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二十晚上
這一年的冬天,來得似乎有點早。
白天仿如被黑夜壓迫了一般,掙紮了不過幾個時辰就落了下風,日頭漸短,天就漸漸黑了下來,沉沉夜色將大地籠罩上了一層黑的簾幕。
天祚王朝雖然沒有宵禁的規矩,但是這極冷的天氣,寒風唿唿地刮,雲層極低,隱隱有著下雪的預兆,眼見著哈出嘴邊的熱氣都能立即凍成了白色的冰顆粒,尋常人若沒有什麽事情的話,自然誰也不願意在這樣的夜裏還出門去。
於是京城冬夜裏的街道便顯得分外的冷清,就連著名的花街柳巷——夜夜笙歌的杜鵑巷,也比平日少了許多人,街麵上隻有少數的幾個人弓著腰縮著脖子匆匆行路,遠遠見不著平日裏的熱鬧。
巷子裏每一家煙花之地繁華青樓門口都掛著厚厚的布幔子,將一切紙醉金迷掩在樓裏,裏外便形成了鮮明的兩個世界。
城外山上雲泉寺裏高高的鍾樓負責報時辰,敲鍾人剛敲響了戌時初的鍾聲,正是晚膳後亟待消遣休息的時刻,厚重敦實的鍾聲迴響消散在冷風的空氣之中,鍾聲之後,街上更是顯得冷清寂寥,像繁華熱鬧喧嘩過後乍然安靜下來,令人一陣空虛,空氣也變得似乎更冷了。
“砰——”
就在這月黑風高萬籟靜謐之時,忽然一聲尖利之聲劃破長空,緊接著轟隆的巨響在空中炸響,炸破了夜的寂靜,屋頂的瓦片紛紛應聲碎裂,天地為之顫抖。
這天搖地動的轟然一響,整個京城無論哪個角落的人都聽到了。緊跟著這巨響之後,“砰,砰,砰……”接連數聲尖利之聲直衝雲霄,劃破長空,緊接著又是數聲令天地顫抖的巨響,後麵跟著數聲尖利之聲,數聲巨響,如此循環往複,宛如夏日沉悶的驚雷陣陣,震得屋頂的瓦片和四處的窗戶劈啪亂響。
緊接著這連續的轟隆聲和尖利聲之後,又是一陣連續而劇烈的“劈啪”破裂之聲,在半空中裂開,像誰在天上拿把剪刀把夜的幕布生生撕開了一道口子,又像沸水在低低的雲層裏炸開了鍋,緊跟著這聲音,數道刺眼的光芒在空中炸開,瞬間照亮了大半個京城。
十一月冬夜驚雷?閃電破空?
闕歌樓——杜鵑巷有名的歌舞坊,悠揚的琴聲戛然而止。
一道道白光在窗外劃過。映照在黑暗裏滿堂聽客的臉上,那些人眼裏還帶著迷蒙的色彩似乎還沒有迴魂。
廳門打開,數名彩衣丫鬟姍姍進來掌上燈,滿堂燈亮,映得大堂金碧輝煌,那些人猶渾身一個激靈醒了過來,但是個個揉著耳朵臉色都十分難看,甚至還有人手捂著心口一臉痛色,仿佛誰拿匕首捅了他心窩子一刀。
宮商驟頓,耳鳴錚錚!
斷音之痛,猶如錐心!
要知道,迴音公子每三個月才來這闕歌樓撫琴一次,這一次就這樣斷了。
傳聞中,迴音公子的琴技已至臻境,琴音宛如仙音,妙不可言,能讓聞者忘卻這千丈紅塵之中一切憂愁煩惱,聽過之後心就像被仙水洗滌了一遍,迴複清明,甚至傳言他的琴音還有療傷鎮痛之效,尤其對於受了內傷之人,更比一劑療傷的良藥,因此慕名想聽他琴音的人多如過江之鯽。
但是迴音公子隻定時在這京城闕歌樓撫琴,三個月一次,每次隻一曲,且每次都在夜幕低垂之後,二樓雅間獨自撫琴,不讓人伺候,也不帶隨從,來聽琴的人自有丫鬟引導落坐在票貼上注明等級的坐席上,整個大堂熄燈之後,隻需凝神靜氣聆聽,沒有任何人言語,琴聲自幽幽響起。
這闕歌樓就這麽大點兒地方,到了迴音公子撫琴這一天,通常都是座無虛席聽客爆棚,所以不是人人都能進得來一飽耳福的!而且迴音公子的琴音還有一點奇妙之處,琴聲繞梁卻隻到闕歌樓的大堂範圍便再也傳不出去,哪怕人站在大門口,也休想聽到裏麵的一絲一毫。
卻不是因為闕歌樓的大門隔音做的太好,因為樓外的巨響此刻正清晰地傳入大堂。
一票難求,在座聽琴之人,就算是末等的坐席,有哪個不是花了重金,或是費了許多周折才求來門貼一張,等到了這一天,便早早地來候著座,巴巴得盼到夜黑,等著迴音公子開始撫琴的?
