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黎元方的話全家人都有些發懵,幾個大人都搞不清為什麽他會這麽激烈的反對。
“好了,老實吃你的飯,真是越來越沒大沒小了,這裏還坐著你三叔公和我以及你母親呢,你姐姐的事還輪不到你說了算。”黎仁超把筷子往桌子上頓了頓說道。
黎敬禹臉sè有些不好看:“元方以為你表哥配不上你姐姐嗎?”畢竟潘銘鏜可是他唯一女兒生的親長外孫。
“元方絕對沒有這個意思,我隻是覺得首先家姐與表哥年齡都還小,談婚論嫁為時過早,不如等他們長大以後確認了他們的心思,再給他們找長相廝守的另一半為好。畢竟這是事關他們一輩子的大事,早找不如好找,找親近的不如找合適的。再就是我擔心血親結為姻親的話,也許會對他們的後代產生影響,近/親聯姻生出的孩子有很大幾率會是不健康嬰兒。”黎元方連忙向三叔公解釋道。
黎韻在旁邊聽她弟弟大談她生孩子的事,雖有些懵懂但仍窘迫得不得了,飯都沒吃完就小聲告退離席而去。
黎文氏隔著元慶去揪黎元方的耳朵:“呸呸呸!飯桌上說這些yin晦事,你哪裏學來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等吃完飯看我不打爛你屁/股。”在這時代說女人生孩子是晦氣事,一般不準小孩子提的。
“好了,要教訓也等飯後再說。”黎敬禹發話了,然後問元方:“你這些也是同文館裏的洋人教的?”
“不是,不瞞三叔公,有些事時間太久我也忘了是誰說的了,不過我覺得他說的一些話很有道理。”黎元方說道。自從上次父親與他交心的一次談話後,他就盡量少的用假話騙家人了。
黎敬禹認為是元方小時候在押店或成衣鋪玩的時候聽別人說的,現在記不得是誰了,但隻要不是元方看不起自己的外孫他就不在意,於是問道:“很有道理?那個他還跟你說了什麽?”
黎元方小心的看了眼老媽,防備耳朵再被揪住:“還說啊,還說世人愚昧,以為生男生女是由母親決定的,有些人家裏生了一堆女兒就把錯歸到女方身上,指責女方不會生養。”
“難道不是嗎?”黎敬禹疑問,他妻子在世時他也曾這麽想過,認為是他妻子不能生養才隻生下兩個女兒,沒生出兒子來。
黎元方可不知道他三叔公會對這個問題敏感,理所當然的說道:“你撒下一把豆來,還指望地裏能長出一顆瓜嗎?”
“噗!”飯後喝湯的黎仁超噴了。剛才他聽兒子說生孩子的事,就忍不住的想自己妻子的肚子裏是男是女,沒想到兒子說出這麽一句話來,可他真不知道自己種的是瓜是豆啊。
黎元慶在母親旁邊好奇地問道:“我們是怎麽長出來的?”
黎元安、吳哲、吳楠也都看著幾個大人,不過他們經曆過弟弟妹妹的出生,知道孩子不是從地裏長出來的,就是好奇男人是怎麽把孩子種進女人肚子裏的。
“小孩子不要瞎問,快點把你碗裏的飯吃光好出去玩。”黎文氏說道,小心的瞪了黎敬禹一眼,顯然是暗怪他在飯桌上和小孩子討論這些事情。隻許自己說昏話,不許別人打孩子,這種行為注定是要被譴責的。
黎敬禹悵然的放下碗筷:“兩個孩子的事等他們長大了再說,你們繼續吃,我今晚要到押店值守。”說著就要出門去。
“我陪您一起去?”黎仁超站起來問道。
黎敬禹搖頭:“不用,天還沒黑透,路上看得見。”迴屋拿了件衣服離開了。
“臭小子,就你能折騰,一家人連頓晚飯都吃不好。”黎文氏責備兒子黎元方道。
“對不起啦,我哪裏能想到這話會觸動三叔公的心事。”黎元方道歉道,他此時也看出來三叔公心裏失意。身為後世之人他不理解這時代沒有兒子的那種痛苦,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不隻是說說的。黎敬禹很重視這個,又聽黎元方說生不出兒子不怪老婆怪自己的觀點,黎敬禹就覺得自己實在是太不孝了,連個兒子都搞不出來,真是上對不起在天的爹娘,下對不起孤獨的自己,一時之間悵然若失了。
黎仁超清理了一下剛才嗆到時噴到衣袖上的湯漬,對黎元方說道:“以後和長輩說話要注意態度。”然後又跟妻子交代了一句:“我出去一下,看三叔到了押店我就迴來。”也出去了。
黎仁超才剛出門,黎元方就快速的把碗裏最後那點飯扒到嘴裏,放下筷子說道:“我吃完了,你們慢慢吃。”起身就跑,想逃離老媽視線,避免屁/股受罰。
“迴來。”端著碗給元慶喂飯的黎文氏喝道。
黎元方迴來,坐下:“我也是為家姐著想啊,家姐才十一就許了人家的話那對她實在是太殘酷了,總要等以後多找幾個才貌雙全英俊瀟灑的,讓家姐有所選擇才是。”
黎文氏瞪了這個兒子一眼:“這些用得著你考慮嗎?”
