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這迴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五六歲大的女女圭女圭,身邊盡是死屍,看上去慘烈無比。竹溪雖是妖精,卻不是個嗜血的妖精,她是竹子修成的妖精,因為生在苦竹密穀,雖不是苦竹,但也是根骨極佳的紫竹,雖說是妖,可堪比半仙。不食人間煙火千年,自是入世,也沒見過這般血腥。竹溪輕歎,她這個身子是被一對農民模樣的夫婦壓在身下的,從記憶裏,竹溪知道了他們便是自己的父母。元末明初,這可是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何況這裏還有許多江湖的紛爭。竹溪這身子叫做姓丁,小名丫丫,家中隻有兩畝旱地,雖不是小康,但也還能果月複,丁家一共三子兩女,丫丫便是最小的一個。
長兄是個有抱負的,早年去了城裏為大戶人家做事,據說過得還不錯,隻是後來那家主人搬遷,大哥舍不得這份體麵的差事,他不想努力了十年,一朝迴到從前,就跟著那家人走了,從此除了偶爾寄迴家來的銀兩,就再無音信了。二哥三哥有樣學樣,紛紛外出,長姐遠嫁,家中就剩了丫丫一個。這原本也沒什麽,丁父是個開明的,反正小女兒還在身邊,當然這個女兒可不能遠嫁了,還是招婿的好,不然,嫁在村中也是好的。丁父想的極好,可奈何禍從天降,一日,村長家的兒子就迴了一個受了傷的男人,說是叫野獸傷了的,大家沒有注意,可誰曾想到那是個反元的叛黨,那人傷一好倒是拍拍走了,剩下的無辜村民可就遭罪了。那一夜元兵襲來,抓了村長問話,村長死不承認,原想這樣就沒事兒了,卻不曾想那人是欽命要犯,已經逃了好幾個月了,上麵早就催的急了。元兵見丁家村的村民頑固,一個惱火就屠村了。
這邊是竹溪看到的情景的緣由了,元兵走是走了,可臨走前還放了一把火,丁家村現在是麵目瘡痍。原主丫丫就是叫著火給熏暈的,好在丫丫的父母正好倒在了小溪邊上,丫丫浸了水,才沒有被燒死。竹溪人小,父母雖不在了,可也不想叫他們就這樣暴屍山野,於是幹脆又添了一把火。現在正值冬季,天幹物燥再加上村民囤積的柴火,大火一燒就燒了三天三夜,隻剩骨灰後也分不清誰是誰。竹溪挖了一個大坑,用冬天裝鹹菜的罐子將骨灰一罐一罐的裝好,仔細的排列在大坑之內。又在大坑旁邊挖了一個小坑,將父母的骨灰盒放入其中,掩埋好後又在旁邊的大石頭上刻下了“丁家村村民之墓”。
竹溪離開丁家村已經兩個月了,現在的她抹灰了自己的小女敕臉,穿著破爛的衣服跟著一群乞丐沿街乞討。也不是她自己想自討苦吃,雖然她的空間裏多得是金銀珠寶,錦衣華服,可是一個六歲大的小女孩帶著金銀被搶還是好的了,要是有壞心眼的,將她拐了賣到樓子裏,那才是遭罪呢,所以,竹溪隻好喬裝打扮後跟著乞丐混了。她倒是想去找自家哥哥姐姐,可是三個哥哥究竟去了哪裏她當真是一無所知。姐姐倒是知道,她嫁到四川,可是四川這麽大,究竟是哪一出地方她還真不知道。
無處可去的竹溪也不是沒有想過定下來,可是她瞄了瞄自己的小胳膊小腿的,這麽丁點大的孩子能做什麽,去大戶人家做丫鬟人家還不要呢。