琴卻隻彈了半闕,琴音自妙不可言,滿堂黑暗卻溫馨,所有人連唿吸都不敢大聲一點,小心翼翼地屏著氣息,陶醉在另外一個美妙的世界裏,眼前仿如看見了春意盎然,枝吐女敕芽,滿眼繁花,胸中所有的濁氣汙氣都匯成一股氣流,隨著琴音緩緩流向體外,整個人如沐浴在春暖花開的清泉中一般通身清靈爽利,甚至身上有的小傷小痛都奇異般的得到了撫慰,那種美妙的感覺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然而這樣奇妙的感覺卻生生被打斷,醃臢的雜音一打擾,弦音頓驟,整個人仿如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從清靈的天堂瞬間推到了烈火焚身的地獄,從春暖花開的場景霎時轉換到慘不忍睹的人間煉獄,腦中的一根弦突然崩斷,尖銳的顫音嘯叫,所有的濁氣汙氣加速往迴流,心中如被千萬隻螞蟻啃過。
大堂裏一片此起彼伏的抽氣聲,有人捂著胸口,有人捂著腦袋,俱是一臉痛苦異常的神色。
“哇,快來看啊,好美的煙花,我長這麽大都沒見過這麽漂亮的煙花呢!快來看啊!”
方才因為掌燈打開的門外,傳來門童興奮的大唿小叫聲,兩個門童一時竟忘記了規矩,齊齊情不自禁地在門前大聲叫嚷,可見他們確實見到了溢於言表的美景。
眾人抱著腦袋恍然:原來方才那些巨響和尖利之聲是在放禮炮,而現在這些“劈啪”之聲和一道道晃眼的白光是在放禮花!
禮炮和禮花齊放,可見京城有大事。
製作禮花的技藝和秘方全天下隻有風家才有,他家的材料又金貴,工序又繁雜,出來的禮花自然價值不菲,所以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燃放禮花根本就是在燒銀票,沒有人用的起,隻有大戶人家在逢年過節才消費一下,但那也隻是小打小鬧燃放片刻,有個彩頭圖了個喜慶便罷了。
而禮炮更不用說,通常隻有皇家慶典或者打仗的時候將士凱旋,以及他國重要的貴賓來訪的時候才用。
屋外雖吵,屋內卻靜謐,禮花雖美雖珍貴,但誰也沒有心思奔出去看熱鬧,能坐在這裏的,多是有錢有勢的風流貴胄和名流雅士,什麽場麵沒有見過?
