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十五,月圓之夜,臨淄城外,稷下學宮,戰神劍聖,巔峰對決!”
秦王的使者於十月底抵達齊國都城臨淄,覲見了齊王,順便當場奉上了約戰書。這個約戰書是聶政向秦王專門討要的,為的就是要與劍聖曹秋道公平一戰,曹秋道此人能在世上享名二三十年之久,便可知其實力非同凡響,與之交手動靜肯定不小,再加上稷下學宮中嚴密的守衛,刺殺之道風險太大,故而以國家名義提出約戰,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秦國與齊國在公元前二二八年並稱“東西二帝”,這近三十年來合縱連橫,秦齊二國在政治上屢有交鋒,不過因距離太過遙遠且中間隔著好幾個國家,兩國還沒有直接的對抗過。現如今以聶政的戰神之名約戰劍聖曹秋道,用以決定天下第一劍,彰顯秦國的威風霸業,那是最好不過。當然聶政也在秦國麵前展示了自己的無敵劍術,在秦國接受無數挑戰,奠定了自己秦國第一劍的威名。
臨淄最近非常熱鬧,戰神聶政約戰劍聖曹秋道的消息經由齊王宮迅速傳遍了整個齊國,在各地商家的傳播下,也開始向周圍國家蔓延。隨著臘月十五的臨近,各地的武者也不顧嚴寒的天氣從四方趕來臨淄,想要目睹這決定天下第一誰屬的驚天一戰,這使得平時本就繁華的臨淄更是摩肩擦踵,讓臨淄的商家更是喜笑顏開。
臨淄的各個酒館青樓最近討論最多的就是這了,當然還有一件讓齊國人議論的事,便是荀子的死去。荀子是被人殺死在稷下學宮的家裏的,死去時無聲無息,常年在稷下學宮巡邏的武士們以及劍聖曹秋道都沒有發現是何人潛入殺死荀子。荀子作為一代儒學宗師,其威望並不比曹秋道弱,他的死這讓齊國人都很生氣,可搜查了許久都沒有查明真兇,隻好不了了之,最後隻淪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當然是聶政親自所為,他早已提前半月來到了臨淄,默默地收服了齊墨。這個時代兼並劇烈,國家的觀念其實並不是很強烈,chun秋戰國時期,覆國千餘,誰知道自己的國家是不是轉首而變。所以這些齊墨行會的人更多的是信奉強者,聶政強橫的武力加上秦國這最強盛的國家的威名,讓這些失去首腦的墨者們隻有服軟稱臣。而荀子雖然處於稷下學宮中,又有些劍術功底,但其相對於聶政來說,仍舊是微不足道,自然是無聲無息地死於住所中。
臨淄玉蘭樓,眾人熱切地討論著戰神劍聖明ri的比試,更有甚者利用這次比試作出了地下賭賽,賠率比為1.5:1,兩人的聲望相差無幾,不過此處畢竟是齊國首都,看好曹秋道的人更多,導致聶政的賠率偏高。
“那聶政怎能和師父相比?真是不自量力!”
耳邊傳來酒客們的一陣陣關於月圓之夜比鬥勝負幾率的聲音,韓竭猛然喝光杯中之酒,重重地將酒樽磕在桌上,臉sè滿是不愉。
旁邊仲孫玄華卻笑了起來,悠閑地抿了一口杯中之物,緩緩地道:“這也是一件好事,知道的人越多,參與賭博的人也越多,最少我們能在這場賭事上大賺上一筆。”仲孫家以放高利貸起家,成為了臨淄首屈一指的大商家,這場比鬥的地下賭盤裏仲孫家便是最大的莊家。
韓竭與仲孫玄華均是劍聖曹秋道的徒弟,而且獲得了劍法真傳,這次約戰傳遍天下,遠在韓國的韓竭千裏而來為師助陣。
“還真是異想天開!”旁邊一聲刺耳的嘲諷打斷了仲孫仲華的得意。
兩人偏頭過去,隔壁不遠處坐了三個大漢,皆葛衣芒鞋,體格jing悍,他們此時正旁若無人地談笑,仿佛剛才嘲笑的話不是他們所說。
這其中有兩人正是郭成與荊勇,他二人率領手下跟隨師父赴會,而其他師兄弟則仍留在鹹陽教導其他子弟。前幾ri聶政率他們剛剛收服了齊墨,今ri才正式步入了臨淄的秦國別館,聶政自個在院中研讀各類書籍,揮手將他們兩人打發了出去。他們在別館中也無趣,便讓原齊墨钜子原野派人領著觀察臨淄的布局,以防意外發生。
待到晚間,三人上得玉蘭樓準備用些吃食,剛剛坐定,便聽聞旁邊兩個公子哥正在對曹秋道大肆誇耀而貶低聶政,哪有不怒的。見有人望來,郭成笑著對荊勇道:“聶師說過的那個蚍蜉的故事你還記得麽?”
