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戢幹戈弓矢藏兮。
麒麟來臻鳳凰翔兮。
與天相保永無疆兮。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
三千人的趙國騎兵隊伍趕著牛羊馬匹,護送著戰友們的骨灰,雄赳赳氣昂昂地向著歸途而去,沿路引吭高歌,響遍草原。
……
鹹陽外,項少龍正帶著幾位嬌妻登上了烏氏牧場外的拜月峰,以排遣婷芳氏逝去帶來的哀痛。項少龍不僅早在大半年率領烏氏一族從趙國叛逃至秦國,而且又一次假扮馬癡董匡再次去邯鄲,費盡心思擒住了趙穆而迴。
由這裏朝下望去,隻見烏家牧場盡收眼底之下,茫茫芳草,清溪流泉,牛馬羊或聚或散地分布在草原上。院落樓房在森中掩映著,風光如畫,教人心爽神馳。
烏廷芳在一旁道:“四哥遣人由北疆送了一批上等的何首烏來,說要給項郎浸酒,聽爹說他最近大敗匈奴左賢王部,戰績彪炳哩!”項少龍幾人結拜,項少龍排行第三,王翦排行第四,烏廷芳年紀還小,自是稱唿其為四哥。
項少龍暗忖總算聽到一個好消息。
他對王翦自是信心十足,戰國四大名將“起、翦、頗、牧”,就是白起、王翦、廉頗和李牧。秦趙各占一半。若非孝成王走錯了長平那著棋,以隻擅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了廉頗,秦趙勝敗之數,仍是難以逆料呢。現在廉頗垂垂老矣,雖有不世將材的李牧鎮著大局,一來無可用之兵,更因朝政落到郭開這不能容物的jiān人手內,處處受製,恐亦有力難展,在這種情況下,趙國哪還有振興之望?白起已死,這天下將屬於王翦的了。
“不過聽四哥說,他在攻擊匈奴的時候遇到了聶政,聽說其已攻破匈奴王帳了,邊疆都傳聞其戰神在世。”烏廷芳顯然迴想起了那場宮廷夜宴上閃電般的一幕,眼神有些迷離。
項少龍心中一凜,想要詳細了解,烏廷芳卻說不上來。
初來乍到的烏氏牧場情報網絡還未建立起來,對其他國家的事情還是了解不多,隻知曉許多傳聞,具體的過程卻不甚了解。迴到牧場的項少龍也是無奈,這段時間裏他都沉浸在往事中,不可自拔,對於外界的消息也沒有了解,而烏氏畢竟底蘊太少,比不得呂不韋等人。
返抵鹹陽的第二天晚上,呂不韋在相府設宴款待項少龍,陪客則有蒙驁、呂府管家圖先和正在那裏作客的yin陽家鄒衍。
酒過三巡,項少龍打聽起了聶政的消息:“聽說最近趙國已攻破匈奴王帳了,不知相國可知此事?”
呂不韋皺了皺眉頭,旁邊蒙鶩卻臉帶敬意地道:“這件事已經得到確認,趙王遷已經收到匈奴攣鞮狐塗單於的頭顱與旗帳。聶政一戰而厥匈奴王庭,真不愧戰神之名。”
項少龍急忙追問,蒙鶩在旁詳細解說。
原來在項少龍擒拿趙穆、迴歸鹹陽的時候,趙國代郡邊境,李牧與聶政共同設謀,誘殺匈奴騎兵十萬餘,緊接著聶政率領騎兵萬餘,直插匈奴王庭,沿途各匈奴部落皆被剿滅,匈奴單於在王庭集結了最後五萬控弦之士,也被其一攻而破,此一戰即斬殺攣鞮狐塗單於,並親自斬殺當護及以上將領三十餘人,殲敵三萬餘人,匈奴餘眾驚慌而北走。聶政此戰驚動天下,邊塞軍民均唿其為“戰神”。
“現在李牧已調入邯鄲,擔任相國之位,而聶政則替代李牧的位子,為代郡郡守。攝政的趙王後曾想將公主許配給他,以作賞賜與拉攏,卻被他以‘胡虜未滅,無以家為’的誌向給予拒絕。聽說其最近厲兵秣馬,正準備出兵東胡。此真豪士也!”蒙鶩在此向往著,嘴裏輕輕地哼著那響徹草原的歌謠:“載戢幹戈弓矢藏兮。麒麟來臻鳳凰翔兮。與天相保永無疆兮。親親百年各延長兮。”
“經此一役,此人聲望在趙國直逼李牧,但以後卻是我大秦的勁敵!”呂不韋以為秦太子嬴政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正將大秦當作自家之物,大秦的敵人即是自己的敵人,看見他國的人才便想收為己用,“聽聞少龍與其發跡之前曾是舊交,可知其底細?”