眾人臉色各異,卻都沉寂,誰也沒有先說話,各自揣著各自的心思。
有的人還沉浸在方才的琴音之中,有的與朝堂有關聯之人則在腦海裏搜尋近日朝堂之上是否有何大事發生。
沒有皇家慶典,也沒有戰爭,更沒聽說哪國有來使。
於是都不再胡亂揣測,皆順了順胸中之氣,仰起了脖子,睜大了眼睛,紛紛往二樓中間一扇門望去,似在等著那人發落。
天祚王朝尚崇禮儀,與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子要學習禮樂射禦書數,以琴棋書畫等為雅,但與中國封建王朝重文輕武不同的是,天祚王朝同時也重武,推崇騎術射箭武藝等技藝。
尤其是上流社會的貴族子弟,以攀比這些為榮,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大戶人家幾乎家家都養著一些擅於琴棋書畫樂射禦的雅士,隻要是擅長其中一門,便能收作門客養著,如若是技藝精通登峰造極無人能及的,更是被奉為座上之賓,被家族子弟拜為師傅,每日間問安問禮地伺候著,自是一般門客不能比。
養這些人的目的,一方麵是為了教導家族子弟的學習,另一方麵,無非是比權勢比財力,比來比去沒得比了,附庸風雅也是一種權力與財力的象征。家裏舉行各種社交活動的時候,推出這些人來相互攀比各家的品位,比比看誰家能有更多的權勢和財力請到更多更厲害的能人異士。
在這種風氣之下,迴音公子這樣一枝獨秀,琴技爐火純青,已達巔峰臻境無人能及之人,迅速聲名大振並如此受追捧敬重,便就不稀奇了。多少人想恭敬地將他請入府中奉為座上之賓,但都尋不著門路不可得,於是隻能每三個月巴巴地來闕歌樓候著他的一曲琴音。
這一次等了三個月,卻隻等了半闕琴,還有一些是首次來的,更是不知如何表達憾意。
迴過頭來,再說此刻眾目祈盼的二樓雅間中,神秘異常的迴音公子,正將凍得有些紅的指尖從琴弦上放下,抱著懷裏的小暖婆子,滿足地輕歎了一口氣,屋中沉香嫋嫋,他隔著窗戶的輕紗將外間一覽無餘,外人卻看不見他的小動作。
待得手裏暖和些了,他才無比欣悅地將手伸進懷裏,掏出來一大摞銀票。
粗略一看,銀票厚厚地堆疊在手上,估模有數萬兩之多,他將能撫出仙音的指尖輕輕撚了撚,開始認真地一張張數銀票。
他歪著頭,兩眼放光,越數臉上笑得越燦爛,越數越難抑激動:銀子啊,數目不菲的銀子啊!銀票都幻化成了白花花的銀錠子,像山一樣圍在他的周圍,閃瞎了他的眼,
這是今天的收入!就彈一曲,就進賬這麽多,就算朗朗那樣的國際鋼琴大師,彈一首曲子也掙不到這麽多吧!
天祚王朝這種風氣實在太好了,就讓這些附庸風雅主動送錢上門的傻瓜來得更多更猛烈些吧!
這一年的冬天,來得似乎有點早。
白天仿如被黑夜壓迫了一般,掙紮了不過幾個時辰就落了下風,日頭漸短,天就漸漸黑了下來,沉沉夜色將大地籠罩上了一層黑的簾幕。
天祚王朝雖然沒有宵禁的規矩,但是這極冷的天氣,寒風唿唿地刮,雲層極低,隱隱有著下雪的預兆,眼見著哈出嘴邊的熱氣都能立即凍成了白色的冰顆粒,尋常人若沒有什麽事情的話,自然誰也不願意在這樣的夜裏還出門去。
於是京城冬夜裏的街道便顯得分外的冷清,就連著名的花街柳巷——夜夜笙歌的杜鵑巷,也比平日少了許多人,街麵上隻有少數的幾個人弓著腰縮著脖子匆匆行路,遠遠見不著平日裏的熱鬧。
巷子裏每一家煙花之地繁華青樓門口都掛著厚厚的布幔子,將一切紙醉金迷掩在樓裏,裏外便形成了鮮明的兩個世界。
城外山上雲泉寺裏高高的鍾樓負責報時辰,敲鍾人剛敲響了戌時初的鍾聲,正是晚膳後亟待消遣休息的時刻,厚重敦實的鍾聲迴響消散在冷風的空氣之中,鍾聲之後,街上更是顯得冷清寂寥,像繁華熱鬧喧嘩過後乍然安靜下來,令人一陣空虛,空氣也變得似乎更冷了。
“砰——”
就在這月黑風高萬籟靜謐之時,忽然一聲尖利之聲劃破長空,緊接著轟隆的巨響在空中炸響,炸破了夜的寂靜,屋頂的瓦片紛紛應聲碎裂,天地為之顫抖。
這天搖地動的轟然一響,整個京城無論哪個角落的人都聽到了。緊跟著這巨響之後,“砰,砰,砰……”接連數聲尖利之聲直衝雲霄,劃破長空,緊接著又是數聲令天地顫抖的巨響,後麵跟著數聲尖利之聲,數聲巨響,如此循環往複,宛如夏日沉悶的驚雷陣陣,震得屋頂的瓦片和四處的窗戶劈啪亂響。
緊接著這連續的轟隆聲和尖利聲之後,又是一陣連續而劇烈的“劈啪”破裂之聲,在半空中裂開,像誰在天上拿把剪刀把夜的幕布生生撕開了一道口子,又像沸水在低低的雲層裏炸開了鍋,緊跟著這聲音,數道刺眼的光芒在空中炸開,瞬間照亮了大半個京城。
十一月冬夜驚雷?閃電破空?
