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
中書省西廳,也就是俗稱的參知政事堂,在王安石之前的六七年,這裏高居其上的是歐陽修,隻是如今已經換了新主人。
下首左右,一個是呂惠卿,另一個是為蘇轍。
“參政,青苗法已經執行了一段時間,這法規原則上是好的,但卑職卻是聽說有地方官員為了完成政績,強迫並不需要的百姓貸款,這般一來,恐怕會釀成大錯,還請參政多加考慮一番。”
聽到蘇轍的話,王安石不置可否。
呂惠卿趕緊站出來道:“子由卻是不知,推行新法,有時候矯枉過正也是難免,我也是發現了這個問題,已經發文讓人多加注意了。”
蘇轍不滿道:“這哪裏是一句矯枉過正就能夠抹過去的,對於咱們來說,隻是一個小錯誤,但對於百姓來說,卻是天大的事情,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讓農戶家破人亡,可不是什麽小事情。”
王安石聞言眉頭皺起,他對蘇轍有所不滿,這個不滿緣由頗深。
製置三司條例司的設置不簡單,他爭取了許久,與諸多大臣鬥了許久,才算是勉強成立,原本便是為了甩開中書執行變法,可臨了官家卻將蘇轍給塞了進來,這倒是問題不大,但蘇轍此人卻是頗為不識相,雖然說有協同之名,但官家塞他進來不過為了鍍金罷了,何必總是多口舌惹人煩悶呢。
想及至此,王安石道:“變法本就是無奈之舉,若是怕這怕那的,又變什麽法,現在地方不少官員抵抗變法不幹事,若是處置了這些幹事的官員,到時候誰來協助變法,你這種想法就莫要再說了。”
蘇轍一聽頓時變色,提高了聲音道:“參政此話不免說得太輕巧了,把錢借給百姓,使出利息二分,本意是在救濟百姓,不是求利。
但出入之間,吏員趁機營私作奸,即使有法也不能禁止,錢到百姓手裏,即使良民也不免亂花;到交還時,即使富民也不免超過期限。
這樣,就怕一定要鞭打催促,州縣官的事不勝其煩了。
唐代劉晏掌管國家財政,從沒有借錢給百姓。
有責怪他的人,劉晏說:‘讓百姓僥幸得錢,不是國家之福;
叫吏員靠法催督還債,對百姓不利。
我雖然從不發放借貸,但四方的豐收和災荒穀價的貴賤,從來能及時知道。
有穀賤處就收購,有穀貴處就發售,所以四方沒有太貴、太賤的弊病,豈用發貸款?’劉晏所說的,就是常平倉法。
現在此法仍在而患在不整頓,你真能有意於百姓生計,就整頓實行,那劉晏的功績可以立刻見效。
現在搞這青苗法,若是自願而行,百姓可以依據自身需求決定貸或者不貸,可能問題還算是不大,但若是吏員強迫百姓貸款,即便是豐收年,百姓也得多繳納兩分利息,若是遇上了災年,那就是要斷了他們的生路啊!”
蘇轍這話說得頗重,王安石頓時勃然大怒,但還沒有輪到他說話,呂惠卿便先發難了。
“若按蘇檢詳的說法,便要任由農戶春播無種,任由富豪之家借機放貸謀取高利盤剝百姓唄?”
呂惠卿說得也是不客氣,這是抨擊蘇轍不為民擔憂。
蘇轍深深地看了呂惠卿一眼道:“青苗法本就是行險,看似民得利朝廷也得利,實際上卻是懸崖走獨木,青苗法放貸之糧食乃是源自常平倉,常平倉是備荒之糧,卻被拿來放貸,一旦災年,常平倉中無糧,以後餓死的人可不是幾千幾萬了。呂檢詳,此舉乃是禍國殃民之舉啊。”
蘇轍此言一出,呂惠卿頓時氣得滿臉通紅。
早在唐朝,朝廷為防各地受災,故而命各州縣建立儲備性質的糧倉,倉中的糧米,由官府在穀熟價低時購進,一旦遇到災歉,即可立即取出賑濟當地或附近災民,避免餓殍遍野的慘劇,即所謂備荒之糧也,也就是這常平廣惠倉。
宋代沿襲此製,百餘年來,也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救濟了許多災民。這些糧米雖然不一定能解決全部災民所需,但有了它,朝廷起碼可以減少大量的開支,所謂“使民常保平安”之意也。
按照朝廷規定,這部分糧米在無災之時,應該是雷打不動的。
而青苗法,或者說叫新常平法,便是呂惠卿提出的,所以聽到蘇轍質疑這個事情,頓時令他不淡定了。
他正要說些什麽,王安石卻是揮揮手道:“好了,這個事情就不必爭論了,近期不是要選派劉彝﹑謝卿材﹑侯叔獻﹑程顥﹑盧秉﹑王汝翼﹑曾伉和王廣廉等八人,到各路“相度農田水利﹑稅賦﹑科率﹑徭役利害”﹐以便從對現實情況的了解中製定切實可行的政策﹐以興利除弊﹐變而通之麽,便讓他們也注意這個事情,別讓地方官吏亂來便是了。”
蘇轍聞言眉頭一皺,王安石又道:“便這樣吧,蘇檢詳,你先忙你的事情去吧。”
蘇轍無奈,隻能作揖離去,但內心卻是歎息,他又有什麽事情好忙的?
