獲勝,因此吃些虧也不算什麽。炎魔在加上提供技術,我當傭兵也就順理成章了。</p>
敵人的進攻很莽撞,幾乎直接就衝到了我們的艦隊麵前。艦隊在諾娃的指揮下很快就調整了方向麵向了敵人。接下來就是作戰了,並沒有優勢的敵方艦隊在麵對我的攻擊時沒有任何優勢。清道夫很輕鬆的就消滅了對付的堡壘級戰艦。</p>
這次戰鬥出現了一些意外,敵人的集火攻擊讓厭戰級戰艦出現了損傷,一艘厭戰級戰艦出現了失誤,被敵人打成了碎片。我們隻能在太空中尋找逃生的人員,就算是人造人在能救的情況下我都是全力施救的。何況我們現在剛贏得了勝利有戰場的優先搜救資格。</p>
厭戰級戰艦隻有戰列艦級別的護盾,並沒有護盾發生裝置,整體上就是大號的戰列艦,在星盟內算是先進技術,在我麵對的戰場中,厭戰級戰艦正在淪為戰巡一樣的炮灰。它們唯一還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持續作戰能力了。</p>
人造人是按照職業區分性別的,這樣方便管理,也容易製造。除了厭戰級戰艦麵對著下一波援軍。護衛艦負責主要的搜索任務,其餘的大型戰艦都采取靜止狀態,避免給救生船造成2次傷害。</p>
野豬兵團的戰艦上沒有救生船,征服者也在用傳送門來進行逃生。厭戰級則用的全是星盟的原始逃生艙技術。能形成文明的生物都會不斷的探索,說成是探索造就了文明也可以。</p>
當生物探索到不適合自身生存的區域時,就會想到出事故怎麽保命,早期的探索者都是精銳,自然比較精貴,能迴收是最好的。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任何飛行器都會裝有救生艙。宇宙飛船的救生艙為了提高生存率還會增加更多的性能,而需要救助的人員其實並不多。</p>
厭戰級戰艦也有救生艙,但是我考慮了人員的安全問題,厭戰級戰艦的救生艙數量非常多,能裝超過成員百分之五十的人員進行逃生。我描述這麽多,就是因為我的厭戰級戰艦釋放了幾千個救生艙,每個救生艙隻有幾人,弄得這片空間中到處都是和碎片混在一起的救生艙。尋找起來很麻煩而且很費時間。</p>
第二波支援到達的時候明顯改變了戰術,大量的載機閃爍出現,明顯是通過超空間進行移動,自帶的導彈也是可以進行超空間機動的,前排的厭戰級戰艦隻看到敵人的載機一閃而過,一枚導彈就出現在了厭戰級戰艦的外側裝甲上,有的甚至直接出現在厭戰級戰艦的內部,幾艘厭戰級戰艦瞬間就受到了重創。</p>
“敵人有航母,那些載機都裝有重型導彈,我的艦隊已經開始出現損失。”希爾的聲音出現在指揮頻道,我們的艦隊並不在意航母,因為載機的距離、載重等限製都使得航母的威力大大減弱。戰艦本身的副炮效率也非常高,對於近身的小型目標殺傷明顯。</p>
這種專門用載機攻擊的情況確實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旺達、希夫、蘇珊、瑞文都傳來了類似的報告,最開始的幾百架載機攻擊也變成了幾十萬。厭戰級戰艦開始大量受傷,一些重傷的厭戰級戰艦不得不退會後方休整。</p>
“敵人第二波支援艦隊停在了原地,其餘支援艦隊正在向第二波支援艦隊所在位置集結。它們想用載機遠程消耗我們。”諾娃很快就判斷出了情況。“撤退,智能人艦隊殿後,救援己方人員,其餘戰艦先行撤退。”我沒什麽好猶豫的,衝上去決戰是不可能的,我才不會貿然衝入敵人預設的戰場。</p>
載機在宇宙戰爭中的作用並不大,和行星內的作戰不同,宇宙中沒有複雜的地形,而且在激光武器等能量武器的瞄準下,載機很難逃脫,缺少足夠的體積,提供的護盾和裝甲也就較少,更容易被擊毀,躲避是不可能的,30萬公裏每秒的速度是不可能輕易躲避的。</p>
在目前的艦隊作戰中,載機更多的是無人攻擊機,主要有巡洋艦一類的戰艦釋放,作用是輔助攻擊和幹擾。載機上攜帶的彈藥就算再厲害也無法對大型的戰艦造成傷害。大型的戰艦都有厚重的多層裝甲,戰艦外麵多有能量盾。</p>
原始的能量盾用的是發生器向周圍的圓形範圍發射高能射線,形成一個拒止任何物體的能量屏障,這也是最原始的護盾。任何離開恆星係的飛船都需要這樣的護盾,否則它們很難保證自己的安全。恆星係的太陽風能阻止很多宇宙中的特殊射線,護盾能有效的保護戰艦免受傷害。</p>
