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晨長亭將杜易簡送走以後,本以為王父會在家多留幾天,誰知道翌日就要離去,這讓王勃多少有些失落,畢竟好不容易有了這麽一個父親,才感受到父愛的可貴,相聚的時間卻如此短暫。
然而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唐代官員請假都是有規定的,一般每個月隻能請假三天,超過三天的就要罰俸祿,請病假倒是有三個月假期,但病不病的不是你撒個謊就能圓的,還需要開具證明,不然那就太好了,大家都放長假得了。
若非王福疇這個雍州司功跟雍州刺史有些交情,也請不下來半月之久的“病假”,但饒是如此他這一年也休想再有假可休了,當然年假該怎麽放還是怎麽放。
王父臨走前夕與王母商議,敲定明年開春以後就將王勃送往“蒙館”。
唐代除了女子、商賈和奴仆的兒子和其他的一些沒有上學資格者,但凡到了六歲的孩童都可以送去蒙館學習,按照比較時髦的說法,蒙館就是幼兒園和小學的結合體。
等王父也走了以後,王勃的日子又平靜了下來。
他開始思考為王母治病的事情。
他師父是一個奇人,他的“奇”就體現在他有一個喜歡收集古代各種稀奇古怪的藥方的癖好,為此天南地北都被他跑遍了,曾有一次為了得到一紙流失海外的藥方,他單槍匹馬地殺到日本,將那藥方從日本最大的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奪了迴來。
但是這些藥方他收集起來後又不看,不看就不看吧,可他卻要求何玄道看,而且必須看,不看不行,看了以後記不住,還要受罰。
如果你問為什麽?老道首先獎勵你的是一顆碩大的暴栗,然後才苦口婆心地告訴你,沒有為什麽,他願意,他喜歡,他高興,你不背是吧,那好,晚飯沒了,第二天還得背,並且數量加倍。
那段每天泡在堆積如山的藥方裏的日子,他至今想來都心有餘悸。
後來感受到這些藥方帶來的好處的何玄道,才明白師父這番舉動的用意,他是不想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醫學失傳,後繼無人。
正是因為有這些藥方作為基礎,王勃才能從腦海中翻出數種治療類似白血病疾病的藥方,然後經過重重篩選,他找到一紙治療白血病效果最好的藥方,名叫“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丸”的主要成分是廣鬱金、梔子、黃芩、黃連、朱砂、牛黃、雄黃、麝香、珍珠、犀角、龍腦香。
在這些藥材中,前九種還算易得,但犀角、龍腦香卻是千金難求。犀角,南洋諸國才有;龍腦香盛產於交趾國,在玄宗時期被交趾國作為貢品進獻。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啊,事到如今,王勃才認識到錢的重要性。以前他一直生活在武當山上,自給自足,豐衣足食,很少需要用到錢的地方。
沒有錢,就買不到藥材,沒有藥材,自然就做出“安宮牛黃丸”,這藥製不出來,他母親的病又該怎麽辦?所以王勃很著急。
家裏的情況,他也知道,就是傾家蕩產,也湊不夠藥材;就算能夠湊齊,他母親也不可能同意,而且他還會被懷疑,所以這錢還是要自己去找,可錢從哪兒來呢?
王勃望望天,好像天上會有錢掉下來一樣。當然他也知道天上掉餡餅的事是很難碰到的,更別說錢了,所以他隻能任命地垂下頭,看著自己嬌女敕的小腳,拖著小小的身子出坊,散散步,打打太極拳,心情好的時候找牛大要幾串冰糖葫蘆吃,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教教牛大太極拳,可惜他這幾天因為錢的事情心情都不好,所以牛大就慘了。
**說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王勃每天都給自己安排了任務。想他何玄道,掌門親傳弟子,武當第二大高手,放眼天下,在太極拳劍的造詣,隻有他師父能壓他一頭,而今穿越到大唐,卻成了手無縛雞之輩,這如何讓他能夠忍受?