起草各類新法主要是呂惠卿,其餘章惇、蔡確、李定、曾布諸人,有的專門擬定新的役法,有的研究抑製盜賊之法,各有分工。
反而他這個製置三司條例司實際上的協同之人,本來與呂惠卿該是實際領導條例司的人,卻被排斥在條例司之外,分外令他煩悶。
晚上蘇轍迴到家中,見到了兄長蘇軾。
蘇軾笑嗬嗬的,看起來心情頗為不錯,蘇轍倒是心中一寬,笑道:“哥有什麽喜事?”
蘇軾搖搖頭笑道:“沒啥事,今日聽子厚說他那弟子就快要迴來了,倒是頗為期待。”
蘇軾現在官告院上班,不過還兼著知製誥的職務,所以與張載算是共事的同僚,有時間也會經常聊聊。
蘇轍笑道:“就是那陳靜安麽?”
蘇軾點頭笑道:“沒錯,我對這少年可是好奇地很啊,咱們兄弟兩個迴了一趟眉山,天下間就出了這麽個天才少年,還真的是有趣。”
蘇轍笑道:“那少年的確是厲害的,靜安四句道盡儒家子弟之抱負,令人聞之不由得心潮澎湃啊。”
蘇軾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我倒是對他的詩詞更敢興趣一些,尤其是那首青玉案,哈,真真是絕妙。”
蘇轍也是讚同的,笑道:“的確是好詞,不過我倒是對他的經世濟民的本事頗為感興趣,他辦的南城能源,惠及的貧苦百姓多矣。”
聽到蘇轍說這個,蘇軾卻是皺起了眉頭:“這些卻是商事,讀書人……”
蘇轍笑道:“哥,這事情說是商事也沒有錯,但百姓卻是當真受益的,今年多冷啊,運河都結冰了,煤炭要供應汴京城卻是極為難的,普通人家根本就用不起,但陳靜安改進了之後,煤炭用料大減,用起來更是節省,普通的人家也能夠用得起了,燒水做飯取暖都敢用了,可謂是造福萬家,若今年沒有他這煤餅,也不知道要凍死多少人呢!”
蘇軾倒是沒有多說,但對結果還是頗為讚同的。
蘇轍問道:“哥你在官告院那邊怎麽樣?”
蘇軾笑道:“官告院不就是那樣麽,給官員、將士乃至後宮妃嬪發發文書,都是別人敲定的事情,例行公事罷了,惟一的好處便是清閑,也好。”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蘇轍聞言歎息道:“我也是很清閑啊。”
蘇軾聞言眉頭一皺道:“我聽說條例司那邊的人都忙成狗了,怎麽你還能夠清閑?”
蘇轍將自己被排擠一事說了出來,蘇軾卻是不解道:“這不應該啊,安石公為何要如此呢,咱們與他也是無冤無仇的,咱們兄弟兩個對變法也沒有反對意見,他有何必如此?”
蘇轍想了想道:“哥,你說咱們是不是什麽時候得罪他了?”
蘇軾搖頭道:“不能吧,咱們與他接觸又不多,也就是之前在老宗師那邊的時候接觸過幾次……咦……”
蘇轍問道:“怎麽?”
蘇軾臉色怪異:“我想起來一事,難道是那事得罪了他?”
蘇轍趕緊問道:“什麽事情?”
