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紅顏心
(一)
渝州城外的一處臨江酒肆。
窗邊,一名書生望著江水舉杯躊躇,對麵坐著一名黑衣瘦削的中年人,那黑衣人本在安安靜靜地自斟自飲,見到書生神色後,不禁輕歎道:“江山如畫,多少英雄豪傑都被江浪淘盡,令祖上曾創建過傾世的偉業,可終究難免付諸東流,孫老弟,有些事還是看開得好。”
書生孫振衣聞言淡淡一笑,說道:“李兄所言不無道理,隻恐怕孫某愚鈍,一時還難以看開。當日錢塘江邊李兄牛刀小試,連滅三幫,果然是劍意如神,令孫某大開眼界,來,敬李兄一杯!”
兩人對飲一盞,孫振衣逸興遄飛,問道:“那日李兄也見到了莫送寒的劍法,卻不知你們兩人誰的劍更快?”
黑衣人李林繇默然片刻,淡淡道:“不好說。”
孫振衣給兩人斟滿了酒,又道:“此刻渝州城裏唐門高手盡至,以莫送寒如此劍術,隻怕也要暫避鋒芒。”
李林繇沉吟道:“莫送寒劍術不凡,可唐門高手輩出,僅以我所知而言,對上冷戈堂唐戈的‘碎月戟’,天下便沒有幾人敢言勝;聽聞流沙堂主唐沙不但精於陷阱之術,在‘蛇牙鞭’上的造詣也不低於唐戈。何況除去兵刃武技,唐門還有聞名武林的機關毒藥暗器之術。”
孫振衣點頭稱是,兩人再度舉盞對飲。
李林繇放下酒盞,輕笑道:“這一個月以來,我見孫老弟每日都拿出那卷發黃卷軸看上半晌,神情中頗有猶豫難斷之意,這兩日那卷軸卻似已不在孫老弟身上了。如今孫老弟興致頗高,想來是難題已經想通,可喜可賀。”
孫振衣搖頭歎道:“想通了,卻未必想對了。是非對錯,日後再說吧,今日還有一事或要請李兄出手相助。”
李林繇目光一閃,道:“哦?先不忙說。多日之前,孫兄對在下說,張龍升糾集潛伏各派的人手,欲破釜沉舟,放手一搏,故而唐門高手盡出,也在渝州會聚,要為武林鏟此禍首。”
孫振衣點點頭:“不錯。”
李林繇又道:“照理說張龍升的手下遍布各派,多是武藝高強之徒,少林武當諸門派卻觀望不動,就不怕本門武學外泄於江湖麽?”
孫振衣道:“張龍升的手下人門派駁雜,若外泄,也非隻一家一派的武學外泄,誰若大舉出頭,與張龍升一眾死鬥,也不免有覬覦別派武學之嫌,所以既然唐門決意要為此大動幹戈,那麽各派坐山觀虎才是上上之策。”
李林繇皺眉道:“那麽他們就不怕唐門擒殺張龍升一黨,逼問出各派武學秘辛?”
孫振衣道:“武林各大名門正派由來已久,各自武學能傳承數百年,必有自存之道,何況張龍升的手下人潛伏已久,若要外泄早已外泄了。”
李林繇道:“話雖如此,恐怕各派仍未必能心安,我派中夜雨飛劍劍譜丟失後,李某曾接連兩日焦灼不安。”
孫振衣笑道:“李兄隻焦灼了兩日,可算十分豁達了,不單李兄,江湖傳聞華山劍派也出了事端,掌門褚仲樂的師弟叛出華山,要投奔唐門,褚天機已親下江南來處置此事。”
李林繇聽到褚仲樂的名字,神情微變,緩緩道:“李某雖不才,可江湖上能讓我高看一眼的人也沒有幾個。褚掌門便是其中之一。”頓了頓,又道:“孫老弟方才說要我出手,不知所為何事?”
孫振衣沉吟道:“我有一個侄兒姓柳名鳴,這一兩日裏就要到渝州了,我請李兄保他性命,莫讓他喪生在此地。”
李林繇道:“柳鳴?莫不是柳成林的兒子?”
孫振衣神色一黯:“不錯。柳成林是我至交,如今他或已兇多吉少,我若保不住他的兒子,以後泉下無顏見他。”
李林繇點點頭:“好,我答應你。”
孫振衣舉杯謝道:“有勞李兄。”
而後兩人遠望江水,各自沉默片刻,孫振衣忽然笑道:“說到張龍升的事,方才我迴答李兄的,恐怕李兄也早已想清楚;李兄忽然提及此事,是不相信孫某的話吧?”
李林繇也笑道:“也許。”
孫振衣眼中光華一閃,緩緩說道:“李兄不必費心猜測,我想不出多久一切必見分曉,或許就在這一兩日內。”
(二)
江水聲傳入耳中,柳鳴自昏昏沉沉中醒來,昨夜發生的事流水般在腦海中浮現,柳鳴想及一事,匆忙奔出底艙,向船舵處一望,隻見吳袖和曲茗奇都好端端的在操控船向,心裏鬆了一口氣。
他走了過去,見吳袖正坐在地上,他箭傷頗重,無法掌舵,正指揮著曲茗奇行船,曲茗奇從未操過舵,忙活得滿頭大汗。
柳鳴這才看了一眼天色,隻見日頭高起,已近晌午。
吳袖見柳鳴來到,斜著眼道:“柳兄弟,你倒睡得香甜,那姓唐的小娘皮讓老子給他撐了一宿的船。”
曲茗奇道:“吳大哥,你引周羨魚來殺龍千雨,本來非死不可,唐姑娘不殺你,全是因柳大哥救了她師父一命,撐船什麽的就不必多說了吧。”
吳袖一想也是,但仍悻悻然道:“曲兄弟,莫非你也和柳兄弟一樣,看上那唐丫頭了?”
