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武舉殿試,為了保護皇帝的安全,各項比試都在相當遠的地方。皇帝帶著眾人站在閣中遠觀,等到每一項比試結束,自然會有官員將成績報上,而那些比試的武進士在場地上基本上是看不清楚皇帝的。
看不到墨濂,賈環也將各種心思收了起來,沉下心來,隻因對麵前的比試。他隻要一想到墨濂在看著自己的表現,就拚盡全身力氣試圖表現得更加完美。
墨濂此時也確實在注意著賈環的一舉一動。因為身形的原因,在一群武進士中賈環顯得尤為突兀。墨濂很容易就能捕捉到賈環的動作。說實話,除了之前在獵場的那一次,和從江南迴京時逃命的時候,他還從來沒有見過賈環動武。而之前的兩次又是因為危在旦夕,自己也身處在戰鬥當中,太過倉促。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還是他第一次旁觀賈環的武藝,這種感覺很奇妙。
正如賈環從來沒有見過身為九五之尊的墨濂一樣,墨濂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賈環——自信且強大。此時賈環正在比試騎射,他拉滿弓,習慣性地緊抿著紅唇,麵色如玉卻繃得很緊,整個人就像是出鞘的寶劍,英武肅殺。
“還真是勾人。”墨濂不自覺地眯了眯眼,心道。
周圍的武將看著皇帝觀看的如此認真心裏也高興,畢竟向來被文臣瞧不起的武將們能夠看到皇帝重視的曙光實在是不容易。
“今年武舉的水平很不錯。”墨濂也不好看賈環太過明顯,於是點評道。
武將們雖然直爽,但都是在官場混跡多年的,特別是他們這樣還能和皇帝近身接觸的寵臣,哪個不是在君臣相處之道上有些心得。於是一個個都頂著無比忠厚的臉,連連附和道:“正是托聖上的洪福。”
墨濂心情很好,也不追究他們這話的真假,麵色柔和,不再言語。
上午的項目隻是基本的騎射刀石,賈環在這幾項的表現都算是搶眼,自然也引起了幾位武將的注意。
“這孩子年紀小倒是本事不錯。”說話的是以寡言著稱的兵部尚書,是當朝有名的儒將。他雖然也是武將出身,但文采絲毫不遜於翰林院的諸位,故也帶著些文人的清高。能入得他眼的人還真不多,賈環這算是走了運了。
“聽說才十一歲,”接話的是與榮國府賈赦有一些交情的一個武將,“是榮國府二房的庶子。這榮國府能有這樣的子孫,也算是榮國公他老人家後繼有人了。”
榮國府雖然現在敗落了,但是榮國公和寧國公二人的驍勇善戰在武將中還是有些聲望的,眾人看到賈環年紀雖小,但功夫毫不含糊,且在皇帝麵前毫不怯場,也不由得連連感慨“頗有先祖作風”。
墨濂聽得高興,便也沒有插嘴。這些人精似的將領們見皇帝沒有阻止,再聯係如今的皇帝墨濂登基前還被賈家的這個孩子救過,心知賈環已經入得皇帝青眼了,恐怕前途不可限量,便更加不遺餘力卻又不著痕跡地誇獎賈環。
墨濂哪裏聽不出來,見他們說得不像話了,才開口道:“不過是個孩子,且看下午的策論吧。”眾人便也識相地轉移了話題。
全天的殿試結束後,成績並不是當日出來。所有的武進士需要迴去,等候第二天的升殿傳臚。
也許是白日裏消耗的精神太多,賈環迴府後一沾上枕頭就睡著了。等次日一大早起來的時候,神采奕奕。如今的他已然是武進士的身份了,再和墨濂攀攀交情,分配到容易拿軍功的地方應該不成問題。所以對於今日的名次,賈環倒也不擔心。
等到一百名武進士在太和殿的大殿中齊聚的時候,正是辰時,傳臚大典也正式開始。
