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子不管李寬在糾結什麽,算是有點相信自家老爹的眼光,學會這手,又有吹噓的利器了,一前一後包圍著李寬,生怕李寬跑了。


    自作孽啊,李寬帶著二程去書房,到了書房,李寬仔細詢問,兩人現在在哪讀書,讀什麽?


    程處默有點開不了口,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連《千字文》都讀得結結巴巴,更別談在學館裏講的《詩經》、《chun秋》之類,從來不知道先生講的啥,李寬一看就知道程處默估計不愛讀書。


    程處亮忙解釋道“不是我兩不愛讀書,陸夫子(陸德明)和孔夫子(孔穎達)上課從不管我們聽的怎麽樣,一心輔導太子,不怪我們”李寬一聽,就算兩個夫子隻顧李承乾,也不會一點不顧你們哥兩,想想問道“你兩在哪個學院讀書?”


    這次程處默不結巴了,自豪地說“弘文館”李寬一聽,才明白,為啥哥兩文采平平,弘文館大多是皇族勳戚子弟,師事學士學習經史書法,比國子監六學的學生地位要高得多了。


    不過正因為如此,弘文館的學生要學的內容比一般太學生少得多,考試的要求也低。學生,同明經、進士,以其資蔭全高,試取粗通文義。這就是有背景的好處,不需要拚死拚活的學習,懂點就好。


    李寬想到有次下朝,聽幾個國子監的大人在講,弘文館的學生把每天的吹牛閑聊也成了ri常功課,豎子不可教啊,當時自己還好笑,哪有這種學院,今天見識了。


    教他們什麽?《三字經》、《百家姓》這類的啟蒙讀物,不要想了,都是宋代才出現的,自己這小,誰會相信自己編的,真講力學,那些公式,引力怎麽解釋,弄不好要把自己當成鬼上身烤了。


    李寬還在思索著,這哥兩自顧自的在李寬書房裏倒騰,想想哥兩以後一襲國公爵位,一個做了李世民女婿,現在哪看得出,現在讀書自己幫不上忙,看來隻有向他們傳授點做人的道理,就好。


    李寬想好教學方向,馬上就行動開,問哥兩讀過《論語》沒?兩小子這次倒是齊道,讀過,心裏想李寬不會是要給他們講《論語》,要知道半部論語治天下,李寬不會這麽能吧。


    沒要兩人等多久,李寬刷刷的在宣紙上寫了十幾句話: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ri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過,則匆憚改。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李寬寫完,讓哥兩看看,程處默拿到紙讚道“好字”,李寬氣的牙癢癢,“不是讓你看字,是看這些話”哥兩才安靜下來看內容。


    等了一會,李寬問他兩,看的怎樣,有什麽感受?


    程處默又來了句讓李寬吐血的話“不明白講啥”,李寬就想扒開哥兩腦子看看,讀過《論語》學到啥,再問,原來館中夫子從來都是領著學子讀幾遍,背下文字即可,從不講解,看個人領悟。


    難道現在夫子都在貫徹執行“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做法?


    李寬也沒心情考慮,夫子怎樣教學,隻好自己先像哥兩解釋下意義,“……愛好仁德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愛好智慧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行為放蕩……愛好勇敢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


    味恭敬而不懂禮法就會煩勞、憂愁;過於謹慎而不懂禮法就會顯得膽小怕事;隻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禮法的人就會魯莽惹禍;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禮法就會尖傷人……”


    哥兩聽的津津有味,看來孔夫子的話還蠻有吸引力的,好容易,李寬講完,喝了幾口水,問哥兩,聽完有什麽感受,這次程處亮答道“孔聖人好會做人。”


    神啊,來個雷劈死我吧,李寬終於明白對牛彈琴的琴師當時在想什麽,“你們就沒有什麽觸動?想想你們有沒有做過什麽讓自己後悔的事,再看看孔夫子怎樣做人的?”


    哥兩這次沒有言語,低頭沉思。過來好一會,程處默抬起頭,這次臉上的憨厚老實不見了,隻有不忿,“難道這樣做人就不會受人打壓,凡是都要找自己不足……哪裏有完人?”


    李寬單看程處默的變化,就知曉程咬金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家的小子,不是愚笨,是有大智之人,不過怎麽會講這話,程處默說完,沒有吱聲,程處亮小滑頭開口了“楚王,我哥沒什麽意思,我們想問你一個問題,


    有個人做人幾乎就是按照你講的做,忠孝仁義禮智信全有,為主立下大功,可是當他主子成功後,本沒有什麽病,為避嫌主子寵幸的臣子,隻好裝病,結果為了逼真,真成了藥罐子,也不知能活多久,你說值嗎?”


    當程處亮講完,程處默也抬頭盯著李寬,李寬一聽就明白,程處亮講的是誰,他們的老爹的結拜兄弟秦叔寶,要知道程咬金不在家中時,小哥兩就是在秦叔寶家裏長大,和秦叔寶感情深厚。


    李寬沒有隨便開口,這是哥兩的心結,秦瓊是唐初著名大將,勇武威名震懾一時,是一個能闖入敵陣取敵將首級的人物,但也因此渾身是傷,過年前李寬聽到秦瓊有病告假,也沒深想,這裏還有隱情?


    再思量,一個人影出現在李寬腦子中,yin沉的眼神,鷹鉤鼻,盯著人就讓人不寒而栗,侯君集。難怪從侯君集迴朝後,秦瓊上了幾次朝,就告假了。不過兩人有什麽過節?


    李寬原本猜測秦瓊自唐統一後,沒有其他出戰立功紀錄就因為傷病纏身,10年後就因病去世,今天聽到了一個大秘密,秦瓊是裝病,結果現在成了真病,李寬才發現自己對於大唐的朝野真是了解的膚淺,對李世民想的太簡單。


    不過現在李寬還要開解這哥兩,李寬裝作聽不懂他們講什麽,隻是語重心長的和程家兄弟說“我呐,隻能告訴你們,安詳是處事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處人第一法,灑月兌是養心第一法。記住這些,再照孔夫子話作,對外就是完人。”


    哥兩對視一下,真心向李寬施了一禮,這是為人處事的總結,不是真心為你的人,怎會告訴你?迴去時,程家兄弟以往那傻憨憨的樣子沒了,世家弟子的風範盡顯無疑。


    程咬金迴到家看到自家的二兒子,才放下心來,程咬金老早就知兩小子有心事,不過不知道是啥,原想用李寬來刺激下,誰知效果這麽好,忙問兩子,為什麽變化這麽大?


    兩程把李寬最後的話告訴老爹,程咬金馬上就偷偷的把這四句變成程家家規,嚴厲要求兩兒子跟在李寬後麵,心想,還是小看寬小郎了。


    標題解釋:傳道是告訴做人的道理做人的方向,授業是為了做好這個人而應該從事的事業,解惑是在做人的道理從事的事業有衝突有迷惑時為我們解答,消除我們的疑惑。李寬隻是傳道,沒有授業、解惑。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雲初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笑在唱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笑在唱歌並收藏風雲初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