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當年,師父撿到我時的場景,有些不一般。
正德三十七年,前朝的末代皇帝尚未退位,李獻之將軍的伐鄭大軍兵臨城下,將要攻進京師的巍巍城門。那年的冬天著實冷,整座頤京城上空覆滿烏沉沉的積雲,臘月連下數場大雪,掩埋了遍地戰火硝煙。百姓為避禍紛紛攜家帶口南下,卻也凍死餓死不少,沿路死屍滿溝,餓殍遍野。
師父說,他就是在過路的時候偶一轉頭,便在路邊一株歪脖子酸棗樹上發現了掛在樹杈上的我。
他大為驚奇!在這亂世中,一個四五歲的女女圭女圭,瘦得皮包骨,眼見出氣多入氣少,竟然還能奮力爬上一棵樹,這是怎樣的運動精神啊!
師父嘖嘖稱奇,感歎完,再一抬頭,發現他誤會我了。
這條道挨著山,上麵是一處懸崖,平直的山壁上間或有樹生長,想來我是從上麵一路掉下來,一路蹭樹,最終掛在最後一棵樹上,得以大難不死。
師父說,上天憐我不死,他便不能見死不救,他能在路邊樹杈上遇見我,我二人也算是有緣分。而當時師父四十有七,我年方五歲,救命之恩以身相許的劇情顯然不適合我們。師父慎重考慮了一下,便收我為徒,從此隨身攜帶,還不遠千裏帶我去流離島治傷。
我的傷勢十分嚴重,不但傷筋動骨,還摔出了內傷。流離祖師醫術神通,有起死迴生之大能,饒是如此,我還是在島上足足治了一年半。這一年半的時間裏,我對島上的兩樣特產的印象最為深刻。一是紅燒豬蹄,二是百裏流音。排名不分先後。
七歲時我隨師父迴到師門,此後再未見過流音。
政權跌宕,江山變幻,戰火平息,百廢俱興,轉眼已是應朝陽寶十二年。
我在悅來客棧的客房裏泡澡。
悅來客棧是當今規模最大的客棧,全國連鎖,我慕名已久,今日終於有機會住上一住。小二送了熱水,待他提著水壺出門去,我便迫不及待關上門,繞道屏風後解了衣裳,跳進木桶。
我覺得,我已經髒得不像個人。
月兌下的衣服蓄滿土渣,頭發已有些餿,發間隱約有物奔走,疑是跳蚤,滿麵霜塵可直接用小棍蘸油一旋,便是一張泥擀的煎餅。
我十分震驚,原來人可以髒成這個樣子。心中又是震驚,又是新奇,又是羞愧,遂將自己捉住拿絲瓜絡用力搓之,熱水蒸騰下,很快全身就發紅發熱了,像一隻煮熟了的蝦。
我隻是有些擔憂,倘若稍後洗出一桶泥漿,可如何送出去呢?
唉,竟然被難住了。
我背倚著木桶內壁,閉著眼,感覺快要睡著。睡夢中不安穩,仿佛聽到嗒得一聲響,然後是極輕極輕的腳步聲,和極淺極淺的唿吸聲……
不對,有人!
我猛地驚醒了。身子向下滑入水中,轉過身去看,透過屏風看見一道人影。這人身量甚高,正在躡手躡腳地向外走,是個男人!我頓時大為糾結,這人好像隻是個劫財的,可要是被他知道我發現了他,順便劫個色可如何是好?可要我眼睜睜地看著他走,又著實不甘心。
“什麽人?!”腦子一熱,我就喊出來了,喊完又有點後悔。
屏風那端模糊的身影一頓,我察覺出那人向我看來,許是怔住了,一時沒有答話。
我伸手去抓那邊的換洗衣服,想盡快扭轉眼下不利的局麵,然後聽到那人一本正經地問,“客官,需要搓澡麽?”
我,“……”
我氣憤地道:“你站住別走,等我穿上衣服出來和你說!”
他啊了一聲,聲音裏透出些為難的意味,“在下還有要事在身……”
我簡直想將他踹翻在地了,“有要事在身你還有空跑來別人房間偷看人家洗澡!”