這句問話讓項少龍心中一驚:“當時聶政與自己交往沒有幾次,並且在第一次見麵之後就關係斷裂,雖然其送給自己墨子劍法三大殺招,但之後根本就沒有見麵,呂不韋是如何知道我們之間的關係呢?難道他的間諜就這麽厲害?”
項少龍忙道:“我隻知道這聶政武藝驚人,單打獨鬥下恐無人是其敵手。至於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不過聽說趙穆也是他的徒弟,如果讓他知道趙穆是我所捕獲,恐怕也不會放過我。”
“哦?這就奇怪了,此人就仿佛憑空冒出來一般,無親朋好友,無鄰裏故人。”呂不韋似有所指,讓項少龍心驚膽顫,“又不好權勢,不好美sè,簡直就是無懈可擊嘛!少龍不必擔心,趙穆之事是為國事,若這聶政願意加入秦國的話,想必也不會將國事當成私仇了。”
項少龍不知其是否也調查過自己的過往,總感覺呂不韋在敲打著自己,忙出著主意:“既然無法在他身上想辦法,那可以從外部著手,可行當初趙括代廉頗之事!”趙王室對於外姓將領的防範也是挺重,要不當年也不會出現長平之敗了,以後也不會有殺李牧之舉。
蒙鶩在旁也道:“這次聶政千裏直驅匈奴王庭,並沒有向趙王請示,聽說當時李牧也不同意他的作法。雖然赴任之初,有過趙王的粗略指示,但這麽大的出征戰事,也沒有預先報備,也可以算私自出兵了。蒙某相信,趙王室肯定對其有所猜疑。”
呂不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呂不韋正要說話,忽有一家將匆匆進來,到呂不韋耳邊說了幾句話,引得人人側目。
呂不韋聽得不住動容,失聲道:“趙孝成王病死了!”
一時廳內靜至極點。
……
當晚眾人迴到烏府後,隨他們迴來的鄒衍找了項少龍去說話。
在寧靜的偏廳裏,閑話兩句後,鄒衍道:“當年在大梁的時候,老夫曾說過,在齊國發現一顆新星,移往天場上趙魏交界的地方,便知這時代的新聖人,終於出現,於是來到大梁,找尋新主,同時也遇到了少龍你。”
項少龍聽聞此話,心神不由再次飛往那個冬天。
“其實……當時還有其他的發現。”鄒衍猶豫了一會,打斷了他的迴想,“這顆新星出現的同時,破軍星也是光芒萬丈,照耀趙國。”
“這破軍星代表什麽意思?”項少龍很是不解。
鄒衍道:“破軍為縱橫天下之將,這種命格的人一生飄迫,大起大落,卻有著一舉成名的英雄體質,其與七殺、貪狼二星共同組成‘殺破狼’之局,此三星一旦聚合,天下必將易主,無可逆轉!我開始以為這新星同時也是戰陣出生,但最近我發覺不對,如果說新星是指少龍你的話,那麽那聶政便為破軍!”
項少龍如在雲裏霧裏,聽不懂他的話,他和聶政二人同時降臨此時空,為什麽隻有他是新星呢?
“幹爹的意思是,這聶政以後會縱橫天下、無人能敵?”項少龍揣測道。
鄒衍好笑道:“哪有這種人存在?這隻是一種命格!不過以我推測,這聶政的確戰陣無雙,少有人敵。但以天象觀測,他的光芒不會存在太久。”
“這是為什麽?”
鄒衍仿佛在想著如何措辭可以讓其明白,一會兒後才道:“這有可能隱居山野、不問世事,也有可能死去。反正一段時間之後其影響不了周圍的人,就如此人不在此世一般。”
不在此世?以聶政如此武藝,幾乎無人能傷其分毫,怎麽可能不在此世?難道是病死?……等等!不在此世——不在此時空!也就是說聶政有可能迴去原來的時空麽!
