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解決陪讀貴女
荒災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錢兒媳婦 作者:晚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淑嬌麵對小團子的懼意侵入骨髓,這會兒不敢瞪她,也不敢罵人,更不敢抬出自己貴女的身份,就這樣安靜得躺著,等著自家母親來救她。
宋九也沒有想到小團子將朱家小姐綁迴了賢王府。
但是聽完整個過程的宋九臉色卻是不好看的,借著朱家的權勢,欺負其他的貴女,這手段與她當年的姐姐朱淑文一模一樣。
是不是因為皇上將內庫大權交給了戶部,又加上邊關起了戰事,做為戶部尚書府的朱家也就得意起來了?
當年宋九還在安城時便與朱淑文交過手,如今到了京城,朱家人還敢如此猖狂。
細看起來,這朱淑嬌與她姐姐也長得極像的。
賢王府給朱母送了信,待朱府主母周氏匆忙趕過來的時候,朱淑嬌已經被綁了好幾個時辰水米未進,這會兒有氣無力的朝母親哭泣。
從小在京城裏跋扈著長大的貴女嬌嬌,頭一迴受這麽大的委屈,那哭聲可難過了。
周氏急壞了,上前就要給女兒鬆綁,哪能想賢王府的護衛將她攔了下來。
宋九坐主座,目光冷淡地看著。
在京城,就算是誥命夫人見到她也得行跪禮,周氏竟然不行禮就敢上前解綁,不愧是她教出來的兩個女兒。
周氏也察覺到了,平素在蘭芳齋見這位不行跪禮,這位不說什麽,可不代表眼下也可以無禮,即使周氏看不上這個鄉下出來的賢王妃,卻也不得跪了下去。
宋九也沒有往日的溫和,看到周氏跪了下去,沒有出聲叫她起來,而是問起朱淑嬌可是受周氏指使?
周氏心情很複雜,她到現在才知道女兒竟然犯了事,然而周氏不認為女兒有什麽不對的,在京城本就是弱肉強食的地方,他們朱家人前顯貴可以囂張,倘若今日他們朱家沒了地位,其他的世族也同樣會出手陷害他們朱家。
京城裏的生存之道,隻有比別人更狠才不會受到傷害,要怪隻怪顧家小女太過懦弱。
周氏想歸想,自然不敢在宋九麵前說出這番話來,她連忙看向哭得傷心的女兒,怒不可遏的開口:“你怎麽敢對顧小姐下手的?她的堂嫂可是賢王妃的姐姐,你怎麽這麽愚蠢?”
在場的宋九和小團子在聽到周氏這話後當真是大開眼界,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這樣吧。
“朱夫人怕是理解錯了我的意思,我今日過問此事,不是護短,而是就事論事,不是顧家便是其他陳家李家,我也定會追究到底,畢竟如此德行豈能放心由她做我家孩子的陪讀?”
周氏一聽陪讀的身份要沒了,連忙看向宋九,帶著懇求的聲音開了口:“賢王妃說的對,都是我教女無方,想起當年我家淑嬌還小的時候,她姨母都時不時的親自教導。”
“那個時候,也多虧得她姨母時常幫我管束,這些年沒了她姨母在,越發的不聽話了,都是我的錯。”
周氏故意提及姨母二字,宋九卻當沒聽懂,接著說道:“既然朱夫人也認為朱小姐做錯了事,那就送去衙門吧,衙門自有公道在,人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承擔後果。”
周氏見提及晉王妃的結拜姐妹情,賢王妃竟然當沒有聽到,莫不是她這個晚輩沒在京城聽說過麽,於是直接說了出來,“賢王妃言重了,這都是我這後宅婦人的錯,當年晉王妃與我結拜時便曾說過的,若是我做錯了事,定會親自審我。”
說到這兒周氏拿起手帕抹起了眼淚。
還以為宋九沒有聽懂,故意點明了這結拜的姐妹情,宋九也裝到底,“我婆母臨終前也不曾跟我提及有這麽一位結拜的姐妹,不過這些都是往事了,我婆母已經仙去,而今朱家小女犯了錯,隻能送往衙門,她可知就憑她的一個手段,毀了一個姑娘家的清白。”
“而今顧家小女尋死未遂去了大福寺清修,將來婚姻之事都將耽擱,這件事若是落到朱家小姐身上,朱夫人還會說得如此輕巧麽?”