曲茗奇滿臉通紅,連連搖頭。柳鳴見狀一笑,問道:“昨晚那唐門女子呢?”
吳袖道:“後半夜來了一艘小舟,她徑自上去走了;唐姑娘也知道的。”柳鳴點點頭,轉身走向唐慕瑤所在艙室。昨夜龍千雨所居的右艙被“碧落刺”損毀,他料想龍千雨師徒如今都在左艙裏,便上前敲了敲艙門,等了片刻,唐慕瑤推開艙門,小心翼翼地走出,又掩上了艙門,柳鳴瞥見艙室中龍千雨兀自昏睡不醒,隻是傷口已被包紮好,唿吸平緩,顯然傷情已穩定。
柳鳴見唐慕瑤頭發微亂,眼裏也有血絲,顯是一夜未眠,容顏頗顯憔悴,柳鳴心中一動,卻聽唐慕瑤道:“柳兄,昨夜多謝了。有什麽事麽?”
柳鳴望見唐慕瑤雙眸靈動如水,一時忘了開口迴答,唐慕瑤見柳鳴不說話,便將一包幹糧遞到柳鳴手中,輕聲道:“我還得照料師父。”說完便迴艙室去了。
柳鳴呆呆地看著唐慕瑤關了艙門,過了片刻才轉過身來,打開那包幹糧,若有所思地吃了一口。
吳袖見狀大聲道:“醒醒,柳兄弟,別做夢了,給我吃點兒。”
柳鳴如夢初醒,將幹糧分給吳袖和曲茗奇吃了,又道:“吳大哥,曲兄弟,你們去底艙裏睡一覺吧,我來掌舵。”
吳袖早已睡眼惺忪,聞言交待了柳鳴幾句行船要領,便和曲茗奇下底艙去了。
柳鳴一直掌舵到明月高懸,吳曲二人睡得醒了,來替換柳鳴,柳鳴手腳早已酸痛,和吳曲兩人打個招唿便自去歇息,走向底艙的時候,柳鳴下意識地望了一眼唐慕瑤所在的艙室,隻見艙門禁閉,裏麵悄然無聲。
到了天色微亮時,船已近渝州岸邊,吳袖沿岸行船,找尋可以泊船的碼頭,渝州水路往來船隻甚多,此刻雖是清晨,幾個碼頭都已船隻擁擠、人聲熙攘。
又行了半柱香的船,吳袖和曲茗奇忽然望見左近有一處無人的小碼頭,空空蕩蕩,沒有一隻船來停靠,吳袖一喜,忙讓曲茗奇將船靠了過去。
等到了碼頭邊,吳袖卻覺得有些異樣,這碼頭太過於靜了,周圍一個行人也無。日光清冷,恍惚中吳袖隻覺這碼頭仿佛已荒廢了許多年。
吳袖和曲茗奇對望一眼,眼中都寫滿驚疑。吳袖剛要邁步下船去探查一番,忽然晨風中一股寒意襲來,竟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仿佛有似雲若霧的寒氣在碼頭四周繚繞,讓人無端覺得陰冷刺骨。
吱呀一聲,右艙的門被推開,唐慕瑤扶著龍千雨緩緩走出;龍千雨道:“你兩個在船上別動。”吳袖和曲茗奇不敢說什麽,眼望著龍千雨師徒慢慢下船,走上了碼頭。
龍千雨靜視前方,等待良久,對麵有兩人抬著一架竹椅緩緩走來,竹椅上坐著一名穿玄衣長袍的人,臉上帶著整張的鐵麵甲,看不到麵容,可麵甲旁露出的頭發卻都已雪白了。
玄衣人左右各有一黑衣蒙麵人,不疾不徐地跟著。竹椅在龍千雨麵前丈外停下。
龍千雨躬身低頭道:“見過門主。”一旁的唐慕瑤也垂首行禮。
唐門門主輕輕咳嗽了一聲,緩緩道:“阿雨,你已不是我唐門弟子,見到我不必行禮。”他的聲音聽不出年紀,卻忽遠忽近,飄忽不定。若聽他說話的人閉上雙眼,隻聽話音決然無法斷定他的方位所在。
龍千雨道:“是。”說完抬起頭,靜靜望著唐門門主麵甲後幽深的雙目。
唐門門主歎息道:“我這次見你,是帶給你一樣東西,這東西今後你須得好好用心在意。”
說完,身右的黑衣蒙麵人捧出一方銅匣,交到龍千雨手中,龍千雨隻覺入手厚重,不知內有何物。
而後,那黑衣蒙麵人頗有深意地看了龍千雨一眼。龍千雨眉頭微蹙,不解其意。她知道這黑衣人乃是唐門右侍,左右鬼侍乃是唐門中地位僅次於門主的兩人,終年蒙麵,姓名出身無人知曉,修習的都是唐門武學中最為神妙的秘術,是以這一眼讓龍千雨心中頗為驚疑。
唐門門主道:“阿雨,你的弟子是留在唐門,還是跟著你?”
