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又接了一單繡活
荒災年,我成了全村最有錢兒媳婦 作者:晚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日,陶三娘帶著下人將屏風送到王府西院去,沒想被花園裏賞花的小裴氏瞧見,她才想起來先前有一張屏風交給梅莊刺繡來著。
中間經曆了太多事,小裴氏沒有精力計較這些小事,而今看著屏風出現,卻不是給她的,反而是往西院送去的,小裴氏便怒了。
陶三娘跟在府中管事身邊,低垂著頭沒說話。
管事見王妃帶著下人怒氣衝衝的過來,連忙上前行禮,解釋道:“娘娘,這是王爺的意思,那日陸側妃去了一趟梅莊發現了這張畫屏,迴來就跟王爺說了,王爺便將屏風賞給了陸側妃。”
小裴氏感覺到不可思議,她挑選的屏風王爺做主賞給了一個妾,而她這個正主兒都不知道,是何道理?
當真是新仇舊恨,在京城裏,陸側妃就借著王爺寵她,沒少搶她手裏的東西,搶不了她的王妃位,卻是要處處與她作對。
如今來了安城,還沒來幾日就盯上了她的屏風。
小裴氏很生氣,目光落在屏風上,原本怒氣衝衝的臉上突然又平靜下來,她選的仕女圖和麒麟,陸側妃敢將這屏風放在內室裏麽?
小裴氏不緊不慢地上前,看到屏風上繡下的畫像,很是驚訝,竟將陸側妃繡得如此生動貌美,梅莊裏的繡娘倒是不簡單呢。
小裴氏原本平靜的臉上又多了幾分鬱悶,王爺做的主,她自然不能在這節骨眼上鬧出不快,隻得看著管事將屏風帶走了。
不過陶三娘才從西院領到打賞出來,人就被小裴氏身邊的護衛給帶走。
堂前,小裴氏盯著陶三娘,沉聲問道:“屏風出自哪位繡娘之手?”
陶三娘知道會遇上這種事,不依著陸側妃的話也會死,依了她的話就得罪了王妃,最後也指不定得死,夾縫裏生存是陶三娘這些年小心翼翼活著的手段。
陶三娘沒有供出宋九,直接說是自己繡的,看來今天的苦頭是跑不脫了。
果然惹怒了小裴氏,陶三娘被人扣住,轉眼打了二十大板。
小裴氏這才說道:“我記得將你叫來的時候就打聽過的,你並不會雙麵繡,就說吧,交出你底下的繡娘,可免你一死。”
陶三娘這人講義氣,她知道繡畫像的屏風必須得雙麵繡才美觀,不僅這手藝她得護著,何況宋九還是莫如水的徒弟,她更應該護著。
陶三娘沒供出宋九,但是她很快抬頭,順著小裴氏的話說道:“繡品的確不是出自我之手,不過王妃若是喜歡,何不也繡一張自畫像的屏風,各顯風采。”
竟敢說出這樣的話,小裴氏感覺陶三娘必定是腦子不好使,她怎麽可能再繡屏風。
小裴氏淡漠的看了陶三娘一眼,正想著要怎麽處置她時,陶三娘又開了口:“莫非王妃娘娘之姿還怕不能豔壓群芳,繡娘刺繡之時我便想過的,陸側妃的屏風畫像有缺憾,豈能與王妃娘娘相比。”
這話卻擊中了小裴氏的內心,她剛才匆匆一瞥沒有細看那畫像,有缺憾麽?