那我該怎麽辦?我還有嬌妻美妾,我還有兄弟在此!
項少龍的心徹底淩亂了。
……
攻破匈奴王庭已經三個月了,俘獲的牛羊群也早已分發給代郡的民眾。被這場大勝激發出火般熱情的軍民們均踴躍擁護著聶政的討胡方略,都在為半年後攻打東胡的戰役做著物資準備。
代郡治所代縣城外軍營中,聶政正在訓練弓弩兵陣法大秦破軍陣,目前其早已經將自己的騎兵兵種屬xing增加到滿級,現在他想在半年內盡量提高弓弩兵兵種威力,這樣騎shè手們在攻打東胡的戰鬥中將可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將軍!”大徒弟郭成待聶政完成當ri的訓練後,叫住了他。
聶政很是厭惡在訓練中被打斷——不管是軍隊訓練還是個人修煉——這意味著他之後還得花費時間開始訓練,當ri的訓練時間未達到就白白浪費了。所以他的徒弟及麾下的將士們都清楚他的脾氣,除了有緊急軍情外,其他的事務都會在其訓練完畢後匯報。
“什麽事?”聶政走下閱兵台,邊用毛巾擦汗邊問道。
郭成匯報道:“大王的使者又來了,還是讓您迴邯鄲述職。”
“又來了?”聶政皺著眉頭。這是趙王遷上任來的第三次宣讀詔令了,前兩次趙王遷便發布詔令以升其官職,想將其調到邯鄲,聶政都以東胡窺視邊境為借口推掉了。目前趙國各地暫無戰事,如果聶政被調離代郡,恐怕許久都沒有用武之地。
“這次恐怕推月兌不了,聽說是準備升將軍為大將軍。”郭成不太明白他的想法,師父對官職提升好像一點都不在意,隻對攻打胡人感興趣,師父與胡人有著這麽深沉的仇恨麽?難道不怕趙王對他起想法麽?
;
麒麟來臻鳳凰翔兮。
與天相保永無疆兮。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
三千人的趙國騎兵隊伍趕著牛羊馬匹,護送著戰友們的骨灰,雄赳赳氣昂昂地向著歸途而去,沿路引吭高歌,響遍草原。
……
鹹陽外,項少龍正帶著幾位嬌妻登上了烏氏牧場外的拜月峰,以排遣婷芳氏逝去帶來的哀痛。項少龍不僅早在大半年率領烏氏一族從趙國叛逃至秦國,而且又一次假扮馬癡董匡再次去邯鄲,費盡心思擒住了趙穆而迴。
由這裏朝下望去,隻見烏家牧場盡收眼底之下,茫茫芳草,清溪流泉,牛馬羊或聚或散地分布在草原上。院落樓房在森中掩映著,風光如畫,教人心爽神馳。
烏廷芳在一旁道:“四哥遣人由北疆送了一批上等的何首烏來,說要給項郎浸酒,聽爹說他最近大敗匈奴左賢王部,戰績彪炳哩!”項少龍幾人結拜,項少龍排行第三,王翦排行第四,烏廷芳年紀還小,自是稱唿其為四哥。
項少龍暗忖總算聽到一個好消息。
他對王翦自是信心十足,戰國四大名將“起、翦、頗、牧”,就是白起、王翦、廉頗和李牧。秦趙各占一半。若非孝成王走錯了長平那著棋,以隻擅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了廉頗,秦趙勝敗之數,仍是難以逆料呢。現在廉頗垂垂老矣,雖有不世將材的李牧鎮著大局,一來無可用之兵,更因朝政落到郭開這不能容物的jiān人手內,處處受製,恐亦有力難展,在這種情況下,趙國哪還有振興之望?白起已死,這天下將屬於王翦的了。
“不過聽四哥說,他在攻擊匈奴的時候遇到了聶政,聽說其已攻破匈奴王帳了,邊疆都傳聞其戰神在世。”烏廷芳顯然迴想起了那場宮廷夜宴上閃電般的一幕,眼神有些迷離。
項少龍心中一凜,想要詳細了解,烏廷芳卻說不上來。
初來乍到的烏氏牧場情報網絡還未建立起來,對其他國家的事情還是了解不多,隻知曉許多傳聞,具體的過程卻不甚了解。迴到牧場的項少龍也是無奈,這段時間裏他都沉浸在往事中,不可自拔,對於外界的消息也沒有了解,而烏氏畢竟底蘊太少,比不得呂不韋等人。
返抵鹹陽的第二天晚上,呂不韋在相府設宴款待項少龍,陪客則有蒙驁、呂府管家圖先和正在那裏作客的yin陽家鄒衍。
酒過三巡,項少龍打聽起了聶政的消息:“聽說最近趙國已攻破匈奴王帳了,不知相國可知此事?”
