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想破了頭顱,都無法理解自己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麽。是那座仙宮的幻象太過逼真,還是自己真的被送到了上古時代?正在他苦思而不得其解的時候,周圍又有數頭更加恐怖的巨妖咆哮著撲了上來,妖氣震得天地搖晃,實力起碼都在點山境頂級以上,彭鷹頓時嚇得魂飛魄散,掉頭就逃。
昏暗的天空下,險惡的叢林中,彭鷹好像驚弓之鳥似的逃竄,在這片恐怖的大地上,他就像是個螻蟻般的存在,除了那些無處不在的巨妖之外,隨時都可能噴發的火山,還有地下衝天而起的熱流都要更加恐怖,稍不留神他就將死無葬身之地。
不知過了多久,彭鷹無數次的死裏逃生之後,心境徹底失衡,內心深處的兇性被激發出來,整個人仿佛化作了野獸。他憑借敏銳的直覺躲避那些強大的巨妖,轉而又去獵殺弱於自己的妖獸作為一日三餐,很快,他仿佛已經忘了一切,再也不去猜測眼前的景象是幻象還是真實,隻剩下了求生的本能。
某一次,他為躲避一頭巨妖而藏入一片竹林,屏住唿吸直到那巨妖遠去,這才渾身癱軟的躺在竹林之中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頭頂,一棵棵修竹微微搖晃著,竹影婆娑。這一幕似曾相識,讓彭鷹冰冷的目光有了些許動搖。他茫然爬了起來,呆呆的像竹林深處走去,走了好遠,麵前出現了一片溫泉,雪白的蒸汽在半空中氤氳著,像是一層薄紗載沉載浮。
那瞬間,彭鷹的腦海中忽然出現了一幕模模糊糊的景象。
自己像是曾經去過類似的一片竹林,那裏也有一片溫泉……彭鷹的身子忽然僵住,呆呆的望著溫泉深處,仿佛看到了有個肌膚勝雪的佳人正在向自己微笑。那瞬間,好像有道閃電掠過腦海,他終於暫時恢複了全部的記憶。
究竟發生了什麽?彭鷹抓緊這一線生機飛快的思考著。
這裏絕非真實,自己也絕不可能被送到上古時代,那麽就是說這裏都是幻象,都是那仙宮從中作祟!他連忙運起了初心經和抱樸篇,來源於佛家與初古道藏的絕頂心法牢牢的護住他的本心,頓時令心境如珠圓玉潤,纖塵不染。
眼前的景象稍顯模糊,但卻仍固執的不肯散去,但彭鷹卻已胸有成竹,他灑然微笑,長袖飄揚的直接踏上了溫泉。腳下赫然有堅實的感覺,那溫泉果然是幻象,連一點溫度都沒有。
這一步踏出,遠處山巒忽然盡數傾頹,不計其數的巨妖發出無聲的咆哮化作齏粉,所有的一切煙消雲散之際,彭鷹抬頭向前方望去,那座仙宮,已近在眼前。
在近處看,這仙宮愈發龐大得驚人,站在那高達百丈的石門前,彭鷹仿佛像是一顆塵埃。他昂首望著石門,此刻已心如止水,再沒有青帝剛剛逝去時的恐怖。
在這恬淡而樸素的心境中,那巨大的石門忽然自行開啟,竟沒發出任何聲息。
出乎他的意料,這巨大的仙宮之中竟然異常空曠,放眼望去沒有發現任何東西,就像是一座被遺棄的仙宮,帶著孤獨寂寞的氣息。彭鷹默默的看了片刻,忽然若有所感,抬頭向上方望去。
半空中赫然漂浮著一張圖畫,隻是三尺高的一張紙,卻好像銅鐵澆鑄般巋然不動。在圖畫前漂浮著三個鐵盒,圍繞著那圖畫緩緩旋轉。這四件東西相比於龐大的仙宮顯得太過渺小,要不是彭鷹有通天眼,在這漆黑的仙宮中恐怕也難以發現它們。
彭鷹飛身而起,來到那圖畫麵前。
圖畫上墨跡清晰,畫著一幕上古的場景。
畫麵下方是一座懸崖峭壁,不計其數的人類跪伏於地,向著天空膜拜,人們的表情或激動、或悲痛、或羨慕、或嫉恨,不一而足。而畫麵的上方則是厚重的雲層,在雲層中央,有團白光綻放開來,像是開啟了一道大門,萬丈毫光照耀天地。
懸崖外的虛空中有個身著道袍,亂發飛揚的人飛向雲層中那團白光,他正迴頭望著懸崖上的那些人類,表情似乎有些依戀,似乎還有些忐忑不安。
瞬間,彭鷹頓時感到一陣血脈沸騰。
他看到了圖畫上方的幾個大字。
張皇飛仙圖。
雖然他對這所謂的張皇毫無印象,但是這飛仙二字可讓他驚駭莫名。
世間真的有仙麽?千古以來都無定論。即便是半神、半妖、神皇,雖然都是上古時代至高無上的存在,但卻都算不上仙。這圖畫中描述的事情如果是真實的,那這個張皇究竟是不是真的破虛成仙?還是人們緬懷張皇,而憑空臆測出來的美好願望?