這人又啊了一聲,急忙道:“姑……閣下誤會了,在下與閣下同為男人,何來偷窺兄台沐浴之說?”
“呃……”我卡殼了,竟然忘了眼下自己是女扮男裝的。♀
那時我太天真,尚不知世上還有斷袖之說,在言語上吃了虧。
換好了衣服,用手指將未幹的發向後一攏,再拿起叼在嘴上的發帶,將頭發束得高高的。師姐說這是江湖上最流行的“俠少頭”,又瀟灑又簡潔,俠少不梳這個頭簡直都不能說自己是俠少,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唿的。
當然,我選擇梳這個發式,絕不是因為這等膚淺的原因。
我梳這個發式,是因為我隻會梳這個發式。
迅速收拾好周身上下,我繞出屏風,見到了這個擅入的賊。
驚訝地發現他正是方才街上帶著我打滾的兄台。
哼哼,本姑娘慧眼如炬,這貨果然不是好人。
他看上去約莫二十出頭,一身淡藍衣袍,墨發半束,梳的是個比“俠少頭”更複雜一點的發型。
見到我,他一拱手,笑得滿麵春風,“閣下,那邊坐?”左手請的是窗前桌旁。
我想無論如何氣度上不能輸他,遂沉穩地點點頭,率先邁步過去坐了。
這貨跟在我身後兩步,待我落座,也在我麵前的椅子上坐了。他不但坐了,還抬手提壺倒了兩盞茶,不但倒了茶,還將其中一盞推到我麵前,然後溫文爾雅地說:“閣下請用,莫要拘束。”
我麵無表情地道:“不拘束,這是我的客房。”
這貨一笑,如楊柳春風,“閣下一定是對在下有些誤會。”
我抱著雙臂,戒備地說:“是有些誤會。原以為你隻是個神經病,沒想到還是個騙子,是個賊。唔,還是個綜合型人才。”
他眉毛一壓,一本正經地道:“閣下此言差矣。你想,若我真是賊,方才閣下還光溜溜蹲在浴桶中時,我為何等在一旁,而不是拿走包袱趁機逃走,好讓閣下長長久久地困在浴桶中?”
我,“……”
誠然他說得有道理,就是用詞不對,讓人想將他狠狠揍上一頓。
他作出一副十分關切的模樣,“不如,閣下先檢查檢查包袱,再容在下解釋一二?”
我衝去床邊解開包袱,仔細檢查一番,確實沒有發現少了東西。
我迴到桌旁坐,一拍桌子,豪爽地道:“好,算你沒說謊,現在可以解釋了。”
窗外天色如碧,春光如酥,有灼灼的桃花和溶溶的浮雲。
他微微一笑,拱手一禮,“無論如何是在下冒犯在先,望閣下海涵,莫要見怪。”然後才報上名號,“在下敝姓百裏,雙名流音,表字少殊。”
此言一出,我大驚,險些打翻了手邊茶盞。
他的這句話裏一共有三個關鍵詞,百裏,流音,少殊。
前一個略過後一個沒聽過,中間這個卻是十分耳熟,流音,哪個流音?
我問:“流音?哪兩個字?”
他似有些驚訝,用手蘸了一點水,在桌上寫道,“流水之流,音律之音。”
真是這兩個字,難道真是兒時認識那個流音?
我想著心事,耳邊聽他絮絮地道:“……自你進城時便已被人盯上,街上你問路的那老叟乃是賊人,順了你的錢袋。在下看你渾然不知,又怕聲張引來麻煩,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錢袋取了迴來。正巧那廂馬驚,趁亂將錢袋塞迴了你的包袱……情況緊急出此下策,有冒犯之處,還請莫怪。”
我迴神,聽了個大概,迷茫地問,“啊?竟然是你幫了我?”
他含著笑,一副等待誇獎的神情,靦腆地道:“哪裏哪裏,路見不平,理應相助。”
我又看向他,上下打量,還是覺得他不可信,“那你現在為什麽會在我房裏?還,哼,還是在我洗澡的時候?”