呂不韋皺了皺眉頭,旁邊蒙鶩卻臉帶敬意地道:“這件事已經得到確認,趙王遷已經收到匈奴攣鞮狐塗單於的頭顱與旗帳。聶政一戰而厥匈奴王庭,真不愧戰神之名。”
項少龍急忙追問,蒙鶩在旁詳細解說。
原來在項少龍擒拿趙穆、迴歸鹹陽的時候,趙國代郡邊境,李牧與聶政共同設謀,誘殺匈奴騎兵十萬餘,緊接著聶政率領騎兵萬餘,直插匈奴王庭,沿途各匈奴部落皆被剿滅,匈奴單於在王庭集結了最後五萬控弦之士,也被其一攻而破,此一戰即斬殺攣鞮狐塗單於,並親自斬殺當護及以上將領三十餘人,殲敵三萬餘人,匈奴餘眾驚慌而北走。聶政此戰驚動天下,邊塞軍民均唿其為“戰神”。
“現在李牧已調入邯鄲,擔任相國之位,而聶政則替代李牧的位子,為代郡郡守。攝政的趙王後曾想將公主許配給他,以作賞賜與拉攏,卻被他以‘胡虜未滅,無以家為’的誌向給予拒絕。聽說其最近厲兵秣馬,正準備出兵東胡。此真豪士也!”蒙鶩在此向往著,嘴裏輕輕地哼著那響徹草原的歌謠:“載戢幹戈弓矢藏兮。麒麟來臻鳳凰翔兮。與天相保永無疆兮。親親百年各延長兮。”
“經此一役,此人聲望在趙國直逼李牧,但以後卻是我大秦的勁敵!”呂不韋以為秦太子嬴政是自己親生的兒子,正將大秦當作自家之物,大秦的敵人即是自己的敵人,看見他國的人才便想收為己用,“聽聞少龍與其發跡之前曾是舊交,可知其底細?”
這句問話讓項少龍心中一驚:“當時聶政與自己交往沒有幾次,並且在第一次見麵之後就關係斷裂,雖然其送給自己墨子劍法三大殺招,但之後根本就沒有見麵,呂不韋是如何知道我們之間的關係呢?難道他的間諜就這麽厲害?”
項少龍忙道:“我隻知道這聶政武藝驚人,單打獨鬥下恐無人是其敵手。至於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不過聽說趙穆也是他的徒弟,如果讓他知道趙穆是我所捕獲,恐怕也不會放過我。”
“哦?這就奇怪了,此人就仿佛憑空冒出來一般,無親朋好友,無鄰裏故人。”呂不韋似有所指,讓項少龍心驚膽顫,“又不好權勢,不好美sè,簡直就是無懈可擊嘛!少龍不必擔心,趙穆之事是為國事,若這聶政願意加入秦國的話,想必也不會將國事當成私仇了。”
項少龍不知其是否也調查過自己的過往,總感覺呂不韋在敲打著自己,忙出著主意:“既然無法在他身上想辦法,那可以從外部著手,可行當初趙括代廉頗之事!”趙王室對於外姓將領的防範也是挺重,要不當年也不會出現長平之敗了,以後也不會有殺李牧之舉。
蒙鶩在旁也道:“這次聶政千裏直驅匈奴王庭,並沒有向趙王請示,聽說當時李牧也不同意他的作法。雖然赴任之初,有過趙王的粗略指示,但這麽大的出征戰事,也沒有預先報備,也可以算私自出兵了。蒙某相信,趙王室肯定對其有所猜疑。”
呂不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呂不韋正要說話,忽有一家將匆匆進來,到呂不韋耳邊說了幾句話,引得人人側目。
呂不韋聽得不住動容,失聲道:“趙孝成王病死了!”
