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很晚才入睡,直到天色大亮,百麗衝入房內,林百裏才醒來。穿上衣服,在百麗的帶領下,來到了屋外。
林遠山一家住在一個獨立的院落內,林遠山夫婦住在正屋,幾個兒女各住一間偏房,另外還有廚房、馬房、柴房等雜物間。從外形上看已頗為破舊,顯然並不是富裕之家。
林遠山與兩位哥哥已去武館,馮青珠吩咐,林百裏今天不用去師塾,由百麗陪同,到鎮上迴春堂找大夫再複診一下。吃過早飯,兩人來到了院外,林百裏假借頭痛,有些記憶不清,繼續向百麗詢問四周的情況。
林氏宗族一共有上千人,占據了四水鎮北側的大半良田。遠處有幾座三層高的小樓,是族長等幾個族內富裕之家。師塾在小樓附近,其他的一些富戶也臨小樓而居。像林遠山這樣的遠房,且貧窮之家離得就較遠。看林遠山旁邊的幾戶人家,房屋的狀況也是差不多破舊。不遠處有一條石子鋪成的南北大道,向南通向四水鎮,向北通往遠處的白水鎮。
林家武館就在四水鎮上。因為馮青珠家中尚有事,看林百裏精神尚好,就由百麗陪同前往四水鎮。
到四水鎮約走了半個時辰,路上不時有馬車經過。百麗說那都是有錢人家。平日裏一家到四水鎮的交通要不步行,要不騎馬,林遠山一家可沒有馬車這樣的奢侈物。
四水鎮並不大,一條南北的大街,街旁零星有幾座三層木樓就是最高建築,四水酒樓、悅來客棧、開源當鋪、迴春醫館等就是鎮上最大的幾個商鋪,人來人往,人氣看上去倒也十足。武館有兩家,一個是林氏的林家武館,另外一個是嚴家武館。
按照馮青珠的吩咐,二人先來到了林家武館,進去後看到院內好大一個廣場,廣場上站了百十來人正在習武。百麗說在這個外場的都是低等學徒,並不都是林氏宗族之人,還有很多旁姓。基本上四水鎮隻要有人想習武,均會加入兩家武館。鎮北側的鎮民基本會到林家武館,鎮南側的鎮民基本會到嚴家武館。同在一個鎮上,同行競爭,兩家武館關係自然不會太好。表麵上還算維持得不錯,但明爭暗鬥一直不少。
看那些學徒喊聲震天,大汗淋漓地揮拳踢腳,林百裏對武藝一無所知,自然不知好壞。二人向裏走,來到了內場找到了林遠山。林遠山正在教習十餘個少年,看到二人,先讓二人在旁等候一下。
等到十餘個少年練習完成,林遠山說要去找管事請假,才可以陪同他們去迴春醫館複診。一會兒功夫,林遠山滿麵通紅的迴來了,對二人說道:“武館有事,我暫時無法走開,你們直接到迴春堂去找錢大夫吧。”說著,掏出了一塊碎銀遞給了百麗。
百麗接過碎銀,恨恨說道:“爹爹,是不是二叔祖又為難你了,這次弟弟被打傷肯定是他們家老三幹的。他們一家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林遠山擺擺手,說道:“你個小孩子知道什麽,快帶弟弟去,如果複診沒有問題就直接迴家吧。”
二人走出武館,林百裏問起了二叔祖之事。原來現在的林家族長叫林如海,是長房長子,也是林家武館的館長,不過一般不在館內。二叔祖名叫林如濤,是林如海的二弟,為林家武館的副館長,因為祖上田產的矛盾,平常對林遠山沒少刁難。林如濤的一個孫子林百勇在師塾常常欺負林百裏,此次受傷,據說也是以林百勇為首的幾個壞小子所為。
迴春醫館就是迴春堂,距離並不遠,說著話就到了。
錢大夫年近六旬,身材矮胖,大嘴咧著,笑眯眯地給林百裏診脈,模了模頭骨,又問了幾句話,就說沒事了,也不要吃藥。一塊碎銀給他,沒有收,還給了二人一碗蜜桔吃。
林百裏吃著蜜桔,聞著滿屋的藥香,倒有著一種親切感。自己是中醫世家,家裏也開過醫館,這裏的布置倒與自家的醫館有幾分相似,茴香,芍藥、陳皮……連藥物也有幾分相似。“咦,斷魂草!”忽然看到了一種罕見的藥物,林百裏不由得發出聲來。
錢大夫看著林百裏,笑道:“這位小哥兒居然認識藥物,不知從何得知?”