陶三娘接著又是一番美言,不愧是夾縫裏生存到至今的人物,還是有幾分急智的,很快說動了小裴氏,她同意了,再弄一張一模一樣的屏風出來倒也不難的,何況一個小小側妃敢在屏風上用麒麟,定是晉王賞賜給她之時不知上麵雕刻的是什麽吧。
晉王府向來尊卑有序,最講規矩。
於是陶三娘打了二十大板後又接到一張大單子,便是給晉王妃繡屏風,一模一樣的布料和雕刻屏風架。
轉眼這塊好布料又落到宋九的手中,宋九驚在一旁,看著王守來拿出來的畫像,真是好奇陶三娘是怎麽說服人的。
隻是在宋九看到小裴氏的畫像時,她猶豫了,她若是敢在家裏刺繡,她傻夫君非得生氣不可。
王守來見宋九沒接,心頭著急,連忙說道:“莊主說了,這一張屏風,夫人不僅得接下還得好好的刺繡,年前一定要交貨的。”
“夫人有所不知,這一張繡屏也關係到咱們繡樓的存活,夫人看在往日的情份上也得幫這個忙呢。”
宋九想到自己的師父,心頭一軟,接下了繡活,送走王守來後,她沒有急著迴院裏,而是將東西拿到了任家小院去了。
那會兒宋家的男人都下地幹活,搶著秋收呢,任家小院裏隻有任婆子在,她喂有不少雞,還得給丈夫做飯,這會兒正好坐在廊下給丈夫補衣裳。
宋九過來後,就將她接了梅莊一張屏風的繡活上麵刺繡的畫像正是晉王妃一事告訴了她,婆母一定能給她一個主意。
說開了,也免得家裏人事後知道心頭不舒服。
任婆子看了一眼雍容且端莊坐著的妹妹,很快就收迴目光,得知事情經過 ,任婆子停下手中的活計,歎了口氣說道:“總不該咱們得繞著她走,我們又沒有做錯什麽,咱們憑手藝賺錢,繡什麽那是客人的要求。”
任婆子想得開,叫宋九隻管刺繡,那是梅莊交來的繡品,她不做,除非不想做繡娘了,不然總會遇上這種事,難不成次次都拒絕。
宋九也將實情說了,上一次繡了一張屏風給她五十兩金子,這一次這張屏風繡出來,又會給她五十兩金子。
聽說是金子,任婆子簡直要高興壞了,一兩金相當於十兩銀子,這不三房兩張繡屏就賺下一千兩銀,能不高興呢。
“這生意能做,老三媳婦別管那些是是非非,你隻管做好你繡娘的份內之事。”
任婆子還挺歡喜的。
宋九見婆母支持她,她就放心做這樁生意了,至於在家裏刺繡不被傻夫君瞧見,那就趁著晚上的機會刺繡,或者這段時間忙活的時候。
任婆子一臉欣慰的看著宋九說道:“學了門手藝就不怕餓死,老三媳婦的繡品越做越好,以後三房不比大房二房過得差的,反而會更好。”
“好好做吧,咱們雖說得安分守己的做事,但也不能將這種好事推在門外的道理,能給安城的大繡樓做事,本就是一樁好事呢。”
宋九應下了,她安心的迴了祖宅,將畫像和繡品藏了起來,以後悄悄地做,做完了就往城裏一送,年前努力一下,錢就到手了。
中間經曆了太多事,小裴氏沒有精力計較這些小事,而今看著屏風出現,卻不是給她的,反而是往西院送去的,小裴氏便怒了。
陶三娘跟在府中管事身邊,低垂著頭沒說話。
管事見王妃帶著下人怒氣衝衝的過來,連忙上前行禮,解釋道:“娘娘,這是王爺的意思,那日陸側妃去了一趟梅莊發現了這張畫屏,迴來就跟王爺說了,王爺便將屏風賞給了陸側妃。”
小裴氏感覺到不可思議,她挑選的屏風王爺做主賞給了一個妾,而她這個正主兒都不知道,是何道理?
當真是新仇舊恨,在京城裏,陸側妃就借著王爺寵她,沒少搶她手裏的東西,搶不了她的王妃位,卻是要處處與她作對。
如今來了安城,還沒來幾日就盯上了她的屏風。
小裴氏很生氣,目光落在屏風上,原本怒氣衝衝的臉上突然又平靜下來,她選的仕女圖和麒麟,陸側妃敢將這屏風放在內室裏麽?
小裴氏不緊不慢地上前,看到屏風上繡下的畫像,很是驚訝,竟將陸側妃繡得如此生動貌美,梅莊裏的繡娘倒是不簡單呢。
小裴氏原本平靜的臉上又多了幾分鬱悶,王爺做的主,她自然不能在這節骨眼上鬧出不快,隻得看著管事將屏風帶走了。
不過陶三娘才從西院領到打賞出來,人就被小裴氏身邊的護衛給帶走。
堂前,小裴氏盯著陶三娘,沉聲問道:“屏風出自哪位繡娘之手?”