龍千雨剛要開口,唐慕瑤已輕輕道:“我跟著師父。”
唐門門主喑啞一笑:“很好。阿雨,你我師徒一場,今日恩義俱斷,你好自珍重。”說完輕輕揮手,竹椅調轉方向,剛要離去,忽又問道:“對了,阿雨,你知不知道一個叫柳鳴的孩子?”
龍千雨一凜,竹椅右邊的黑衣蒙麵人忽又迴身看了她一眼。不知為何,龍千雨覺得這黑衣人的眼神似在哪裏見過。
“知道。”龍千雨靜靜地望著背對自己的唐門門主。
“嗯,那你知不知道他在何處?他的父親知曉一樁大秘密,如今他的父親死了,或許這秘密便要著落在他身上。”
唐慕瑤聞言一顫,想到了正在不遠處船上底艙中沉睡的柳鳴。
靜默了一瞬後,龍千雨麵無表情,淡淡道:“我不知他在哪裏。”
唐慕瑤一驚,隻覺背上起了一層冷汗,黏在褻衣上濕滑難受。
隻聽唐門門主道:“無妨,我已另派人去尋他了。阿雨,咱們就此別過。”說完竹椅輕盈離去。
龍千雨忽然道:“師父,白帝城究竟有什麽要緊的事?”
“這已與你無關了。”話音未落,竹椅已去得遠了。
(三)
又過良久,龍千雨道:“咱們走吧,進城去。”
唐慕瑤愕然道:“師父,咱們不迴船上去了麽?”
龍千雨搖搖頭:“不迴了,船上的人隨他們去吧。”
唐慕瑤點點頭,默默跟著師父向城中行去,走了半晌,唐慕瑤忽然問道:“師父,你為何不告訴門主柳鳴就在船上?”
龍千雨卻如若未聞,並不迴答。
(四)
吳袖和曲茗奇在船上坐著,不敢妄動,等了許久不見龍千雨師徒迴來,這才起身張望碼頭,吳袖拍掌道:“原來她們已經走了,龍千雨這惡婆娘居然沒來尋老子晦氣,倒也難得。”
隨後兩人去底艙叫醒了柳鳴,柳鳴聽說龍千雨師徒已經自行離去,心中微驚之下無端生出悵然若失之感。
三人上了岸,柳鳴道:“吳大哥,在上船之前,你曾說孫叔叔命你將唐姑娘綁去渝州,那麽孫叔叔自己是否也到了渝州呢?小弟有一封師門的信要送與他。”
吳袖眼珠子一轉,一本正經道:“孫先生他老人家神龍見首不見尾,究竟在不在渝州我也不知,咱們同去城中打聽打聽再說。”
於是三人同去渝州城裏,路過一處鐵匠鋪時,吳袖進去買了三口鐵劍,分與柳曲兩人防身。
吳袖道:“若要打探江湖傳聞,莫如去找個茶館。”於是三人在渝州城街上東走西逛,半晌尋到一家茶樓,走進去找個空桌坐了。
這茶樓中三教九流,口耳眾多,可三人聽了半天也沒聽到和孫振衣相關的傳聞,正打算離去,忽然一陣馬嘶聲亂響,茶樓外不知來了多少人馬,而後屋裏湧入數十名布衣帶劍的人來,這些人年歲不一,有四五十歲的沉穩漢子,也有二十許的精悍少年。
柳鳴瞥見這群人腰上束的衣帶,不由一凜:“那是華山弟子的流雲帶,看來這些人全都是華山門下。”
來人中一名年長漢子拱手道:“各位高人請了,我等向各位打聽一個人,那人不到四十歲,臉上有一道長疤,頭發散著,隨身帶著長劍,不知有哪位好漢曾在渝州城裏見到過?”
滿樓茶客麵麵相覷,一時無人應答。
那人等了片刻,又道:“無人見過麽?若得相告,必有重謝。”
一名茶客大聲道:“你要尋的那人叫甚麽名字?你自己又是誰?”