林百裏答道:“我看了一些醫書,書上有藥物的圖片與介紹,說得對不對我就不知道了。”
“你認識文字嗎?”錢大夫拿起一本醫書,遞給了林百裏。
林百裏接過醫書,不是以前見過的任何文字,應該是與此島語言配合的文字,但居然認識,於是讀了一段,倒也朗朗上口。
錢大夫拿出了一些藥材,林百裏居然可以認識十之二三,錢大夫不由得動了心思。
迴春醫館是夫妻館,錢大夫主治內外科,老婆主治婦科,另外有兩個小夥計。夫妻二人膝下並無子嗣,也無徒弟。看到林百裏既通曉文字,又了解藥材,看樣子聰明伶俐,不由的起了收徒之心。要知道島上民風尚武,大部分人即使上過師塾,也就認識幾個字,要學醫,文字那是非懂不可,何況這麽小的孩童文字如此了得,又掌握了不少醫藥知識。
吃完蜜桔,又聊了一會兒,二人向錢大夫道謝離去。
五日之後,吃過晚飯,林遠山夫婦把林百裏留下,說道:“鎮上錢大夫前些日見過你,想收你為徒,日常住於醫館,白日學醫,晚間習文,不知你願不願意?”
原來錢大夫找到了林遠山,把想收林百裏為徒的意思說了一下。林遠山夫婦倒是願意,林百裏不能學武,即便能識文斷字,最好也隻能當當賬房先生。如果跟隨錢大夫學醫,有一技在手,將來自然前途光明。
林百裏這幾日繼續到塾館讀書,憑借一個現代成年人的思維,已將所習內容通曉,塾館教授的極為簡單,大體上是一些尊師重道的禮儀,不過可沒有君臣之說,另外教一些簡單的算術。因林百裏此次受傷很重,可能怕家人責罵,林百勇等所謂同學倒也老實了幾天,沒敢欺淩林百裏。
到現在為止,林百裏尚不清楚自己是在地球上,還是到了其他世界?蝸居在這鄉下,以他這贏弱的幼童之軀除了被學童欺負,可翻不出什麽花樣。如能到醫館學藝,憑借前世的記憶,當能很快掌握此地的醫術。而且四水鎮畢竟消息較為靈通,也許可以了解到此地到底是何地界。
林百裏想到此處,點頭答應。
三日之後,正是吉日,林遠山夫婦帶著林百裏拎著四樣禮物來到了迴春醫館,同時遞上禮金——白銀十兩。備這些禮物可不容易,林遠山甚至賣掉了家中唯一值錢的馬匹,才勉強湊夠。這讓林百裏頗為感動。一直以來在心裏把林遠山一家當作陌生人,但他們對自己倒確實不錯。按照此地的規矩,這些禮物必不可少,一來體現了學徒對師傅的敬意;另外學徒期間,吃住均在師傅家中,也是吃住的費用。
三拜之後,師徒之禮已成。錢大夫夫婦請了數個相熟的鎮民,在四水酒樓擺了一桌,以示慶賀。
從此日起林百裏就在迴春堂住下,白日學醫,晚上錢大夫會給他講習文字,間或還會講些奇聞異事。因與武館相隔不遠,時常能夠見到林遠山父子,月末可以迴林家老宅一天,看看馮青珠與百麗,日子過得倒算舒適。
“大夫,快救命啊!”一大清早伴隨著一陣唿喊,數個大漢抬著一人衝進迴春堂。錢大夫連忙上前查看:“隻見傷者口角及胸口鮮血淋漓,雙目緊閉,人事不知。詢問得知,傷者是被人在胸口猛擊了數拳,口吐鮮血,導致昏迷不醒。
