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日,彭鷹雖然身居陋室,不過所享用的卻是凡人難享的清福,乃至到了後來,巫月娘派人送來的儲物戒指他已少了幾分期待,倒對何老的美味佳肴更加望穿秋水。而前幾日都是德正陪著何老一同來,不過他到底還是年邁體衰,隻堅持三日便感染風寒無力奉陪,隻讓何老一人獨來。
開始時何無量隻是看著彭鷹用完餐,便告辭離去,到了後來,他索性也蹲在一旁看彭鷹審視那些藏品,在國師園一呆就是一天。再後來,何無量幹脆就住在了國師園,除了每日三餐要迴禦膳房準備膳食之外,幾乎和彭鷹朝夕相處。
這幾日來,彭鷹倒對這個何老生出了幾分好感。這老者平易近人,言辭詼諧,即便麵對自己這個陛下的貴客、修仙界的修仙者也是不卑不亢,頗對他的胃口,一來二去,反而成了忘年交。
他在仙器堆中仔細觀察,每每有能入他法眼的都要仔細端詳半晌,那何老就蹲在樹下遠遠的看著,隨著他不住點頭,再看彭鷹的目光已多了幾分詫異。不過這一切彭鷹自然是一無所知。
當彭鷹在國師園中一邊享受人間清福,一邊尋找水係仙器時,卻並不知道一場風暴正在皇城內蘊釀,這幾日,卻讓巫月娘忙的無暇去國師園看心上人一眼。
禦書房內,巫月娘愁眉不展,望著龍書案上厚厚一摞子奏折沉默無語。
龍書案前站著太常寺卿王任王大人,身後站著一群太醫署太醫,各個望著萬歲的臉色,如坐針氈。
這些天來,皇城內出了一件咄咄怪事,萬歲麵前那些奏折多半都是呈報此事。
端倪在五天前出現,先是城西出了名的花街柳巷出了一樁離奇的命案。有個頭牌紅姑娘前日晚上還與恩客共赴巫山,到了次日淩晨,卻月複脹如鼓,麵色青黑,七竅流血而死,險些把那恩客嚇得也魂歸地府。這事雖然蹊蹺,但卻自然還到不了巫月娘的禦書房,可隻過了三個時辰,整條花街柳巷便宛如遭了詛咒,陸續發生三十七樁命案,死狀都如那頭牌姑娘一樣猙獰如鬼。
趕來辦案的一班衙役驚恐萬狀,又被同樣驚恐萬狀的人們團團圍住,更是亂作一團。
此事太過蹊蹺,驚動了刑部尚書,進而一紙奏折送到巫月娘的麵前。巫月娘當即著太常寺配合刑部徹查此事,不過接連派去三位太醫,卻和刑部的仵作同樣束手無策,壓根搞不清那些死者因何而死。
人人猜測都是毒藥所致,可無論驗血還是驗骨,都沒發現半點毒氣。
城西的奇案還未告破,兩個時辰後城北、城南、城東竟然接連爆發了數百條人命案,死狀千奇百怪,有的雙腿驟然枯萎,繼而麵黃如豆,氣絕身亡;有的則渾身如同墨染,口吐白沫而死;更有甚者,草簾房中連續百餘人喪生,真個是五內俱焚,由內而外將整個人燒成了黑灰……
種種離奇的死法不一而足,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病發得極快,通常看似好好的人,不消一柱香的功夫便一命嗚唿,即便身旁有親朋好友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死者痛苦的死去,卻束手無策。♀
這樁樁命案瞬間傳遍全城,頓時令人心惶惶,驚恐畏懼。而太常寺和刑部的奏折也如同雪片般堆滿了巫月娘的龍書案,可巫月娘也是束手無策。
接下來這幾日,雖然太常寺傾盡全力,巫月娘又令國師府參與進來,但局麵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卻有愈演愈烈之勢。到了如今,非但是全城範圍內有近三千多人暴斃,甚至連皇宮之中也有三名太監和兩名宮女離奇死去。
堂堂皇城,皇氣護持,數千年來還是第一次出現如此古怪的跡象,於是坊間傳聞肆意流傳,都說巫家氣運已盡,上蒼派下瘟神肆虐皇城,於是家家戶戶開始懸掛艾草以求自保,可仍是毫無作用,暴斃之事一日多過一日,人人自危。
有些人家開始全家出逃,可這皇城似乎真的受了上蒼詛咒,但凡逃出城去的,不超過三裏必然全家暴斃,官道上屍橫遍野,臭氣熏天。
滅國之說更是言之鑿鑿,滿城悲風淒雨,即便那沒有暴斃之虞的也被嚇得六神無主,反倒嚇出了病來。
人人皆有畏死之心,更有那些別有用心之徒造謠生事,於是城內亂象紛呈,好在巫月娘向來有雷霆作風,當即調動城衛軍四處鎮壓,總算穩住民亂。不過她也明白,如果城內局麵再惡化下去,到時全城百姓都將與自己為敵,恐怕就再也難以控製亂局了。
巫月娘默默的看著麵前堆積如山的奏折,心中卻隻有一個困惑。
如今的皇城,怎麽和之前的含風城一樣?莫非又是有人圍城?