荊勇明白他的意思,附和道:“當然記得。說的是一隻小小的螞蟻竟然想去搖動大樹,你說可笑不可笑?”
兩人的音量較大,離得沒有多遠的韓竭二人當然也聽在耳中,英俊yin沉的韓竭聽了怒氣上湧,正要拍桌而起,卻被仲孫仲華拉住。
仲孫仲華直立而起,抱拳問道:“本人仲孫仲華,不知幾位高士如何稱唿?”
郭成幾人都沒有起來的意思,倒是郭成悶聲迴答:“高士可不敢當。可我們也沒有結識蚍蜉的打算,還是請迴吧。”
韓竭再也無法忍耐,拍桌而起,怒喝道:“你說誰是蚍蜉?!可敢與我較量一番,看看誰才是蚍蜉撼樹!”
“仲孫兄,韓兄,且慢動手!”說話的是原野,他恭敬地跟著一個麵目粗曠、體格彪悍的中年漢子身後,上樓的時候發現了這場即將爆發的衝突,忙搶前勸阻。
這玉蘭樓龍蛇混雜,能獲得許多齊國內外的情報。聶政在看了半ri書籍後,由原野這個地頭蛇帶領來了這玉蘭樓,卻不想徒弟二人也在此,也不理一旁對峙的韓竭二人。
郭成等人見聶政上來,忙恭敬起立,一揖到地,口稱钜子。他們雖然在內稱其“師父”,但在外均統一稱唿“钜子”,這也是代表了墨者的一種身份。
韓竭聽見眾人對聶政的稱唿,再聯想到剛才郭成的“聶師”之言,馬上想到了他的身份——定是那墨者钜子、有著“戰神”之稱的聶政了,他眼睛一亮,忙上前見禮:“嚐聞戰神之名,不想今ri有幸見到真容。韓竭在此有禮了。”
聶政瞟了他一眼,也沒有理會,徑直走到徒弟桌前坐下。
韓竭眼中厲芒一閃而過,卻依舊抱拳道:“各國傳言戰神武藝出眾,百戰百勝。竭對钜子之劍法神往已久,還請不吝賜教!”戰神的名號太過響亮,兼之在趙在秦均無人能敵,韓竭雖然對自己師尊的劍法信心十足,卻怕師尊吃了年齡的虧,便想趁此為師尊探路,探探這聶政的底子。
旁邊郭成猛拍桌子,怒道:“你還沒有資格挑戰我師父,我來稱稱你的分量!”正要一躍而出,卻被聶政搖首製止。
聶政對此毫無興趣,這個世上的功法基本上沒有內力運行法門,達到前世化勁的高手又太過稀少,要不是為了完成主線任務,他都懶得與人動武,這時見人挑釁,也略有些怒氣。
“滾!”聶政轉首麵向韓竭,魔門縱橫心法運起,配合自身殺敵無數而形成的強大殺氣逼向韓竭,一聲低喝,聲若悶雷。
首當其中的韓竭頓覺雷聲陣陣直入耳膜,毫無防備的他心髒仿佛被人猛擂了一拳,劇痛傳來,一口鮮血不由自主地噴灑而出,又隱隱約約覺得若有千軍萬馬奔騰而殺到,忙退後不已,直至仲孫仲華將其扶助,才覺得腿軟,忙靠在仲孫仲華身上勉強站定。
在場眾人也是一臉駭然,想不到這聶政隻是一聲怒吼就能逼退韓竭這位劍聖高徒,並讓其吐血不已,這究竟是如何神功絕藝,簡直防不勝防。
韓竭也不敢在去挑釁,心裏卻為師尊擔憂起來,忙與仲孫仲華匆匆下樓,吩咐馬車直奔稷下學宮而去。
“聶政的這種神秘手段務必要提醒師尊知曉,不然在比武的途中若毫無防備地接下,恐怕師尊會吃大虧。最好是勸師尊取消這場比試,這聶政太過於危險了。”馬車上,迴想這那依舊浮現眼前的千軍萬馬,韓竭低聲對仲孫仲華說著。
稷下學宮中,劍聖曹秋道輕輕地撫模著手中的“斬將”寶劍,一身白衣的他筆挺如鬆,一點都沒有六十老人的弱態,反倒身材魁梧、神態逼人,仍如三十許人的壯年狀態,這時他聽完韓竭的述說,靜默了半晌,歎氣揮手道:“我知道了。你們下去吧。”
韓竭還是首次見到曹秋道如此模樣,忙問道:“師父,您到底有無把握戰勝這聶政?該給我們透個底啊。”