按照錢大夫的吩咐,林百裏上前診脈後又模了模胸骨,拿出金針,紮了數處胸部穴位,開了藥方,讓錢大夫察看後抓藥交給夥計,夥計馬上去安排生火熬藥。林百裏又準備了夾板繃帶等物,給傷者正骨並安上夾板,綁上了繃帶。忙得一身臭汗,半個時辰才完成診治。待傷者喝下藥汁,蘇醒過來,已是一個時辰之後。
數個大漢連聲道謝,付了診金,找了張門板,抬著傷者迴返。
這已是林百裏到迴春堂的半年之後,身高也比半年前高了一頭,平常吃些調理的藥物,早晚打打軍事學院學的軍體拳,感覺身體也好了不少。錢大夫夫婦看林百裏在醫術上一點即透,有時尚能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把林百裏直當著親生兒子對待,倒也讓林百裏在異鄉感受到家的溫暖。
憑借著記憶中的醫術,又加上錢大夫夫婦把醫術傾囊相授,林百裏的醫術已不在錢大夫之下。隻是因為對此島的藥物尚未完全熟悉,在開藥時尚要錢大夫把關。
島民民風彪悍,一言不合即揮拳動手。像今天這樣的情況,隔個三五天總會上演這麽一出,林百裏倒是不缺少實習的機會……連大哥百龍在這半年間也照顧了迴春堂一筆生意,據說是與嚴家武館爭鬥時受的傷,所幸隻是皮肉之傷,休息了數日就痊愈了。
不過一般的島民頗為貧苦,錢大夫收費又低,除去藥材等成本,可剩不了多少利潤。迴春堂還兼做收購藥材的生意,四周鄉鄰如果采到了藥材,也會送到迴春堂。
林遠山一家住在一個獨立的院落內,林遠山夫婦住在正屋,幾個兒女各住一間偏房,另外還有廚房、馬房、柴房等雜物間。從外形上看已頗為破舊,顯然並不是富裕之家。
林遠山與兩位哥哥已去武館,馮青珠吩咐,林百裏今天不用去師塾,由百麗陪同,到鎮上迴春堂找大夫再複診一下。吃過早飯,兩人來到了院外,林百裏假借頭痛,有些記憶不清,繼續向百麗詢問四周的情況。
林氏宗族一共有上千人,占據了四水鎮北側的大半良田。遠處有幾座三層高的小樓,是族長等幾個族內富裕之家。師塾在小樓附近,其他的一些富戶也臨小樓而居。像林遠山這樣的遠房,且貧窮之家離得就較遠。看林遠山旁邊的幾戶人家,房屋的狀況也是差不多破舊。不遠處有一條石子鋪成的南北大道,向南通向四水鎮,向北通往遠處的白水鎮。
林家武館就在四水鎮上。因為馮青珠家中尚有事,看林百裏精神尚好,就由百麗陪同前往四水鎮。
到四水鎮約走了半個時辰,路上不時有馬車經過。百麗說那都是有錢人家。平日裏一家到四水鎮的交通要不步行,要不騎馬,林遠山一家可沒有馬車這樣的奢侈物。
四水鎮並不大,一條南北的大街,街旁零星有幾座三層木樓就是最高建築,四水酒樓、悅來客棧、開源當鋪、迴春醫館等就是鎮上最大的幾個商鋪,人來人往,人氣看上去倒也十足。武館有兩家,一個是林氏的林家武館,另外一個是嚴家武館。