我的戰艦護盾是護盾發生裝置,屬於係統提供的特殊裝置。護盾發生裝置嚴格來說是30級以上文明提供的能量應用技術。用法陣使用能量的技術非常高端,目前我熟悉的宇宙中這樣的技術每次都出現在高級文明中。</p>
麵對載機最好的方式就算小型護衛艦開路,麵對小型護衛艦的密集輕型火力,載機就是靶子,那些導彈隻能擊中大型目標,用導彈打同樣速度的小型船命中率非常低。就像是動物棋一樣,大吃小。戰列艦負責對抗敵軍的大型戰艦,驅逐艦負責攻擊,巡洋艦負責巡航,護衛艦負責提供防空掩護或者是犧牲自己來抵抗針對己方戰艦的致命攻擊。航空母艦會提供遠程武器投送,在宇宙層麵上就是投送大量的載機進行攻擊。</p>
泰坦級戰艦則像是主力艦,負責支撐戰場,全麵的能力使得它們能對抗更多的戰列艦而不敗。堡壘級戰艦更為誇張,那強大的體積足以對抗任何攻擊,就像是一座安全的堡壘。移動要塞就不用說了,要塞能提供足夠的後勤保障。</p>
移動基地從名字就知道它是可以移動的基地,能夠滿足相應的采集和生產需要。為了確保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補給艦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為了保證物資充足我還需要大量的運輸艦。理論上我還應該有一些特種戰艦,比如進行偵察的探索級偵察艦,也許以後會有別的種類的戰艦。</p>
玄武艦是航空戰列艦,專門負責提供載機作戰的,小肥豬是我唯一的載機型號,我設計了不同的版本,偵察用的小肥豬,生成蟲洞的輔助小肥豬,製空作戰的攻擊型,對地攻擊的導彈型。我考慮過給戰列艦和其他戰艦都配備一些小肥豬,最後都放棄了,少量的載機並不會對戰局有任何影響,還會浪費艦船空間。</p>
我沒研究航母,我對航母的戰術並不喜歡,如果我有足夠的資源我寧願做成聚變彈一次就消耗掉。我用玄武艦這種航空戰列艦和上麵的幾千載機就能完成大多數的航母任務。</p>
“我們怎麽對付那些載機?需要組織護衛艦專門應對嗎?”諾娃看著我問道,她顯然有些想法,我在場的時候她都喜歡先問問我。“不用,我們找下一個目標,用不著冒險。”</p>
我當然不會打斷諾娃的開心笑容,她嚴肅的時候很清冷,笑起來更加驚豔些。我無聊的再旗艦內看著戰場的情況,被我們包圍的艦隊隻有600萬。其中的有100艘堡壘級戰艦,泰坦級戰艦100萬,算是一股不弱的敵方艦隊。</p>
我看重它們的原因就因為它們有100艘堡壘級戰艦,別的戰艦可以隨時補充,堡壘級戰艦肯定不那麽容易補充,當敵人的堡壘級戰艦被消耗幹淨後,有清道夫的我方艦隊也就更加安全。</p>
麵對敵人的艦隊,依然是厭戰級艦隊先衝上去,這些戰艦的實力差了些,但是消耗的生產力卻是星盟的生產力。再不浪費我的產能情況下,戰艦自然是越多越好。厭戰級最少能對抗30級文明的戰列艦,我可以考慮把厭戰級戰艦當成戰列艦就行。</p>
征服者級戰艦有我們野豬兵團的技術,到是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王女算是自己人,她的戰艦完全可以成為我的輔助力量。我看重戰局,情況是一麵倒的,我方艦隊相互配合能完美的防禦敵方的反擊,清道夫更是可以輕鬆的單挑敵人的堡壘級戰艦,讓我們避免了很多無畏的傷亡。</p>
我看重麵前的煙花,心思已經到了別處,這裏的戰場基本已經結束了,我的厭戰級戰艦都是修複完成的,再加上其餘的戰艦輔助,根本不會出現損傷。</p>
隻用了半小時,這場戰鬥就結束了,敵人的泰坦級戰艦雖然堅固,可是麵對3倍的敵人也是無能為力,隻能逐個被擊碎。“我們打完了,是等待敵人的援軍到達,然後逐個消滅,還是暫時離開之後在迴來?”諾娃詢問我的意見。</p>
我看了看星圖上的顯示,會來4支援軍,時間間隔是半小時,每支艦隊的數量都是800萬艘戰艦。應該是在之前的戰鬥中都出現了損失,我覺得可以將這些戰艦全部消滅。於是迴應道,“打,反正現在有優勢,它們策略不變我們就繼續,它們注意我們之後再改變戰術。”我也懶得考慮多餘的問題,惡魔河係戰場無數,上百億的戰艦每時每刻都在廝殺。</p>