兜兜轉轉,丫丫也不知道自己到了那裏,不巧又碰到了洪水泛濫,小胳膊小腿的小人兒在水裏沉沉浮浮的暈了過去,再醒過來時,就看到一個灰衣麻布的小尼姑正在自己身畔睡覺。此時的丫丫心裏長歎了一口氣,原以為這迴死定了,沒想到丫丫的命這麽硬,這樣都死不了。
“呀,小妹妹,你醒了啊。”小尼姑欣喜之極,這孩子已經昏了三天了,再不醒,可就真的不妙了。
“是姐姐救得丫丫嗎?謝謝姐姐。”丫丫揉揉眼睛道。
“我哪有這本事,是師傅救得你,對了,你都昏了三天了,餓不餓?”小尼姑小心的先給丫丫喂了點水。
“嗯。”丫丫模模肚子,不說還好,一說這肚子還真的挺餓的。一頓飯後,丫丫知道了小尼姑的法號叫做靜怡,是峨眉派掌門滅絕師太的弟子。丫丫眨眨眼睛,原來這是《倚天屠龍記》啊,我就說嘛,絕對不可能是正史的。後來靜怡知道丫丫的父母都死光了,兄長也不知去向何處,就稟明師尊,滅絕師太雖取名滅絕,但善心還是有的,就收下了丫丫做徒弟。
迴到峨眉正式拜師後,滅絕師太又覺得丫丫這個名字不好聽,就給她換了個名字,就做敏君,連名帶姓就是丁敏君。靠之!丫丫,好吧,現在應該叫做丁敏君了,她就知道姑爺給她安排的不會是什麽好的人生,上輩子做個無所事事還要擔心被隨時幹掉的王爺已經夠不好受了,現在又給她安排了個“毒手無鹽”的身份。敏君捏捏自己的小女敕臉,其實自己這副皮囊還蠻好看的,怎麽的後來就有了“毒手無鹽”的稱號了呢?
不管了,先就這麽過著唄。敏君人小,自小又是叫父母兄弟寵溺著長大的,骨子裏還是有著幾分嬌蠻的,好在竹溪接受了這幅身子後,慢慢的改造,脾氣就由嬌蠻慢慢變作了嬌憨,傻乎乎的孩子才惹人疼愛啊。就這樣,敏君在峨眉山上住了下來,人雖小但勤快,山上的師姐們都很喜歡她,敏君漸漸的長大,滅絕師太也越來越喜歡她,從原來的記名弟子變成了親傳弟子。其實敏君的資質並不是很好,但勝在勤奮,滅絕師太沒有孩子,漸漸的就把敏君當成自己的孩子一般,敏君也喜歡這親如生母的師傅,兩人相處的一直很好。直到那一天,金鞭紀家送來了一個十歲大的女兒,她的名字叫做紀曉芙。
紀曉芙的容貌真是對的起她那名字,真真是芙蓉出水,人比花嬌,又加上資質極佳,一下子就把敏君和一班師姐妹比了下去。再加上自小的教養不同,比起山上的野猴般的敏君她們來說,極具大家閨秀氣質的紀曉芙就猶如那鶴立雞群般,一下子就把滅絕師太的目光給勾住了,這分明才是培養峨眉未來掌門人的好苗子。
好在敏君不是真正的十二歲少女,可就是這樣,她的心裏還是不舒服的。對著練武的木樁一通折騰後,心裏的不滿也就放下了,不然還能怎樣,人家在這個世界雖不是主角,可在峨眉派卻是真正的主角,滅絕師太的寶貝疙瘩,又有金鞭紀家做後盾,她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女可惹不起。沒有了丁敏君做領頭人,紀曉芙可要比原著裏過得自在的多了,隻是原先在紀家練就的小心謹慎卻慢慢遺失了。沒有了囂張跋扈的丁師姐作對比,溫順體貼乖巧聽話的紀曉芙也就沒有那麽得人心了。大家都是在峨眉長大的,偏你紀曉芙是個空降兵,這也就算了,反正峨眉一直以來都會收些世家弟子,那些幾乎都是來峨眉鍍金的,這嫁人後說一聲峨眉弟子在夫家也算是有靠山的。隻是紀曉芙不是,她一來就是親傳弟子,就算丁敏君剛來那會兒也隻是記名弟子,憑什麽她紀曉芙就是親傳弟子?