按照馮青珠的吩咐,二人先來到了林家武館,進去後看到院內好大一個廣場,廣場上站了百十來人正在習武。百麗說在這個外場的都是低等學徒,並不都是林氏宗族之人,還有很多旁姓。基本上四水鎮隻要有人想習武,均會加入兩家武館。鎮北側的鎮民基本會到林家武館,鎮南側的鎮民基本會到嚴家武館。同在一個鎮上,同行競爭,兩家武館關係自然不會太好。表麵上還算維持得不錯,但明爭暗鬥一直不少。
看那些學徒喊聲震天,大汗淋漓地揮拳踢腳,林百裏對武藝一無所知,自然不知好壞。二人向裏走,來到了內場找到了林遠山。林遠山正在教習十餘個少年,看到二人,先讓二人在旁等候一下。
等到十餘個少年練習完成,林遠山說要去找管事請假,才可以陪同他們去迴春醫館複診。一會兒功夫,林遠山滿麵通紅的迴來了,對二人說道:“武館有事,我暫時無法走開,你們直接到迴春堂去找錢大夫吧。”說著,掏出了一塊碎銀遞給了百麗。
百麗接過碎銀,恨恨說道:“爹爹,是不是二叔祖又為難你了,這次弟弟被打傷肯定是他們家老三幹的。他們一家就沒有一個好東西。”
林遠山擺擺手,說道:“你個小孩子知道什麽,快帶弟弟去,如果複診沒有問題就直接迴家吧。”
二人走出武館,林百裏問起了二叔祖之事。原來現在的林家族長叫林如海,是長房長子,也是林家武館的館長,不過一般不在館內。二叔祖名叫林如濤,是林如海的二弟,為林家武館的副館長,因為祖上田產的矛盾,平常對林遠山沒少刁難。林如濤的一個孫子林百勇在師塾常常欺負林百裏,此次受傷,據說也是以林百勇為首的幾個壞小子所為。
迴春醫館就是迴春堂,距離並不遠,說著話就到了。
錢大夫年近六旬,身材矮胖,大嘴咧著,笑眯眯地給林百裏診脈,模了模頭骨,又問了幾句話,就說沒事了,也不要吃藥。一塊碎銀給他,沒有收,還給了二人一碗蜜桔吃。
林百裏吃著蜜桔,聞著滿屋的藥香,倒有著一種親切感。自己是中醫世家,家裏也開過醫館,這裏的布置倒與自家的醫館有幾分相似,茴香,芍藥、陳皮……連藥物也有幾分相似。“咦,斷魂草!”忽然看到了一種罕見的藥物,林百裏不由得發出聲來。
錢大夫看著林百裏,笑道:“這位小哥兒居然認識藥物,不知從何得知?”
林百裏答道:“我看了一些醫書,書上有藥物的圖片與介紹,說得對不對我就不知道了。”
“你認識文字嗎?”錢大夫拿起一本醫書,遞給了林百裏。
林百裏接過醫書,不是以前見過的任何文字,應該是與此島語言配合的文字,但居然認識,於是讀了一段,倒也朗朗上口。
錢大夫拿出了一些藥材,林百裏居然可以認識十之二三,錢大夫不由得動了心思。
迴春醫館是夫妻館,錢大夫主治內外科,老婆主治婦科,另外有兩個小夥計。夫妻二人膝下並無子嗣,也無徒弟。看到林百裏既通曉文字,又了解藥材,看樣子聰明伶俐,不由的起了收徒之心。要知道島上民風尚武,大部分人即使上過師塾,也就認識幾個字,要學醫,文字那是非懂不可,何況這麽小的孩童文字如此了得,又掌握了不少醫藥知識。
吃完蜜桔,又聊了一會兒,二人向錢大夫道謝離去。
五日之後,吃過晚飯,林遠山夫婦把林百裏留下,說道:“鎮上錢大夫前些日見過你,想收你為徒,日常住於醫館,白日學醫,晚間習文,不知你願不願意?”
