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達其人,乃是燮國曆史上一位國君的幼子,他上有三位長兄弟,皆是英偉不凡之人,可國君卻卻偏偏溺愛幼子,也不遣他就封,任由他留在王城。
驕縱之下,此人日漸跋扈,結交私臣,橫行不法,甚至欲染指世子之位,如此鬧得天怒人怨,先君薨後,世子便請了宗正寺公議,將他誅殺於城中。
世人議論,皆認為世子雖有些心胸狹窄,但季達此人忘乎所以,仗寵肆意,卻也自有取死之道。
朱炎今日從幼子口中突兀聽到這人,卻是心下一震,隨即有陰怒緩緩而起,他這般逼問之下,卻是讓朱閔越發驚怕,有些瑟縮著欲往蕭淑容身後躲閃。
“站直了別動!”
朱炎冷然低喝,卻是驚得所有人心中一顫,廊下甚至零星有瓷器破碎之聲——如此威儀,卻再無一人敢直視他的目光。
他凝視著朱閔,以前所未有的緩慢聲調,低聲問道:“到底是誰對你提了這事?”
朱閔麵色有些發白,俊秀小臉上微見汗跡,“是……是一位中郎……他跟兒臣談到,要謹防季達之患,不可多言多行。 ”
“哼,這話真是荒謬,你若是季達,那誰是殺弟的世子?!”
朱炎笑容如冰,一字一句,卻更是讓眾人寒入骨髓,他抬起眼,沉聲問道:“是哪一位說得這話?”
麵對朱炎淡漠卻飽含壓力的質問,朱閔目光瞬間一閃。 隨即卻咬緊了牙道:“兒臣……記不住了。 ”
朱炎頓時劍眉高挑,殿中卻在這一瞬化為沉寂僵死,蕭淑容在一旁聽得心驚膽戰,手中絲帕幾乎能絞出水來。
文臣們輪流在禦書館中講授詩書,又時有經筵論辯,很難查出到底是誰多嘴說了這一句——更何況,朱閔這話不盡不實。 顯然並非真地忘卻,而是存心袒護。
朱炎雙目凝視之下。 犀利有如實質,如刀鋒一般在朱閔身上掃過,後者雖然略退了一步,卻仍是閉口不言。
“好……真不愧是我的兒子。 ”
良久,朱炎才淡淡吐出這一句,麵上笑容看不出喜怒,卻更讓蕭淑容心口砰亂。 勉強笑道:“這孩子有時候也頗為愚笨,更不識抬舉。 ”
“父王……母妃。 ”
小小的,仍帶些糯軟的清脆嗓音響起,蕭淑容愕然迴頭,但見朱閔望定了雙親,雙目清澄有如晴空一碧,“無論是誰告訴兒臣這一句,都是出自肺腑的關心愛護。 又何必追究是誰?”
這話直截了當,卻也近乎叛逆的大膽,朱炎雙目一凝,隨即,倒是舒展了眉頭,大殿中響起了他低沉醇厚的笑聲。 “好一個不必追究!”
他斂了笑容,深深望了幼子一眼,雖然深邃,卻也滿含諄諄關切,“你也須記得此人地苦心,戒驕戒躁,低調行事,方能立身存世。 ”
他又閑話了幾句,這才讓蕭淑容取了幾碟瓜果,與朱閔一起退下歇息。
寬大殿堂中。 朱炎從座中而起。 從玄黑金蟒袍袖中伸出雙手,卻不取奏文。 而是從身後書架上拿下一卷羊皮卷軸,不由自主的,翻到了那在燮國朝野膾炙人口地季達故事。
最終兄弟對答一幕,栩栩如生一般在他眼前浮現——
吾與汝,願複為賢兄愛弟,可得乎?
上答曰:覆水難收,始作俑者終需自食苦果。
於是令其披發被麵,以糠塞口,引刀殺之。
看到這讓人毛骨悚然的最後一句,朱炎不禁身上打了個寒戰,他躊躇片刻,指甲在這一句上留下深深掐印,心中千迴百轉,卻是“骨肉相殘”這四字。
他情不自禁的搖了搖頭——朱閔聰明伶俐又知分寸,大約也不會學那季達,跋扈橫行,不容於世……但若他的兄長也如當初那世子般心狠手辣,他這一條性命,亦是如蜉蝣一般了。
他想起這不知名的中郎意味深長的一句,眼前卻如驚雷閃電一般,浮現出朱聞的麵龐——
那般清秀卻暗含冷煞地俊容,那般唇角微動的似笑似諷,以及那永遠幽深難測的一雙眸子……
朱炎的手為之一頓,心下煩躁之外,更是狐疑難定——這個兒子遠離身邊久矣,他到底如何作想,自己卻是弄不清,摸不透了。 即使是前日,他奮不顧身,上前救駕,卻也難以讓自己感受到他的真心。
父子之間,真要相疑若此嗎?