陶三娘知道會遇上這種事,不依著陸側妃的話也會死,依了她的話就得罪了王妃,最後也指不定得死,夾縫裏生存是陶三娘這些年小心翼翼活著的手段。
陶三娘沒有供出宋九,直接說是自己繡的,看來今天的苦頭是跑不脫了。
果然惹怒了小裴氏,陶三娘被人扣住,轉眼打了二十大板。
小裴氏這才說道:“我記得將你叫來的時候就打聽過的,你並不會雙麵繡,就說吧,交出你底下的繡娘,可免你一死。”
陶三娘這人講義氣,她知道繡畫像的屏風必須得雙麵繡才美觀,不僅這手藝她得護著,何況宋九還是莫如水的徒弟,她更應該護著。
陶三娘沒供出宋九,但是她很快抬頭,順著小裴氏的話說道:“繡品的確不是出自我之手,不過王妃若是喜歡,何不也繡一張自畫像的屏風,各顯風采。”
竟敢說出這樣的話,小裴氏感覺陶三娘必定是腦子不好使,她怎麽可能再繡屏風。
小裴氏淡漠的看了陶三娘一眼,正想著要怎麽處置她時,陶三娘又開了口:“莫非王妃娘娘之姿還怕不能豔壓群芳,繡娘刺繡之時我便想過的,陸側妃的屏風畫像有缺憾,豈能與王妃娘娘相比。”
這話卻擊中了小裴氏的內心,她剛才匆匆一瞥沒有細看那畫像,有缺憾麽?
陶三娘接著又是一番美言,不愧是夾縫裏生存到至今的人物,還是有幾分急智的,很快說動了小裴氏,她同意了,再弄一張一模一樣的屏風出來倒也不難的,何況一個小小側妃敢在屏風上用麒麟,定是晉王賞賜給她之時不知上麵雕刻的是什麽吧。
晉王府向來尊卑有序,最講規矩。
於是陶三娘打了二十大板後又接到一張大單子,便是給晉王妃繡屏風,一模一樣的布料和雕刻屏風架。
轉眼這塊好布料又落到宋九的手中,宋九驚在一旁,看著王守來拿出來的畫像,真是好奇陶三娘是怎麽說服人的。
隻是在宋九看到小裴氏的畫像時,她猶豫了,她若是敢在家裏刺繡,她傻夫君非得生氣不可。
王守來見宋九沒接,心頭著急,連忙說道:“莊主說了,這一張屏風,夫人不僅得接下還得好好的刺繡,年前一定要交貨的。”
“夫人有所不知,這一張繡屏也關係到咱們繡樓的存活,夫人看在往日的情份上也得幫這個忙呢。”
宋九想到自己的師父,心頭一軟,接下了繡活,送走王守來後,她沒有急著迴院裏,而是將東西拿到了任家小院去了。
那會兒宋家的男人都下地幹活,搶著秋收呢,任家小院裏隻有任婆子在,她喂有不少雞,還得給丈夫做飯,這會兒正好坐在廊下給丈夫補衣裳。
宋九過來後,就將她接了梅莊一張屏風的繡活上麵刺繡的畫像正是晉王妃一事告訴了她,婆母一定能給她一個主意。
說開了,也免得家裏人事後知道心頭不舒服。
任婆子看了一眼雍容且端莊坐著的妹妹,很快就收迴目光,得知事情經過 ,任婆子停下手中的活計,歎了口氣說道:“總不該咱們得繞著她走,我們又沒有做錯什麽,咱們憑手藝賺錢,繡什麽那是客人的要求。”
任婆子想得開,叫宋九隻管刺繡,那是梅莊交來的繡品,她不做,除非不想做繡娘了,不然總會遇上這種事,難不成次次都拒絕。
宋九也將實情說了,上一次繡了一張屏風給她五十兩金子,這一次這張屏風繡出來,又會給她五十兩金子。
聽說是金子,任婆子簡直要高興壞了,一兩金相當於十兩銀子,這不三房兩張繡屏就賺下一千兩銀,能不高興呢。
“這生意能做,老三媳婦別管那些是是非非,你隻管做好你繡娘的份內之事。”
任婆子還挺歡喜的。
宋九見婆母支持她,她就放心做這樁生意了,至於在家裏刺繡不被傻夫君瞧見,那就趁著晚上的機會刺繡,或者這段時間忙活的時候。
任婆子一臉欣慰的看著宋九說道:“學了門手藝就不怕餓死,老三媳婦的繡品越做越好,以後三房不比大房二房過得差的,反而會更好。”
“好好做吧,咱們雖說得安分守己的做事,但也不能將這種好事推在門外的道理,能給安城的大繡樓做事,本就是一樁好事呢。”
宋九應下了,她安心的迴了祖宅,將畫像和繡品藏了起來,以後悄悄地做,做完了就往城裏一送,年前努力一下,錢就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