蘇軾臉色越發的怪異道:“嘉佑二年咱們不是第一次來汴京城麽,那一次爹帶著咱們去歐陽老宗師府上,那是第一次遇到安石公,當時不是在討論字學麽,安石公說【波乃水之皮】。
當時我不以為然,認為這就是荒謬,便道【若照此理,那麽滑乃水之骨乎?】,當時他好像有些尷尬……”
蘇轍忍不住苦笑,原來根子在這呢。
我的哥哥誒,你覺得是開玩笑,可這明明是在嘲笑別人啊,人家自詡精通字學,你卻要當麵打臉,人家不把你恨上才是奇怪呢。
不過蘇轍沒有說什麽,他知道自己哥哥的性格,天真浪漫,機心不多,有時候說話傷害人也是常見。
於是蘇轍便把話題岔開,聊起了其餘的事情,但也因此對王安石生了芥蒂,不過說實話,這芥蒂也並非此時才生的。
中書省西廳,也就是俗稱的參知政事堂,在王安石之前的六七年,這裏高居其上的是歐陽修,隻是如今已經換了新主人。
下首左右,一個是呂惠卿,另一個是為蘇轍。
“參政,青苗法已經執行了一段時間,這法規原則上是好的,但卑職卻是聽說有地方官員為了完成政績,強迫並不需要的百姓貸款,這般一來,恐怕會釀成大錯,還請參政多加考慮一番。”
聽到蘇轍的話,王安石不置可否。
呂惠卿趕緊站出來道:“子由卻是不知,推行新法,有時候矯枉過正也是難免,我也是發現了這個問題,已經發文讓人多加注意了。”
蘇轍不滿道:“這哪裏是一句矯枉過正就能夠抹過去的,對於咱們來說,隻是一個小錯誤,但對於百姓來說,卻是天大的事情,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讓農戶家破人亡,可不是什麽小事情。”
王安石聞言眉頭皺起,他對蘇轍有所不滿,這個不滿緣由頗深。
製置三司條例司的設置不簡單,他爭取了許久,與諸多大臣鬥了許久,才算是勉強成立,原本便是為了甩開中書執行變法,可臨了官家卻將蘇轍給塞了進來,這倒是問題不大,但蘇轍此人卻是頗為不識相,雖然說有協同之名,但官家塞他進來不過為了鍍金罷了,何必總是多口舌惹人煩悶呢。
想及至此,王安石道:“變法本就是無奈之舉,若是怕這怕那的,又變什麽法,現在地方不少官員抵抗變法不幹事,若是處置了這些幹事的官員,到時候誰來協助變法,你這種想法就莫要再說了。”
蘇轍一聽頓時變色,提高了聲音道:“參政此話不免說得太輕巧了,把錢借給百姓,使出利息二分,本意是在救濟百姓,不是求利。
但出入之間,吏員趁機營私作奸,即使有法也不能禁止,錢到百姓手裏,即使良民也不免亂花;到交還時,即使富民也不免超過期限。
這樣,就怕一定要鞭打催促,州縣官的事不勝其煩了。
唐代劉晏掌管國家財政,從沒有借錢給百姓。
有責怪他的人,劉晏說:‘讓百姓僥幸得錢,不是國家之福;
叫吏員靠法催督還債,對百姓不利。
我雖然從不發放借貸,但四方的豐收和災荒穀價的貴賤,從來能及時知道。
有穀賤處就收購,有穀貴處就發售,所以四方沒有太貴、太賤的弊病,豈用發貸款?’劉晏所說的,就是常平倉法。
現在此法仍在而患在不整頓,你真能有意於百姓生計,就整頓實行,那劉晏的功績可以立刻見效。
現在搞這青苗法,若是自願而行,百姓可以依據自身需求決定貸或者不貸,可能問題還算是不大,但若是吏員強迫百姓貸款,即便是豐收年,百姓也得多繳納兩分利息,若是遇上了災年,那就是要斷了他們的生路啊!”
蘇轍這話說得頗重,王安石頓時勃然大怒,但還沒有輪到他說話,呂惠卿便先發難了。
“若按蘇檢詳的說法,便要任由農戶春播無種,任由富豪之家借機放貸謀取高利盤剝百姓唄?”
呂惠卿說得也是不客氣,這是抨擊蘇轍不為民擔憂。
蘇轍深深地看了呂惠卿一眼道:“青苗法本就是行險,看似民得利朝廷也得利,實際上卻是懸崖走獨木,青苗法放貸之糧食乃是源自常平倉,常平倉是備荒之糧,卻被拿來放貸,一旦災年,常平倉中無糧,以後餓死的人可不是幾千幾萬了。呂檢詳,此舉乃是禍國殃民之舉啊。”
蘇轍此言一出,呂惠卿頓時氣得滿臉通紅。
早在唐朝,朝廷為防各地受災,故而命各州縣建立儲備性質的糧倉,倉中的糧米,由官府在穀熟價低時購進,一旦遇到災歉,即可立即取出賑濟當地或附近災民,避免餓殍遍野的慘劇,即所謂備荒之糧也,也就是這常平廣惠倉。
宋代沿襲此製,百餘年來,也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救濟了許多災民。這些糧米雖然不一定能解決全部災民所需,但有了它,朝廷起碼可以減少大量的開支,所謂“使民常保平安”之意也。
按照朝廷規定,這部分糧米在無災之時,應該是雷打不動的。
而青苗法,或者說叫新常平法,便是呂惠卿提出的,所以聽到蘇轍質疑這個事情,頓時令他不淡定了。
他正要說些什麽,王安石卻是揮揮手道:“好了,這個事情就不必爭論了,近期不是要選派劉彝﹑謝卿材﹑侯叔獻﹑程顥﹑盧秉﹑王汝翼﹑曾伉和王廣廉等八人,到各路“相度農田水利﹑稅賦﹑科率﹑徭役利害”﹐以便從對現實情況的了解中製定切實可行的政策﹐以興利除弊﹐變而通之麽,便讓他們也注意這個事情,別讓地方官吏亂來便是了。”
蘇轍聞言眉頭一皺,王安石又道:“便這樣吧,蘇檢詳,你先忙你的事情去吧。”
蘇轍無奈,隻能作揖離去,但內心卻是歎息,他又有什麽事情好忙的?