原來錢大夫找到了林遠山,把想收林百裏為徒的意思說了一下。林遠山夫婦倒是願意,林百裏不能學武,即便能識文斷字,最好也隻能當當賬房先生。如果跟隨錢大夫學醫,有一技在手,將來自然前途光明。
林百裏這幾日繼續到塾館讀書,憑借一個現代成年人的思維,已將所習內容通曉,塾館教授的極為簡單,大體上是一些尊師重道的禮儀,不過可沒有君臣之說,另外教一些簡單的算術。因林百裏此次受傷很重,可能怕家人責罵,林百勇等所謂同學倒也老實了幾天,沒敢欺淩林百裏。
到現在為止,林百裏尚不清楚自己是在地球上,還是到了其他世界?蝸居在這鄉下,以他這贏弱的幼童之軀除了被學童欺負,可翻不出什麽花樣。如能到醫館學藝,憑借前世的記憶,當能很快掌握此地的醫術。而且四水鎮畢竟消息較為靈通,也許可以了解到此地到底是何地界。
林百裏想到此處,點頭答應。
三日之後,正是吉日,林遠山夫婦帶著林百裏拎著四樣禮物來到了迴春醫館,同時遞上禮金——白銀十兩。備這些禮物可不容易,林遠山甚至賣掉了家中唯一值錢的馬匹,才勉強湊夠。這讓林百裏頗為感動。一直以來在心裏把林遠山一家當作陌生人,但他們對自己倒確實不錯。按照此地的規矩,這些禮物必不可少,一來體現了學徒對師傅的敬意;另外學徒期間,吃住均在師傅家中,也是吃住的費用。
三拜之後,師徒之禮已成。錢大夫夫婦請了數個相熟的鎮民,在四水酒樓擺了一桌,以示慶賀。
從此日起林百裏就在迴春堂住下,白日學醫,晚上錢大夫會給他講習文字,間或還會講些奇聞異事。因與武館相隔不遠,時常能夠見到林遠山父子,月末可以迴林家老宅一天,看看馮青珠與百麗,日子過得倒算舒適。
“大夫,快救命啊!”一大清早伴隨著一陣唿喊,數個大漢抬著一人衝進迴春堂。錢大夫連忙上前查看:“隻見傷者口角及胸口鮮血淋漓,雙目緊閉,人事不知。詢問得知,傷者是被人在胸口猛擊了數拳,口吐鮮血,導致昏迷不醒。
按照錢大夫的吩咐,林百裏上前診脈後又模了模胸骨,拿出金針,紮了數處胸部穴位,開了藥方,讓錢大夫察看後抓藥交給夥計,夥計馬上去安排生火熬藥。林百裏又準備了夾板繃帶等物,給傷者正骨並安上夾板,綁上了繃帶。忙得一身臭汗,半個時辰才完成診治。待傷者喝下藥汁,蘇醒過來,已是一個時辰之後。
數個大漢連聲道謝,付了診金,找了張門板,抬著傷者迴返。
這已是林百裏到迴春堂的半年之後,身高也比半年前高了一頭,平常吃些調理的藥物,早晚打打軍事學院學的軍體拳,感覺身體也好了不少。錢大夫夫婦看林百裏在醫術上一點即透,有時尚能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把林百裏直當著親生兒子對待,倒也讓林百裏在異鄉感受到家的溫暖。
憑借著記憶中的醫術,又加上錢大夫夫婦把醫術傾囊相授,林百裏的醫術已不在錢大夫之下。隻是因為對此島的藥物尚未完全熟悉,在開藥時尚要錢大夫把關。
島民民風彪悍,一言不合即揮拳動手。像今天這樣的情況,隔個三五天總會上演這麽一出,林百裏倒是不缺少實習的機會……連大哥百龍在這半年間也照顧了迴春堂一筆生意,據說是與嚴家武館爭鬥時受的傷,所幸隻是皮肉之傷,休息了數日就痊愈了。
不過一般的島民頗為貧苦,錢大夫收費又低,除去藥材等成本,可剩不了多少利潤。迴春堂還兼做收購藥材的生意,四周鄉鄰如果采到了藥材,也會送到迴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