“王任,時至今日,你們太常寺仍是毫無頭緒麽?”巫月娘聲音冰冷的問道。
王任哆嗦了下,連忙屈膝跪倒,“陛下恕罪,臣……臣……仍是毫無頭緒,不過卻隻有一個猜測,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
“這些日子來,臣聽國師府的一些散修和仵作私下聊過,說這些暴斃案並非像是被人下毒,反倒像是……中了蠱……”
“蠱?”巫月娘心思電轉,不禁深以為然,忽然沉聲道:“這些天,左丞的病好些了麽?”
自從城內怪事頻出之後,左丞巫倉便抱病不朝,巫月娘派過太醫去他府上,卻也看不出個病由來。王任跪在那裏迴道:“陛下,左丞大人近日來閉門不出,臣也不知道他的病究竟如何了
巫月娘點頭,提筆疾書片刻,對門外喊道:“門外是何人職守?”
有個小太監連忙跑進來跪在龍書案前,畢恭畢敬的道:“萬歲,今兒是奴才小鄭子職守
“好,你這就隨王大人走一趟左丞府,替朕問候下左丞大人她又看了眼王任:“王任,帶上兩名最好的太醫,無論如何也要弄清左丞病在何處
“是王任和小鄭子連忙恭聲領命。
看著王任、小鄭子乃至眾多太醫退出禦書放,巫月娘無力的靠在龍椅上,長長的歎息了聲。
望著國師園的方向,她多想好好陪他這幾日,可惜,偏偏碰上她登基以來最為棘手的難關,難道自己與他真的有緣無份?就連上蒼都不肯給她最後的一線機會不成……
發呆半晌,巫月娘又重振精神,拿出一隻紙鶴來寫了封信,拍散。
事到如今,巫月娘已不必去等王任和小鄭子的迴話,心中已然有數。皇城已有岌岌可危之像,也隻有再次求助與左家了,卻不知道這一次左家會否還像當年那般鼎力相助?
(
開始時何無量隻是看著彭鷹用完餐,便告辭離去,到了後來,他索性也蹲在一旁看彭鷹審視那些藏品,在國師園一呆就是一天。再後來,何無量幹脆就住在了國師園,除了每日三餐要迴禦膳房準備膳食之外,幾乎和彭鷹朝夕相處。
這幾日來,彭鷹倒對這個何老生出了幾分好感。這老者平易近人,言辭詼諧,即便麵對自己這個陛下的貴客、修仙界的修仙者也是不卑不亢,頗對他的胃口,一來二去,反而成了忘年交。
他在仙器堆中仔細觀察,每每有能入他法眼的都要仔細端詳半晌,那何老就蹲在樹下遠遠的看著,隨著他不住點頭,再看彭鷹的目光已多了幾分詫異。不過這一切彭鷹自然是一無所知。
當彭鷹在國師園中一邊享受人間清福,一邊尋找水係仙器時,卻並不知道一場風暴正在皇城內蘊釀,這幾日,卻讓巫月娘忙的無暇去國師園看心上人一眼。
禦書房內,巫月娘愁眉不展,望著龍書案上厚厚一摞子奏折沉默無語。
龍書案前站著太常寺卿王任王大人,身後站著一群太醫署太醫,各個望著萬歲的臉色,如坐針氈。
這些天來,皇城內出了一件咄咄怪事,萬歲麵前那些奏折多半都是呈報此事。
端倪在五天前出現,先是城西出了名的花街柳巷出了一樁離奇的命案。有個頭牌紅姑娘前日晚上還與恩客共赴巫山,到了次日淩晨,卻月複脹如鼓,麵色青黑,七竅流血而死,險些把那恩客嚇得也魂歸地府。這事雖然蹊蹺,但卻自然還到不了巫月娘的禦書房,可隻過了三個時辰,整條花街柳巷便宛如遭了詛咒,陸續發生三十七樁命案,死狀都如那頭牌姑娘一樣猙獰如鬼。
趕來辦案的一班衙役驚恐萬狀,又被同樣驚恐萬狀的人們團團圍住,更是亂作一團。
此事太過蹊蹺,驚動了刑部尚書,進而一紙奏折送到巫月娘的麵前。巫月娘當即著太常寺配合刑部徹查此事,不過接連派去三位太醫,卻和刑部的仵作同樣束手無策,壓根搞不清那些死者因何而死。
人人猜測都是毒藥所致,可無論驗血還是驗骨,都沒發現半點毒氣。
城西的奇案還未告破,兩個時辰後城北、城南、城東竟然接連爆發了數百條人命案,死狀千奇百怪,有的雙腿驟然枯萎,繼而麵黃如豆,氣絕身亡;有的則渾身如同墨染,口吐白沫而死;更有甚者,草簾房中連續百餘人喪生,真個是五內俱焚,由內而外將整個人燒成了黑灰……