“那母親你叫我是?”黎元方問。
“胡言亂語惹你三叔公心裏不痛快,罰你等下收拾桌子洗碗。”黎文氏說道。
這個處罰黎元方沒有意見,等所有人吃完飯,黎元方幫著把桌子收拾好,又洗了幾隻碗就迴自己屋講故事去了。
可今晚除了吳楠其他人都不想聽故事,老姐黎韻直接就沒過來。黎元方才剛講到展昭的武功如何如何了得,表哥吳哲就打斷問道:“元方,你知不知道孩子是怎麽生出來的?”
“這個嘛呃生孩子呢,首先,嗯,要有一男一女兩個滿十六歲且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互相喜歡,然後兩個人可以經常一起談談關於生活啊夢想啊和愛好之類的東西,過一兩年兩個人要覺得合得來的話就可以結婚——”黎元方嚐試著用小孩子易懂的語言解釋道。
“結婚就像小姑姑和小姑父那樣嗎?”黎元慶打斷問道。
黎元方點頭:“是啊,這個時候生孩子的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就做好了,這一對相親相愛的人住到一起,晚上互相捂腳暖被窩。兩人住在一起一段時間之後女生就有可能會懷孕了,懷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十個月肚子裏才能長出孩子並出生。二嬸現在就懷著孕,再有一個月就能生出個小寶寶了,到時你們可以去看看。”
“那我們也可以看舅媽生小寶寶啊,舅媽也懷孕了。”吳楠爆料道。
“啊?”元安元方吳哲三兄弟驚訝,吳哲問妹妹:“你怎麽知道的?”
吳楠得意的一笑:“上午舅舅請了個郎中來家,我問舅舅是不是有誰生病了,那個郎中說是家裏的主母懷孕了,我問主母是誰,舅舅說主母就是舅媽啊。”
“原來不是有人生病啊。”黎元慶也想起了上午家裏來的那個郎中了。
黎元安笑道:“那我們又要添個小弟弟了。”
“也可能是妹妹,哎呀,母親今年多大了?再生孩子會不會年齡太大有危險啊?”黎元方想了想老媽的出生ri期,好像是道光二十年,想算算老媽的年齡卻不知道道光哪年結束同治哪年開始,不由歎道:“我們做子女的可真失敗啊,連自己父母的年齡都不記得。”
“我知道啊,”黎元安說道:“母親今年已經二十八了。”
黎元方更羞愧了:“原來隻有我做兒子最失敗。”不過轉念想了想二十八歲不算高齡產/婦吧,信亨押店東家的老婆是三十多歲生孩子才難產死的,雖然母親在這個時代比後世女子顯老,但生孩子應該沒什麽大問題。而且這不是第一胎了危險一般不會太大,隻要別像自己這樣的生下來就七斤重(清代一斤差不多有近六百克)差點沒把老媽拖累死就好。
“怎麽樣,二十八歲會不會有危險?”黎元慶關心的問道。
黎元方搖搖頭:“沒問題,沒危險,肯定能生出一個活潑可愛的弟弟或妹妹來。”
幾個人了解了生孩子的步驟之後又開始讓黎元方講故事,黎元方接著前麵的繼續講。
黎仁超從外麵迴來,剛坐下喝了點水解渴就見妻子從女兒房間裏出來,問道:“阿韻怎麽樣?沒生元方的氣吧?”
“沒有,女孩子家家的就是害臊而已,元方也是,口無遮攔的提他姐姐生孩子。”黎文氏嗔怪道。
黎仁超想了想:“他沒提,隻是打了個比方而已。”
“那也不好,”黎文氏說道:“對了,三叔怎麽樣,是不是一路上情緒很低落?”