一時廳內靜至極點。
……
當晚眾人迴到烏府後,隨他們迴來的鄒衍找了項少龍去說話。
在寧靜的偏廳裏,閑話兩句後,鄒衍道:“當年在大梁的時候,老夫曾說過,在齊國發現一顆新星,移往天場上趙魏交界的地方,便知這時代的新聖人,終於出現,於是來到大梁,找尋新主,同時也遇到了少龍你。”
項少龍聽聞此話,心神不由再次飛往那個冬天。
“其實……當時還有其他的發現。”鄒衍猶豫了一會,打斷了他的迴想,“這顆新星出現的同時,破軍星也是光芒萬丈,照耀趙國。”
“這破軍星代表什麽意思?”項少龍很是不解。
鄒衍道:“破軍為縱橫天下之將,這種命格的人一生飄迫,大起大落,卻有著一舉成名的英雄體質,其與七殺、貪狼二星共同組成‘殺破狼’之局,此三星一旦聚合,天下必將易主,無可逆轉!我開始以為這新星同時也是戰陣出生,但最近我發覺不對,如果說新星是指少龍你的話,那麽那聶政便為破軍!”
項少龍如在雲裏霧裏,聽不懂他的話,他和聶政二人同時降臨此時空,為什麽隻有他是新星呢?
“幹爹的意思是,這聶政以後會縱橫天下、無人能敵?”項少龍揣測道。
鄒衍好笑道:“哪有這種人存在?這隻是一種命格!不過以我推測,這聶政的確戰陣無雙,少有人敵。但以天象觀測,他的光芒不會存在太久。”
“這是為什麽?”
鄒衍仿佛在想著如何措辭可以讓其明白,一會兒後才道:“這有可能隱居山野、不問世事,也有可能死去。反正一段時間之後其影響不了周圍的人,就如此人不在此世一般。”
不在此世?以聶政如此武藝,幾乎無人能傷其分毫,怎麽可能不在此世?難道是病死?……等等!不在此世——不在此時空!也就是說聶政有可能迴去原來的時空麽!
那我該怎麽辦?我還有嬌妻美妾,我還有兄弟在此!
項少龍的心徹底淩亂了。
……
攻破匈奴王庭已經三個月了,俘獲的牛羊群也早已分發給代郡的民眾。被這場大勝激發出火般熱情的軍民們均踴躍擁護著聶政的討胡方略,都在為半年後攻打東胡的戰役做著物資準備。
代郡治所代縣城外軍營中,聶政正在訓練弓弩兵陣法大秦破軍陣,目前其早已經將自己的騎兵兵種屬xing增加到滿級,現在他想在半年內盡量提高弓弩兵兵種威力,這樣騎shè手們在攻打東胡的戰鬥中將可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將軍!”大徒弟郭成待聶政完成當ri的訓練後,叫住了他。
聶政很是厭惡在訓練中被打斷——不管是軍隊訓練還是個人修煉——這意味著他之後還得花費時間開始訓練,當ri的訓練時間未達到就白白浪費了。所以他的徒弟及麾下的將士們都清楚他的脾氣,除了有緊急軍情外,其他的事務都會在其訓練完畢後匯報。
“什麽事?”聶政走下閱兵台,邊用毛巾擦汗邊問道。
郭成匯報道:“大王的使者又來了,還是讓您迴邯鄲述職。”
“又來了?”聶政皺著眉頭。這是趙王遷上任來的第三次宣讀詔令了,前兩次趙王遷便發布詔令以升其官職,想將其調到邯鄲,聶政都以東胡窺視邊境為借口推掉了。目前趙國各地暫無戰事,如果聶政被調離代郡,恐怕許久都沒有用武之地。
“這次恐怕推月兌不了,聽說是準備升將軍為大將軍。”郭成不太明白他的想法,師父對官職提升好像一點都不在意,隻對攻打胡人感興趣,師父與胡人有著這麽深沉的仇恨麽?難道不怕趙王對他起想法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