他臉上浮起一抹苦笑,“這就實在是誤會了。在下也在此間住店,且住的是地字二號房,正在閣下隔壁,這才走岔。”
早在兒時認識流音時,我就學會了一個要緊的道理:流音說的話,一定不能信。
當年我就是因為太好騙,不知道被他騙走多少紅燒豬蹄,完了還被他威脅,不許我告訴他師父。
我揚眉一笑,“竟然是這樣,真是錯怪兄台了。”
流音道不妨事,又問,“閣下如何稱唿?”
我將眼珠子轉到眼角,看了看天,悠悠地道:“我姓李,叫富貴,小字發財。”
流音,“……”
……
第二日清晨,我背上包袱拿上佩劍,向樓下去。
在大堂用過早飯,結了房錢,出門牽馬。在城裏閑逛,買了幾個芝麻餅,幾個白糖糕,半斤果子,兩個菜包,三個翠梨。然後就上馬向西去了。
均州有鄖縣,鄖縣境內有太和山,相傳乃真武大帝道場。太和山上,則有純陽宮。
我住的那間客房的牆上便懸著一丹青。
天山一碧如黛,桃花連逾山嶺,輕煙空霧之中現出隱隱紅霞。嶺下一溪滔滔東來,路轉溪頭有石梁一道,梁下蒼壁懸空直削如城,過得石梁忽覺山光豁然。朗然山色之中,一座高敞殿宇紫青插天,莊嚴肅穆,殿名真武。殿旁榔梅遍嶺,垂絲花蒂如海棠,花色深淺如雲蒸霞蔚。
畫上的山便是太和山,畫上的殿便是真武殿。
純陽有兩大側殿,一名真武,一名紫霄。
純陽亦有兩名劍,一名真武,一名紫霄。
我此去的目的,正是那日抽到的雕花竹簽上刻著的兩個小篆。那兩個字我不認識,師父教我認識,他告訴我,那繁複古樸的文體所刻的正是:
真武
(
當年,師父撿到我時的場景,有些不一般。
正德三十七年,前朝的末代皇帝尚未退位,李獻之將軍的伐鄭大軍兵臨城下,將要攻進京師的巍巍城門。那年的冬天著實冷,整座頤京城上空覆滿烏沉沉的積雲,臘月連下數場大雪,掩埋了遍地戰火硝煙。百姓為避禍紛紛攜家帶口南下,卻也凍死餓死不少,沿路死屍滿溝,餓殍遍野。
師父說,他就是在過路的時候偶一轉頭,便在路邊一株歪脖子酸棗樹上發現了掛在樹杈上的我。
他大為驚奇!在這亂世中,一個四五歲的女女圭女圭,瘦得皮包骨,眼見出氣多入氣少,竟然還能奮力爬上一棵樹,這是怎樣的運動精神啊!
師父嘖嘖稱奇,感歎完,再一抬頭,發現他誤會我了。
這條道挨著山,上麵是一處懸崖,平直的山壁上間或有樹生長,想來我是從上麵一路掉下來,一路蹭樹,最終掛在最後一棵樹上,得以大難不死。
師父說,上天憐我不死,他便不能見死不救,他能在路邊樹杈上遇見我,我二人也算是有緣分。而當時師父四十有七,我年方五歲,救命之恩以身相許的劇情顯然不適合我們。師父慎重考慮了一下,便收我為徒,從此隨身攜帶,還不遠千裏帶我去流離島治傷。
我的傷勢十分嚴重,不但傷筋動骨,還摔出了內傷。流離祖師醫術神通,有起死迴生之大能,饒是如此,我還是在島上足足治了一年半。這一年半的時間裏,我對島上的兩樣特產的印象最為深刻。一是紅燒豬蹄,二是百裏流音。排名不分先後。
七歲時我隨師父迴到師門,此後再未見過流音。
政權跌宕,江山變幻,戰火平息,百廢俱興,轉眼已是應朝陽寶十二年。
我在悅來客棧的客房裏泡澡。
悅來客棧是當今規模最大的客棧,全國連鎖,我慕名已久,今日終於有機會住上一住。小二送了熱水,待他提著水壺出門去,我便迫不及待關上門,繞道屏風後解了衣裳,跳進木桶。
我覺得,我已經髒得不像個人。
月兌下的衣服蓄滿土渣,頭發已有些餿,發間隱約有物奔走,疑是跳蚤,滿麵霜塵可直接用小棍蘸油一旋,便是一張泥擀的煎餅。
我十分震驚,原來人可以髒成這個樣子。心中又是震驚,又是新奇,又是羞愧,遂將自己捉住拿絲瓜絡用力搓之,熱水蒸騰下,很快全身就發紅發熱了,像一隻煮熟了的蝦。
我隻是有些擔憂,倘若稍後洗出一桶泥漿,可如何送出去呢?
