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宓說得篤定,但張載隻是笑笑而過,沒有將其當成一迴事。
他也是從少年人過來的,少年人多愛發大話,他少年時候也是如此。
宋仁宗慶曆元年時候,自己二十一歲時,便一腔熱血寫成《邊議九條》,向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範仲淹上書,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還聯合焦寅組織民團去奪迴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為國家建功立業,博取功名。
這些事情有時候在夜裏想想,感覺自己那時候是太過於天真了,雖然有時候還是熱血沸騰,但有時候不免有些羞恥感,畢竟總是過於中二了。
然而,少年人的雄心壯誌從來不該被嘲笑。
所以張載也並不蔑視陳宓的天真。
如同陳宓在少年大宋說裏麵所說,少年就該如同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穀,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不過,張載卻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增加對陳宓以及陳定的知識的傳授,萬丈高樓平地起,有雄心壯誌是好事,不過手上還得有本事,想要做事,就得博取功名,這是最重要的一步。
於是,外麵依然還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之中,張載與陳家兄弟卻在儒家經典之中遨遊,他們不知道的是,關洛宴的事情,已經隨著王韶以及曾鞏在春節期間的交集往來,在各種場合之中被講述。
隨著曾鞏操刀的《樊樓記》傳播,《少年大宋說》《靜安四句》、以及產生的背景、陳宓其人等事情已經廣為人知。
當然,在這中間,程頤的作為曾鞏用春秋筆法掩飾了過去,隻是輕描淡寫說程頤見獵心喜考驗了一下陳靜安,因而《少年中國說》才因此麵世。
這種掩飾自然是出於曾鞏並不想得罪程家的緣由,程家在大宋已經算是上世家了,程家門生故舊遍及朝廷上下,曾鞏出身江西南豐大族,兄弟好幾個都在官場,自然不想得罪程家這種龐然大物。
不過雖然用了春秋筆法,關學與洛學之間的矛盾依然被一些敏銳的人察覺到了,作為現如今汴京城中最為流行的學說之二,關洛之間的矛盾卻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張載、程顥、程頤都算是熱門人物,他們之間的矛盾自然被人重視,而這次事件的主角陳宓,更是吸引了無數的關注以及……好奇。
張載之前所在的驛館被許多人踩破了門檻,可惜張載並不在,而陳宓這裏卻不被人所知,倒是有幾分清淨。
不過這些張載與陳宓並不知道,直到李泰上門。
別的人不知道張載以及陳宓所在,李泰自然是知道的。
再次見到陳宓,李泰不由得心生感慨,離上次見到陳宓,不過區區十天的時間,十天的時間,卻讓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少年,蛻變成為汴京城名人,人生之際遇,果真是奇妙啊。
“李夫子是來找老師的麽?”
陳宓頗熱情。
李泰笑了笑:“既是來找我那同年,也是有事找你。”
“嗯?”陳宓倒是有些疑惑,“世叔那邊有事?”
李泰點頭:“也算是吧。”
陳宓點點頭:“那李夫子是現在說還是要先見老師?”
此時陳定聽到聲音出來一看,見到是李泰,頗為高興道:“李夫子來了,新年好啊!”
李泰見到陳定也是笑道:“你好陳定。”
陳定笑道:“李夫子……嗯,還是叫年伯吧,年伯是來找老師的麽?”
“年伯,老師……嗯?”李泰頗為疑惑。
陳宓笑著解釋道:“老師見家兄基礎紮實,為人也是勤學,便一起收下了。”
李泰聞言倒是詫異,臉上的矜持卻是不見了,變得熱情起來:“原來如此,小年兄真是有福氣啊,有我那同年做老師,以後前程無量啊。”
陳定有些不太好意思:“年伯就叫晚生的字固安吧,這是老師給起的。”
李泰哈哈一笑:“恭喜恭喜,固安……好字,還有靜安的字也是頗好。”
陳宓笑道:“老師學究天人,他起的字是很好的。”
院子不大,三人在此聊天,張載也是聽到了,出來看到李泰,頗為高興:“子和,你來啦,新年好啊,我這幾天正惦記著你呢。”
李泰有些好奇:“你子厚惦記我做啥?”