曹秋道眼中冒出渴望的神采,笑道:“我雖不知道聶政是如何傷你,但為師縱橫天下三十餘載而未嚐一敗,自有取勝之道。這聶政雖是為師平生最大勁敵,我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這種未知的感覺真是奇妙啊,我都有好些年沒有嚐到了,真是期待明晚的決鬥啊!”
韓竭與仲孫仲華麵麵相覷,竟然沒有致勝把握,那還不如另作打算,可惜勸說的話語還沒有開口,就被曹秋道喝退。兩人心裏卻暗下決心,定要在稷下學宮之外布下天羅地網,務必將聶政留於此地,不然若其取勝離去,那可是天下除秦以外諸侯的喉中刺了。若動用兵力鏟除此僚,大不了向外公布,其與師尊兩敗俱傷,正好師尊即將驅離學宮中所有人等,這附近都是齊國之人,怎麽說那還不都是由自己這方決定。
;
秦王的使者於十月底抵達齊國都城臨淄,覲見了齊王,順便當場奉上了約戰書。這個約戰書是聶政向秦王專門討要的,為的就是要與劍聖曹秋道公平一戰,曹秋道此人能在世上享名二三十年之久,便可知其實力非同凡響,與之交手動靜肯定不小,再加上稷下學宮中嚴密的守衛,刺殺之道風險太大,故而以國家名義提出約戰,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秦國與齊國在公元前二二八年並稱“東西二帝”,這近三十年來合縱連橫,秦齊二國在政治上屢有交鋒,不過因距離太過遙遠且中間隔著好幾個國家,兩國還沒有直接的對抗過。現如今以聶政的戰神之名約戰劍聖曹秋道,用以決定天下第一劍,彰顯秦國的威風霸業,那是最好不過。當然聶政也在秦國麵前展示了自己的無敵劍術,在秦國接受無數挑戰,奠定了自己秦國第一劍的威名。
臨淄最近非常熱鬧,戰神聶政約戰劍聖曹秋道的消息經由齊王宮迅速傳遍了整個齊國,在各地商家的傳播下,也開始向周圍國家蔓延。隨著臘月十五的臨近,各地的武者也不顧嚴寒的天氣從四方趕來臨淄,想要目睹這決定天下第一誰屬的驚天一戰,這使得平時本就繁華的臨淄更是摩肩擦踵,讓臨淄的商家更是喜笑顏開。
臨淄的各個酒館青樓最近討論最多的就是這了,當然還有一件讓齊國人議論的事,便是荀子的死去。荀子是被人殺死在稷下學宮的家裏的,死去時無聲無息,常年在稷下學宮巡邏的武士們以及劍聖曹秋道都沒有發現是何人潛入殺死荀子。荀子作為一代儒學宗師,其威望並不比曹秋道弱,他的死這讓齊國人都很生氣,可搜查了許久都沒有查明真兇,隻好不了了之,最後隻淪為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當然是聶政親自所為,他早已提前半月來到了臨淄,默默地收服了齊墨。這個時代兼並劇烈,國家的觀念其實並不是很強烈,chun秋戰國時期,覆國千餘,誰知道自己的國家是不是轉首而變。所以這些齊墨行會的人更多的是信奉強者,聶政強橫的武力加上秦國這最強盛的國家的威名,讓這些失去首腦的墨者們隻有服軟稱臣。而荀子雖然處於稷下學宮中,又有些劍術功底,但其相對於聶政來說,仍舊是微不足道,自然是無聲無息地死於住所中。
臨淄玉蘭樓,眾人熱切地討論著戰神劍聖明ri的比試,更有甚者利用這次比試作出了地下賭賽,賠率比為1.5:1,兩人的聲望相差無幾,不過此處畢竟是齊國首都,看好曹秋道的人更多,導致聶政的賠率偏高。
“那聶政怎能和師父相比?真是不自量力!”