唉,竟然被難住了。
我背倚著木桶內壁,閉著眼,感覺快要睡著。睡夢中不安穩,仿佛聽到嗒得一聲響,然後是極輕極輕的腳步聲,和極淺極淺的唿吸聲……
不對,有人!
我猛地驚醒了。身子向下滑入水中,轉過身去看,透過屏風看見一道人影。這人身量甚高,正在躡手躡腳地向外走,是個男人!我頓時大為糾結,這人好像隻是個劫財的,可要是被他知道我發現了他,順便劫個色可如何是好?可要我眼睜睜地看著他走,又著實不甘心。
“什麽人?!”腦子一熱,我就喊出來了,喊完又有點後悔。
屏風那端模糊的身影一頓,我察覺出那人向我看來,許是怔住了,一時沒有答話。
我伸手去抓那邊的換洗衣服,想盡快扭轉眼下不利的局麵,然後聽到那人一本正經地問,“客官,需要搓澡麽?”
我,“……”
我氣憤地道:“你站住別走,等我穿上衣服出來和你說!”
他啊了一聲,聲音裏透出些為難的意味,“在下還有要事在身……”
我簡直想將他踹翻在地了,“有要事在身你還有空跑來別人房間偷看人家洗澡!”
這人又啊了一聲,急忙道:“姑……閣下誤會了,在下與閣下同為男人,何來偷窺兄台沐浴之說?”
“呃……”我卡殼了,竟然忘了眼下自己是女扮男裝的。♀
那時我太天真,尚不知世上還有斷袖之說,在言語上吃了虧。
換好了衣服,用手指將未幹的發向後一攏,再拿起叼在嘴上的發帶,將頭發束得高高的。師姐說這是江湖上最流行的“俠少頭”,又瀟灑又簡潔,俠少不梳這個頭簡直都不能說自己是俠少,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唿的。
當然,我選擇梳這個發式,絕不是因為這等膚淺的原因。
我梳這個發式,是因為我隻會梳這個發式。
迅速收拾好周身上下,我繞出屏風,見到了這個擅入的賊。
驚訝地發現他正是方才街上帶著我打滾的兄台。
哼哼,本姑娘慧眼如炬,這貨果然不是好人。
他看上去約莫二十出頭,一身淡藍衣袍,墨發半束,梳的是個比“俠少頭”更複雜一點的發型。
見到我,他一拱手,笑得滿麵春風,“閣下,那邊坐?”左手請的是窗前桌旁。
我想無論如何氣度上不能輸他,遂沉穩地點點頭,率先邁步過去坐了。
這貨跟在我身後兩步,待我落座,也在我麵前的椅子上坐了。他不但坐了,還抬手提壺倒了兩盞茶,不但倒了茶,還將其中一盞推到我麵前,然後溫文爾雅地說:“閣下請用,莫要拘束。”
我麵無表情地道:“不拘束,這是我的客房。”
這貨一笑,如楊柳春風,“閣下一定是對在下有些誤會。”
我抱著雙臂,戒備地說:“是有些誤會。原以為你隻是個神經病,沒想到還是個騙子,是個賊。唔,還是個綜合型人才。”
他眉毛一壓,一本正經地道:“閣下此言差矣。你想,若我真是賊,方才閣下還光溜溜蹲在浴桶中時,我為何等在一旁,而不是拿走包袱趁機逃走,好讓閣下長長久久地困在浴桶中?”