那漢子道:“在下華山張仲行。”
此言一出,茶樓中頓時肅然。有茶客小聲問身旁的人:“張仲行是誰?”便有人迴答:“那是華山掌門褚仲樂的師兄,綽號‘飛煙劍’,在江北頗有名望。”
那張仲行繼續道:“實不相瞞,我們所尋的人乃是我的一個不成器的師弟,孫仲飛。他日前叛出華山,逃到了川蜀,我等實為清理門戶而來。”
茶樓眾人聽了一片嘩然。其實張仲行等人不單是為了尋孫仲飛,也是因掌門褚仲樂多日前到江南來清理門戶,卻音信杳然,華山眾弟子頗為牽掛,苦等之下索性精銳盡出,南下探查。
茶樓中人低語一陣,一人道:“清理門內叛徒那是理所應當的,可惜在下對那孫仲飛下落一無所知,各位有誰知道的,不妨說給華山派的諸位大爺知曉。”
眾人吵嚷良久,始終沒人說出個所以然來,張仲行麵上微露失望之色,忽聽一人道:“前日裏聽說孫振衣來到了渝州,都說這書生消息靈通得很,張大俠不如找孫振衣打聽打聽。”
柳鳴聞言一凜,看向吳袖,隻見吳袖皺眉不語。
張仲行抱拳道:“多謝老兄,卻不知孫振衣在渝州何處。”
那人悶聲道:“你去城北醉雲酒樓瞧瞧吧,別的我什麽也不知道了。”
張仲行點點頭,道過了謝,低聲對身邊華山弟子道:“通知咱們在別處的弟子,聚齊了同去醉雲樓。”
而後張仲行對茶樓眾人再三謝過,領著眾華山弟子匆匆離去。
茶樓中紛紛議論起來,柳鳴聽一人道:“這次華山劍派可是傾巢而出了,聽說他們分成了四五撥,四處打探孫仲飛的下落,算來總得有不下兩百多人。”
說到後來,茶客們又議論起華山劍法來,大都說華山長空劍法算得上是武林一絕,兩儀生霞劍陣威力不凡。有一人卻道:“華山劍法當然是了不起的,不過恐怕及不上衡山劍法,前些日子蘇杭一帶有三個幫會被屠滅,據說便是衡山派的一位高人所為。”眾人聞言一片驚歎。
聽了片刻,柳鳴等三人也離開了茶樓,柳鳴道:“吳大哥,咱們這就去醉雲樓找孫叔叔吧。”
吳袖卻支支吾吾道:“這不著急,咱們不如先去城外逛逛,那白帝城當年有名的很……”
柳鳴看出吳袖神色忸怩,料他另有隱情,便道:“吳大哥,那麽你們去城外,我自去醉雲樓不妨。”
吳袖想了想,道:“如此也好。柳兄弟,你路上小心點。見了孫先生後聽他吩咐便可。”
(五)
卻說唐慕瑤跟著師父離了船走到了城中,忽又問道:“師父,門主說派人去找柳……柳鳴這小子,若找到了會不會殺了他?”
龍千雨淡淡道:“我怎知道?或許會吧,那小色鬼倔強得很,就算真知曉什麽大秘密,也不會告訴唐門的人。”
唐慕瑤“唔”了一聲,又不言不語地跟著龍千雨走了半晌,忍不住道:“師父,咱們去哪兒?”
龍千雨道:“尋一處偏僻的客棧,我須得靜養調理傷勢。”
唐慕瑤道:“是。”
師徒倆找了一處小客棧,在客房中安頓下,龍千雨便即靜坐調息起來,唐慕瑤坐在師父對麵,心思紛亂,過了片刻,忽聽龍千雨道:“到黃昏時你來這裏找我。”
唐慕瑤一愕:“那……那黃昏前呢?”
龍千雨似笑非笑道:“那便隨你了。你且自便,我一個人靜休一會兒。”
唐慕瑤臉上一紅,低頭出了門。
離了客棧,唐慕瑤尋了一匹馬,飛馳到了岸邊停船的小碼頭,見柳鳴等人已不在,心裏微微一沉,又一路打聽著進城去了。
(六)
柳鳴和吳袖、曲茗奇分開後,問好了醉雲樓的所在,一路大步行去,走到一半時,忽見一白衣少女縱馬來到自己麵前,定睛一看,卻是唐慕瑤,不禁大奇,問道:“唐姑娘,你找我?”
唐慕瑤翻身下馬,微微喘息,額上見汗,急促道:“柳大哥,你怎麽還在街上閑逛?快先跟我走。”
柳鳴心裏撲通直跳:“她,她叫我柳大哥?”
唐慕瑤急道:“喂,別發呆了,快走。”說著扯起柳鳴衣袖,兩人飛步來到一處僻靜小巷中,柳鳴定定望著唐慕瑤,不知其用意。
唐慕瑤道:“柳大哥,唐門的人正在四處找你,要對你不利,眼下唐門高手盡數都在渝州,實在危險得緊,我勸你還是早早離開渝州為好。”
柳鳴一驚,想了想,道:“原來如此,多謝唐姑娘相告,可是我在渝州還有一件事未了,等我……”
唐慕瑤見柳鳴拖拖拉拉,心裏更是焦急,道:“你聽我一言……”剛說到這裏,忽覺周圍有異,心中暗道不妙,轉身查看,果然兩人身後有一名灰衣人疾風般掠至,冷笑著打量著兩人。
唐慕瑤一驚,顫聲道:“十一師伯。”
那灰衣人手持三尺鐵刺,皺眉道:“我認得你,你是龍師妹的小徒兒,龍師妹已被逐出師門,想來你也不是我唐門中人了。你膽大妄為,給這小子通風報信,念在舊情,你自斷雙臂,我便不與你計較。”
唐慕瑤側頭對柳鳴道:“柳大哥,你快走,他是我師伯,不會傷我的。”她口中如此說,心裏卻著實沒底。這灰衣人名為唐十一,乃是天羅十二飛星中排名第十一位的高手,武功或許猶高過她的師父;天羅十二飛星個個冷血毒辣,恐怕未必會對她手下容情。
柳鳴聞言猶豫,足下不動,唐十一陰冷一笑:“小子,跟我走一趟吧。”
唐慕瑤見柳鳴兀自呆立,便伸手去推他,急道:“還不快走?!”話音未落,忽然月複上一涼,隨即一陣劇痛襲來,她瞥見了柳鳴眼中的驚駭,低頭一看,隻見一截鐵刺透過自己小月複,鮮血湧出。
(一)
渝州城外的一處臨江酒肆。
窗邊,一名書生望著江水舉杯躊躇,對麵坐著一名黑衣瘦削的中年人,那黑衣人本在安安靜靜地自斟自飲,見到書生神色後,不禁輕歎道:“江山如畫,多少英雄豪傑都被江浪淘盡,令祖上曾創建過傾世的偉業,可終究難免付諸東流,孫老弟,有些事還是看開得好。”
書生孫振衣聞言淡淡一笑,說道:“李兄所言不無道理,隻恐怕孫某愚鈍,一時還難以看開。當日錢塘江邊李兄牛刀小試,連滅三幫,果然是劍意如神,令孫某大開眼界,來,敬李兄一杯!”
