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王趕緊帶人跑到大別山的邊緣去偷看,果然,一直把他們死死圍住的盧象升天雄軍,已經撤走了。


    官兵修建的臨時營寨裏麵,現在隻剩下一個左良玉還在墨跡,連總兵祖寬和遊擊羅岱等人,也全都已經退走了。


    “隻剩下左良玉了。”闖王大喜:“真是天助我也,我們可以出山了。左良玉一向欺軟怕硬,我們手裏還有幾萬人,左良玉不會認真來和咱們打的,裝個樣子就會放我們走了。”


    闖將點頭:“是的!”


    八大王也笑:“嘿,這下死中求活了。”


    曹操:“唿!趕緊開溜吧,這大別山我真是待膩了。”


    大家都這樣說,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該去哪個方向了。


    闖將皺眉頭想了想道:“我決定還是在河南混,盧象升走後,中原官兵空虛,軍備廢馳,河南還有大旱災肆虐,我們在這裏更容易獲得兵員。”


    另外幾個頭領都覺得有理,決定追隨闖將。


    八大王卻道:“我要去四川,那邊山高林密,地勢複雜,進入蜀山地界之後,沒有官兵能對付我。”


    又有幾個頭領決定追隨八大王。


    就在這時候,一直充當吉祥物,極少發表意見的闖王居然開口道:“我想迴陝西。”


    眾人:“咦?”


    這還是第一次看到吉祥物老大發表這麽明確的意見,以前他不都是跟著闖將跑的嗎?


    眾人驚愕地看著闖王,連闖將都感覺到有點意外,平時老大都聽我的,總是跟著我跑,今天這老大怎麽了?


    闖王:“這一次廬州之戰,讓我從天上直接摔進地底,我以為快要不行了,但是馬上建奴就入關來幫我。我明白了,我是坐擁天命之人,隻要我倒黴,老天爺就會幫我。”


    眾人:“!!!”


    闖王:“我不想藏了,也不想躲了,我要正大光明的幹了。我決定迴陝西,首先攻下西安,據關中為本,奪取天下。”


    眾人:“你瘋了,西安是我們攻得下來的嗎?”


    闖王:“我是有老天爺幫的人,建奴入關,官兵主力都去對付建奴了。西安當然也守備空虛,我順勢攻下西安說不定易如反掌之間。隻要西安在手,我就像王嘉胤大哥當年那樣,稱王,然後開府設衙。”


    眾人:“絲!”


    闖將很想說一句:醒醒,快醒醒,不要在醒著的時候說夢話。


    但是對方畢竟是自己的大哥,闖將不能說話太不給大哥麵子,隻好一臉尷尬地僵著。


    闖王:“誰和我一起去?”


    眾人齊齊向後退了半步。


    有幾個人退到了闖將身後,有幾個人退到了八大王身後,反正就是沒有一個人站在闖王這邊的。


    隻有曹操站在中間,還在努力地維護大局:“闖王大哥,您別衝動,您是天命所歸這一點沒錯,但天命有時候也要和人開玩笑的呀。就算官兵主力都走了,西安也是城高牆厚,就靠一點點衛所兵和民團就能擋住我們。它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太難了點,我們還是先從小一點的州城開始下手吧……”


    闖王搖頭:“我意已決,誰和我一起去?”


    眾人齊齊又後退了半步。


    闖王也不再搖人了:“你們不去,我自己去。”


    他率領他的本部人馬,也是流寇中最大的一股人馬,足足兩萬人,與別的賊首們分開了。


    闖王率軍,向西走出大別山,對著鄖陽地區的山區裏鑽了過去。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另外幾路賊軍,則在闖將、八大王、曹操、革裏眼等人的率領下,分從另外幾個方向走出了大別山。


    八大王去了四川方向。


    闖將則向北走出大別山,準備前往開封。


    闖將一出大別山就發現,左良玉還守在這裏呢。


    他告訴自己,不要怕,左良玉不會攻過來的……


    然而這次他猜錯了。


    左良玉這個人雖然滿身都是怪毛病,但他並不是一無是處的純廢物,他也是偶爾要打一打硬仗的。而且,左良玉手下的兵力主要是來自中州,全是本地兵。


    本地兵可是要守衛家鄉的哦!


    中州兵一個f2a就對著闖將按了過來。


    闖將倉促應戰,雙方從早上一下打到下午,闖將抵擋不住,渡過唐河,逃到田家營。左良玉這一次意外的猛,居然渡河進攻,打得闖將一敗塗地,滿地找牙……


    左良玉打了一場勝仗,得意洋洋,趕緊向朝廷表功。


    沒想到就在這時候,楊繩武上書朝廷,彈劾左良玉對賊軍避而不戰,朱由檢下令讓左良玉立功贖罪。


    左良玉大怒:“操,老子難得認真打一次仗。上麵居然不給賞賜,反而說我避戰?還有天理嗎?還有法律嗎?要這樣玩是吧?老子不打了!誰愛打誰打去。”


    於是,左良玉開擺。


    而另一邊……


    闖王高迎祥,率領本部一萬大軍,出了大別山之後向西,很快又進入了平頂山,沿著山裏走了一陣子,鑽進了鄖陽地區。


    鄖陽地區最能打的,毫無疑問是羅希。


    高迎祥不想去招惹羅希這個最難啃的骨頭,於是翻山越嶺,穿山過林,沿著山區一直向北走,向著潼關行來——


    潼關。


    北臨渭水、黃河,南依秦嶺,當河山咽喉,為關中東部的門戶。


    這裏自古就是軍區。


    明廷當然也在這裏安排了一道人馬。


    不過……


    此地早就被李道玄納入了箱子的視野,在好幾年前,就已經開始經營此處了,此時潼關守軍,已經全部成了天尊信徒。


    雖然他們的編製還是朝廷的官兵,但實際上人人都已經上過了思想課,學過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胸口也全都刺繡上了天尊像。


    潼關守軍們,今天正在迎接客人。


    這位客人正是孫傳庭。


    原來,黃蒲軍校裏的老兵們,因為建奴入侵的事情,全都緊急返迴崗位,隨時準備出擊迎擊建奴去了。


    軍校裏現在剩下的就是一大群新生,加上趴地兔和鄭狗子這兩個點歪技能點的老兵。


    孫傳庭仔細一合計,幹脆就把新生們帶出來,做一做軍事演習,讓他們熟悉一下山地戰。


    於是,他就帶著趴地兔、鄭狗子,數百名軍校新生,兩千新招募的民團新兵蛋子,離開了蒲州,在風淩渡渡過了黃河,來到了潼關。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箱子裏的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十二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十二變並收藏箱子裏的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