紀曉芙的性子雖好,可到底也是大家小姐,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那種。山上的吃食大多為素食,一天兩天還好,一兩個月下來就收不怎麽了了,於是她就給家裏寫信,說是想念母親。紀母也是心疼自家寶貝女兒小小年紀就被送到了峨眉山上吃苦,就求著自家老爺去接孩子迴來住幾天。紀父無奈,隻好派兒子前去接人,滅絕師太無奈,隻好放人,一來二去的,紀曉芙的獨特性就更加濃鬱了。別的弟子,就是記名弟子,每年也就隻有兩次探親的時間,可紀曉芙隔兩個月就迴一趟家,看得一幫師姐妹們眼饞之極,尤其是那些無父無母的孤兒。
紀曉芙也是個聰明的,每次迴家都會給師姐妹們帶點禮物,有些年紀小的師妹們都覺得紀師姐是好人,可是更多的師姐妹們卻覺得這是紀曉芙在炫耀,炫耀自己有一個完美的家世,炫耀自己在師傅心中的地位。丁敏君看著日漸長大的紀曉芙,心想,已經成為峨眉第一弟子的紀曉芙以後還會背叛峨眉,愛上楊逍嗎?這個答案她不知道,現在的紀曉芙大概也不會明白。敏君心裏暗自長歎,她今年已經十五了,可以外出曆練了,也省的在峨眉山上看紀曉芙的臉色。
丁敏君打定主意後就跟滅絕師太和大師姐靜玄說了一聲,帶著行囊就這麽走了。這些年她在峨眉越發的低調,此時沒了丁敏君的峨眉和她在的時候其實沒多大的變化,隻是四師妹貝錦儀可能不是很習慣,她也是被帶迴峨眉的孤兒,隻是帶迴她的不是滅絕師太本人而是大師姐靜玄,貝錦儀的父母就是在那場洪水中喪生的,為此她非常的內向怕水,平日裏有個私底下愛鬧騰的丁敏君還好些,現在丁敏君不在,她自然是越發的內向。紀師姐說的那些詩詞首飾她不懂,至於武學紀師姐才不是丁師姐,她們又都是掌門的親傳弟子,紀師姐哪裏會全心全意的指導她啊。
年紀小的師妹她又不好意思去打攪,於是,貝錦儀越發的沉默。隻是她素來是這副木頭人的樣子,大家也沒在意,就連滅絕師太也沒有發現什麽不對的地方,隻是拿她跟紀曉芙一比較,越發的覺得自己這徒弟不行,也越發的不喜了。
峨眉山上的事兒,丁敏君不知道,她現在正在遊曆中,看到什麽好看的首飾寶石藥材都買了迴來,反正當初她做王爺的時候攢了不少的銀子,雖然空間和時代都不一樣,可這貴金屬還是一樣的用法,將大錠的官銀絞做小銀錠,用著就是了。又在自己的本命空間裏挑挑揀揀,選了一個銀質的空間手環,戴在手上,將買的東西都一股腦的丟了進去。
當然了,江湖中人必幹的事兒——劫富濟貧她也沒少幹,偷的大多都是蒙古大官,這些人真是不識貨啊。好些真正的好東西都叫他們壓在了箱底,堆在了牆角。敏君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大庫房的東西又多又雜,少個幾件還真沒人知道。敏君每偷一迴東西,就在廟裏施一次粥,順便給自家不知去向的幾個哥哥姐姐祈福保平安。每年父母忌日的時候都隻能給他們上一柱清香,這年她找了好久,才迴到了丁家村的舊址,這裏早就一片荒涼,房屋什麽的也是雜草叢生。敏君除去大石頭邊上的雜草,發現很久以前似乎有人祭拜過這裏,想來是原來外出做工的村民,也不知道有沒有自家的哥哥。她為丁家的父母上了香,燒了紙錢,雖知道這樣做沒什麽用,人家父母恐怕早就投了胎了,可這幅皮囊到底是人家的骨血,就為這,給人家上柱香也是應該的。
敏君離開丁家村後,又再次遊曆,就這樣兜兜轉轉一年的時間,過年前迴了趟峨眉,給師傅報聲平安,也給師姐妹們帶了些禮物。隻是沒有想到丁師姐偶爾的一次禮物卻要比紀師姐兩月一次的例行禮物來的更受歡迎,這倒是丁敏君沒有想到的。原因無他,紀師姐的禮物都成例行公事了,更何況她們再喜歡的,也永遠都比不上紀曉芙自己用的,莫名的,有些姐妹就會認為這分明就是你紀曉芙剩下的,不要的,心裏的歡喜之情就慢慢淡去了。