因此,他每天五更早起,出坊市,去上次發呆了一整天的地方,打太極拳,亦或者以樹枝為劍練習太極劍,而後盤膝坐下,吞雲吐霧。
所以太陽公公每天都會看見一個挽著發髻、身體單薄的小屁孩在突出的石崖上苦練拳腳,黃河在他腳下奔騰,龍門、黃龍二山在他前後拱衛,紫霞東升,霧嵐遲退,赤地生塵,雁字千裏。
自從王勃將冰糖葫蘆的配方傳授給牛母以後,牛母一家的生活就好了起來,至少原來四麵透風的屋子請人補上了,滿是補丁的衣裳也換成了整塊的麻衣。兜有錢,心不慌,這冬天本來是可以好過了,但前提是牛大要控製自己的食量。
可牛母心疼啊,她心疼牛大吃不飽,所以掙來的錢幾乎都填進?p>
伺4蟮畝親櫻?歡?4笳舛親郵歉鑫薜錐矗??咎畈宦??虼耍?淙凰?曳孔硬宦┝耍?律岩燦械麽┝耍??夠故淺圓槐ァ?p>
為了能喂飽牛大,為了能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牛母一心想弄出更多的冰糖葫蘆,掙更多的錢,但是就算現在她的技藝好了,能熟能生巧了,可畢竟是一個人,牛大學不來,幫不上忙,隻會賣,隻會唱歌,他在唱歌方麵還是很有天賦的,至少學得很快。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牛母一個人是不可能當一百個人用的。
王勃從牛母口中得知她的難處後,頗有些哭笑不得,不過這事兒也不是很難辦,找人做工就行了,可也不是什麽人都能要的,古代不同於後世,沒有“專利”這種東西,你的技術是你的技術,但別人竊取後就既是你的技術,也是別人的技術了。
王勃知道正是擔心這一點,牛母才不敢請人,找他出主意,就是想請他看能不能從王府裏找點人過來。在牛母看來,這配方既是王勃出的,也是王家的,請王家的人幫忙,還怕個什麽?
在古代,奴婢也是一種可以信任的資源,你老婆敢給你戴鸀帽子,奴婢卻不敢出賣你,因為你手中掌握著她的命運,所以一般情況下是可以將重要的東西教給她們的。
可是王家是王家,牛家是牛家,不能說因為兩家小輩關係好,王家就可以無償地提供勞動力,而牛家隻是索取,不付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兩家還是各過各的好了,畢竟再好的關係也經不住這種折騰,況且親兄弟還明算賬呢。而最鐵的關係莫過於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
上麵這層意思是牛母表達出來的,王勃本來還擔心她不清楚其中的道道,不知道怎麽向她開口,不曾想人家早就想到了,還善解人意地提了出來,並且說,以後賺到的錢兩家五五分成。
王勃頓時哭笑不得,心說,還五五分成呢,就憑你這種做生意的法子,能掙幾個錢?
在了解了牛母的掙錢法子其實就是人多、量多、賣得多的經營模式後,王勃就連忙讓她打住,並告訴她,這種老法子不行,雖然能掙得錢,但是不多,需要換個可將利益最大化的法子。
牛母不知道什麽叫利益最大化,但是她知道王勃已經有了辦法。
別看她是一個婦道人家,但眼睛卻是雪亮的,她看得出來,王勃這孩子了不得,具體怎麽了不得,她也說不上來,但是她見過他的字,她知道他字寫得好。
在她看來,能寫得一手好字的人,就是有學問的人;有學問的人,就是下凡的文曲星,怪不得他吃個山楂,都有老神仙送配方、送福利,將來肯定錢途無量,更何況他還這麽年輕,不得了啊不得了,找他這個善財童子似的人物出主意準沒錯。
王勃不知道他已經成了牛母心中的善財童子,他正在給牛母出主意。按照王勃的意思,王家負責出力,牛家負責出技術。
王勃算是看出來了,牛母經商不行,但在吃食的創造上還是很有天賦的,比如她不隻用山楂果作為原料,還創造性地用別的果子代蘀,比如蘋果、梨子等,讓冰糖葫蘆品種多樣起來。
然後兩家合資在市裏租間鋪子,讓這間鋪子擔起原料生產、加工、包裝、售賣等職能,有牛大前期在城裏做好的宣傳為基礎,相信冰糖葫蘆店一出現,肯定會受到全城小朋友們的熱烈歡迎。
到了那個時候,很多還在為因搶不到冰糖葫蘆而苦惱和哭泣的大人和小孩們一定會樂翻天的。
聽完王勃對未來的設想以後,牛母驚呆了,一旁的牛大還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憨傻樣。王母連說使不得、使不得,要求把五五分成改了,改成八二分成,王家占八成,牛家二成,她雖說沒什麽經商頭腦,但是能把生意做到店鋪裏去的,那就是大生意。
對於自己家她是最清楚不過了,王勃說兩家一起出錢,實際上是照顧她,按照王勃的意思,王家把牛家的那部分錢先墊上,等到以後賺了錢再補迴來就行了。
至於說牛家出技術,說到“技術”這兩個字,牛母都不好意思了,這哪是什麽技術,分明隻是把果子換了個品種,瞎搞罷了。