黎仁超表情有些古怪了,咕噥著說道:“情緒,還好吧,三叔不是多愁善感的人,這會早忘了。”
“到底怎麽了?你怎麽這副表情?三叔路上表現失常了?”黎文氏問道。
“沒有,三叔沒去押店。”黎仁超說道。
“沒去押店,那他去哪了?”黎文氏問道。
黎仁超想了想:“找人喝酒解悶去了,咱們不用擔心。”
黎文氏答應一聲,不多問了。
過了一會,黎仁超又說道:“三嬸去世有兩年了,三叔現在才四十多,若是可以的話咱們勸他再續個弦吧。”
;
“好了,老實吃你的飯,真是越來越沒大沒小了,這裏還坐著你三叔公和我以及你母親呢,你姐姐的事還輪不到你說了算。”黎仁超把筷子往桌子上頓了頓說道。
黎敬禹臉sè有些不好看:“元方以為你表哥配不上你姐姐嗎?”畢竟潘銘鏜可是他唯一女兒生的親長外孫。
“元方絕對沒有這個意思,我隻是覺得首先家姐與表哥年齡都還小,談婚論嫁為時過早,不如等他們長大以後確認了他們的心思,再給他們找長相廝守的另一半為好。畢竟這是事關他們一輩子的大事,早找不如好找,找親近的不如找合適的。再就是我擔心血親結為姻親的話,也許會對他們的後代產生影響,近/親聯姻生出的孩子有很大幾率會是不健康嬰兒。”黎元方連忙向三叔公解釋道。
黎韻在旁邊聽她弟弟大談她生孩子的事,雖有些懵懂但仍窘迫得不得了,飯都沒吃完就小聲告退離席而去。
黎文氏隔著元慶去揪黎元方的耳朵:“呸呸呸!飯桌上說這些yin晦事,你哪裏學來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等吃完飯看我不打爛你屁/股。”在這時代說女人生孩子是晦氣事,一般不準小孩子提的。
“好了,要教訓也等飯後再說。”黎敬禹發話了,然後問元方:“你這些也是同文館裏的洋人教的?”
“不是,不瞞三叔公,有些事時間太久我也忘了是誰說的了,不過我覺得他說的一些話很有道理。”黎元方說道。自從上次父親與他交心的一次談話後,他就盡量少的用假話騙家人了。
黎敬禹認為是元方小時候在押店或成衣鋪玩的時候聽別人說的,現在記不得是誰了,但隻要不是元方看不起自己的外孫他就不在意,於是問道:“很有道理?那個他還跟你說了什麽?”
黎元方小心的看了眼老媽,防備耳朵再被揪住:“還說啊,還說世人愚昧,以為生男生女是由母親決定的,有些人家裏生了一堆女兒就把錯歸到女方身上,指責女方不會生養。”
“難道不是嗎?”黎敬禹疑問,他妻子在世時他也曾這麽想過,認為是他妻子不能生養才隻生下兩個女兒,沒生出兒子來。
黎元方可不知道他三叔公會對這個問題敏感,理所當然的說道:“你撒下一把豆來,還指望地裏能長出一顆瓜嗎?”
“噗!”飯後喝湯的黎仁超噴了。剛才他聽兒子說生孩子的事,就忍不住的想自己妻子的肚子裏是男是女,沒想到兒子說出這麽一句話來,可他真不知道自己種的是瓜是豆啊。
黎元慶在母親旁邊好奇地問道:“我們是怎麽長出來的?”
黎元安、吳哲、吳楠也都看著幾個大人,不過他們經曆過弟弟妹妹的出生,知道孩子不是從地裏長出來的,就是好奇男人是怎麽把孩子種進女人肚子裏的。
“小孩子不要瞎問,快點把你碗裏的飯吃光好出去玩。”黎文氏說道,小心的瞪了黎敬禹一眼,顯然是暗怪他在飯桌上和小孩子討論這些事情。隻許自己說昏話,不許別人打孩子,這種行為注定是要被譴責的。
黎敬禹悵然的放下碗筷:“兩個孩子的事等他們長大了再說,你們繼續吃,我今晚要到押店值守。”說著就要出門去。
“我陪您一起去?”黎仁超站起來問道。
黎敬禹搖頭:“不用,天還沒黑透,路上看得見。”迴屋拿了件衣服離開了。
“臭小子,就你能折騰,一家人連頓晚飯都吃不好。”黎文氏責備兒子黎元方道。
“對不起啦,我哪裏能想到這話會觸動三叔公的心事。”黎元方道歉道,他此時也看出來三叔公心裏失意。身為後世之人他不理解這時代沒有兒子的那種痛苦,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不隻是說說的。黎敬禹很重視這個,又聽黎元方說生不出兒子不怪老婆怪自己的觀點,黎敬禹就覺得自己實在是太不孝了,連個兒子都搞不出來,真是上對不起在天的爹娘,下對不起孤獨的自己,一時之間悵然若失了。
黎仁超清理了一下剛才嗆到時噴到衣袖上的湯漬,對黎元方說道:“以後和長輩說話要注意態度。”然後又跟妻子交代了一句:“我出去一下,看三叔到了押店我就迴來。”也出去了。
黎仁超才剛出門,黎元方就快速的把碗裏最後那點飯扒到嘴裏,放下筷子說道:“我吃完了,你們慢慢吃。”起身就跑,想逃離老媽視線,避免屁/股受罰。
“迴來。”端著碗給元慶喂飯的黎文氏喝道。
黎元方迴來,坐下:“我也是為家姐著想啊,家姐才十一就許了人家的話那對她實在是太殘酷了,總要等以後多找幾個才貌雙全英俊瀟灑的,讓家姐有所選擇才是。”
黎文氏瞪了這個兒子一眼:“這些用得著你考慮嗎?”