百人靜靜地站在大殿中央,等著皇帝宣布一甲和二甲的名單。至於三甲的名單,則由禮部官員宣讀。此時的大殿寂靜無聲,氣氛不是一般的緊張。墨濂在禦座之上將眾人的動作盡收眼底。有人微微握緊手掌,有人攢著衣袖,各種因為緊張而產生的小動作層出不窮。而整場中值得注意的隻有兩個人,一個是身高接近八尺的大漢,他倒是站得挺拔,如老僧入定一般,完全不為當場的氣氛幹擾。另一位則是最為矮小的賈環,墨濂一看他就有點想笑,雖然麵上一本正經,恐怕是已經神遊太虛去了,這孩子還真是不分場合的掉鏈子。不過他確實表現不俗,和之前相比已經大有進步了。
墨濂拿著名單,從一甲頭名開始宣讀。
賈環雖然不緊張,但是也在內心悄悄幻想著自己能夠奪得武狀元。若是能得到墨濂欽賜的盔甲並由侍衛營的人護送歸第,那是一種何等的榮耀啊。但是顯然,這次讓賈環失望了,奪得武狀元的還是那位隴右壯漢,會試的頭名,名喚“衛武”。這還真是沒有辜負他的名字。賈環隱約聽說這人還是甘肅府的解元,這麽一來竟然是少見的“三元及第”,讓人不佩服不行。再接著是武榜眼,被唱到的是一位年過而立的漢子。賈環對他也有些印象,這人沉默得很。不像那衛武,周圍朋友不斷,自己也愛說愛笑,很是直爽。而這位不善於結交,幾次見他都是孤身一人,倒是看不出來竟有這本事。賈環暗自想到。
“一甲第三名,”墨濂接著宣布探花的名字,“順天府賈環。”
賈環一呆,剛剛還在想著“果然不能幻想”,緊接著就聽到自己是探花,這樣的反差還真是讓他有些發愣。但賈環也算是機靈,硬是壓下了心裏的這份不可置信,上前謝了恩,退至一邊。期間隻記得規矩,都沒有敢抬頭看墨濂一眼,所以自然沒有看到墨濂那意味深長的眼神。
直到三甲名單都唱完,賈環這才確定自己真的是得了探花,心中湧現出一陣狂喜。甚至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墨濂,沒成想墨濂的眼神也正掃了過來,兩人視線一觸即離,卻讓賈環本就雀躍的心髒跳得更加快速,他看到了墨濂眼中毫不掩飾的讚賞和欣慰,隻要這一眼,就讓他有種花了這麽多功夫終於值了的感覺,這本來如踏入雲端的飄忽感終於變得踏實了。
大殿唱名之後,幾家歡喜幾家愁,但總的來說,這些已經站在帝國頂端的武進士們都算是誌得意滿,不論今後在各自位置上將麵臨怎麽樣的沉浮,但此時的他們對未來都是充滿期望的,並充分相信自己是有能力達成自己人生的奮鬥目標的。
一甲的武進士除了有獲得“賜武堤及第”的資格,還將會在第二天的兵部宴席上直接被授予官職。而剩下的二甲和三甲進士隻能先等待兵部考核,過了考核之後,才能根據考核成績和殿試排名進行官職授予。這便是兩者之間巨大的區別。
即便是一甲之中,狀元與其他兩人也是有區別的。不像文舉中,三人皆可遊街。本來就不是很受重視的武舉中,遊街這等風騷之事隻有武狀元可以享受。在傳臚大典結束之後,武狀元衛武就得穿著皇帝禦賜的盔甲,騎著高頭大馬,在侍衛營侍衛的護衛下穿城而過,最後歸第。特別是三元及第的衛武,且如他這般英武壯碩,倒時候不知道又要勾走多少小姑娘的春心。
賈環對此頗為羨慕。雖然現在看著賈環已經沉穩很多了,但他內心這等渴望出風頭的小人做派估計是很難改掉了。墨濂看著賈環眼睛亮晶晶地看著衛武的樣子,一下子就知道這小子心裏在遺憾自己不能騎馬巡街呢,不由得好笑,心想:“果真還是沒長大。”但是卻又不由自主地開始考慮是不是什麽時候讓賈環小小滿足一下這個願望。
賈環這麽直白的眼神,哪怕是粗神經的人都能感覺出不對,更別說這粗中有細的衛武了。衛武拍了拍賈環的肩膀,調侃道:“賈兄弟若真是喜歡遊街,不如代我去如何?反正盔甲一罩也分不出什麽,我最不耐煩這些了。”
賈環也喜歡這人好爽幽默的性子,笑道:“衛大哥別說笑了。我就是羨慕一下。不說能不能看出來吧,就是您那一身盔甲,我都撐不起來。”
衛武本就是調侃,遂也不在意,隻是捏了捏賈環的胳膊,這才一本正經地答道:”也是。肉倒是挺結實,但是太少。你要多吃點。幸虧此時已經在殿外了,若是墨鐮看到賈環與這新認識的衛武相談甚歡甚至還動手動腳的話,估計又是一壇老醋。雖然當事人自己估計都沒有意識到。