兩人對飲一盞,孫振衣逸興遄飛,問道:“那日李兄也見到了莫送寒的劍法,卻不知你們兩人誰的劍更快?”
黑衣人李林繇默然片刻,淡淡道:“不好說。”
孫振衣給兩人斟滿了酒,又道:“此刻渝州城裏唐門高手盡至,以莫送寒如此劍術,隻怕也要暫避鋒芒。”
李林繇沉吟道:“莫送寒劍術不凡,可唐門高手輩出,僅以我所知而言,對上冷戈堂唐戈的‘碎月戟’,天下便沒有幾人敢言勝;聽聞流沙堂主唐沙不但精於陷阱之術,在‘蛇牙鞭’上的造詣也不低於唐戈。何況除去兵刃武技,唐門還有聞名武林的機關毒藥暗器之術。”
孫振衣點頭稱是,兩人再度舉盞對飲。
李林繇放下酒盞,輕笑道:“這一個月以來,我見孫老弟每日都拿出那卷發黃卷軸看上半晌,神情中頗有猶豫難斷之意,這兩日那卷軸卻似已不在孫老弟身上了。如今孫老弟興致頗高,想來是難題已經想通,可喜可賀。”
孫振衣搖頭歎道:“想通了,卻未必想對了。是非對錯,日後再說吧,今日還有一事或要請李兄出手相助。”
李林繇目光一閃,道:“哦?先不忙說。多日之前,孫兄對在下說,張龍升糾集潛伏各派的人手,欲破釜沉舟,放手一搏,故而唐門高手盡出,也在渝州會聚,要為武林鏟此禍首。”
孫振衣點點頭:“不錯。”
李林繇又道:“照理說張龍升的手下遍布各派,多是武藝高強之徒,少林武當諸門派卻觀望不動,就不怕本門武學外泄於江湖麽?”
孫振衣道:“張龍升的手下人門派駁雜,若外泄,也非隻一家一派的武學外泄,誰若大舉出頭,與張龍升一眾死鬥,也不免有覬覦別派武學之嫌,所以既然唐門決意要為此大動幹戈,那麽各派坐山觀虎才是上上之策。”
李林繇皺眉道:“那麽他們就不怕唐門擒殺張龍升一黨,逼問出各派武學秘辛?”
孫振衣道:“武林各大名門正派由來已久,各自武學能傳承數百年,必有自存之道,何況張龍升的手下人潛伏已久,若要外泄早已外泄了。”
李林繇道:“話雖如此,恐怕各派仍未必能心安,我派中夜雨飛劍劍譜丟失後,李某曾接連兩日焦灼不安。”
孫振衣笑道:“李兄隻焦灼了兩日,可算十分豁達了,不單李兄,江湖傳聞華山劍派也出了事端,掌門褚仲樂的師弟叛出華山,要投奔唐門,褚天機已親下江南來處置此事。”
李林繇聽到褚仲樂的名字,神情微變,緩緩道:“李某雖不才,可江湖上能讓我高看一眼的人也沒有幾個。褚掌門便是其中之一。”頓了頓,又道:“孫老弟方才說要我出手,不知所為何事?”
孫振衣沉吟道:“我有一個侄兒姓柳名鳴,這一兩日裏就要到渝州了,我請李兄保他性命,莫讓他喪生在此地。”
李林繇道:“柳鳴?莫不是柳成林的兒子?”
孫振衣神色一黯:“不錯。柳成林是我至交,如今他或已兇多吉少,我若保不住他的兒子,以後泉下無顏見他。”
李林繇點點頭:“好,我答應你。”
孫振衣舉杯謝道:“有勞李兄。”
而後兩人遠望江水,各自沉默片刻,孫振衣忽然笑道:“說到張龍升的事,方才我迴答李兄的,恐怕李兄也早已想清楚;李兄忽然提及此事,是不相信孫某的話吧?”
李林繇也笑道:“也許。”
孫振衣眼中光華一閃,緩緩說道:“李兄不必費心猜測,我想不出多久一切必見分曉,或許就在這一兩日內。”
(二)
江水聲傳入耳中,柳鳴自昏昏沉沉中醒來,昨夜發生的事流水般在腦海中浮現,柳鳴想及一事,匆忙奔出底艙,向船舵處一望,隻見吳袖和曲茗奇都好端端的在操控船向,心裏鬆了一口氣。
他走了過去,見吳袖正坐在地上,他箭傷頗重,無法掌舵,正指揮著曲茗奇行船,曲茗奇從未操過舵,忙活得滿頭大汗。
柳鳴這才看了一眼天色,隻見日頭高起,已近晌午。
吳袖見柳鳴來到,斜著眼道:“柳兄弟,你倒睡得香甜,那姓唐的小娘皮讓老子給他撐了一宿的船。”
曲茗奇道:“吳大哥,你引周羨魚來殺龍千雨,本來非死不可,唐姑娘不殺你,全是因柳大哥救了她師父一命,撐船什麽的就不必多說了吧。”
吳袖一想也是,但仍悻悻然道:“曲兄弟,莫非你也和柳兄弟一樣,看上那唐丫頭了?”