宋九可謂是半點不容情,周氏知道自己踢到了鐵板,到底是生下了皇室中唯一男丁的賢王妃,周氏見她不將當年與晉王妃的姐妹情義放在眼裏,終於有些怕了。
一旦把女兒送去衙門,那女兒的這一生也就完了。
周氏膝行向前來到宋九身邊,懇求道:“我們朱家已經知道錯了,待此間事了,必定好好管束女兒。”
“賢王妃有格局有大義,孩子犯錯已經毀了另一個孩子,我朱家答應顧家一切的賠償和彌補,隻是我兒年歲小,不能再毀了她的一生,萬萬不可送去衙門。”
周氏匍匐於地,落下了真誠的眼淚,瞧著這眼淚怕是嚇出來的。
一直坐著未語的小團子一臉鬱悶的看了周氏一眼,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小團子巴不得母親將這對母女送衙門裏去,也正好震懾學堂裏的那些陪讀。
宋九看了腳邊的周氏一眼,沉默了許久,半晌後方開了口:“不送去衙門也成,但是朱夫人得答應我兩樁事。”
周氏立即抬頭,臉上有了希望。
宋九接著說道:“第一樁,你帶著朱小姐去顧府賠罪,顧府要你們怎麽補償你們就得答應。”
周氏點頭搗蒜想也沒想的答應了。
“至於第二樁呢,那可得朱夫人費心思了,在國子監的小班裏,我家小團子身體已經大好,且不必參加科舉,便不用陪讀貴女了,朱夫人想必有法子說服其他幾家的,對麽?”
周氏驚訝的看著宋九,所以這才是重點,借著此事將那些妄想入東宮做太子妃的貴女們都趕走,左右她家女兒已經沒有希望了,那麽其他幾家的貴女,趕走更好。
周氏應了下來,她定會想辦法辦成此事。
坐在交椅中的小團子在聽到母親的這番話後,心頭一喜,她倒是不必費心思對付這些貴女了,以後就安安靜靜地讀書便好。
宋九準許周氏將朱淑嬌接迴去,母女二人攙扶著彎著腰道著謝退下了。
等人一走,小團子再也坐不住,二話不說黏在了母親身邊。
宋九也沒有想到小團子將朱家小姐綁迴了賢王府。
但是聽完整個過程的宋九臉色卻是不好看的,借著朱家的權勢,欺負其他的貴女,這手段與她當年的姐姐朱淑文一模一樣。
是不是因為皇上將內庫大權交給了戶部,又加上邊關起了戰事,做為戶部尚書府的朱家也就得意起來了?
當年宋九還在安城時便與朱淑文交過手,如今到了京城,朱家人還敢如此猖狂。
細看起來,這朱淑嬌與她姐姐也長得極像的。
賢王府給朱母送了信,待朱府主母周氏匆忙趕過來的時候,朱淑嬌已經被綁了好幾個時辰水米未進,這會兒有氣無力的朝母親哭泣。
從小在京城裏跋扈著長大的貴女嬌嬌,頭一迴受這麽大的委屈,那哭聲可難過了。
周氏急壞了,上前就要給女兒鬆綁,哪能想賢王府的護衛將她攔了下來。
宋九坐主座,目光冷淡地看著。
在京城,就算是誥命夫人見到她也得行跪禮,周氏竟然不行禮就敢上前解綁,不愧是她教出來的兩個女兒。
周氏也察覺到了,平素在蘭芳齋見這位不行跪禮,這位不說什麽,可不代表眼下也可以無禮,即使周氏看不上這個鄉下出來的賢王妃,卻也不得跪了下去。
宋九也沒有往日的溫和,看到周氏跪了下去,沒有出聲叫她起來,而是問起朱淑嬌可是受周氏指使?
周氏心情很複雜,她到現在才知道女兒竟然犯了事,然而周氏不認為女兒有什麽不對的,在京城本就是弱肉強食的地方,他們朱家人前顯貴可以囂張,倘若今日他們朱家沒了地位,其他的世族也同樣會出手陷害他們朱家。
京城裏的生存之道,隻有比別人更狠才不會受到傷害,要怪隻怪顧家小女太過懦弱。
周氏想歸想,自然不敢在宋九麵前說出這番話來,她連忙看向哭得傷心的女兒,怒不可遏的開口:“你怎麽敢對顧小姐下手的?她的堂嫂可是賢王妃的姐姐,你怎麽這麽愚蠢?”