他仔細的端詳著張皇飛仙圖,慢慢的感覺那位張皇的表情似乎另有蹊蹺,他像是想要說些什麽,但卻無法說出來,隻是用手點指懸崖峭壁。彭鷹順勢看去,仔細辨認之後才忽然發現,在峭壁之上,赫然還有極小的四個字,那應該是張皇以指力隔空刻在峭壁之上的。
那四個字對彭鷹而言竟是無比熟悉。
道……法……自……然!
彭鷹頓時悚然而驚,隱約間已經猜到了什麽。他迫不及待的轉頭看向那三隻鐵箱,隨手抓住一個打開,裏麵擺著一本書冊,赫然正是初古道藏抱樸篇。
這是真正的原本麽?彭鷹激動的抓著抱樸篇,又打開第二個鐵箱,果然,正是初古道藏上清篇!
看著那第三隻鐵箱,彭鷹的心情如同驚濤駭浪般激動,輕輕的打開,裏麵也有一本書冊,上麵有一行大字。
“初古道藏……金身篇。”——
世上的修仙之法成千上萬,追根溯源,卻都是蛻變與上古有數的幾種古法,在這其中,世人相信大半的功法都來源於一種古法,那便是初古道藏。
雖說抱樸篇流傳頗廣,但是自上清篇以後,初古道藏剩下的三篇舉世難尋。彭鷹機緣巧合拿到了完整的上清篇已經算是福緣深厚,沒想到在這東海天塹之中竟然能找到初古道藏第三篇,就連他自己都難以相信這是否又是一種幻象了。
他再三催動初心經和抱樸篇,這才確認手中的書冊果然是初古道藏第三篇沒錯。
抱樸篇修煉心境,上清篇雖然已有了功法,但仍偏重心境。所謂道法自然,這心境的修煉才是初古道藏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不過這第三篇的金身篇卻顧名思義,已經純粹是功法的修煉了,偏重的應該是肉身。
不過初古道藏不是共有四篇麽?彭鷹四處尋找了半晌,連那張皇飛仙圖的背麵都找了一遍,但最後還是無功而返。
難道初古道藏隻有三篇?彭鷹有些困惑不解。
(
昏暗的天空下,險惡的叢林中,彭鷹好像驚弓之鳥似的逃竄,在這片恐怖的大地上,他就像是個螻蟻般的存在,除了那些無處不在的巨妖之外,隨時都可能噴發的火山,還有地下衝天而起的熱流都要更加恐怖,稍不留神他就將死無葬身之地。
不知過了多久,彭鷹無數次的死裏逃生之後,心境徹底失衡,內心深處的兇性被激發出來,整個人仿佛化作了野獸。他憑借敏銳的直覺躲避那些強大的巨妖,轉而又去獵殺弱於自己的妖獸作為一日三餐,很快,他仿佛已經忘了一切,再也不去猜測眼前的景象是幻象還是真實,隻剩下了求生的本能。
某一次,他為躲避一頭巨妖而藏入一片竹林,屏住唿吸直到那巨妖遠去,這才渾身癱軟的躺在竹林之中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頭頂,一棵棵修竹微微搖晃著,竹影婆娑。這一幕似曾相識,讓彭鷹冰冷的目光有了些許動搖。他茫然爬了起來,呆呆的像竹林深處走去,走了好遠,麵前出現了一片溫泉,雪白的蒸汽在半空中氤氳著,像是一層薄紗載沉載浮。
那瞬間,彭鷹的腦海中忽然出現了一幕模模糊糊的景象。
自己像是曾經去過類似的一片竹林,那裏也有一片溫泉……彭鷹的身子忽然僵住,呆呆的望著溫泉深處,仿佛看到了有個肌膚勝雪的佳人正在向自己微笑。那瞬間,好像有道閃電掠過腦海,他終於暫時恢複了全部的記憶。
究竟發生了什麽?彭鷹抓緊這一線生機飛快的思考著。
這裏絕非真實,自己也絕不可能被送到上古時代,那麽就是說這裏都是幻象,都是那仙宮從中作祟!他連忙運起了初心經和抱樸篇,來源於佛家與初古道藏的絕頂心法牢牢的護住他的本心,頓時令心境如珠圓玉潤,纖塵不染。
眼前的景象稍顯模糊,但卻仍固執的不肯散去,但彭鷹卻已胸有成竹,他灑然微笑,長袖飄揚的直接踏上了溫泉。腳下赫然有堅實的感覺,那溫泉果然是幻象,連一點溫度都沒有。