朱炎立於書架的陰影裏,無聲問自己。
殿外涼風如縷,無聲無息的穿透窗紗而來,拂得人頸後涼颼颼的,眼前亦是隻有一片熾日地白光,刺眼而無所適從。
他沉思了片刻,終究將此事按下,卻是取過案間的奏文,一一看了起來。
奏報有厚厚一摞,朱炎一本本看完,麵色卻越發陰沉,第四次以朱筆批下“已知”字樣後,他再也忍耐不住,一甩手,將它扔到了另放的一疊上。
“早日選定新的世子人選……哼。 ”
他想起方才所看到的那些冠冕堂皇之言,心如明鏡,卻更覺不耐,“才過了幾天安生日子,又想得什麽擁立之功!”
他將這些朝臣的名字都掐邊作了記號,再看其中人選,卻幾乎冷笑出聲。
“真是妙人妙語!”
如此不怒反笑,卻更顯得目光如電,聖威赫赫,“先前皆道朱聞久居蠻荒,不知禮數,如今卻有這麽多人眾口一詞,道是穩重沉毅,可堪為嗣!”
他深邃雙眼中閃過一道幽寒,輕若無聲地徐徐道:“我這個次子,實在是一日千裏,讓人刮目相看。 ”
****
蕭淑容攜了朱閔,迴到自己殿中,匆匆叮囑了幾句,便起了車駕,來到安樂侯府中。
早有人在舊地等候,見她前來,不由的輕笑一聲,任由發間淺穗晃動,一派風流溫存地上前欲摟。
蕭淑容卻是想起先前那一夢醒覺後的滿床屍骸,血汙腥臭,雖然明知眼前之人並非是那千創百孔的浮屍,卻也心下一顫,有些不自然的推開了他的懷抱。
她隨即卻自己有些覺得,於是扯起了一道嫵媚笑容,嬌聲嗔笑道:“多虧你教了閔兒那些話。 ”
驕縱之下,此人日漸跋扈,結交私臣,橫行不法,甚至欲染指世子之位,如此鬧得天怒人怨,先君薨後,世子便請了宗正寺公議,將他誅殺於城中。
世人議論,皆認為世子雖有些心胸狹窄,但季達此人忘乎所以,仗寵肆意,卻也自有取死之道。
朱炎今日從幼子口中突兀聽到這人,卻是心下一震,隨即有陰怒緩緩而起,他這般逼問之下,卻是讓朱閔越發驚怕,有些瑟縮著欲往蕭淑容身後躲閃。
“站直了別動!”
朱炎冷然低喝,卻是驚得所有人心中一顫,廊下甚至零星有瓷器破碎之聲——如此威儀,卻再無一人敢直視他的目光。
他凝視著朱閔,以前所未有的緩慢聲調,低聲問道:“到底是誰對你提了這事?”
朱閔麵色有些發白,俊秀小臉上微見汗跡,“是……是一位中郎……他跟兒臣談到,要謹防季達之患,不可多言多行。 ”
“哼,這話真是荒謬,你若是季達,那誰是殺弟的世子?!”
朱炎笑容如冰,一字一句,卻更是讓眾人寒入骨髓,他抬起眼,沉聲問道:“是哪一位說得這話?”
麵對朱炎淡漠卻飽含壓力的質問,朱閔目光瞬間一閃。 隨即卻咬緊了牙道:“兒臣……記不住了。 ”
朱炎頓時劍眉高挑,殿中卻在這一瞬化為沉寂僵死,蕭淑容在一旁聽得心驚膽戰,手中絲帕幾乎能絞出水來。
文臣們輪流在禦書館中講授詩書,又時有經筵論辯,很難查出到底是誰多嘴說了這一句——更何況,朱閔這話不盡不實。 顯然並非真地忘卻,而是存心袒護。
朱炎雙目凝視之下。 犀利有如實質,如刀鋒一般在朱閔身上掃過,後者雖然略退了一步,卻仍是閉口不言。
“好……真不愧是我的兒子。 ”
良久,朱炎才淡淡吐出這一句,麵上笑容看不出喜怒,卻更讓蕭淑容心口砰亂。 勉強笑道:“這孩子有時候也頗為愚笨,更不識抬舉。 ”
“父王……母妃。 ”
小小的,仍帶些糯軟的清脆嗓音響起,蕭淑容愕然迴頭,但見朱閔望定了雙親,雙目清澄有如晴空一碧,“無論是誰告訴兒臣這一句,都是出自肺腑的關心愛護。 又何必追究是誰?”