看不到墨濂,賈環也將各種心思收了起來,沉下心來,隻因對麵前的比試。他隻要一想到墨濂在看著自己的表現,就拚盡全身力氣試圖表現得更加完美。
墨濂此時也確實在注意著賈環的一舉一動。因為身形的原因,在一群武進士中賈環顯得尤為突兀。墨濂很容易就能捕捉到賈環的動作。說實話,除了之前在獵場的那一次,和從江南迴京時逃命的時候,他還從來沒有見過賈環動武。而之前的兩次又是因為危在旦夕,自己也身處在戰鬥當中,太過倉促。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還是他第一次旁觀賈環的武藝,這種感覺很奇妙。
正如賈環從來沒有見過身為九五之尊的墨濂一樣,墨濂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賈環——自信且強大。此時賈環正在比試騎射,他拉滿弓,習慣性地緊抿著紅唇,麵色如玉卻繃得很緊,整個人就像是出鞘的寶劍,英武肅殺。
“還真是勾人。”墨濂不自覺地眯了眯眼,心道。
周圍的武將看著皇帝觀看的如此認真心裏也高興,畢竟向來被文臣瞧不起的武將們能夠看到皇帝重視的曙光實在是不容易。
“今年武舉的水平很不錯。”墨濂也不好看賈環太過明顯,於是點評道。
武將們雖然直爽,但都是在官場混跡多年的,特別是他們這樣還能和皇帝近身接觸的寵臣,哪個不是在君臣相處之道上有些心得。於是一個個都頂著無比忠厚的臉,連連附和道:“正是托聖上的洪福。”
墨濂心情很好,也不追究他們這話的真假,麵色柔和,不再言語。
上午的項目隻是基本的騎射刀石,賈環在這幾項的表現都算是搶眼,自然也引起了幾位武將的注意。
“這孩子年紀小倒是本事不錯。”說話的是以寡言著稱的兵部尚書,是當朝有名的儒將。他雖然也是武將出身,但文采絲毫不遜於翰林院的諸位,故也帶著些文人的清高。能入得他眼的人還真不多,賈環這算是走了運了。
“聽說才十一歲,”接話的是與榮國府賈赦有一些交情的一個武將,“是榮國府二房的庶子。這榮國府能有這樣的子孫,也算是榮國公他老人家後繼有人了。”
榮國府雖然現在敗落了,但是榮國公和寧國公二人的驍勇善戰在武將中還是有些聲望的,眾人看到賈環年紀雖小,但功夫毫不含糊,且在皇帝麵前毫不怯場,也不由得連連感慨“頗有先祖作風”。
墨濂聽得高興,便也沒有插嘴。這些人精似的將領們見皇帝沒有阻止,再聯係如今的皇帝墨濂登基前還被賈家的這個孩子救過,心知賈環已經入得皇帝青眼了,恐怕前途不可限量,便更加不遺餘力卻又不著痕跡地誇獎賈環。
墨濂哪裏聽不出來,見他們說得不像話了,才開口道:“不過是個孩子,且看下午的策論吧。”眾人便也識相地轉移了話題。
全天的殿試結束後,成績並不是當日出來。所有的武進士需要迴去,等候第二天的升殿傳臚。
也許是白日裏消耗的精神太多,賈環迴府後一沾上枕頭就睡著了。等次日一大早起來的時候,神采奕奕。如今的他已然是武進士的身份了,再和墨濂攀攀交情,分配到容易拿軍功的地方應該不成問題。所以對於今日的名次,賈環倒也不擔心。
等到一百名武進士在太和殿的大殿中齊聚的時候,正是辰時,傳臚大典也正式開始。
百人靜靜地站在大殿中央,等著皇帝宣布一甲和二甲的名單。至於三甲的名單,則由禮部官員宣讀。此時的大殿寂靜無聲,氣氛不是一般的緊張。墨濂在禦座之上將眾人的動作盡收眼底。有人微微握緊手掌,有人攢著衣袖,各種因為緊張而產生的小動作層出不窮。而整場中值得注意的隻有兩個人,一個是身高接近八尺的大漢,他倒是站得挺拔,如老僧入定一般,完全不為當場的氣氛幹擾。另一位則是最為矮小的賈環,墨濂一看他就有點想笑,雖然麵上一本正經,恐怕是已經神遊太虛去了,這孩子還真是不分場合的掉鏈子。不過他確實表現不俗,和之前相比已經大有進步了。