最重要的是,就算牛家上麵的條件都滿足了,又有錢,又有人,又有鋪子,但憑他孤兒寡母的,在龍門沒關係、沒地位,生意根本就做不下去,因為如果生意做大了,別人會眼紅,會想著分一杯羹。
可與王家合夥就不同了,王家在龍門是世代的豪門貴族,有頭有臉,王家的人走在路上,誰家的不給幾分薄麵?所以牛母覺得是牛家占了大便宜了,再五五分成是不成的。
看牛母態度堅決,王勃也就不堅持了。
迴家把這事告與母親知道後,王母欣然應允。王家而今早不如從前了,從隋末大儒王通把王氏家族帶上鼎盛時期後,王家逐漸走上下坡路,一代不如一代,到王福畤這一代,王家勢微,不複從前。
而王勃這一代,除了老大王勵、老二王勔已經出仕,老三王勮在國子監上學,準備明年參加會試,王勃、王助、王勳、王頡、王勸都還隻是乳臭未幹的孩子。
而就算已經入了仕的王勵和王勔,仕途也不見順暢,到目前還隻是芝麻大的官,王家未來堪憂啊。所以王福畤在獲知王勃的非凡天賦後才會那樣高興,才會喜極而泣。
自家事自家知,要維持這麽大的家族的運轉,坐吃山空的王家已經到了捉襟見肘、入不敷出的境地。所以當王母得知有這麽一個可以帶來收入、緩解壓力的投資的時候,才會欣然同意。
很明顯,要管理一個大家族,女主人沒有經濟頭腦是不行的。王母看中的是這種才出現的冰糖葫蘆有很大的市場,可以說,但凡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市場。
而做這門生意的牛家母子如果不是受自身條件限製,缺少資金和人手,肯定能把生意做得更大。
雖說王家現在已經大不如前,但是像親自上門找牛家這種小門小戶的人家合夥做生意這種事還是幹不出來的,所以王母感到很可惜。
但現在人家既然自己找上門來了,那一切就都好說了,兩個字:投資。
然而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唐代官員請假都是有規定的,一般每個月隻能請假三天,超過三天的就要罰俸祿,請病假倒是有三個月假期,但病不病的不是你撒個謊就能圓的,還需要開具證明,不然那就太好了,大家都放長假得了。
若非王福疇這個雍州司功跟雍州刺史有些交情,也請不下來半月之久的“病假”,但饒是如此他這一年也休想再有假可休了,當然年假該怎麽放還是怎麽放。
王父臨走前夕與王母商議,敲定明年開春以後就將王勃送往“蒙館”。
唐代除了女子、商賈和奴仆的兒子和其他的一些沒有上學資格者,但凡到了六歲的孩童都可以送去蒙館學習,按照比較時髦的說法,蒙館就是幼兒園和小學的結合體。
等王父也走了以後,王勃的日子又平靜了下來。
他開始思考為王母治病的事情。
他師父是一個奇人,他的“奇”就體現在他有一個喜歡收集古代各種稀奇古怪的藥方的癖好,為此天南地北都被他跑遍了,曾有一次為了得到一紙流失海外的藥方,他單槍匹馬地殺到日本,將那藥方從日本最大的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奪了迴來。
但是這些藥方他收集起來後又不看,不看就不看吧,可他卻要求何玄道看,而且必須看,不看不行,看了以後記不住,還要受罰。
如果你問為什麽?老道首先獎勵你的是一顆碩大的暴栗,然後才苦口婆心地告訴你,沒有為什麽,他願意,他喜歡,他高興,你不背是吧,那好,晚飯沒了,第二天還得背,並且數量加倍。
那段每天泡在堆積如山的藥方裏的日子,他至今想來都心有餘悸。
後來感受到這些藥方帶來的好處的何玄道,才明白師父這番舉動的用意,他是不想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醫學失傳,後繼無人。
正是因為有這些藥方作為基礎,王勃才能從腦海中翻出數種治療類似白血病疾病的藥方,然後經過重重篩選,他找到一紙治療白血病效果最好的藥方,名叫“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丸”的主要成分是廣鬱金、梔子、黃芩、黃連、朱砂、牛黃、雄黃、麝香、珍珠、犀角、龍腦香。
在這些藥材中,前九種還算易得,但犀角、龍腦香卻是千金難求。犀角,南洋諸國才有;龍腦香盛產於交趾國,在玄宗時期被交趾國作為貢品進獻。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啊,事到如今,王勃才認識到錢的重要性。以前他一直生活在武當山上,自給自足,豐衣足食,很少需要用到錢的地方。
沒有錢,就買不到藥材,沒有藥材,自然就做出“安宮牛黃丸”,這藥製不出來,他母親的病又該怎麽辦?所以王勃很著急。
家裏的情況,他也知道,就是傾家蕩產,也湊不夠藥材;就算能夠湊齊,他母親也不可能同意,而且他還會被懷疑,所以這錢還是要自己去找,可錢從哪兒來呢?
