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拋詩砸人


    工作人員將筆交到葉崢手中,葉崢走到桌子前,拿了一張椅子坐下,他的麵前擺放著一遝白紙。


    唿啦啦!


    早已看熱鬧許久的同學們一下子全都向舞台上湧去,這麽刺激的事情可是少見。現如今人們鬧了矛盾,基本上都是罵架打架的武鬥,這種文鬥的事情還真是少見!


    頓時有種演電影的感覺呀!


    尤其是,剛才的矛盾已經十分激烈,原本在場的人就有許多喜歡詩歌的人,聽了之前關於詩歌的爭論之後,每個人心裏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無論持何種觀點,對詩歌的熱愛是真的。


    詩歌死亡與否,現如今的詩人是否隻是自封的自戀群體,是一個全社會都在爭論的話題!


    今天葉崢要做什麽?他要去否定詩歌已死這個觀念!他要憑借一己之力去證明詩歌還有活力,證明還有詩人的存在!


    而正如錢新偉所言,這是一個二十年來無數人折戟沉沙的地方。很多人如同葉崢一樣想證明詩歌未死,卻統統失敗了!


    那麽,明知道這件事情有這麽高的難度,葉崢還要去做,他是瘋子還是傻子?


    畢竟有兩出話劇作為背景,又有剛才驚豔的三行詩,所以大家都知道葉崢的確有才華。但是,這些年來有才華的人有很多,卻沒有人能被大眾心服口服地稱之為“詩人”!


    葉崢到底要怎麽做?他要寫出什麽樣的詩歌?


    一群人圍了上來,最裏麵的是林雨嘉、馬慧潔、孫陽和原本的五位評審,他們離得近,提前搶占了好位置。


    錢新偉也帶著嬌嬌過來,眾人為他們讓開了一條道,也讓他們站在了最裏麵。


    葉崢被圍得裏三層外三層,整個舞台上站了一百多人,外麵個子矮的同學們根本看不清裏麵的葉崢。而有的情侶,女生就騎在男生的肩膀上向裏麵張望著。


    “寫吧。”錢新偉渾不在意道。在他看來,或許葉崢能寫出兩三首好作品,但那又如何呢?偌大一個華夏詩壇,可不是三兩首好詩就能振興的。滅火要用一桶水一車水,一滴水是沒用的。


    葉崢輕輕點頭,在眾人的注目下,提筆開始在第一張紙上寫。


    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第一首現代詩,卞之琳的《斷章》,這首20世紀中國詩歌史上傳誦最廣的佳作之一。這首詩句式簡短,文字淺白。但語淡意遠,讀來古意昂然,餘味雋永,是極上乘的作品。


    卞之琳即使一生隻憑借這一首詩,已足以不朽。


    “好詩!”孫陽忍不住讚歎。


    周圍的人也紛紛點頭稱讚,於是外圍的人心就癢癢了,到底是什麽樣的詩歌?讓大家交口稱讚,紛紛點頭說是好詩。


    “如果我在這裏把你寫完的詩讀給大家聽,會不會影響你下麵的書寫?”孫陽問葉崢。


    “不會。”葉崢說著,已經開始書寫第二首。


    孫陽興奮地開始朗誦這首《斷章》,而裏麵的同學們則又把目光盯在了下麵這張白紙上。


    葉崢手中的筆寫得飛快,一行行字從他的筆尖傾瀉而出。


    雨巷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


    一行行字鋪展開來,一股朦朧迷惘的美感便彌漫開來。


    煙雨朦朧的江南,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


    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在雨巷中獨自彷徨,似乎有滿腹的愁苦,但又不願說出。


    和前一首詩屬於不同的風格!


    “好美的意境,好美的哀愁。”有個女生說道,聲音輕輕地,似乎不想打破這種文字營造出的氛圍。很奇怪的,這麽多人,卻因為這一首詩顯得安靜了許多。


    這張紙被葉崢拿起來放在一邊,他拿起了第三張紙開始寫,孫陽拿起這張紙開始讀給外麵的人聽。


    孫陽似乎有種感覺,他正在做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他正在見證一個奇跡的誕生。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第三首詩來自於林徽因,意境優美,內容純淨,形式純熟,語言華美。詩中采用重重疊疊的比喻,意象美麗而絲毫無雕飾之嫌,在華美的修飾中更見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隨著葉崢的筆落,有人在輕聲誦讀。


    三首詩歌寫出,錢新偉的麵色稍微有些變化,但他還是嗤笑道:“這些詩歌隻不過是一些淺薄的兒女私情罷了,沒有什麽內涵和有深度的意蘊,淺薄!同學,你的閱曆和思想深度還不夠,也就是在情情愛愛上做些文章罷了……”


    葉崢沒有說話,的確,這三首詩歌都有其各自背後的故事。《斷章》和《雨巷》的時代背景,《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之後的愛情糾葛。這個世界沒有,自然少了一層感觸。


    他沒有理會錢新偉的話,而是繼續在紙上寫道——尋李白!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那一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在


    高力士羞憤的手裏,人卻不見了


    ……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


    這首被稱作“當代中國詩壇的罕見絕唱”的詩歌一出,驚歎聲一片。


    凝練而繁複的句子,可以令人反複咀嚼。其中就“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一句,筆力千鈞,耐人尋味。


    “好詩!好詩!太棒了!”