年後,敏君再次告別了師傅和師姐,下山去了,而這次,她走的遠了些,整整三年都沒有迴過峨眉。
長兄是個有抱負的,早年去了城裏為大戶人家做事,據說過得還不錯,隻是後來那家主人搬遷,大哥舍不得這份體麵的差事,他不想努力了十年,一朝迴到從前,就跟著那家人走了,從此除了偶爾寄迴家來的銀兩,就再無音信了。二哥三哥有樣學樣,紛紛外出,長姐遠嫁,家中就剩了丫丫一個。這原本也沒什麽,丁父是個開明的,反正小女兒還在身邊,當然這個女兒可不能遠嫁了,還是招婿的好,不然,嫁在村中也是好的。丁父想的極好,可奈何禍從天降,一日,村長家的兒子就迴了一個受了傷的男人,說是叫野獸傷了的,大家沒有注意,可誰曾想到那是個反元的叛黨,那人傷一好倒是拍拍走了,剩下的無辜村民可就遭罪了。那一夜元兵襲來,抓了村長問話,村長死不承認,原想這樣就沒事兒了,卻不曾想那人是欽命要犯,已經逃了好幾個月了,上麵早就催的急了。元兵見丁家村的村民頑固,一個惱火就屠村了。
這邊是竹溪看到的情景的緣由了,元兵走是走了,可臨走前還放了一把火,丁家村現在是麵目瘡痍。原主丫丫就是叫著火給熏暈的,好在丫丫的父母正好倒在了小溪邊上,丫丫浸了水,才沒有被燒死。竹溪人小,父母雖不在了,可也不想叫他們就這樣暴屍山野,於是幹脆又添了一把火。現在正值冬季,天幹物燥再加上村民囤積的柴火,大火一燒就燒了三天三夜,隻剩骨灰後也分不清誰是誰。竹溪挖了一個大坑,用冬天裝鹹菜的罐子將骨灰一罐一罐的裝好,仔細的排列在大坑之內。又在大坑旁邊挖了一個小坑,將父母的骨灰盒放入其中,掩埋好後又在旁邊的大石頭上刻下了“丁家村村民之墓”。
竹溪離開丁家村已經兩個月了,現在的她抹灰了自己的小女敕臉,穿著破爛的衣服跟著一群乞丐沿街乞討。也不是她自己想自討苦吃,雖然她的空間裏多得是金銀珠寶,錦衣華服,可是一個六歲大的小女孩帶著金銀被搶還是好的了,要是有壞心眼的,將她拐了賣到樓子裏,那才是遭罪呢,所以,竹溪隻好喬裝打扮後跟著乞丐混了。她倒是想去找自家哥哥姐姐,可是三個哥哥究竟去了哪裏她當真是一無所知。姐姐倒是知道,她嫁到四川,可是四川這麽大,究竟是哪一出地方她還真不知道。
無處可去的竹溪也不是沒有想過定下來,可是她瞄了瞄自己的小胳膊小腿的,這麽丁點大的孩子能做什麽,去大戶人家做丫鬟人家還不要呢。
兜兜轉轉,丫丫也不知道自己到了那裏,不巧又碰到了洪水泛濫,小胳膊小腿的小人兒在水裏沉沉浮浮的暈了過去,再醒過來時,就看到一個灰衣麻布的小尼姑正在自己身畔睡覺。此時的丫丫心裏長歎了一口氣,原以為這迴死定了,沒想到丫丫的命這麽硬,這樣都死不了。
“呀,小妹妹,你醒了啊。”小尼姑欣喜之極,這孩子已經昏了三天了,再不醒,可就真的不妙了。
“是姐姐救得丫丫嗎?謝謝姐姐。”丫丫揉揉眼睛道。
“我哪有這本事,是師傅救得你,對了,你都昏了三天了,餓不餓?”小尼姑小心的先給丫丫喂了點水。
“嗯。”丫丫模模肚子,不說還好,一說這肚子還真的挺餓的。一頓飯後,丫丫知道了小尼姑的法號叫做靜怡,是峨眉派掌門滅絕師太的弟子。丫丫眨眨眼睛,原來這是《倚天屠龍記》啊,我就說嘛,絕對不可能是正史的。後來靜怡知道丫丫的父母都死光了,兄長也不知去向何處,就稟明師尊,滅絕師太雖取名滅絕,但善心還是有的,就收下了丫丫做徒弟。
迴到峨眉正式拜師後,滅絕師太又覺得丫丫這個名字不好聽,就給她換了個名字,就做敏君,連名帶姓就是丁敏君。靠之!丫丫,好吧,現在應該叫做丁敏君了,她就知道姑爺給她安排的不會是什麽好的人生,上輩子做個無所事事還要擔心被隨時幹掉的王爺已經夠不好受了,現在又給她安排了個“毒手無鹽”的身份。敏君捏捏自己的小女敕臉,其實自己這副皮囊還蠻好看的,怎麽的後來就有了“毒手無鹽”的稱號了呢?