我有絕對的優勢,與其浪費時間,不如抓住機會多消滅一些敵方戰艦,這樣也能提前完成我的目標,1億擊毀。我現在的戰績是幾千萬,還差了幾千萬,這次打完就剩下三分之一的份額了。我準備先打完,然後看看炎魔怎麽說,如果沒完沒了我就直接從古老星門離開,我可不會沒完沒了的幫忙。</p>
合作也是需要實力對等的,如果惡魔自己守不住惡魔河係,完全指望我幫忙,那麽它們打錯注意了。我可不是好好先生,什麽時候都免費幫忙。</p>
我還在思考的時候,敵人的第一波援軍到了,到來的敵方艦隊並沒有什麽意外的表現,它們再來的過程中就捕捉到了我們戰鬥的痕跡。敵人的陣型完整,實力不弱。按照我的理解30級文明那個對付低級文明的時候不是少打多。</p>
千多萬艘戰艦打完就消失,敵人根本不確定我換沒換戰艦,這就造成了敵人對我的損失完全不清楚。不清楚我的損失就表示敵人完全不知道我們的實力,自然會直接發動攻擊。如果憑借我的監督可以讓敵人在節點上聚集更多的戰艦,那麽對於占據也是有好處的,惡魔河係可是一個龐大的河係。</p>
敵人的艦隊如果不能控製全部區域,惡魔就有了喘息之機,那麽拚消耗的情況下,惡魔這邊肯定占據優勢,炎魔也就沒理由在留下我幫他作戰了。幫助幽魂族對戰惡魔是不可能的,惡魔在係統中算寄生蟲,那表示討厭但不會致命。幽魂族可是敵人,而且幽魂族寄生星際神族的時候我見識過,幾乎可以算是滅族了。</p>
我可不希望我的野豬人被這些幽魂族寄生。比起惡魔我更害怕幽魂族,所以為了安全,我更願意讓惡魔獲勝,因此吃些虧也不算什麽。炎魔在加上提供技術,我當傭兵也就順理成章了。</p>
敵人的進攻很莽撞,幾乎直接就衝到了我們的艦隊麵前。艦隊在諾娃的指揮下很快就調整了方向麵向了敵人。接下來就是作戰了,並沒有優勢的敵方艦隊在麵對我的攻擊時沒有任何優勢。清道夫很輕鬆的就消滅了對付的堡壘級戰艦。</p>
這次戰鬥出現了一些意外,敵人的集火攻擊讓厭戰級戰艦出現了損傷,一艘厭戰級戰艦出現了失誤,被敵人打成了碎片。我們隻能在太空中尋找逃生的人員,就算是人造人在能救的情況下我都是全力施救的。何況我們現在剛贏得了勝利有戰場的優先搜救資格。</p>
厭戰級戰艦隻有戰列艦級別的護盾,並沒有護盾發生裝置,整體上就是大號的戰列艦,在星盟內算是先進技術,在我麵對的戰場中,厭戰級戰艦正在淪為戰巡一樣的炮灰。它們唯一還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持續作戰能力了。</p>
人造人是按照職業區分性別的,這樣方便管理,也容易製造。除了厭戰級戰艦麵對著下一波援軍。護衛艦負責主要的搜索任務,其餘的大型戰艦都采取靜止狀態,避免給救生船造成2次傷害。</p>
野豬兵團的戰艦上沒有救生船,征服者也在用傳送門來進行逃生。厭戰級則用的全是星盟的原始逃生艙技術。能形成文明的生物都會不斷的探索,說成是探索造就了文明也可以。</p>
當生物探索到不適合自身生存的區域時,就會想到出事故怎麽保命,早期的探索者都是精銳,自然比較精貴,能迴收是最好的。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任何飛行器都會裝有救生艙。宇宙飛船的救生艙為了提高生存率還會增加更多的性能,而需要救助的人員其實並不多。</p>
厭戰級戰艦也有救生艙,但是我考慮了人員的安全問題,厭戰級戰艦的救生艙數量非常多,能裝超過成員百分之五十的人員進行逃生。我描述這麽多,就是因為我的厭戰級戰艦釋放了幾千個救生艙,每個救生艙隻有幾人,弄得這片空間中到處都是和碎片混在一起的救生艙。尋找起來很麻煩而且很費時間。</p>
第二波支援到達的時候明顯改變了戰術,大量的載機閃爍出現,明顯是通過超空間進行移動,自帶的導彈也是可以進行超空間機動的,前排的厭戰級戰艦隻看到敵人的載機一閃而過,一枚導彈就出現在了厭戰級戰艦的外側裝甲上,有的甚至直接出現在厭戰級戰艦的內部,幾艘厭戰級戰艦瞬間就受到了重創。</p>