我,“……”
誠然他說得有道理,就是用詞不對,讓人想將他狠狠揍上一頓。
他作出一副十分關切的模樣,“不如,閣下先檢查檢查包袱,再容在下解釋一二?”
我衝去床邊解開包袱,仔細檢查一番,確實沒有發現少了東西。
我迴到桌旁坐,一拍桌子,豪爽地道:“好,算你沒說謊,現在可以解釋了。”
窗外天色如碧,春光如酥,有灼灼的桃花和溶溶的浮雲。
他微微一笑,拱手一禮,“無論如何是在下冒犯在先,望閣下海涵,莫要見怪。”然後才報上名號,“在下敝姓百裏,雙名流音,表字少殊。”
此言一出,我大驚,險些打翻了手邊茶盞。
他的這句話裏一共有三個關鍵詞,百裏,流音,少殊。
前一個略過後一個沒聽過,中間這個卻是十分耳熟,流音,哪個流音?
我問:“流音?哪兩個字?”
他似有些驚訝,用手蘸了一點水,在桌上寫道,“流水之流,音律之音。”
真是這兩個字,難道真是兒時認識那個流音?
我想著心事,耳邊聽他絮絮地道:“……自你進城時便已被人盯上,街上你問路的那老叟乃是賊人,順了你的錢袋。在下看你渾然不知,又怕聲張引來麻煩,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錢袋取了迴來。正巧那廂馬驚,趁亂將錢袋塞迴了你的包袱……情況緊急出此下策,有冒犯之處,還請莫怪。”
我迴神,聽了個大概,迷茫地問,“啊?竟然是你幫了我?”
他含著笑,一副等待誇獎的神情,靦腆地道:“哪裏哪裏,路見不平,理應相助。”
我又看向他,上下打量,還是覺得他不可信,“那你現在為什麽會在我房裏?還,哼,還是在我洗澡的時候?”
他臉上浮起一抹苦笑,“這就實在是誤會了。在下也在此間住店,且住的是地字二號房,正在閣下隔壁,這才走岔。”
早在兒時認識流音時,我就學會了一個要緊的道理:流音說的話,一定不能信。
當年我就是因為太好騙,不知道被他騙走多少紅燒豬蹄,完了還被他威脅,不許我告訴他師父。
我揚眉一笑,“竟然是這樣,真是錯怪兄台了。”
流音道不妨事,又問,“閣下如何稱唿?”
我將眼珠子轉到眼角,看了看天,悠悠地道:“我姓李,叫富貴,小字發財。”
流音,“……”
……
第二日清晨,我背上包袱拿上佩劍,向樓下去。
在大堂用過早飯,結了房錢,出門牽馬。在城裏閑逛,買了幾個芝麻餅,幾個白糖糕,半斤果子,兩個菜包,三個翠梨。然後就上馬向西去了。
均州有鄖縣,鄖縣境內有太和山,相傳乃真武大帝道場。太和山上,則有純陽宮。
我住的那間客房的牆上便懸著一丹青。
天山一碧如黛,桃花連逾山嶺,輕煙空霧之中現出隱隱紅霞。嶺下一溪滔滔東來,路轉溪頭有石梁一道,梁下蒼壁懸空直削如城,過得石梁忽覺山光豁然。朗然山色之中,一座高敞殿宇紫青插天,莊嚴肅穆,殿名真武。殿旁榔梅遍嶺,垂絲花蒂如海棠,花色深淺如雲蒸霞蔚。
畫上的山便是太和山,畫上的殿便是真武殿。
純陽有兩大側殿,一名真武,一名紫霄。
純陽亦有兩名劍,一名真武,一名紫霄。
我此去的目的,正是那日抽到的雕花竹簽上刻著的兩個小篆。那兩個字我不認識,師父教我認識,他告訴我,那繁複古樸的文體所刻的正是:
真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