王勃望望天,好像天上會有錢掉下來一樣。當然他也知道天上掉餡餅的事是很難碰到的,更別說錢了,所以他隻能任命地垂下頭,看著自己嬌女敕的小腳,拖著小小的身子出坊,散散步,打打太極拳,心情好的時候找牛大要幾串冰糖葫蘆吃,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教教牛大太極拳,可惜他這幾天因為錢的事情心情都不好,所以牛大就慘了。
**說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王勃每天都給自己安排了任務。想他何玄道,掌門親傳弟子,武當第二大高手,放眼天下,在太極拳劍的造詣,隻有他師父能壓他一頭,而今穿越到大唐,卻成了手無縛雞之輩,這如何讓他能夠忍受?
因此,他每天五更早起,出坊市,去上次發呆了一整天的地方,打太極拳,亦或者以樹枝為劍練習太極劍,而後盤膝坐下,吞雲吐霧。
所以太陽公公每天都會看見一個挽著發髻、身體單薄的小屁孩在突出的石崖上苦練拳腳,黃河在他腳下奔騰,龍門、黃龍二山在他前後拱衛,紫霞東升,霧嵐遲退,赤地生塵,雁字千裏。
自從王勃將冰糖葫蘆的配方傳授給牛母以後,牛母一家的生活就好了起來,至少原來四麵透風的屋子請人補上了,滿是補丁的衣裳也換成了整塊的麻衣。兜有錢,心不慌,這冬天本來是可以好過了,但前提是牛大要控製自己的食量。
可牛母心疼啊,她心疼牛大吃不飽,所以掙來的錢幾乎都填進?p>
伺4蟮畝親櫻?歡?4笳舛親郵歉鑫薜錐矗??咎畈宦??虼耍?淙凰?曳孔硬宦┝耍?律岩燦械麽┝耍??夠故淺圓槐ァ?p>
為了能喂飽牛大,為了能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牛母一心想弄出更多的冰糖葫蘆,掙更多的錢,但是就算現在她的技藝好了,能熟能生巧了,可畢竟是一個人,牛大學不來,幫不上忙,隻會賣,隻會唱歌,他在唱歌方麵還是很有天賦的,至少學得很快。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牛母一個人是不可能當一百個人用的。
王勃從牛母口中得知她的難處後,頗有些哭笑不得,不過這事兒也不是很難辦,找人做工就行了,可也不是什麽人都能要的,古代不同於後世,沒有“專利”這種東西,你的技術是你的技術,但別人竊取後就既是你的技術,也是別人的技術了。
王勃知道正是擔心這一點,牛母才不敢請人,找他出主意,就是想請他看能不能從王府裏找點人過來。在牛母看來,這配方既是王勃出的,也是王家的,請王家的人幫忙,還怕個什麽?
在古代,奴婢也是一種可以信任的資源,你老婆敢給你戴鸀帽子,奴婢卻不敢出賣你,因為你手中掌握著她的命運,所以一般情況下是可以將重要的東西教給她們的。
可是王家是王家,牛家是牛家,不能說因為兩家小輩關係好,王家就可以無償地提供勞動力,而牛家隻是索取,不付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兩家還是各過各的好了,畢竟再好的關係也經不住這種折騰,況且親兄弟還明算賬呢。而最鐵的關係莫過於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
上麵這層意思是牛母表達出來的,王勃本來還擔心她不清楚其中的道道,不知道怎麽向她開口,不曾想人家早就想到了,還善解人意地提了出來,並且說,以後賺到的錢兩家五五分成。
王勃頓時哭笑不得,心說,還五五分成呢,就憑你這種做生意的法子,能掙幾個錢?