張載指了指陳定陳宓笑道:“要感謝你給我介紹了這麽好的一對弟子啊,哈哈,固安踏實好學,靜安才華橫溢誌向遠大,實是不可多得的學生啊。”
李泰聞言笑道:“若是當真要感謝我,還不如請我喝頓酒呢。”
張載哈哈大笑:“安排,安排!”
陳宓笑著接話道:“擇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吧,這陣子老師為了授課,可是半時都不得閑,正好今晚喝點解解乏。”
李泰欣然應下。
陳定也是開心,他能夠成為張載的弟子,還真的感謝一下李泰,聞言便趕緊道:“你們先聊,我趕緊去安排,今晚年伯與老師好好喝幾杯。”
陳定匆匆而去。
李泰讚許看著陳定的背影,讚道:“子厚,固安這孩子不錯。”
張載點點頭:“固安勤快熱情,性格很好,與我少年時候頗為相似,也勤學上進,以後前程也是不錯的。”
<a id="wzsy" href="http://m.cxzww.com">暢想中文網</a>
李泰笑道:“靜安更是了不起啊,少年大宋說已經風靡汴京,尤其是靜安四句,已經在讀書人之中傳瘋了。
這些天來醉仙樓飲宴的讀書人,沒有不知道靜安四句的,喝至醉熏時候,齊聲朗誦靜安四句之後,那種衝天而起的熱血讓人歎為觀止啊。
子厚兄,你這弟子,了不得啊!”
“嗯?傳得這麽快?”
張載聞言與陳宓詫異對視了一眼。
李泰笑道:“你們還不知道啊?”
陳宓道:“參加宴會之後,這幾天就沒有出去過。”
李泰笑道:“原來如此,那宴會之後,子固寫了一篇《樊樓記》專門記載此事,因此來龍去脈大家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少年大宋說和靜安四句更是被抄錄傳播,這一時間可算是洛陽紙貴了,哈哈。”
張載與陳宓麵麵相覷。
他也是從少年人過來的,少年人多愛發大話,他少年時候也是如此。
宋仁宗慶曆元年時候,自己二十一歲時,便一腔熱血寫成《邊議九條》,向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範仲淹上書,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還聯合焦寅組織民團去奪迴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為國家建功立業,博取功名。
這些事情有時候在夜裏想想,感覺自己那時候是太過於天真了,雖然有時候還是熱血沸騰,但有時候不免有些羞恥感,畢竟總是過於中二了。
然而,少年人的雄心壯誌從來不該被嘲笑。
所以張載也並不蔑視陳宓的天真。
如同陳宓在少年大宋說裏麵所說,少年就該如同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穀,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不過,張載卻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增加對陳宓以及陳定的知識的傳授,萬丈高樓平地起,有雄心壯誌是好事,不過手上還得有本事,想要做事,就得博取功名,這是最重要的一步。
於是,外麵依然還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之中,張載與陳家兄弟卻在儒家經典之中遨遊,他們不知道的是,關洛宴的事情,已經隨著王韶以及曾鞏在春節期間的交集往來,在各種場合之中被講述。
隨著曾鞏操刀的《樊樓記》傳播,《少年大宋說》《靜安四句》、以及產生的背景、陳宓其人等事情已經廣為人知。
當然,在這中間,程頤的作為曾鞏用春秋筆法掩飾了過去,隻是輕描淡寫說程頤見獵心喜考驗了一下陳靜安,因而《少年中國說》才因此麵世。
這種掩飾自然是出於曾鞏並不想得罪程家的緣由,程家在大宋已經算是上世家了,程家門生故舊遍及朝廷上下,曾鞏出身江西南豐大族,兄弟好幾個都在官場,自然不想得罪程家這種龐然大物。
不過雖然用了春秋筆法,關學與洛學之間的矛盾依然被一些敏銳的人察覺到了,作為現如今汴京城中最為流行的學說之二,關洛之間的矛盾卻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張載、程顥、程頤都算是熱門人物,他們之間的矛盾自然被人重視,而這次事件的主角陳宓,更是吸引了無數的關注以及……好奇。
張載之前所在的驛館被許多人踩破了門檻,可惜張載並不在,而陳宓這裏卻不被人所知,倒是有幾分清淨。
不過這些張載與陳宓並不知道,直到李泰上門。
別的人不知道張載以及陳宓所在,李泰自然是知道的。
再次見到陳宓,李泰不由得心生感慨,離上次見到陳宓,不過區區十天的時間,十天的時間,卻讓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少年,蛻變成為汴京城名人,人生之際遇,果真是奇妙啊。
“李夫子是來找老師的麽?”