在場的宋九和小團子在聽到周氏這話後當真是大開眼界,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這樣吧。
“朱夫人怕是理解錯了我的意思,我今日過問此事,不是護短,而是就事論事,不是顧家便是其他陳家李家,我也定會追究到底,畢竟如此德行豈能放心由她做我家孩子的陪讀?”
周氏一聽陪讀的身份要沒了,連忙看向宋九,帶著懇求的聲音開了口:“賢王妃說的對,都是我教女無方,想起當年我家淑嬌還小的時候,她姨母都時不時的親自教導。”
“那個時候,也多虧得她姨母時常幫我管束,這些年沒了她姨母在,越發的不聽話了,都是我的錯。”
周氏故意提及姨母二字,宋九卻當沒聽懂,接著說道:“既然朱夫人也認為朱小姐做錯了事,那就送去衙門吧,衙門自有公道在,人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承擔後果。”
周氏見提及晉王妃的結拜姐妹情,賢王妃竟然當沒有聽到,莫不是她這個晚輩沒在京城聽說過麽,於是直接說了出來,“賢王妃言重了,這都是我這後宅婦人的錯,當年晉王妃與我結拜時便曾說過的,若是我做錯了事,定會親自審我。”
說到這兒周氏拿起手帕抹起了眼淚。
還以為宋九沒有聽懂,故意點明了這結拜的姐妹情,宋九也裝到底,“我婆母臨終前也不曾跟我提及有這麽一位結拜的姐妹,不過這些都是往事了,我婆母已經仙去,而今朱家小女犯了錯,隻能送往衙門,她可知就憑她的一個手段,毀了一個姑娘家的清白。”
“而今顧家小女尋死未遂去了大福寺清修,將來婚姻之事都將耽擱,這件事若是落到朱家小姐身上,朱夫人還會說得如此輕巧麽?”
宋九可謂是半點不容情,周氏知道自己踢到了鐵板,到底是生下了皇室中唯一男丁的賢王妃,周氏見她不將當年與晉王妃的姐妹情義放在眼裏,終於有些怕了。
一旦把女兒送去衙門,那女兒的這一生也就完了。
周氏膝行向前來到宋九身邊,懇求道:“我們朱家已經知道錯了,待此間事了,必定好好管束女兒。”
“賢王妃有格局有大義,孩子犯錯已經毀了另一個孩子,我朱家答應顧家一切的賠償和彌補,隻是我兒年歲小,不能再毀了她的一生,萬萬不可送去衙門。”
周氏匍匐於地,落下了真誠的眼淚,瞧著這眼淚怕是嚇出來的。
一直坐著未語的小團子一臉鬱悶的看了周氏一眼,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小團子巴不得母親將這對母女送衙門裏去,也正好震懾學堂裏的那些陪讀。
宋九看了腳邊的周氏一眼,沉默了許久,半晌後方開了口:“不送去衙門也成,但是朱夫人得答應我兩樁事。”
周氏立即抬頭,臉上有了希望。
宋九接著說道:“第一樁,你帶著朱小姐去顧府賠罪,顧府要你們怎麽補償你們就得答應。”
周氏點頭搗蒜想也沒想的答應了。
“至於第二樁呢,那可得朱夫人費心思了,在國子監的小班裏,我家小團子身體已經大好,且不必參加科舉,便不用陪讀貴女了,朱夫人想必有法子說服其他幾家的,對麽?”
周氏驚訝的看著宋九,所以這才是重點,借著此事將那些妄想入東宮做太子妃的貴女們都趕走,左右她家女兒已經沒有希望了,那麽其他幾家的貴女,趕走更好。
周氏應了下來,她定會想辦法辦成此事。
坐在交椅中的小團子在聽到母親的這番話後,心頭一喜,她倒是不必費心思對付這些貴女了,以後就安安靜靜地讀書便好。
宋九準許周氏將朱淑嬌接迴去,母女二人攙扶著彎著腰道著謝退下了。
等人一走,小團子再也坐不住,二話不說黏在了母親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