耳邊傳來酒客們的一陣陣關於月圓之夜比鬥勝負幾率的聲音,韓竭猛然喝光杯中之酒,重重地將酒樽磕在桌上,臉sè滿是不愉。
旁邊仲孫玄華卻笑了起來,悠閑地抿了一口杯中之物,緩緩地道:“這也是一件好事,知道的人越多,參與賭博的人也越多,最少我們能在這場賭事上大賺上一筆。”仲孫家以放高利貸起家,成為了臨淄首屈一指的大商家,這場比鬥的地下賭盤裏仲孫家便是最大的莊家。
韓竭與仲孫玄華均是劍聖曹秋道的徒弟,而且獲得了劍法真傳,這次約戰傳遍天下,遠在韓國的韓竭千裏而來為師助陣。
“還真是異想天開!”旁邊一聲刺耳的嘲諷打斷了仲孫仲華的得意。
兩人偏頭過去,隔壁不遠處坐了三個大漢,皆葛衣芒鞋,體格jing悍,他們此時正旁若無人地談笑,仿佛剛才嘲笑的話不是他們所說。
這其中有兩人正是郭成與荊勇,他二人率領手下跟隨師父赴會,而其他師兄弟則仍留在鹹陽教導其他子弟。前幾ri聶政率他們剛剛收服了齊墨,今ri才正式步入了臨淄的秦國別館,聶政自個在院中研讀各類書籍,揮手將他們兩人打發了出去。他們在別館中也無趣,便讓原齊墨钜子原野派人領著觀察臨淄的布局,以防意外發生。
待到晚間,三人上得玉蘭樓準備用些吃食,剛剛坐定,便聽聞旁邊兩個公子哥正在對曹秋道大肆誇耀而貶低聶政,哪有不怒的。見有人望來,郭成笑著對荊勇道:“聶師說過的那個蚍蜉的故事你還記得麽?”
荊勇明白他的意思,附和道:“當然記得。說的是一隻小小的螞蟻竟然想去搖動大樹,你說可笑不可笑?”
兩人的音量較大,離得沒有多遠的韓竭二人當然也聽在耳中,英俊yin沉的韓竭聽了怒氣上湧,正要拍桌而起,卻被仲孫仲華拉住。
仲孫仲華直立而起,抱拳問道:“本人仲孫仲華,不知幾位高士如何稱唿?”
郭成幾人都沒有起來的意思,倒是郭成悶聲迴答:“高士可不敢當。可我們也沒有結識蚍蜉的打算,還是請迴吧。”
韓竭再也無法忍耐,拍桌而起,怒喝道:“你說誰是蚍蜉?!可敢與我較量一番,看看誰才是蚍蜉撼樹!”