陳宓頗熱情。
李泰笑了笑:“既是來找我那同年,也是有事找你。”
“嗯?”陳宓倒是有些疑惑,“世叔那邊有事?”
李泰點頭:“也算是吧。”
陳宓點點頭:“那李夫子是現在說還是要先見老師?”
此時陳定聽到聲音出來一看,見到是李泰,頗為高興道:“李夫子來了,新年好啊!”
李泰見到陳定也是笑道:“你好陳定。”
陳定笑道:“李夫子……嗯,還是叫年伯吧,年伯是來找老師的麽?”
“年伯,老師……嗯?”李泰頗為疑惑。
陳宓笑著解釋道:“老師見家兄基礎紮實,為人也是勤學,便一起收下了。”
李泰聞言倒是詫異,臉上的矜持卻是不見了,變得熱情起來:“原來如此,小年兄真是有福氣啊,有我那同年做老師,以後前程無量啊。”
陳定有些不太好意思:“年伯就叫晚生的字固安吧,這是老師給起的。”
李泰哈哈一笑:“恭喜恭喜,固安……好字,還有靜安的字也是頗好。”
陳宓笑道:“老師學究天人,他起的字是很好的。”
院子不大,三人在此聊天,張載也是聽到了,出來看到李泰,頗為高興:“子和,你來啦,新年好啊,我這幾天正惦記著你呢。”
李泰有些好奇:“你子厚惦記我做啥?”
張載指了指陳定陳宓笑道:“要感謝你給我介紹了這麽好的一對弟子啊,哈哈,固安踏實好學,靜安才華橫溢誌向遠大,實是不可多得的學生啊。”
李泰聞言笑道:“若是當真要感謝我,還不如請我喝頓酒呢。”
張載哈哈大笑:“安排,安排!”
陳宓笑著接話道:“擇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吧,這陣子老師為了授課,可是半時都不得閑,正好今晚喝點解解乏。”
李泰欣然應下。
陳定也是開心,他能夠成為張載的弟子,還真的感謝一下李泰,聞言便趕緊道:“你們先聊,我趕緊去安排,今晚年伯與老師好好喝幾杯。”
陳定匆匆而去。
李泰讚許看著陳定的背影,讚道:“子厚,固安這孩子不錯。”
張載點點頭:“固安勤快熱情,性格很好,與我少年時候頗為相似,也勤學上進,以後前程也是不錯的。”
<a id="wzsy" href="http://m.cxzww.com">暢想中文網</a>
李泰笑道:“靜安更是了不起啊,少年大宋說已經風靡汴京,尤其是靜安四句,已經在讀書人之中傳瘋了。
這些天來醉仙樓飲宴的讀書人,沒有不知道靜安四句的,喝至醉熏時候,齊聲朗誦靜安四句之後,那種衝天而起的熱血讓人歎為觀止啊。
子厚兄,你這弟子,了不得啊!”
“嗯?傳得這麽快?”
張載聞言與陳宓詫異對視了一眼。
李泰笑道:“你們還不知道啊?”
陳宓道:“參加宴會之後,這幾天就沒有出去過。”
李泰笑道:“原來如此,那宴會之後,子固寫了一篇《樊樓記》專門記載此事,因此來龍去脈大家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少年大宋說和靜安四句更是被抄錄傳播,這一時間可算是洛陽紙貴了,哈哈。”
張載與陳宓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