“敵人有航母,那些載機都裝有重型導彈,我的艦隊已經開始出現損失。”希爾的聲音出現在指揮頻道,我們的艦隊並不在意航母,因為載機的距離、載重等限製都使得航母的威力大大減弱。戰艦本身的副炮效率也非常高,對於近身的小型目標殺傷明顯。</p>
這種專門用載機攻擊的情況確實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旺達、希夫、蘇珊、瑞文都傳來了類似的報告,最開始的幾百架載機攻擊也變成了幾十萬。厭戰級戰艦開始大量受傷,一些重傷的厭戰級戰艦不得不退會後方休整。</p>
“敵人第二波支援艦隊停在了原地,其餘支援艦隊正在向第二波支援艦隊所在位置集結。它們想用載機遠程消耗我們。”諾娃很快就判斷出了情況。“撤退,智能人艦隊殿後,救援己方人員,其餘戰艦先行撤退。”我沒什麽好猶豫的,衝上去決戰是不可能的,我才不會貿然衝入敵人預設的戰場。</p>
載機在宇宙戰爭中的作用並不大,和行星內的作戰不同,宇宙中沒有複雜的地形,而且在激光武器等能量武器的瞄準下,載機很難逃脫,缺少足夠的體積,提供的護盾和裝甲也就較少,更容易被擊毀,躲避是不可能的,30萬公裏每秒的速度是不可能輕易躲避的。</p>
在目前的艦隊作戰中,載機更多的是無人攻擊機,主要有巡洋艦一類的戰艦釋放,作用是輔助攻擊和幹擾。載機上攜帶的彈藥就算再厲害也無法對大型的戰艦造成傷害。大型的戰艦都有厚重的多層裝甲,戰艦外麵多有能量盾。</p>
原始的能量盾用的是發生器向周圍的圓形範圍發射高能射線,形成一個拒止任何物體的能量屏障,這也是最原始的護盾。任何離開恆星係的飛船都需要這樣的護盾,否則它們很難保證自己的安全。恆星係的太陽風能阻止很多宇宙中的特殊射線,護盾能有效的保護戰艦免受傷害。</p>
我的戰艦護盾是護盾發生裝置,屬於係統提供的特殊裝置。護盾發生裝置嚴格來說是30級以上文明提供的能量應用技術。用法陣使用能量的技術非常高端,目前我熟悉的宇宙中這樣的技術每次都出現在高級文明中。</p>
麵對載機最好的方式就算小型護衛艦開路,麵對小型護衛艦的密集輕型火力,載機就是靶子,那些導彈隻能擊中大型目標,用導彈打同樣速度的小型船命中率非常低。就像是動物棋一樣,大吃小。戰列艦負責對抗敵軍的大型戰艦,驅逐艦負責攻擊,巡洋艦負責巡航,護衛艦負責提供防空掩護或者是犧牲自己來抵抗針對己方戰艦的致命攻擊。航空母艦會提供遠程武器投送,在宇宙層麵上就是投送大量的載機進行攻擊。</p>
泰坦級戰艦則像是主力艦,負責支撐戰場,全麵的能力使得它們能對抗更多的戰列艦而不敗。堡壘級戰艦更為誇張,那強大的體積足以對抗任何攻擊,就像是一座安全的堡壘。移動要塞就不用說了,要塞能提供足夠的後勤保障。</p>
移動基地從名字就知道它是可以移動的基地,能夠滿足相應的采集和生產需要。為了確保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補給艦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為了保證物資充足我還需要大量的運輸艦。理論上我還應該有一些特種戰艦,比如進行偵察的探索級偵察艦,也許以後會有別的種類的戰艦。</p>
玄武艦是航空戰列艦,專門負責提供載機作戰的,小肥豬是我唯一的載機型號,我設計了不同的版本,偵察用的小肥豬,生成蟲洞的輔助小肥豬,製空作戰的攻擊型,對地攻擊的導彈型。我考慮過給戰列艦和其他戰艦都配備一些小肥豬,最後都放棄了,少量的載機並不會對戰局有任何影響,還會浪費艦船空間。</p>
我沒研究航母,我對航母的戰術並不喜歡,如果我有足夠的資源我寧願做成聚變彈一次就消耗掉。我用玄武艦這種航空戰列艦和上麵的幾千載機就能完成大多數的航母任務。</p>
“我們怎麽對付那些載機?需要組織護衛艦專門應對嗎?”諾娃看著我問道,她顯然有些想法,我在場的時候她都喜歡先問問我。“不用,我們找下一個目標,用不著冒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