闕歌樓——杜鵑巷有名的歌舞坊,悠揚的琴聲戛然而止。
一道道白光在窗外劃過。映照在黑暗裏滿堂聽客的臉上,那些人眼裏還帶著迷蒙的色彩似乎還沒有迴魂。
廳門打開,數名彩衣丫鬟姍姍進來掌上燈,滿堂燈亮,映得大堂金碧輝煌,那些人猶渾身一個激靈醒了過來,但是個個揉著耳朵臉色都十分難看,甚至還有人手捂著心口一臉痛色,仿佛誰拿匕首捅了他心窩子一刀。
宮商驟頓,耳鳴錚錚!
斷音之痛,猶如錐心!
要知道,迴音公子每三個月才來這闕歌樓撫琴一次,這一次就這樣斷了。
傳聞中,迴音公子的琴技已至臻境,琴音宛如仙音,妙不可言,能讓聞者忘卻這千丈紅塵之中一切憂愁煩惱,聽過之後心就像被仙水洗滌了一遍,迴複清明,甚至傳言他的琴音還有療傷鎮痛之效,尤其對於受了內傷之人,更比一劑療傷的良藥,因此慕名想聽他琴音的人多如過江之鯽。
但是迴音公子隻定時在這京城闕歌樓撫琴,三個月一次,每次隻一曲,且每次都在夜幕低垂之後,二樓雅間獨自撫琴,不讓人伺候,也不帶隨從,來聽琴的人自有丫鬟引導落坐在票貼上注明等級的坐席上,整個大堂熄燈之後,隻需凝神靜氣聆聽,沒有任何人言語,琴聲自幽幽響起。
這闕歌樓就這麽大點兒地方,到了迴音公子撫琴這一天,通常都是座無虛席聽客爆棚,所以不是人人都能進得來一飽耳福的!而且迴音公子的琴音還有一點奇妙之處,琴聲繞梁卻隻到闕歌樓的大堂範圍便再也傳不出去,哪怕人站在大門口,也休想聽到裏麵的一絲一毫。
卻不是因為闕歌樓的大門隔音做的太好,因為樓外的巨響此刻正清晰地傳入大堂。
一票難求,在座聽琴之人,就算是末等的坐席,有哪個不是花了重金,或是費了許多周折才求來門貼一張,等到了這一天,便早早地來候著座,巴巴得盼到夜黑,等著迴音公子開始撫琴的?
琴卻隻彈了半闕,琴音自妙不可言,滿堂黑暗卻溫馨,所有人連唿吸都不敢大聲一點,小心翼翼地屏著氣息,陶醉在另外一個美妙的世界裏,眼前仿如看見了春意盎然,枝吐女敕芽,滿眼繁花,胸中所有的濁氣汙氣都匯成一股氣流,隨著琴音緩緩流向體外,整個人如沐浴在春暖花開的清泉中一般通身清靈爽利,甚至身上有的小傷小痛都奇異般的得到了撫慰,那種美妙的感覺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然而這樣奇妙的感覺卻生生被打斷,醃臢的雜音一打擾,弦音頓驟,整個人仿如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從清靈的天堂瞬間推到了烈火焚身的地獄,從春暖花開的場景霎時轉換到慘不忍睹的人間煉獄,腦中的一根弦突然崩斷,尖銳的顫音嘯叫,所有的濁氣汙氣加速往迴流,心中如被千萬隻螞蟻啃過。
大堂裏一片此起彼伏的抽氣聲,有人捂著胸口,有人捂著腦袋,俱是一臉痛苦異常的神色。
“哇,快來看啊,好美的煙花,我長這麽大都沒見過這麽漂亮的煙花呢!快來看啊!”