不管了,先就這麽過著唄。敏君人小,自小又是叫父母兄弟寵溺著長大的,骨子裏還是有著幾分嬌蠻的,好在竹溪接受了這幅身子後,慢慢的改造,脾氣就由嬌蠻慢慢變作了嬌憨,傻乎乎的孩子才惹人疼愛啊。就這樣,敏君在峨眉山上住了下來,人雖小但勤快,山上的師姐們都很喜歡她,敏君漸漸的長大,滅絕師太也越來越喜歡她,從原來的記名弟子變成了親傳弟子。其實敏君的資質並不是很好,但勝在勤奮,滅絕師太沒有孩子,漸漸的就把敏君當成自己的孩子一般,敏君也喜歡這親如生母的師傅,兩人相處的一直很好。直到那一天,金鞭紀家送來了一個十歲大的女兒,她的名字叫做紀曉芙。
紀曉芙的容貌真是對的起她那名字,真真是芙蓉出水,人比花嬌,又加上資質極佳,一下子就把敏君和一班師姐妹比了下去。再加上自小的教養不同,比起山上的野猴般的敏君她們來說,極具大家閨秀氣質的紀曉芙就猶如那鶴立雞群般,一下子就把滅絕師太的目光給勾住了,這分明才是培養峨眉未來掌門人的好苗子。
好在敏君不是真正的十二歲少女,可就是這樣,她的心裏還是不舒服的。對著練武的木樁一通折騰後,心裏的不滿也就放下了,不然還能怎樣,人家在這個世界雖不是主角,可在峨眉派卻是真正的主角,滅絕師太的寶貝疙瘩,又有金鞭紀家做後盾,她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女可惹不起。沒有了丁敏君做領頭人,紀曉芙可要比原著裏過得自在的多了,隻是原先在紀家練就的小心謹慎卻慢慢遺失了。沒有了囂張跋扈的丁師姐作對比,溫順體貼乖巧聽話的紀曉芙也就沒有那麽得人心了。大家都是在峨眉長大的,偏你紀曉芙是個空降兵,這也就算了,反正峨眉一直以來都會收些世家弟子,那些幾乎都是來峨眉鍍金的,這嫁人後說一聲峨眉弟子在夫家也算是有靠山的。隻是紀曉芙不是,她一來就是親傳弟子,就算丁敏君剛來那會兒也隻是記名弟子,憑什麽她紀曉芙就是親傳弟子?
