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武將當時沒有再爭,隻是問了一句:“縱使學得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在三姓桃源之中,又有何用處!”


    一句話,把祝老夫子和宣老夫子堵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王姓武將沒有堅持隻學武不學文,所以三姓子弟,文武兼習,也有生性疏懶的,索性甚麽也不學,倒也怡然自得,過那無憂無慮無欲無求的快活日子。


    兩位老夫子,在進入山區的時候,每人所帶進來的書籍,都有十幾大箱,所以有的是教學材料。


    就這樣相安無事很多年,三姓也定下了規矩,同姓不通婚,漸漸地,人口就多了起來。


    (當時我聽到這裏,就暗自搖了搖頭。因為那兩位老夫子雖然滿腹經綸,但是中國的古籍之中,自然科學的著作極少,有也是不通的多,什麽“黃鳥入海化為蛤”這種神話式的傳說,都被一本正經寫在書中。)


    (所以,他們一定都不知道,這種情形,若是延續下去,就會出現危機總共隻有三家人家,不是你娶我,就是我嫁你,不出幾代,所有人之間,就都有了血緣關係。)


    (而近親成婚的惡果,十分驚人:下一代的智力減弱,產生白癡。)


    奇怪的是,三姓之中,王、宣兩姓的人口傳衍較多,祝姓卻一連三代,男丁都是單傳,女性相當多。祝姓的男丁,高大挺拔,英俊非凡,成為穀中女孩子傾慕的對象。到了有一代,祝家居然生了三個男丁,可是那三個男丁之中,隻有一個肯成婚,另外兩個,全穀所有適齡女性,除了姓祝的之外,幾乎隻要他們開口,都可以娶之為妻,其中不乏又能幹又美麗的。但是那兩位青年,卻硬是沒有興趣,反倒喜歡和男青年在一起,舉止大似女性,引得穀中所有人都駭異萬分,視為妖孽。


    (當時我不是很明白那是什麽性質的怪事。後來就明白,祝家的男丁,有同性戀的遺傳,這種由遺傳密碼決定的傾向,十分無奈,原因不明。如今世界很多地方,都不再歧視有這種傾向的人。)


    在這平靜的山穀之中,引起了一陣又一陣的風波。偏偏這兩個男丁,聰明之至,穀中所有的書,都被他們讀遍了,見識自然也與眾不同,而且又和所有人格格不入,於是,就寫下了一封信,離開了山穀,結束了在“三姓桃源”中的隱居生活。


    這件事,對“三姓桃源”來說,簡直是爆發了一枚核子彈,一查之下,這兩兄弟,還帶走了一批當初進穀時帶來的珠寶。


    當初,珠寶的數量真不能算少,由於下定決心,在穀中世代隱居,再名貴的珍寶,都沒有用處,所以隻是隨便放在墳地的祠堂之中,當作一種供奉,也沒有專人看守,要帶走是十分容易的事。


    姓祝的兩兄弟犯了“三姓桃源”最嚴重的規條,照規矩,一定要把他們追迴來。他們的兄長,義不容辭,負責去追他們迴來。


    這時,所有人在“三姓桃源”之中,隱居了超過一百多年,對於外麵世界是什麽樣子的,一無所知,一提起要離開山穀,都視為畏途。


    何況,那時祝老大新婚未久,文武全才,武功在穀中,是首三名之選,所以穀中的人都相信他一出馬,就可以把他兩個大逆不道的兄弟追迴來。


    祝老大當年二十四歲,他帶了一包珍貴的珠寶,離開了“三姓桃源”。


    留在山穀中的人,在等著祝家老大的迴來,可是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年又一年,足足等了二十年,祝老大蹤影全無,和他兩個兄弟一樣,看來再也不會迴來了。


    於是,“三姓桃源”之中,祝姓的隻有女性,沒有男人,勢必成為“兩姓桃源”了!


    是三姓還是兩姓,問題都不大,問題是在於,姓祝的三兄弟一去不迴,可知道桃源式的隱居生活不一定能吸引人,神仙式的閑適也未必適合所有人,外麵的花花世界,必然有吸引人之處--這種想法,是一個大缺口,若是一旦堤防崩潰,那麽,三姓桃源也就不再存在了。


    在祝老大走了一年而沒有信息之後,山穀中的父老已經看出了這個危機,可是誰也沒有辦法。一直到了祝老大離去了二十年,雖然祝家三兄弟離去,被當作穀中最大的禁忌,誰也不提,可是那是插在三姓桃源心頭的一顆釘子,誰都知道,不把這顆釘子拔去,總有一天,會有變生不測的大禍事!


    那二十年,山穀中的變化,並不是太大,但總也有變化的。最突出的是,在王姓的一族之中,出了一個文武全才的青年人。


    人有智愚之分,在許多情形下,由天生的遺傳密碼決定,但後天的勤奮,也占很大的成分。山穀中生活舒適,王家獨門龍虎功之中,有幾門最具威力的,要經過十分刻苦的鍛練過程,近乎自虐的發奮,才能有成,已經沒有什麽人肯練,失傳了五六十年,到了這王姓青年身上,竟一一都練成功,那年,這王姓青年才二十二歲,已經是文武全才,成了三姓桃源之中最傑出的人物,雖然年輕,但是在穀中地位極高,儼然是一穀之主了。


    香媽花了不少言詞,介紹這個王姓青年,聽得我有點悠然神往,想像那是一個如何刻苦,努力向上的青年人--任何人隻要有這樣的精神,取得成功是必然的事!


    香媽以手支頤,很是出神,停了好一會,才道:“那時,他是山穀中所有年青人的領袖和偶像,也是所有少女心中的……理想丈夫。”


    她說到這裏,眼神更是茫然,又停了片刻:“在許多許多少女之中,他隻喜歡一個人--”


    在說到“一個人”的時候,聲音又慢又傷感,接著,便是一聲長歎。


    祝香香立時過去,握住了她媽媽的手。祝香香的聲音很低,她說的話,雖然我和況英豪都想說,但是聽了,還是感到意外,她道:“媽,那少女是你?”


    香媽並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是,卻道:“那王姓青年的名字是王天兵!”


    我和況英豪互望了一眼,那個山穀中最出色的青年人,就是我的師父!


    我不由自主,搖了搖頭,因為我在師父身上,絕看不出一個奮發向上的青年人的影子來,雖然說人會變,但是總難以把一個終日喝酒、對著竹子喃喃自語、自暴自棄、消沉之極的人和一個努力向上的青年聯在一起!


    除了他在督促我練武時,還有三分英氣之外,他整個人就像是行屍走肉一樣!


    是什麽事使他有了那麽大的轉變?是因為他愛香媽,而香媽卻嫁了姓祝的?


    一想到這裏,我不禁“啊”地一聲,已經理出了一點頭緒來了。我指著祝香香,道:“那祝家三兄弟……那出穀去找弟弟,也一去不迴的祝老大,是……香香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衛斯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倪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倪匡並收藏少年衛斯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