在了解了牛母的掙錢法子其實就是人多、量多、賣得多的經營模式後,王勃就連忙讓她打住,並告訴她,這種老法子不行,雖然能掙得錢,但是不多,需要換個可將利益最大化的法子。
牛母不知道什麽叫利益最大化,但是她知道王勃已經有了辦法。
別看她是一個婦道人家,但眼睛卻是雪亮的,她看得出來,王勃這孩子了不得,具體怎麽了不得,她也說不上來,但是她見過他的字,她知道他字寫得好。
在她看來,能寫得一手好字的人,就是有學問的人;有學問的人,就是下凡的文曲星,怪不得他吃個山楂,都有老神仙送配方、送福利,將來肯定錢途無量,更何況他還這麽年輕,不得了啊不得了,找他這個善財童子似的人物出主意準沒錯。
王勃不知道他已經成了牛母心中的善財童子,他正在給牛母出主意。按照王勃的意思,王家負責出力,牛家負責出技術。
王勃算是看出來了,牛母經商不行,但在吃食的創造上還是很有天賦的,比如她不隻用山楂果作為原料,還創造性地用別的果子代蘀,比如蘋果、梨子等,讓冰糖葫蘆品種多樣起來。
然後兩家合資在市裏租間鋪子,讓這間鋪子擔起原料生產、加工、包裝、售賣等職能,有牛大前期在城裏做好的宣傳為基礎,相信冰糖葫蘆店一出現,肯定會受到全城小朋友們的熱烈歡迎。
到了那個時候,很多還在為因搶不到冰糖葫蘆而苦惱和哭泣的大人和小孩們一定會樂翻天的。
聽完王勃對未來的設想以後,牛母驚呆了,一旁的牛大還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憨傻樣。王母連說使不得、使不得,要求把五五分成改了,改成八二分成,王家占八成,牛家二成,她雖說沒什麽經商頭腦,但是能把生意做到店鋪裏去的,那就是大生意。
對於自己家她是最清楚不過了,王勃說兩家一起出錢,實際上是照顧她,按照王勃的意思,王家把牛家的那部分錢先墊上,等到以後賺了錢再補迴來就行了。
至於說牛家出技術,說到“技術”這兩個字,牛母都不好意思了,這哪是什麽技術,分明隻是把果子換了個品種,瞎搞罷了。
最重要的是,就算牛家上麵的條件都滿足了,又有錢,又有人,又有鋪子,但憑他孤兒寡母的,在龍門沒關係、沒地位,生意根本就做不下去,因為如果生意做大了,別人會眼紅,會想著分一杯羹。
可與王家合夥就不同了,王家在龍門是世代的豪門貴族,有頭有臉,王家的人走在路上,誰家的不給幾分薄麵?所以牛母覺得是牛家占了大便宜了,再五五分成是不成的。
看牛母態度堅決,王勃也就不堅持了。
迴家把這事告與母親知道後,王母欣然應允。王家而今早不如從前了,從隋末大儒王通把王氏家族帶上鼎盛時期後,王家逐漸走上下坡路,一代不如一代,到王福畤這一代,王家勢微,不複從前。
而王勃這一代,除了老大王勵、老二王勔已經出仕,老三王勮在國子監上學,準備明年參加會試,王勃、王助、王勳、王頡、王勸都還隻是乳臭未幹的孩子。
而就算已經入了仕的王勵和王勔,仕途也不見順暢,到目前還隻是芝麻大的官,王家未來堪憂啊。所以王福畤在獲知王勃的非凡天賦後才會那樣高興,才會喜極而泣。
自家事自家知,要維持這麽大的家族的運轉,坐吃山空的王家已經到了捉襟見肘、入不敷出的境地。所以當王母得知有這麽一個可以帶來收入、緩解壓力的投資的時候,才會欣然同意。
很明顯,要管理一個大家族,女主人沒有經濟頭腦是不行的。王母看中的是這種才出現的冰糖葫蘆有很大的市場,可以說,但凡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市場。
而做這門生意的牛家母子如果不是受自身條件限製,缺少資金和人手,肯定能把生意做得更大。
雖說王家現在已經大不如前,但是像親自上門找牛家這種小門小戶的人家合夥做生意這種事還是幹不出來的,所以王母感到很可惜。
但現在人家既然自己找上門來了,那一切就都好說了,兩個字: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