曲茗奇滿臉通紅,連連搖頭。柳鳴見狀一笑,問道:“昨晚那唐門女子呢?”
吳袖道:“後半夜來了一艘小舟,她徑自上去走了;唐姑娘也知道的。”柳鳴點點頭,轉身走向唐慕瑤所在艙室。昨夜龍千雨所居的右艙被“碧落刺”損毀,他料想龍千雨師徒如今都在左艙裏,便上前敲了敲艙門,等了片刻,唐慕瑤推開艙門,小心翼翼地走出,又掩上了艙門,柳鳴瞥見艙室中龍千雨兀自昏睡不醒,隻是傷口已被包紮好,唿吸平緩,顯然傷情已穩定。
柳鳴見唐慕瑤頭發微亂,眼裏也有血絲,顯是一夜未眠,容顏頗顯憔悴,柳鳴心中一動,卻聽唐慕瑤道:“柳兄,昨夜多謝了。有什麽事麽?”
柳鳴望見唐慕瑤雙眸靈動如水,一時忘了開口迴答,唐慕瑤見柳鳴不說話,便將一包幹糧遞到柳鳴手中,輕聲道:“我還得照料師父。”說完便迴艙室去了。
柳鳴呆呆地看著唐慕瑤關了艙門,過了片刻才轉過身來,打開那包幹糧,若有所思地吃了一口。
吳袖見狀大聲道:“醒醒,柳兄弟,別做夢了,給我吃點兒。”
柳鳴如夢初醒,將幹糧分給吳袖和曲茗奇吃了,又道:“吳大哥,曲兄弟,你們去底艙裏睡一覺吧,我來掌舵。”
吳袖早已睡眼惺忪,聞言交待了柳鳴幾句行船要領,便和曲茗奇下底艙去了。
柳鳴一直掌舵到明月高懸,吳曲二人睡得醒了,來替換柳鳴,柳鳴手腳早已酸痛,和吳曲兩人打個招唿便自去歇息,走向底艙的時候,柳鳴下意識地望了一眼唐慕瑤所在的艙室,隻見艙門禁閉,裏麵悄然無聲。
到了天色微亮時,船已近渝州岸邊,吳袖沿岸行船,找尋可以泊船的碼頭,渝州水路往來船隻甚多,此刻雖是清晨,幾個碼頭都已船隻擁擠、人聲熙攘。
又行了半柱香的船,吳袖和曲茗奇忽然望見左近有一處無人的小碼頭,空空蕩蕩,沒有一隻船來停靠,吳袖一喜,忙讓曲茗奇將船靠了過去。
等到了碼頭邊,吳袖卻覺得有些異樣,這碼頭太過於靜了,周圍一個行人也無。日光清冷,恍惚中吳袖隻覺這碼頭仿佛已荒廢了許多年。
吳袖和曲茗奇對望一眼,眼中都寫滿驚疑。吳袖剛要邁步下船去探查一番,忽然晨風中一股寒意襲來,竟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仿佛有似雲若霧的寒氣在碼頭四周繚繞,讓人無端覺得陰冷刺骨。
吱呀一聲,右艙的門被推開,唐慕瑤扶著龍千雨緩緩走出;龍千雨道:“你兩個在船上別動。”吳袖和曲茗奇不敢說什麽,眼望著龍千雨師徒慢慢下船,走上了碼頭。
龍千雨靜視前方,等待良久,對麵有兩人抬著一架竹椅緩緩走來,竹椅上坐著一名穿玄衣長袍的人,臉上帶著整張的鐵麵甲,看不到麵容,可麵甲旁露出的頭發卻都已雪白了。
玄衣人左右各有一黑衣蒙麵人,不疾不徐地跟著。竹椅在龍千雨麵前丈外停下。
龍千雨躬身低頭道:“見過門主。”一旁的唐慕瑤也垂首行禮。
唐門門主輕輕咳嗽了一聲,緩緩道:“阿雨,你已不是我唐門弟子,見到我不必行禮。”他的聲音聽不出年紀,卻忽遠忽近,飄忽不定。若聽他說話的人閉上雙眼,隻聽話音決然無法斷定他的方位所在。
龍千雨道:“是。”說完抬起頭,靜靜望著唐門門主麵甲後幽深的雙目。
唐門門主歎息道:“我這次見你,是帶給你一樣東西,這東西今後你須得好好用心在意。”
說完,身右的黑衣蒙麵人捧出一方銅匣,交到龍千雨手中,龍千雨隻覺入手厚重,不知內有何物。
而後,那黑衣蒙麵人頗有深意地看了龍千雨一眼。龍千雨眉頭微蹙,不解其意。她知道這黑衣人乃是唐門右侍,左右鬼侍乃是唐門中地位僅次於門主的兩人,終年蒙麵,姓名出身無人知曉,修習的都是唐門武學中最為神妙的秘術,是以這一眼讓龍千雨心中頗為驚疑。
唐門門主道:“阿雨,你的弟子是留在唐門,還是跟著你?”