起草各類新法主要是呂惠卿,其餘章惇、蔡確、李定、曾布諸人,有的專門擬定新的役法,有的研究抑製盜賊之法,各有分工。
反而他這個製置三司條例司實際上的協同之人,本來與呂惠卿該是實際領導條例司的人,卻被排斥在條例司之外,分外令他煩悶。
晚上蘇轍迴到家中,見到了兄長蘇軾。
蘇軾笑嗬嗬的,看起來心情頗為不錯,蘇轍倒是心中一寬,笑道:“哥有什麽喜事?”
蘇軾搖搖頭笑道:“沒啥事,今日聽子厚說他那弟子就快要迴來了,倒是頗為期待。”
蘇軾現在官告院上班,不過還兼著知製誥的職務,所以與張載算是共事的同僚,有時間也會經常聊聊。
蘇轍笑道:“就是那陳靜安麽?”
蘇軾點頭笑道:“沒錯,我對這少年可是好奇地很啊,咱們兄弟兩個迴了一趟眉山,天下間就出了這麽個天才少年,還真的是有趣。”
蘇轍笑道:“那少年的確是厲害的,靜安四句道盡儒家子弟之抱負,令人聞之不由得心潮澎湃啊。”
蘇軾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我倒是對他的詩詞更敢興趣一些,尤其是那首青玉案,哈,真真是絕妙。”
蘇轍也是讚同的,笑道:“的確是好詞,不過我倒是對他的經世濟民的本事頗為感興趣,他辦的南城能源,惠及的貧苦百姓多矣。”
聽到蘇轍說這個,蘇軾卻是皺起了眉頭:“這些卻是商事,讀書人……”
蘇轍笑道:“哥,這事情說是商事也沒有錯,但百姓卻是當真受益的,今年多冷啊,運河都結冰了,煤炭要供應汴京城卻是極為難的,普通人家根本就用不起,但陳靜安改進了之後,煤炭用料大減,用起來更是節省,普通的人家也能夠用得起了,燒水做飯取暖都敢用了,可謂是造福萬家,若今年沒有他這煤餅,也不知道要凍死多少人呢!”
蘇軾倒是沒有多說,但對結果還是頗為讚同的。
蘇轍問道:“哥你在官告院那邊怎麽樣?”
蘇軾笑道:“官告院不就是那樣麽,給官員、將士乃至後宮妃嬪發發文書,都是別人敲定的事情,例行公事罷了,惟一的好處便是清閑,也好。”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蘇轍聞言歎息道:“我也是很清閑啊。”
蘇軾聞言眉頭一皺道:“我聽說條例司那邊的人都忙成狗了,怎麽你還能夠清閑?”
蘇轍將自己被排擠一事說了出來,蘇軾卻是不解道:“這不應該啊,安石公為何要如此呢,咱們與他也是無冤無仇的,咱們兄弟兩個對變法也沒有反對意見,他有何必如此?”
蘇轍想了想道:“哥,你說咱們是不是什麽時候得罪他了?”
蘇軾搖頭道:“不能吧,咱們與他接觸又不多,也就是之前在老宗師那邊的時候接觸過幾次……咦……”
蘇轍問道:“怎麽?”
蘇軾臉色怪異:“我想起來一事,難道是那事得罪了他?”
蘇轍趕緊問道:“什麽事情?”
蘇軾臉色越發的怪異道:“嘉佑二年咱們不是第一次來汴京城麽,那一次爹帶著咱們去歐陽老宗師府上,那是第一次遇到安石公,當時不是在討論字學麽,安石公說【波乃水之皮】。
當時我不以為然,認為這就是荒謬,便道【若照此理,那麽滑乃水之骨乎?】,當時他好像有些尷尬……”
蘇轍忍不住苦笑,原來根子在這呢。
我的哥哥誒,你覺得是開玩笑,可這明明是在嘲笑別人啊,人家自詡精通字學,你卻要當麵打臉,人家不把你恨上才是奇怪呢。
不過蘇轍沒有說什麽,他知道自己哥哥的性格,天真浪漫,機心不多,有時候說話傷害人也是常見。
於是蘇轍便把話題岔開,聊起了其餘的事情,但也因此對王安石生了芥蒂,不過說實話,這芥蒂也並非此時才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