“仲孫兄,韓兄,且慢動手!”說話的是原野,他恭敬地跟著一個麵目粗曠、體格彪悍的中年漢子身後,上樓的時候發現了這場即將爆發的衝突,忙搶前勸阻。
這玉蘭樓龍蛇混雜,能獲得許多齊國內外的情報。聶政在看了半ri書籍後,由原野這個地頭蛇帶領來了這玉蘭樓,卻不想徒弟二人也在此,也不理一旁對峙的韓竭二人。
郭成等人見聶政上來,忙恭敬起立,一揖到地,口稱钜子。他們雖然在內稱其“師父”,但在外均統一稱唿“钜子”,這也是代表了墨者的一種身份。
韓竭聽見眾人對聶政的稱唿,再聯想到剛才郭成的“聶師”之言,馬上想到了他的身份——定是那墨者钜子、有著“戰神”之稱的聶政了,他眼睛一亮,忙上前見禮:“嚐聞戰神之名,不想今ri有幸見到真容。韓竭在此有禮了。”
聶政瞟了他一眼,也沒有理會,徑直走到徒弟桌前坐下。
韓竭眼中厲芒一閃而過,卻依舊抱拳道:“各國傳言戰神武藝出眾,百戰百勝。竭對钜子之劍法神往已久,還請不吝賜教!”戰神的名號太過響亮,兼之在趙在秦均無人能敵,韓竭雖然對自己師尊的劍法信心十足,卻怕師尊吃了年齡的虧,便想趁此為師尊探路,探探這聶政的底子。
旁邊郭成猛拍桌子,怒道:“你還沒有資格挑戰我師父,我來稱稱你的分量!”正要一躍而出,卻被聶政搖首製止。
聶政對此毫無興趣,這個世上的功法基本上沒有內力運行法門,達到前世化勁的高手又太過稀少,要不是為了完成主線任務,他都懶得與人動武,這時見人挑釁,也略有些怒氣。
“滾!”聶政轉首麵向韓竭,魔門縱橫心法運起,配合自身殺敵無數而形成的強大殺氣逼向韓竭,一聲低喝,聲若悶雷。
首當其中的韓竭頓覺雷聲陣陣直入耳膜,毫無防備的他心髒仿佛被人猛擂了一拳,劇痛傳來,一口鮮血不由自主地噴灑而出,又隱隱約約覺得若有千軍萬馬奔騰而殺到,忙退後不已,直至仲孫仲華將其扶助,才覺得腿軟,忙靠在仲孫仲華身上勉強站定。
在場眾人也是一臉駭然,想不到這聶政隻是一聲怒吼就能逼退韓竭這位劍聖高徒,並讓其吐血不已,這究竟是如何神功絕藝,簡直防不勝防。
韓竭也不敢在去挑釁,心裏卻為師尊擔憂起來,忙與仲孫仲華匆匆下樓,吩咐馬車直奔稷下學宮而去。
“聶政的這種神秘手段務必要提醒師尊知曉,不然在比武的途中若毫無防備地接下,恐怕師尊會吃大虧。最好是勸師尊取消這場比試,這聶政太過於危險了。”馬車上,迴想這那依舊浮現眼前的千軍萬馬,韓竭低聲對仲孫仲華說著。
稷下學宮中,劍聖曹秋道輕輕地撫模著手中的“斬將”寶劍,一身白衣的他筆挺如鬆,一點都沒有六十老人的弱態,反倒身材魁梧、神態逼人,仍如三十許人的壯年狀態,這時他聽完韓竭的述說,靜默了半晌,歎氣揮手道:“我知道了。你們下去吧。”
韓竭還是首次見到曹秋道如此模樣,忙問道:“師父,您到底有無把握戰勝這聶政?該給我們透個底啊。”
曹秋道眼中冒出渴望的神采,笑道:“我雖不知道聶政是如何傷你,但為師縱橫天下三十餘載而未嚐一敗,自有取勝之道。這聶政雖是為師平生最大勁敵,我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這種未知的感覺真是奇妙啊,我都有好些年沒有嚐到了,真是期待明晚的決鬥啊!”
韓竭與仲孫仲華麵麵相覷,竟然沒有致勝把握,那還不如另作打算,可惜勸說的話語還沒有開口,就被曹秋道喝退。兩人心裏卻暗下決心,定要在稷下學宮之外布下天羅地網,務必將聶政留於此地,不然若其取勝離去,那可是天下除秦以外諸侯的喉中刺了。若動用兵力鏟除此僚,大不了向外公布,其與師尊兩敗俱傷,正好師尊即將驅離學宮中所有人等,這附近都是齊國之人,怎麽說那還不都是由自己這方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