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世界之戰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一共三十二名拳手被隨機分配為a,b,c,d四個八人小組,初賽當晚需要安排每個小組打兩輪比賽,決出八強席位,然後等決賽那天一次性全部打完,決出最終的世界冠軍。


    輪番製的賽製其實存在的弊端真心不少,比如拳手的休息和恢複時間很短,根本無法恢複完全,其次因為疲勞的原因又非常容易爆冷,這樣的賽製明顯有些不夠科學。


    但賽製雖然奇葩,但拳手們也隻能服從。


    高晉在梁啟超的筆記本電腦上翻閱瀏覽,開始研究自己的首戰對手。


    來自菏蘭的名將斯丹特,身高一米九四,臂展兩米,體重二百六十二磅,職業戰績四十八勝十五負,二十次終結對手。


    作為站立格鬥最強國之一的菏蘭根本不用過多介紹,這個國家盛產踢拳高手,名震世界拳壇,數十年時間留下了太多的光輝印記。


    這位斯丹特哥們兒身形精悍協調,眼神非常堅毅,拳拳加腿的組合連擊非常順暢淩厲,而且他的下巴非常堅硬,是一名不容小覷的強硬拳手。


    高晉觀摩了幾段對方的比賽視頻,很快便得出了結論,斯丹特硬度很高,但移動步伐略微欠缺,自己有著速度優勢,順利砍倒對方完全沒有問題,區別不過就是時間長短罷了。


    簡單了解了一下對手情況之後,他又將目光投向其他競爭者。


    k1的“世界之戰”之所以被稱之為“世界第一站立平台”,是因為其的開放性與競爭程度,夠資格參戰的拳手無一不是一層一層殺上來的好手,每一個都可堪稱世界頂尖水平,壓根兒不存在水貨。


    曾經蟬聯三屆世界冠軍,黴國最敏捷全麵的終結殺手,知名老將,“世界青年”卡休斯,去年僅僅失利一場的“坦克”傑弗萊德等等等等,無一不是超級殺手,群星薈萃,陣容之豪華堪稱變態!


    可以說比賽還未打響,就讓人充滿了期待。


    有一點值得一提的是,rb作為主辦方,卻因為曾經的第一高手原田弘樹被高晉摧毀,戰績本就欠佳的他沒有資格入選本次“世界之戰”,rb方麵這次沒有人選能夠參與角逐,可以說折騰了這麽久,卻完全是他人的舞台,與他們毫無關係,處境可以說是非常尷尬。


    高晉看到卡休斯等其他人倒是沒啥反應,但看到傑弗萊德那張猙獰的肥臉時,嘴角直抽抽。


    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老天爺保佑,可千萬別讓哥們兒再碰上這個家夥了。


    他著實沒興趣再“屠殺”一次胖子,靠著複製粘貼的方式就能輕鬆擊敗的對手,打贏了有什麽成就感?


    這次的爭霸戰相當於高晉的“期末考試”,危機四伏,充滿了重重未知變數,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他必須要為自己的踢拳生涯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備戰的生活規律,簡單,枯燥,充實,高晉整日勤奮訓練,精神專注。


    在楊總教練和老李的帶領下,他拋卻所有過往負擔,榮耀,真正達到了全身心投入到新的艱難跋涉,一如初學之時那樣的奮鬥歲月。


    本次全麵性的訓練也讓總教練和老李進一步發現了一些平時不明顯的細微問題。


    因為本身反應敏捷,速度夠快,高晉更加擅長進行閃電戰,他拳重,腿快,眼睛夠毒,進攻技法多以中距離為主,長線重擊為輔,這樣的打法自然是先天條件決定了的,但有一點不足之處就是在超近身狀態的對抗。


    高晉遇上近距離的糾纏局麵喜歡稍微拉開一些空間,然後重新組織進攻,這樣有一個缺點就是可能貽誤戰機。


    幹嘛非要主動退開呢?難道就不能揍的對手自己退嗎?


    高晉比較喜歡行程稍長的拳法進攻,如刺拳。直拳,打臉勾拳等,而一些線路刁鑽。行程更短的擊肋勾拳相比較少,假如能增加更多的指上打下,線路刁鑽的擊肋短拳,無疑能夠創造更多的重創機會。


    他的ko紀錄裏很少是由擊肋拳法造成的,這屬於他不明顯的短板。


    肋部屬於拳手最難鍛煉的部位之一,一旦打實,頃刻間就能發揮作用,能夠嚴重削弱對手的體力,甚至是一錘定音。


    為了提高高晉的近戰拳擊水準,楊恭如改進製定了新的訓練計劃。


    第一:多多觀摩拳擊比賽視頻,特別是一些擅長近身打擊型的拳王錄像,一段一段的研究他們的走位,閃躲,攻擊路數。


    第二:邀請專業拳擊手作為陪練,在實戰中摸索經驗,高強度精練兩到三套組合拳法,爭取做到形成身體記憶,憑借本能連續發招。


    第三:加大抗阻繩訓練,進一步強化爆發力,加強抗擊打訓練,為對抗增加更多保險。


    因此,高晉在每天完成常規訓練之後,再次增多了“近身”拳擊的轉項訓練,將他累的死去活來。


    這份訓練計劃無疑是睿智的,遠距離腿法,近距離拳法膝擊,貼身戰短勾,多點進攻,多麵開花,這是最完整的戰鬥體係。


    高晉非常珍惜僅剩的時光,甚至希望時間能夠再慢一些。


    任何感情都會隨著各奔東西而變得愈發淡薄。


    他每天與楊恭如,李海翔,朱毅群等人一起訓練,一起研究,一起吃飯,一如當初初學之時。


    二零一三年新年元月,高晉正式進入二十歲的年紀,時間永遠不可能停下腳步,更不可能倒退。


    一月十六號,經過長達六周的艱苦備戰,時間終於到了要出兵rb了。林遠航的新狼,張馨怡的攝製組,川省衛視的團隊,體育頻道,楊恭如,李海翔,梁啟超,醫務,翻譯,等等,中方團隊成員超過三十人,浩浩蕩蕩的陪著他共同進發最終“考場”!


    一月的天氣寒冷刺骨,寒風凜冽,細雪飛舞,如果說北方的寒冷是物理攻擊的,那麽南方就是魔法攻擊,溫度似乎沒有北方低,但刺骨風寒絲毫不弱。


    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咚!


    近千位拳迷朋友冒著刺骨風寒敲鑼打鼓,高舉橫幅,海報前來相送,在必經之路上站的密密麻麻一眼難望盡頭!


    “華夏力量!” “高晉必勝!” “英雄出征!” “寸草不生!”


    看著那一張張熱情激蕩的麵龐,高晉用力揮手,眼含熱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無名小卒到格鬥巨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曜有禮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曜有禮貌並收藏從無名小卒到格鬥巨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