種種離奇的死法不一而足,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病發得極快,通常看似好好的人,不消一柱香的功夫便一命嗚唿,即便身旁有親朋好友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死者痛苦的死去,卻束手無策。♀
這樁樁命案瞬間傳遍全城,頓時令人心惶惶,驚恐畏懼。而太常寺和刑部的奏折也如同雪片般堆滿了巫月娘的龍書案,可巫月娘也是束手無策。
接下來這幾日,雖然太常寺傾盡全力,巫月娘又令國師府參與進來,但局麵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卻有愈演愈烈之勢。到了如今,非但是全城範圍內有近三千多人暴斃,甚至連皇宮之中也有三名太監和兩名宮女離奇死去。
堂堂皇城,皇氣護持,數千年來還是第一次出現如此古怪的跡象,於是坊間傳聞肆意流傳,都說巫家氣運已盡,上蒼派下瘟神肆虐皇城,於是家家戶戶開始懸掛艾草以求自保,可仍是毫無作用,暴斃之事一日多過一日,人人自危。
有些人家開始全家出逃,可這皇城似乎真的受了上蒼詛咒,但凡逃出城去的,不超過三裏必然全家暴斃,官道上屍橫遍野,臭氣熏天。
滅國之說更是言之鑿鑿,滿城悲風淒雨,即便那沒有暴斃之虞的也被嚇得六神無主,反倒嚇出了病來。
人人皆有畏死之心,更有那些別有用心之徒造謠生事,於是城內亂象紛呈,好在巫月娘向來有雷霆作風,當即調動城衛軍四處鎮壓,總算穩住民亂。不過她也明白,如果城內局麵再惡化下去,到時全城百姓都將與自己為敵,恐怕就再也難以控製亂局了。
巫月娘默默的看著麵前堆積如山的奏折,心中卻隻有一個困惑。
如今的皇城,怎麽和之前的含風城一樣?莫非又是有人圍城?
“王任,時至今日,你們太常寺仍是毫無頭緒麽?”巫月娘聲音冰冷的問道。
王任哆嗦了下,連忙屈膝跪倒,“陛下恕罪,臣……臣……仍是毫無頭緒,不過卻隻有一個猜測,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
“這些日子來,臣聽國師府的一些散修和仵作私下聊過,說這些暴斃案並非像是被人下毒,反倒像是……中了蠱……”
“蠱?”巫月娘心思電轉,不禁深以為然,忽然沉聲道:“這些天,左丞的病好些了麽?”
自從城內怪事頻出之後,左丞巫倉便抱病不朝,巫月娘派過太醫去他府上,卻也看不出個病由來。王任跪在那裏迴道:“陛下,左丞大人近日來閉門不出,臣也不知道他的病究竟如何了
巫月娘點頭,提筆疾書片刻,對門外喊道:“門外是何人職守?”
有個小太監連忙跑進來跪在龍書案前,畢恭畢敬的道:“萬歲,今兒是奴才小鄭子職守
“好,你這就隨王大人走一趟左丞府,替朕問候下左丞大人她又看了眼王任:“王任,帶上兩名最好的太醫,無論如何也要弄清左丞病在何處
“是王任和小鄭子連忙恭聲領命。
看著王任、小鄭子乃至眾多太醫退出禦書放,巫月娘無力的靠在龍椅上,長長的歎息了聲。
望著國師園的方向,她多想好好陪他這幾日,可惜,偏偏碰上她登基以來最為棘手的難關,難道自己與他真的有緣無份?就連上蒼都不肯給她最後的一線機會不成……
發呆半晌,巫月娘又重振精神,拿出一隻紙鶴來寫了封信,拍散。
事到如今,巫月娘已不必去等王任和小鄭子的迴話,心中已然有數。皇城已有岌岌可危之像,也隻有再次求助與左家了,卻不知道這一次左家會否還像當年那般鼎力相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