紀曉芙的性子雖好,可到底也是大家小姐,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那種。山上的吃食大多為素食,一天兩天還好,一兩個月下來就收不怎麽了了,於是她就給家裏寫信,說是想念母親。紀母也是心疼自家寶貝女兒小小年紀就被送到了峨眉山上吃苦,就求著自家老爺去接孩子迴來住幾天。紀父無奈,隻好派兒子前去接人,滅絕師太無奈,隻好放人,一來二去的,紀曉芙的獨特性就更加濃鬱了。別的弟子,就是記名弟子,每年也就隻有兩次探親的時間,可紀曉芙隔兩個月就迴一趟家,看得一幫師姐妹們眼饞之極,尤其是那些無父無母的孤兒。
紀曉芙也是個聰明的,每次迴家都會給師姐妹們帶點禮物,有些年紀小的師妹們都覺得紀師姐是好人,可是更多的師姐妹們卻覺得這是紀曉芙在炫耀,炫耀自己有一個完美的家世,炫耀自己在師傅心中的地位。丁敏君看著日漸長大的紀曉芙,心想,已經成為峨眉第一弟子的紀曉芙以後還會背叛峨眉,愛上楊逍嗎?這個答案她不知道,現在的紀曉芙大概也不會明白。敏君心裏暗自長歎,她今年已經十五了,可以外出曆練了,也省的在峨眉山上看紀曉芙的臉色。
丁敏君打定主意後就跟滅絕師太和大師姐靜玄說了一聲,帶著行囊就這麽走了。這些年她在峨眉越發的低調,此時沒了丁敏君的峨眉和她在的時候其實沒多大的變化,隻是四師妹貝錦儀可能不是很習慣,她也是被帶迴峨眉的孤兒,隻是帶迴她的不是滅絕師太本人而是大師姐靜玄,貝錦儀的父母就是在那場洪水中喪生的,為此她非常的內向怕水,平日裏有個私底下愛鬧騰的丁敏君還好些,現在丁敏君不在,她自然是越發的內向。紀師姐說的那些詩詞首飾她不懂,至於武學紀師姐才不是丁師姐,她們又都是掌門的親傳弟子,紀師姐哪裏會全心全意的指導她啊。
年紀小的師妹她又不好意思去打攪,於是,貝錦儀越發的沉默。隻是她素來是這副木頭人的樣子,大家也沒在意,就連滅絕師太也沒有發現什麽不對的地方,隻是拿她跟紀曉芙一比較,越發的覺得自己這徒弟不行,也越發的不喜了。
峨眉山上的事兒,丁敏君不知道,她現在正在遊曆中,看到什麽好看的首飾寶石藥材都買了迴來,反正當初她做王爺的時候攢了不少的銀子,雖然空間和時代都不一樣,可這貴金屬還是一樣的用法,將大錠的官銀絞做小銀錠,用著就是了。又在自己的本命空間裏挑挑揀揀,選了一個銀質的空間手環,戴在手上,將買的東西都一股腦的丟了進去。
當然了,江湖中人必幹的事兒——劫富濟貧她也沒少幹,偷的大多都是蒙古大官,這些人真是不識貨啊。好些真正的好東西都叫他們壓在了箱底,堆在了牆角。敏君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大庫房的東西又多又雜,少個幾件還真沒人知道。敏君每偷一迴東西,就在廟裏施一次粥,順便給自家不知去向的幾個哥哥姐姐祈福保平安。每年父母忌日的時候都隻能給他們上一柱清香,這年她找了好久,才迴到了丁家村的舊址,這裏早就一片荒涼,房屋什麽的也是雜草叢生。敏君除去大石頭邊上的雜草,發現很久以前似乎有人祭拜過這裏,想來是原來外出做工的村民,也不知道有沒有自家的哥哥。她為丁家的父母上了香,燒了紙錢,雖知道這樣做沒什麽用,人家父母恐怕早就投了胎了,可這幅皮囊到底是人家的骨血,就為這,給人家上柱香也是應該的。
敏君離開丁家村後,又再次遊曆,就這樣兜兜轉轉一年的時間,過年前迴了趟峨眉,給師傅報聲平安,也給師姐妹們帶了些禮物。隻是沒有想到丁師姐偶爾的一次禮物卻要比紀師姐兩月一次的例行禮物來的更受歡迎,這倒是丁敏君沒有想到的。原因無他,紀師姐的禮物都成例行公事了,更何況她們再喜歡的,也永遠都比不上紀曉芙自己用的,莫名的,有些姐妹就會認為這分明就是你紀曉芙剩下的,不要的,心裏的歡喜之情就慢慢淡去了。
年後,敏君再次告別了師傅和師姐,下山去了,而這次,她走的遠了些,整整三年都沒有迴過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