這一步踏出,遠處山巒忽然盡數傾頹,不計其數的巨妖發出無聲的咆哮化作齏粉,所有的一切煙消雲散之際,彭鷹抬頭向前方望去,那座仙宮,已近在眼前。
在近處看,這仙宮愈發龐大得驚人,站在那高達百丈的石門前,彭鷹仿佛像是一顆塵埃。他昂首望著石門,此刻已心如止水,再沒有青帝剛剛逝去時的恐怖。
在這恬淡而樸素的心境中,那巨大的石門忽然自行開啟,竟沒發出任何聲息。
出乎他的意料,這巨大的仙宮之中竟然異常空曠,放眼望去沒有發現任何東西,就像是一座被遺棄的仙宮,帶著孤獨寂寞的氣息。彭鷹默默的看了片刻,忽然若有所感,抬頭向上方望去。
半空中赫然漂浮著一張圖畫,隻是三尺高的一張紙,卻好像銅鐵澆鑄般巋然不動。在圖畫前漂浮著三個鐵盒,圍繞著那圖畫緩緩旋轉。這四件東西相比於龐大的仙宮顯得太過渺小,要不是彭鷹有通天眼,在這漆黑的仙宮中恐怕也難以發現它們。
彭鷹飛身而起,來到那圖畫麵前。
圖畫上墨跡清晰,畫著一幕上古的場景。
畫麵下方是一座懸崖峭壁,不計其數的人類跪伏於地,向著天空膜拜,人們的表情或激動、或悲痛、或羨慕、或嫉恨,不一而足。而畫麵的上方則是厚重的雲層,在雲層中央,有團白光綻放開來,像是開啟了一道大門,萬丈毫光照耀天地。
懸崖外的虛空中有個身著道袍,亂發飛揚的人飛向雲層中那團白光,他正迴頭望著懸崖上的那些人類,表情似乎有些依戀,似乎還有些忐忑不安。
瞬間,彭鷹頓時感到一陣血脈沸騰。
他看到了圖畫上方的幾個大字。
張皇飛仙圖。
雖然他對這所謂的張皇毫無印象,但是這飛仙二字可讓他驚駭莫名。
世間真的有仙麽?千古以來都無定論。即便是半神、半妖、神皇,雖然都是上古時代至高無上的存在,但卻都算不上仙。這圖畫中描述的事情如果是真實的,那這個張皇究竟是不是真的破虛成仙?還是人們緬懷張皇,而憑空臆測出來的美好願望?
他仔細的端詳著張皇飛仙圖,慢慢的感覺那位張皇的表情似乎另有蹊蹺,他像是想要說些什麽,但卻無法說出來,隻是用手點指懸崖峭壁。彭鷹順勢看去,仔細辨認之後才忽然發現,在峭壁之上,赫然還有極小的四個字,那應該是張皇以指力隔空刻在峭壁之上的。
那四個字對彭鷹而言竟是無比熟悉。
道……法……自……然!
彭鷹頓時悚然而驚,隱約間已經猜到了什麽。他迫不及待的轉頭看向那三隻鐵箱,隨手抓住一個打開,裏麵擺著一本書冊,赫然正是初古道藏抱樸篇。
這是真正的原本麽?彭鷹激動的抓著抱樸篇,又打開第二個鐵箱,果然,正是初古道藏上清篇!
看著那第三隻鐵箱,彭鷹的心情如同驚濤駭浪般激動,輕輕的打開,裏麵也有一本書冊,上麵有一行大字。
“初古道藏……金身篇。”——
世上的修仙之法成千上萬,追根溯源,卻都是蛻變與上古有數的幾種古法,在這其中,世人相信大半的功法都來源於一種古法,那便是初古道藏。
雖說抱樸篇流傳頗廣,但是自上清篇以後,初古道藏剩下的三篇舉世難尋。彭鷹機緣巧合拿到了完整的上清篇已經算是福緣深厚,沒想到在這東海天塹之中竟然能找到初古道藏第三篇,就連他自己都難以相信這是否又是一種幻象了。
他再三催動初心經和抱樸篇,這才確認手中的書冊果然是初古道藏第三篇沒錯。
抱樸篇修煉心境,上清篇雖然已有了功法,但仍偏重心境。所謂道法自然,這心境的修煉才是初古道藏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不過這第三篇的金身篇卻顧名思義,已經純粹是功法的修煉了,偏重的應該是肉身。
不過初古道藏不是共有四篇麽?彭鷹四處尋找了半晌,連那張皇飛仙圖的背麵都找了一遍,但最後還是無功而返。
難道初古道藏隻有三篇?彭鷹有些困惑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