這話直截了當,卻也近乎叛逆的大膽,朱炎雙目一凝,隨即,倒是舒展了眉頭,大殿中響起了他低沉醇厚的笑聲。 “好一個不必追究!”
他斂了笑容,深深望了幼子一眼,雖然深邃,卻也滿含諄諄關切,“你也須記得此人地苦心,戒驕戒躁,低調行事,方能立身存世。 ”
他又閑話了幾句,這才讓蕭淑容取了幾碟瓜果,與朱閔一起退下歇息。
寬大殿堂中。 朱炎從座中而起。 從玄黑金蟒袍袖中伸出雙手,卻不取奏文。 而是從身後書架上拿下一卷羊皮卷軸,不由自主的,翻到了那在燮國朝野膾炙人口地季達故事。
最終兄弟對答一幕,栩栩如生一般在他眼前浮現——
吾與汝,願複為賢兄愛弟,可得乎?
上答曰:覆水難收,始作俑者終需自食苦果。
於是令其披發被麵,以糠塞口,引刀殺之。
看到這讓人毛骨悚然的最後一句,朱炎不禁身上打了個寒戰,他躊躇片刻,指甲在這一句上留下深深掐印,心中千迴百轉,卻是“骨肉相殘”這四字。
他情不自禁的搖了搖頭——朱閔聰明伶俐又知分寸,大約也不會學那季達,跋扈橫行,不容於世……但若他的兄長也如當初那世子般心狠手辣,他這一條性命,亦是如蜉蝣一般了。
他想起這不知名的中郎意味深長的一句,眼前卻如驚雷閃電一般,浮現出朱聞的麵龐——
那般清秀卻暗含冷煞地俊容,那般唇角微動的似笑似諷,以及那永遠幽深難測的一雙眸子……
朱炎的手為之一頓,心下煩躁之外,更是狐疑難定——這個兒子遠離身邊久矣,他到底如何作想,自己卻是弄不清,摸不透了。 即使是前日,他奮不顧身,上前救駕,卻也難以讓自己感受到他的真心。
父子之間,真要相疑若此嗎?
朱炎立於書架的陰影裏,無聲問自己。
殿外涼風如縷,無聲無息的穿透窗紗而來,拂得人頸後涼颼颼的,眼前亦是隻有一片熾日地白光,刺眼而無所適從。
他沉思了片刻,終究將此事按下,卻是取過案間的奏文,一一看了起來。
奏報有厚厚一摞,朱炎一本本看完,麵色卻越發陰沉,第四次以朱筆批下“已知”字樣後,他再也忍耐不住,一甩手,將它扔到了另放的一疊上。
“早日選定新的世子人選……哼。 ”
他想起方才所看到的那些冠冕堂皇之言,心如明鏡,卻更覺不耐,“才過了幾天安生日子,又想得什麽擁立之功!”
他將這些朝臣的名字都掐邊作了記號,再看其中人選,卻幾乎冷笑出聲。
“真是妙人妙語!”
如此不怒反笑,卻更顯得目光如電,聖威赫赫,“先前皆道朱聞久居蠻荒,不知禮數,如今卻有這麽多人眾口一詞,道是穩重沉毅,可堪為嗣!”
他深邃雙眼中閃過一道幽寒,輕若無聲地徐徐道:“我這個次子,實在是一日千裏,讓人刮目相看。 ”
****
蕭淑容攜了朱閔,迴到自己殿中,匆匆叮囑了幾句,便起了車駕,來到安樂侯府中。
早有人在舊地等候,見她前來,不由的輕笑一聲,任由發間淺穗晃動,一派風流溫存地上前欲摟。
蕭淑容卻是想起先前那一夢醒覺後的滿床屍骸,血汙腥臭,雖然明知眼前之人並非是那千創百孔的浮屍,卻也心下一顫,有些不自然的推開了他的懷抱。
她隨即卻自己有些覺得,於是扯起了一道嫵媚笑容,嬌聲嗔笑道:“多虧你教了閔兒那些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