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感覺到玩家諸候變化的是底層npc,隨著玩家們一個又一個礦場、鋼鐵廠、金屬冶煉、煤炭廠、發電廠、鐵路的建成,盡管玩家們的出產產品限於初期加工的低附加值的產品,產量低且質量差,但仍對我大清產生了根本影響,要知道漢冶萍公司是當時亞洲最大鋼鐵聯合企業,在辛亥革命前夕,達到年產鋼7萬噸,鐵砂50萬噸的規模,擁有工人7000餘人,鋼鐵產量占全國產量的90%。表麵上看還好,但是深究下來就問題大了鐵砂除漢陽鐵廠自用外,應盡先售與日本人;鐵砂售價由雙方議定,不受國際市場影響;日本八幡製鐵所可以預購。日本商人從1908年到1915年每年從大冶鐵礦運走鐵砂6~7萬噸!而全國建鋼鐵廠的玩家至少有幾百家每年產鋼也對中國也不無小補:隨著市場鋼鐵量增加,價格自然有所下降,各種農具,鐵鍋價格自然跟著下降。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係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係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係統的極大變化。當然“蝴蝶效應”(thebutterflyeffect)主要還是關於混沌學的一個比喻。也是蝴蝶效應的真實反應。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卻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


    玩家們上千噸鋼鐵產量投入到清末這個農業國起到了一串聯鎖反應,其中當仁不讓的就是各地既得利益者。就好像英國機紡棉布進入印度市場導致印度紡織工人大量失業,1850年印度有600萬紡織工人,到1880年隻有240萬,1913年更隻有230萬。19世紀中期,英國駐印度總督本丁克也不得不承認:“棉紡織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當這些npc鐵匠,土法采礦的士紳們聯合起來時玩家們也很棘手,畢竟相比這些同氣連枝,官官相護的npc相比,玩家的勢力還隻是一盤散砂。


    對於勢力龐大的玩家公會來自然不是問題:我大清賣官鬻爵從順治玩到宣統。


    中國古代的官爵買賣,可以追溯到戰國末期。《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嬴政四年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天下疫。百姓內粟千石,拜爵一級。”尚未統一天下的秦國,為了抗蝗救災,又一次走在列國前頭,“發明”了新的財源。自此之後,曆朝曆代都有買官賣官的記錄,或公開標價“童叟無欺”,或私相授受暗箱操作。而將買官賣官的傳統發揚到極致,形成嚴密規範的官職“捐納”製度,則是在清朝。


    捐納製度在清朝十分重要,《清史稿》記載:“清製,入官重正途,自捐例開,官吏乃以資進。”這裏說的“正途”,指科舉考試,是最重要最正式的任官途徑。而清代“捐例”的開啟,也並不比其開科取士晚多少。早在入關不久的順治六年(1649),戶部就以“師旅繁興,歲入不給,議開監生、吏典、承差等援納”。但此並非常例,順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官職捐納,目的性較強,隻是在有特殊需要,如逢戰事、賑災等時,才“開捐”官職以充國庫。


    清代賣官的規模驚人心目,捐納名目繁多:賑捐、軍火捐、海防捐、工捐、米捐、茶捐等。康熙征討準噶爾費用不足,下詔鼓勵富戶捐納,僅山西一省,捐縣丞的有1萬2千人。乾隆時,還出現過白米20石可捐一個縣丞的記載,可想而知,賣官達到了什麽程度。


    清早期,科舉進士出身的“正途”官員,是不與納捐的“異途”官員一起排班站立的。但到了後期,買官的人太多了,衙門充斥了捐納官吏,倒是“客大欺主”,“正途”官員不與捐納官員擠著站的話,就沒地方站了。


    對於玩家會而言買個高官自然可行,叮那些人買完官之後才發現坑:清朝盛行新官候補,稱之為“需次”。鄭板橋等名人都被需次過,王朝璩(qu)還寫了一本《需次燕語》的書。清末縣官李超瓊在《日記》中說,他考中進士後到蘇州,和他一起需次的達48人之多!一位叫唐崧甫的海南籍候補縣令已經候補了20多年;另一位叫劉黎閣的福建候補縣令,候補了26年,甚至連臨時差事也沒撈到過一次!


    與李超瓊同齡的候補知縣查普蔭,候補了幾年,貧病客死他鄉了;他的同鄉王竹更可憐,需次了20年,窮得臉無肉像,好容易在病中得了個荊溪縣令,卻在得到消息的4天後死了。


    清初實行這種候補製度,人數尚可控製。清中期以後無論是通過科舉考試,還是用錢捐官,都需要追加投資才得到實缺。加之督撫等有力者的“保舉”之類,實際上候補早已無序。


    這實缺難找,候補官對那些盤根錯節的士紳毫無威懾力,其它地方暫且不說,山東的玩家勢力把目標瞄準了玩家實打實的官職最高的餘顯。袁世凱在山東上任以來保境安民。袁世凱出任山東巡撫,依靠軍事實力,調和民教,發布告示,並實力推行,處理民教糾紛,“不分民教,但論曲直”,迅速穩定了社會秩序。所以餘顯作為正五品的袁世凱“親兵”還是在npc中有很大的威懾力!


    可餘顯聽到各個玩家勢力發來的信息卻左右為難,答應幫玩家就意味著得罪npc士紳,麵對廣闊分散的鄉村社會,清王朝的控製常常顯得無能為力,而生於斯長於斯的鄉村社會中的士紳們卻具有天然的權威性。因此,在鴉片戰爭時期清政府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士紳們卻借助於“社學”在極短的時間內動員和聚集起數十萬民眾,以至於不僅使“夷人”而且使朝廷大為恐慌。


    況且處置違法的士紳,必須按照特定程序進行,否則地方官就可能因其擅權而被參劾。“生員犯小事者,府州縣行教官責懲。犯大事者,申學黜革,然後定罪。如地方官擅責生員,該學政糾參。”?“生員關係取士大典,若有司視同齊民撻責,殊非恤士之意。今後如果犯事情重,地方官先報學政。俟黜革後,治以應得之罪”?。在身分社會裏,任何昭示尊貴等級的身分,都具有該社會製度所給定的經濟、政治、法律的特權,也隻有因此,擁有身分的人才能擁有特別的地位和權勢。“是以一遊黌序,即為地方官長所敬禮,鄉黨紳士所欽重,即平民且不敢抗衡,廝役隸人無論矣。……故一登科甲,便列縉紳,令人有不敢犯之意,非但因其地位使然,其品望猶足重也”。


    且不說npc士紳是npc官員的後備,同氣連枝,光是處理士紳的程序餘顯都管不了,更何況士紳手握團練兵,真鬧起來餘顯也吃不準自己的分量會不會讓餘顯下台謝罪,畢竟我大中華的國情到21世紀都是“按鬧分配”嘛!正所謂心有餘而力不足。


    可不幫這些玩家勢力就更難辦,“樹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遊戲中可不缺無腦玩家,甚至無腦玩家勢為,人家看你好歹五品官壓不住一個秀才,好點的情況是從此瞧不上餘顯,那可是求之不得;壞點的情況是認為你這是瞧不起他或者是不願幫忙就是不給麵子,那就麻煩大了,npc幹掉一次就行,玩家要真從小仇結成人仇不依不饒就難辦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論戰庚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都亭節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都亭節士並收藏論戰庚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