“那母親你叫我是?”黎元方問。
“胡言亂語惹你三叔公心裏不痛快,罰你等下收拾桌子洗碗。”黎文氏說道。
這個處罰黎元方沒有意見,等所有人吃完飯,黎元方幫著把桌子收拾好,又洗了幾隻碗就迴自己屋講故事去了。
可今晚除了吳楠其他人都不想聽故事,老姐黎韻直接就沒過來。黎元方才剛講到展昭的武功如何如何了得,表哥吳哲就打斷問道:“元方,你知不知道孩子是怎麽生出來的?”
“這個嘛呃生孩子呢,首先,嗯,要有一男一女兩個滿十六歲且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互相喜歡,然後兩個人可以經常一起談談關於生活啊夢想啊和愛好之類的東西,過一兩年兩個人要覺得合得來的話就可以結婚——”黎元方嚐試著用小孩子易懂的語言解釋道。
“結婚就像小姑姑和小姑父那樣嗎?”黎元慶打斷問道。
黎元方點頭:“是啊,這個時候生孩子的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就做好了,這一對相親相愛的人住到一起,晚上互相捂腳暖被窩。兩人住在一起一段時間之後女生就有可能會懷孕了,懷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十個月肚子裏才能長出孩子並出生。二嬸現在就懷著孕,再有一個月就能生出個小寶寶了,到時你們可以去看看。”
“那我們也可以看舅媽生小寶寶啊,舅媽也懷孕了。”吳楠爆料道。
“啊?”元安元方吳哲三兄弟驚訝,吳哲問妹妹:“你怎麽知道的?”
吳楠得意的一笑:“上午舅舅請了個郎中來家,我問舅舅是不是有誰生病了,那個郎中說是家裏的主母懷孕了,我問主母是誰,舅舅說主母就是舅媽啊。”
“原來不是有人生病啊。”黎元慶也想起了上午家裏來的那個郎中了。
黎元安笑道:“那我們又要添個小弟弟了。”
“也可能是妹妹,哎呀,母親今年多大了?再生孩子會不會年齡太大有危險啊?”黎元方想了想老媽的出生ri期,好像是道光二十年,想算算老媽的年齡卻不知道道光哪年結束同治哪年開始,不由歎道:“我們做子女的可真失敗啊,連自己父母的年齡都不記得。”
“我知道啊,”黎元安說道:“母親今年已經二十八了。”
黎元方更羞愧了:“原來隻有我做兒子最失敗。”不過轉念想了想二十八歲不算高齡產/婦吧,信亨押店東家的老婆是三十多歲生孩子才難產死的,雖然母親在這個時代比後世女子顯老,但生孩子應該沒什麽大問題。而且這不是第一胎了危險一般不會太大,隻要別像自己這樣的生下來就七斤重(清代一斤差不多有近六百克)差點沒把老媽拖累死就好。
“怎麽樣,二十八歲會不會有危險?”黎元慶關心的問道。
黎元方搖搖頭:“沒問題,沒危險,肯定能生出一個活潑可愛的弟弟或妹妹來。”
幾個人了解了生孩子的步驟之後又開始讓黎元方講故事,黎元方接著前麵的繼續講。
黎仁超從外麵迴來,剛坐下喝了點水解渴就見妻子從女兒房間裏出來,問道:“阿韻怎麽樣?沒生元方的氣吧?”
“沒有,女孩子家家的就是害臊而已,元方也是,口無遮攔的提他姐姐生孩子。”黎文氏嗔怪道。
黎仁超想了想:“他沒提,隻是打了個比方而已。”
“那也不好,”黎文氏說道:“對了,三叔怎麽樣,是不是一路上情緒很低落?”
黎仁超表情有些古怪了,咕噥著說道:“情緒,還好吧,三叔不是多愁善感的人,這會早忘了。”
“到底怎麽了?你怎麽這副表情?三叔路上表現失常了?”黎文氏問道。
“沒有,三叔沒去押店。”黎仁超說道。
“沒去押店,那他去哪了?”黎文氏問道。
黎仁超想了想:“找人喝酒解悶去了,咱們不用擔心。”
黎文氏答應一聲,不多問了。
過了一會,黎仁超又說道:“三嬸去世有兩年了,三叔現在才四十多,若是可以的話咱們勸他再續個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