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銀雪不說什麽,隻是靜靜地望著他,原振俠忽然開朗地笑了起來。


    原振俠一麵笑,一麵道:“真是,盼望有好消息,十分不智,盼不到,就失望了。若是什麽也不盼,怎麽來怎麽應付,哪會有失望呢?”


    曹銀雪十分感慨地歎了一聲,仍然沒有說什麽。原振俠已經什麽都明白了,又何必再多言語。


    原振俠迴到了住所,自然而然,拿起了酒瓶來。可是他猶豫了一會,結果是,他仍然斟了一杯酒……何必刻意不喝酒呢?一切都聽其自然,不是最好嗎?


    所以,到了午夜時分,那兩個無常真的又飄然而至的時候,他也沒有亟亟問他們,有沒有瑪仙的消息。


    兩個無常一出現之後,就發出了十分驚訝的低唿聲,齊聲道:“你的腦部活動……啊,你不再受到情緒的因擾了,真好!”


    原振俠笑:“哪能完全不受情緒的困擾?隻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想得通了……對了,托你們進行的事……有沒有結果?”


    兩個無常沉默了片刻,這使原振俠意識到,不會是什麽好消息。


    過了一會,一個無常才道:“我們有愛神的消息,知道她和……你的瑪仙,經過‘觀察地帶’,繼續遠航。”


    原振俠“啊”地一聲,喝了一口酒,來到窗前,望向深邃的星空。


    他知道,由若幹外星人建立的基地“觀察地帶”,已經遠離地球。愛神帶著瑪仙繼續遠航,不知目的地何在?此刻又在星空的哪一處?是不是在宇宙的某一處,有特殊的力量,可令瑪仙複原?


    他在窗前站了相當久,才緩緩轉過身來,籲了一口氣,並道:“愛神既然帶了瑪仙離去,這說明,總有辦法可以令瑪仙複原的!”


    兩個無常的眼中,閃著異樣的光采,聲音也十分驚訝:“你真的變了!你腦部的活動方式,和以前不一樣,若是在以前,你不會這樣想!”


    原振俠一攤手:“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


    兩個無常感歎:“要研究地球人的行為,真是太困難了,唉!”


    原振俠笑:“別唉聲歎氣,我有一個老朋友,快要一下子成為三個孩子的父親,可是卻成了原始人,情形還可能更壞,你們要幫助他!”


    他把仲大雅的情形說了一說,兩個無常縱聲大笑:“那太簡單了!”


    在兩個無常的承諾中,原振俠閉上了眼睛。在他的腦中,又浮現出了仲大雅一家快樂歡笑的情景,但仲大雅已不再是原始人了!


    記得故事一開始,是一段對白嗎?


    現在,故事要結束了,再來聽一段獨白。


    獨白的是一個十分感慨的老人聲音,十分熟悉,一聽就知道那是老刀。


    “唉,要作這個決定,並不容易……必須除去小刀,而小刀是我的兒子!


    “唉!這個孩子,從小就顯示得到了我的才能遺傳,他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天才的殺手,根本不必如何刻意培養,他就會殺人。他第一次殺人的時候,甚至還不滿十歲!在十多年的殺手生涯中,他成了頂尖的殺手!


    “不知是什麽人說過,別說一個組織之中,即使是在全世界的範圍之內,也不能有兩個頂尖的殺手的並存。小刀可能也是受了這種說法的影響吧,他開始布署要除去我,他的父親。


    “相信他在布署要除去我的時候,一定也十分難以決定,因為我是他的父親,可是他終究作了決定。因為他知道,他不除去我,我會除去他。就像我清楚地知道,如果我不除去他,他必然除去我一樣。


    “他的計畫進行了一半,我才進行反擊,這算是很念父子之情了吧?我引誘他去殺原振俠,而要用最好的殺人方法,令原振俠自殺!他竟然接受了挑戰!


    “一開始,他就錯失了一個機會。他太自信了,以為可以令原振俠自殺,我給他時間去了解原振俠,他的判斷是錯誤的。如果他一開始就拒絕,我就會被逼得自己下手殺他,而有可能在最後關頭下失了手,反倒被他除去。


    “他還有第二個機會,如果他能照我的吩咐,消滅美姬。可是他竟然恬不知恥地,占有了我的……他父親的女人,那使我更加強了決心,他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小刀是自殺的!


    “當然沒有什麽人殺了他,他是自殺的。


    “而我,依然是世界第一的殺手,獨一無二,隻有我才懂得如何殺人!”


    老刀的獨白,曾翻來覆去地說了很多遍,但自然隻需聽過一遍就夠了。


    老刀是頂尖殺手,這一點,似乎不容否認,對嗎?☆尾聲


    很久沒有在故事寫完了之後,加上“尾聲”了。但是《自殺陰謀》這個故事,卻非加不可。


    自殺,是人類行為十分怪異的一種,人結束自己的生命,這種怪異的行為,違反了生物的生命原則。生命的原則是活著,令生命得到延續,直到無可避免的自然死亡來臨……自古以來,人類甚至在不斷努力,想避免自然的死亡!


    可是,自殺這種行為,卻不斷出現,這究竟是為了什麽……心理學家一直在研究自殺者的心理,加以剖析,想找出原因來,成了心理學上的一大課題。


    隻可惜,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自殺者為什麽要自殺,原因也隻有他本人才知道。而每一個人的自殺理由都不同,隻有一點相同:非死不可!


    實在非死不可的理由是什麽,別人也無法了解。


    在《自殺陰謀》的故事之中,寫了許多原振俠傾向自殺時的心理狀態,倒也並不全是揣測,而是很有些體會的。


    在故事發展到三分之二時,報上刊登一個二十歲青年自殺的消息。這個大學心理係三年級的學生跳樓死亡,留下了遺書。


    二十歲已經是大學三年級生,一定是十分聰明的青年。他又是心理係的學生,自然也可以推定,他完全知道自己的想法,完全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絕不是一時衝動,或是出於愚昧的決定。


    他的遺書中有這樣的句子:


    “……千萬不要可憐我,我是抵死的,原因實在太長,一年以前決定,而非一時衝動。不活著是要比活著的好,不要估我點解(為什麽)要自殺,你們點(怎麽)都估唔到,唔簡單。其實死並不一定悲哀,人遲早都會死。”


    這是真實的例子,並不是幻想小說中的故事。


    沒有人會知道,人為什麽要自殺。科學家在努力探索研究,小說家在努力假設,而自殺者還在用各種方法,不斷實行自殺行為。


    各人自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任何社會之中,自殺行為,都受到譴責。


    但自殺者毅然結束自己的生命,總有他們的理由。在這個故事中,已盡了相當的努力,探索自殺者的心態……雖然最後原振俠並沒有自殺!


    (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自殺陰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倪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倪匡並收藏自殺陰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