方才因為掌燈打開的門外,傳來門童興奮的大唿小叫聲,兩個門童一時竟忘記了規矩,齊齊情不自禁地在門前大聲叫嚷,可見他們確實見到了溢於言表的美景。
眾人抱著腦袋恍然:原來方才那些巨響和尖利之聲是在放禮炮,而現在這些“劈啪”之聲和一道道晃眼的白光是在放禮花!
禮炮和禮花齊放,可見京城有大事。
製作禮花的技藝和秘方全天下隻有風家才有,他家的材料又金貴,工序又繁雜,出來的禮花自然價值不菲,所以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燃放禮花根本就是在燒銀票,沒有人用的起,隻有大戶人家在逢年過節才消費一下,但那也隻是小打小鬧燃放片刻,有個彩頭圖了個喜慶便罷了。
而禮炮更不用說,通常隻有皇家慶典或者打仗的時候將士凱旋,以及他國重要的貴賓來訪的時候才用。
屋外雖吵,屋內卻靜謐,禮花雖美雖珍貴,但誰也沒有心思奔出去看熱鬧,能坐在這裏的,多是有錢有勢的風流貴胄和名流雅士,什麽場麵沒有見過?
眾人臉色各異,卻都沉寂,誰也沒有先說話,各自揣著各自的心思。
有的人還沉浸在方才的琴音之中,有的與朝堂有關聯之人則在腦海裏搜尋近日朝堂之上是否有何大事發生。
沒有皇家慶典,也沒有戰爭,更沒聽說哪國有來使。
於是都不再胡亂揣測,皆順了順胸中之氣,仰起了脖子,睜大了眼睛,紛紛往二樓中間一扇門望去,似在等著那人發落。
天祚王朝尚崇禮儀,與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子要學習禮樂射禦書數,以琴棋書畫等為雅,但與中國封建王朝重文輕武不同的是,天祚王朝同時也重武,推崇騎術射箭武藝等技藝。
尤其是上流社會的貴族子弟,以攀比這些為榮,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大戶人家幾乎家家都養著一些擅於琴棋書畫樂射禦的雅士,隻要是擅長其中一門,便能收作門客養著,如若是技藝精通登峰造極無人能及的,更是被奉為座上之賓,被家族子弟拜為師傅,每日間問安問禮地伺候著,自是一般門客不能比。
養這些人的目的,一方麵是為了教導家族子弟的學習,另一方麵,無非是比權勢比財力,比來比去沒得比了,附庸風雅也是一種權力與財力的象征。家裏舉行各種社交活動的時候,推出這些人來相互攀比各家的品位,比比看誰家能有更多的權勢和財力請到更多更厲害的能人異士。
在這種風氣之下,迴音公子這樣一枝獨秀,琴技爐火純青,已達巔峰臻境無人能及之人,迅速聲名大振並如此受追捧敬重,便就不稀奇了。多少人想恭敬地將他請入府中奉為座上之賓,但都尋不著門路不可得,於是隻能每三個月巴巴地來闕歌樓候著他的一曲琴音。
這一次等了三個月,卻隻等了半闕琴,還有一些是首次來的,更是不知如何表達憾意。
迴過頭來,再說此刻眾目祈盼的二樓雅間中,神秘異常的迴音公子,正將凍得有些紅的指尖從琴弦上放下,抱著懷裏的小暖婆子,滿足地輕歎了一口氣,屋中沉香嫋嫋,他隔著窗戶的輕紗將外間一覽無餘,外人卻看不見他的小動作。
待得手裏暖和些了,他才無比欣悅地將手伸進懷裏,掏出來一大摞銀票。
粗略一看,銀票厚厚地堆疊在手上,估模有數萬兩之多,他將能撫出仙音的指尖輕輕撚了撚,開始認真地一張張數銀票。
他歪著頭,兩眼放光,越數臉上笑得越燦爛,越數越難抑激動:銀子啊,數目不菲的銀子啊!銀票都幻化成了白花花的銀錠子,像山一樣圍在他的周圍,閃瞎了他的眼,
這是今天的收入!就彈一曲,就進賬這麽多,就算朗朗那樣的國際鋼琴大師,彈一首曲子也掙不到這麽多吧!
天祚王朝這種風氣實在太好了,就讓這些附庸風雅主動送錢上門的傻瓜來得更多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