龍千雨剛要開口,唐慕瑤已輕輕道:“我跟著師父。”
唐門門主喑啞一笑:“很好。阿雨,你我師徒一場,今日恩義俱斷,你好自珍重。”說完輕輕揮手,竹椅調轉方向,剛要離去,忽又問道:“對了,阿雨,你知不知道一個叫柳鳴的孩子?”
龍千雨一凜,竹椅右邊的黑衣蒙麵人忽又迴身看了她一眼。不知為何,龍千雨覺得這黑衣人的眼神似在哪裏見過。
“知道。”龍千雨靜靜地望著背對自己的唐門門主。
“嗯,那你知不知道他在何處?他的父親知曉一樁大秘密,如今他的父親死了,或許這秘密便要著落在他身上。”
唐慕瑤聞言一顫,想到了正在不遠處船上底艙中沉睡的柳鳴。
靜默了一瞬後,龍千雨麵無表情,淡淡道:“我不知他在哪裏。”
唐慕瑤一驚,隻覺背上起了一層冷汗,黏在褻衣上濕滑難受。
隻聽唐門門主道:“無妨,我已另派人去尋他了。阿雨,咱們就此別過。”說完竹椅輕盈離去。
龍千雨忽然道:“師父,白帝城究竟有什麽要緊的事?”
“這已與你無關了。”話音未落,竹椅已去得遠了。
(三)
又過良久,龍千雨道:“咱們走吧,進城去。”
唐慕瑤愕然道:“師父,咱們不迴船上去了麽?”
龍千雨搖搖頭:“不迴了,船上的人隨他們去吧。”
唐慕瑤點點頭,默默跟著師父向城中行去,走了半晌,唐慕瑤忽然問道:“師父,你為何不告訴門主柳鳴就在船上?”
龍千雨卻如若未聞,並不迴答。
(四)
吳袖和曲茗奇在船上坐著,不敢妄動,等了許久不見龍千雨師徒迴來,這才起身張望碼頭,吳袖拍掌道:“原來她們已經走了,龍千雨這惡婆娘居然沒來尋老子晦氣,倒也難得。”
隨後兩人去底艙叫醒了柳鳴,柳鳴聽說龍千雨師徒已經自行離去,心中微驚之下無端生出悵然若失之感。
三人上了岸,柳鳴道:“吳大哥,在上船之前,你曾說孫叔叔命你將唐姑娘綁去渝州,那麽孫叔叔自己是否也到了渝州呢?小弟有一封師門的信要送與他。”
吳袖眼珠子一轉,一本正經道:“孫先生他老人家神龍見首不見尾,究竟在不在渝州我也不知,咱們同去城中打聽打聽再說。”
於是三人同去渝州城裏,路過一處鐵匠鋪時,吳袖進去買了三口鐵劍,分與柳曲兩人防身。
吳袖道:“若要打探江湖傳聞,莫如去找個茶館。”於是三人在渝州城街上東走西逛,半晌尋到一家茶樓,走進去找個空桌坐了。
這茶樓中三教九流,口耳眾多,可三人聽了半天也沒聽到和孫振衣相關的傳聞,正打算離去,忽然一陣馬嘶聲亂響,茶樓外不知來了多少人馬,而後屋裏湧入數十名布衣帶劍的人來,這些人年歲不一,有四五十歲的沉穩漢子,也有二十許的精悍少年。
柳鳴瞥見這群人腰上束的衣帶,不由一凜:“那是華山弟子的流雲帶,看來這些人全都是華山門下。”
來人中一名年長漢子拱手道:“各位高人請了,我等向各位打聽一個人,那人不到四十歲,臉上有一道長疤,頭發散著,隨身帶著長劍,不知有哪位好漢曾在渝州城裏見到過?”
滿樓茶客麵麵相覷,一時無人應答。
那人等了片刻,又道:“無人見過麽?若得相告,必有重謝。”
一名茶客大聲道:“你要尋的那人叫甚麽名字?你自己又是誰?”