墨濂拿著名單,從一甲頭名開始宣讀。
賈環雖然不緊張,但是也在內心悄悄幻想著自己能夠奪得武狀元。若是能得到墨濂欽賜的盔甲並由侍衛營的人護送歸第,那是一種何等的榮耀啊。但是顯然,這次讓賈環失望了,奪得武狀元的還是那位隴右壯漢,會試的頭名,名喚“衛武”。這還真是沒有辜負他的名字。賈環隱約聽說這人還是甘肅府的解元,這麽一來竟然是少見的“三元及第”,讓人不佩服不行。再接著是武榜眼,被唱到的是一位年過而立的漢子。賈環對他也有些印象,這人沉默得很。不像那衛武,周圍朋友不斷,自己也愛說愛笑,很是直爽。而這位不善於結交,幾次見他都是孤身一人,倒是看不出來竟有這本事。賈環暗自想到。
“一甲第三名,”墨濂接著宣布探花的名字,“順天府賈環。”
賈環一呆,剛剛還在想著“果然不能幻想”,緊接著就聽到自己是探花,這樣的反差還真是讓他有些發愣。但賈環也算是機靈,硬是壓下了心裏的這份不可置信,上前謝了恩,退至一邊。期間隻記得規矩,都沒有敢抬頭看墨濂一眼,所以自然沒有看到墨濂那意味深長的眼神。
直到三甲名單都唱完,賈環這才確定自己真的是得了探花,心中湧現出一陣狂喜。甚至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墨濂,沒成想墨濂的眼神也正掃了過來,兩人視線一觸即離,卻讓賈環本就雀躍的心髒跳得更加快速,他看到了墨濂眼中毫不掩飾的讚賞和欣慰,隻要這一眼,就讓他有種花了這麽多功夫終於值了的感覺,這本來如踏入雲端的飄忽感終於變得踏實了。
大殿唱名之後,幾家歡喜幾家愁,但總的來說,這些已經站在帝國頂端的武進士們都算是誌得意滿,不論今後在各自位置上將麵臨怎麽樣的沉浮,但此時的他們對未來都是充滿期望的,並充分相信自己是有能力達成自己人生的奮鬥目標的。
一甲的武進士除了有獲得“賜武堤及第”的資格,還將會在第二天的兵部宴席上直接被授予官職。而剩下的二甲和三甲進士隻能先等待兵部考核,過了考核之後,才能根據考核成績和殿試排名進行官職授予。這便是兩者之間巨大的區別。
即便是一甲之中,狀元與其他兩人也是有區別的。不像文舉中,三人皆可遊街。本來就不是很受重視的武舉中,遊街這等風騷之事隻有武狀元可以享受。在傳臚大典結束之後,武狀元衛武就得穿著皇帝禦賜的盔甲,騎著高頭大馬,在侍衛營侍衛的護衛下穿城而過,最後歸第。特別是三元及第的衛武,且如他這般英武壯碩,倒時候不知道又要勾走多少小姑娘的春心。
賈環對此頗為羨慕。雖然現在看著賈環已經沉穩很多了,但他內心這等渴望出風頭的小人做派估計是很難改掉了。墨濂看著賈環眼睛亮晶晶地看著衛武的樣子,一下子就知道這小子心裏在遺憾自己不能騎馬巡街呢,不由得好笑,心想:“果真還是沒長大。”但是卻又不由自主地開始考慮是不是什麽時候讓賈環小小滿足一下這個願望。
賈環這麽直白的眼神,哪怕是粗神經的人都能感覺出不對,更別說這粗中有細的衛武了。衛武拍了拍賈環的肩膀,調侃道:“賈兄弟若真是喜歡遊街,不如代我去如何?反正盔甲一罩也分不出什麽,我最不耐煩這些了。”
賈環也喜歡這人好爽幽默的性子,笑道:“衛大哥別說笑了。我就是羨慕一下。不說能不能看出來吧,就是您那一身盔甲,我都撐不起來。”
衛武本就是調侃,遂也不在意,隻是捏了捏賈環的胳膊,這才一本正經地答道:”也是。肉倒是挺結實,但是太少。你要多吃點。幸虧此時已經在殿外了,若是墨鐮看到賈環與這新認識的衛武相談甚歡甚至還動手動腳的話,估計又是一壇老醋。雖然當事人自己估計都沒有意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