    孫陽剛剛讀完前麵一首詩,看了這首《尋李白》,忍不住大聲讚歎:“這樣的一首詩歌,堪稱華夏詩壇的佳作!就算是往前幾十年,放在那個詩歌繁盛的年代,也絕對是極為難得的佳作!”


    錢新偉的表情變得凝重起來,這首《尋李白》,是葉崢的反擊,對他剛才“隻能在情情愛愛上做文章”那句話的反擊。而且相當有力,就像是一隻巴掌,狠狠地打在了他的臉上!


    葉崢將這首詩歌寫完,放在一邊,又拿起一張紙。


    錢新偉看著葉崢平靜的神情,飛舞的筆尖,忽然有種不妙的預感,好像今天,他麵前的這個人真的要創造出一番奇跡……


    而葉崢此時也渾然進入了一種神奇的狀態之中,前世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詩人,那些各種風格的詩歌,仿佛是打開了閘門的洪水,充滿在他的腦海中。


    那是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大聲歌頌,那是他們在孤寂的燈光下默默思索,那是他們在痛苦的煎熬中兀自掙紮……


    他的筆尖不停,一首首詩揮灑在一張張白紙上。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遊世界……”誰能比海子更淒苦,卻能在孤獨絕望中寫下這種樸素明朗而又真誠善良的祈願!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誰能比舒婷更抒情更朦朧。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席慕容奶奶的一位少女的懷春之心自然流露。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麵前,你不知道我愛你……”言情小說作家張小嫻來了。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顧城前輩用短短的兩行字,作出了詩歌史上不朽的名篇!


    ……


    一首首詩不停地落在紙上,一張張紙被孫陽朗誦著,然後在人群中流傳閱讀。


    一個個過往的路人被吸引過來,見證著葉崢所創造的奇跡。


    所有能看得見葉崢的人,看葉崢的表情都變化了,震驚,佩服,讚歎,不可思議……


    那個世界的一篇篇佳作,通過葉崢的手猛然出現在這個世界,將無盡的震撼帶給了這個世界第一次見到它們的人們。


    錢新偉的麵色難看,卻也和別人一樣難以掩飾眼中的震驚之色。


    誰能想象得出,一個大一的學生,年紀最多不過二十歲的人,竟然把一首首經典名作像是搬大白菜一樣搬出來。


    又是一首首詩歌落在一張張白紙上,孫陽的嗓子已經啞了,卻還在興奮地朗誦著。


    馬慧潔和林雨嘉看葉崢的目光閃爍著難以言說的光芒。


    葉崢不知道自己寫了多少首了,隻不過原本的一遝白紙隻剩下了最後一張。


    他停下來,活動了活動有些發酸的手臂,抬起頭看著目光呆滯的錢新偉,問道:“我的這些詩,能不能證明華夏詩歌還存活著?”


    錢新偉目光呆滯,不知所措,張了張嘴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奇才!奇才!”一道興奮的聲音響起,人群分開一個通道,一個頭發略微花白的男人走進來,他的手裏拿著幾張葉崢的詩,他看著葉崢的眼神,就像是看著一塊發光的寶石。


    “文學院的蔡院長。”孫陽輕聲對葉崢說明了來人的身份。


    葉崢對著蔡院長微笑著點點頭,卻沒有對他說話,將目光再轉迴錢新偉,冷然道:“如果你沒有見識過有才能的人,就不要說那些人雲亦雲的言論!如果你以後再這般行事德行,就不要讓我再看到你出現在我麵前!”


    “我……你……”錢新偉麵色蒼白,渾然沒有了之前的淡定和得瑟,他像是一隻受到驚嚇的小老鼠,瑟瑟發抖。


    而眾人看錢新偉的眼神,各式各樣。有厭惡鄙視的,有憐憫的……


    鄙視者鄙視其先前伶牙俐齒的言論囂張模樣和現如今神情的鮮明對比。


    憐憫者心知先前錢新偉說的話其實也並無道理,可惜他今天遇到了葉崢這樣一個舉世難尋的詩歌奇才。


    葉崢冷哼一聲,轉過身,拿起筆在最後一張白紙上寫下今天的最後一首詩。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一首傳唱三百多年的七言律詩,仿佛一記重錘砸在了錢新偉最後一層薄弱的心理防線上。


    他的眼前一黑,在一片驚唿中摔倒在人群中。


    作者的話:


    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並無證據能證明是是泰戈爾所創作。而在張小嫻的作品中卻是的確出現的,所以我也相信這是張小嫻的作品。


    二,文中設定的世界改變走向的時間是1600年的明末,所以納蘭的這首詩是不存在的。


    三,今天可能隻有一更,我明天有事,所以今天再寫了就要明天更。所以……明天也可能隻有一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爆娛樂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茶與酒之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茶與酒之歌並收藏火爆娛樂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