那漢子道:“在下華山張仲行。”
此言一出,茶樓中頓時肅然。有茶客小聲問身旁的人:“張仲行是誰?”便有人迴答:“那是華山掌門褚仲樂的師兄,綽號‘飛煙劍’,在江北頗有名望。”
那張仲行繼續道:“實不相瞞,我們所尋的人乃是我的一個不成器的師弟,孫仲飛。他日前叛出華山,逃到了川蜀,我等實為清理門戶而來。”
茶樓眾人聽了一片嘩然。其實張仲行等人不單是為了尋孫仲飛,也是因掌門褚仲樂多日前到江南來清理門戶,卻音信杳然,華山眾弟子頗為牽掛,苦等之下索性精銳盡出,南下探查。
茶樓中人低語一陣,一人道:“清理門內叛徒那是理所應當的,可惜在下對那孫仲飛下落一無所知,各位有誰知道的,不妨說給華山派的諸位大爺知曉。”
眾人吵嚷良久,始終沒人說出個所以然來,張仲行麵上微露失望之色,忽聽一人道:“前日裏聽說孫振衣來到了渝州,都說這書生消息靈通得很,張大俠不如找孫振衣打聽打聽。”
柳鳴聞言一凜,看向吳袖,隻見吳袖皺眉不語。
張仲行抱拳道:“多謝老兄,卻不知孫振衣在渝州何處。”
那人悶聲道:“你去城北醉雲酒樓瞧瞧吧,別的我什麽也不知道了。”
張仲行點點頭,道過了謝,低聲對身邊華山弟子道:“通知咱們在別處的弟子,聚齊了同去醉雲樓。”
而後張仲行對茶樓眾人再三謝過,領著眾華山弟子匆匆離去。
茶樓中紛紛議論起來,柳鳴聽一人道:“這次華山劍派可是傾巢而出了,聽說他們分成了四五撥,四處打探孫仲飛的下落,算來總得有不下兩百多人。”
說到後來,茶客們又議論起華山劍法來,大都說華山長空劍法算得上是武林一絕,兩儀生霞劍陣威力不凡。有一人卻道:“華山劍法當然是了不起的,不過恐怕及不上衡山劍法,前些日子蘇杭一帶有三個幫會被屠滅,據說便是衡山派的一位高人所為。”眾人聞言一片驚歎。
聽了片刻,柳鳴等三人也離開了茶樓,柳鳴道:“吳大哥,咱們這就去醉雲樓找孫叔叔吧。”
吳袖卻支支吾吾道:“這不著急,咱們不如先去城外逛逛,那白帝城當年有名的很……”
柳鳴看出吳袖神色忸怩,料他另有隱情,便道:“吳大哥,那麽你們去城外,我自去醉雲樓不妨。”
吳袖想了想,道:“如此也好。柳兄弟,你路上小心點。見了孫先生後聽他吩咐便可。”
(五)
卻說唐慕瑤跟著師父離了船走到了城中,忽又問道:“師父,門主說派人去找柳……柳鳴這小子,若找到了會不會殺了他?”
龍千雨淡淡道:“我怎知道?或許會吧,那小色鬼倔強得很,就算真知曉什麽大秘密,也不會告訴唐門的人。”
唐慕瑤“唔”了一聲,又不言不語地跟著龍千雨走了半晌,忍不住道:“師父,咱們去哪兒?”
龍千雨道:“尋一處偏僻的客棧,我須得靜養調理傷勢。”
唐慕瑤道:“是。”
師徒倆找了一處小客棧,在客房中安頓下,龍千雨便即靜坐調息起來,唐慕瑤坐在師父對麵,心思紛亂,過了片刻,忽聽龍千雨道:“到黃昏時你來這裏找我。”
唐慕瑤一愕:“那……那黃昏前呢?”
龍千雨似笑非笑道:“那便隨你了。你且自便,我一個人靜休一會兒。”
唐慕瑤臉上一紅,低頭出了門。
離了客棧,唐慕瑤尋了一匹馬,飛馳到了岸邊停船的小碼頭,見柳鳴等人已不在,心裏微微一沉,又一路打聽著進城去了。
(六)
柳鳴和吳袖、曲茗奇分開後,問好了醉雲樓的所在,一路大步行去,走到一半時,忽見一白衣少女縱馬來到自己麵前,定睛一看,卻是唐慕瑤,不禁大奇,問道:“唐姑娘,你找我?”
唐慕瑤翻身下馬,微微喘息,額上見汗,急促道:“柳大哥,你怎麽還在街上閑逛?快先跟我走。”
柳鳴心裏撲通直跳:“她,她叫我柳大哥?”
唐慕瑤急道:“喂,別發呆了,快走。”說著扯起柳鳴衣袖,兩人飛步來到一處僻靜小巷中,柳鳴定定望著唐慕瑤,不知其用意。
唐慕瑤道:“柳大哥,唐門的人正在四處找你,要對你不利,眼下唐門高手盡數都在渝州,實在危險得緊,我勸你還是早早離開渝州為好。”
柳鳴一驚,想了想,道:“原來如此,多謝唐姑娘相告,可是我在渝州還有一件事未了,等我……”
唐慕瑤見柳鳴拖拖拉拉,心裏更是焦急,道:“你聽我一言……”剛說到這裏,忽覺周圍有異,心中暗道不妙,轉身查看,果然兩人身後有一名灰衣人疾風般掠至,冷笑著打量著兩人。
唐慕瑤一驚,顫聲道:“十一師伯。”
那灰衣人手持三尺鐵刺,皺眉道:“我認得你,你是龍師妹的小徒兒,龍師妹已被逐出師門,想來你也不是我唐門中人了。你膽大妄為,給這小子通風報信,念在舊情,你自斷雙臂,我便不與你計較。”
唐慕瑤側頭對柳鳴道:“柳大哥,你快走,他是我師伯,不會傷我的。”她口中如此說,心裏卻著實沒底。這灰衣人名為唐十一,乃是天羅十二飛星中排名第十一位的高手,武功或許猶高過她的師父;天羅十二飛星個個冷血毒辣,恐怕未必會對她手下容情。
柳鳴聞言猶豫,足下不動,唐十一陰冷一笑:“小子,跟我走一趟吧。”
唐慕瑤見柳鳴兀自呆立,便伸手去推他,急道:“還不快走?!”話音未落,忽然月複上一涼,隨即一陣劇痛襲來,她瞥見了柳鳴眼中的驚駭,低頭一看,隻見一截鐵刺透過自己小月複,鮮血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