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她明白過了,無難所說的那句“是時候了”。她隻來得及抓住了他最後的目光,那是種怎樣的心情?
鳳漣同她並肩而立,久久凝視山間。
“案子結了,為什麽我一點也不開心呢?”夏小寶像是在說給鳳漣聽,又像是在說給自己聽。
鳳漣苦笑一聲:“我已經習慣了。”
他們對望一眼,先後轉過身來。目光落在一抹遠去的黑色上,夏小寶有些詫異地問:“那個人是誰?”
“晏王。”
“晏王?”她想著:這又是她的某位哥哥或是弟弟吧!
“他為什麽走了?”看著漸漸遠去的身影,夏小寶納悶地低下頭去,“天險”碑旁正靜靜躺著一個東西,那是把折扇。
她撿起扇子時,剛好聽到鳳漣說著“不知道”三個字。
他們處理完情緒後就返迴了普昭寺,此時的普昭寺已被血水衝洗了一遍,空氣中彌漫著殘忍的腥臭。
夏小寶想著迴來有機會見一見那位晏王,但除了她那幾乎嚇出病來的獻王老爹和幾個丫鬟,連個和尚都沒見著。
“有沒有哪裏傷著了?!這……本王才剛走……有沒有哪裏不舒服?!”她爹從她跨進門就沒停過嘴,翻來覆去就這幾句,任她如何表示自己很好都不信。
“哎呀,爹,無難真沒傷害我。你趕緊告訴我,這兒的人呢?”
“澈兒押下山去了……你再讓爹好好瞧瞧。”
“澈兒?”夏小寶瞪著眼睛看寶笙。
“是晏王殿下。”寶笙明顯很敷衍。她跟獻王一樣,此時隻顧檢查夏小寶有沒有丟了一根汗毛。
鳳漣想起一件重要事來,便乘著獻王在場,趕忙詢問:“王爺,卑職有一事相問,這普昭寺一案,不知該如何向上頭稟報。若是實話實說,怕是不大妥……”
聽了他這話,獻王才迴過神來,兀自思索:“鳳捕頭說的有理。普昭寺畢竟是皇家寺院,如今出了這等齷齪之事,聖上必定龍顏大怒。若是民間傳了開來,那實在是有損體麵。日後怕是無人再來這普昭寺了……”
獻王再一細想,越發感覺局勢不妙,道:“不成。我們得速速下山。還望鳳捕頭先行一步,告知王大人,讓他即刻到本王府上,有要事相商。我們隨後就到。”
在她爹說完這句話後,她就與普昭寺正式說了再見,甚至沒給她機會同無苦告別,就像沒來得及與方丈道別一樣。人生總是這樣。後來聽說無苦順理成章的成了普昭寺的住持,皇家為方丈的圓寂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祭拜儀式。這就讓夏小寶情不自禁地想到命運,有些人算盡心機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而有些人似乎總是被上天眷顧著,不說坐享其成,也算是“事半功倍”,這誰又說得清呢!因為說不清,所以佛曰“不可說”,我們又常道:“天機不可泄露”。
再後來,普昭寺一案的官方說法傳入了坊間,繼而演變出了幾個不同的版本來。
官方如是說:一群外域僧人來到西隱國,慕名前往普昭寺,懇請方丈舉辦鬥禪大會。在此期間,方丈圓寂升天,外域僧人一來不滿鬥禪的種種失敗,二來見此是絕佳的時機,便策劃了奪寺一案。普昭寺的僧人們群起反抗,奈何對方是邪門歪道,在與邪術的搏鬥中,無念、無難、無嗔不幸護寺身亡,無苦也身受重傷。最終官府的援兵到來,才平複了這場悲劇。
坊間傳聞有三:
一是官方的變動版,把“一群外域僧人”改成了潛伏於普昭寺多年的“一群外域僧人”。
二是認為方丈並非圓寂,而是被外域僧人所殺。
第三種不如前兩種接近真相,離譜的古怪。傳聞方丈與其心腹弟子投靠異域僧眾,犯了叛國之罪,被朝廷捕殺。而無苦之所以能當上住持,完全是因為在這場叛變裏堅定了立場,充當了朝廷的臥底,最終扼殺了這場禍國殃民的陰謀。
傳聞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雖然如此,留心的人還是會從中發現些蛛絲馬跡,唯有那些失蹤的少女們始終沒有被人們提起過。也不知上頭動了什麽手腳,竟讓知情人在這一點上三緘其口。至於鳳漣那可憐的姑媽,再也沒有見過她那花癡閨女烏喜兒,與此同時,豐旺村走失閨女的幾戶人家仍然同以往一樣,收到了大筆的銀子。鳳漣也不得不默認:這案子他失敗了。至少在他姨母心中失敗得很徹底。
夏小寶問過他幾次,他隻是聳聳肩表示自己也不大清楚,盡管心裏明亮如鏡,但至少表麵上是不清楚的。失蹤的少女沒迴來過,未失蹤的少女再沒走失過。
獻王府邸修葺一新,以自己最好的姿態迎接了它的郡主。多年前郡主從這裏失去,多年後一個新的郡主從這裏出現。一切似乎都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操控著,由不得花草樹木,由不得飛禽走獸,也由不得靈長類動物——人。
現在的夏小寶已然是自由身了,雖然這自由的代價是極大的:隨時隨地準備被嫁出去。如果自己無法迴到未來,那總不能在這裏做個老郡主吧!如果她不接受獻王友好的婚嫁條件,她哪裏有自由去尋找迴去的秘密?此中關係不言而喻。妥協即反抗。
近日裏,她一直在鑽研服裝設計學,她本是有些畫功的底子,那還是拜她兒時的夢想所賜。基本不是當個畫家,就是當個設計師。她嚐試著改良了幾套男裝,交與上京鎮最有名的錦繡布莊縫製。古人的衣服本就寬大,她也不是個波霸,穿上改良的服裝後,從身體的曲線來看,還是頗令人滿意。再穿上特製的增高靴,乍得一看,也是個身高在170以上的俊俏小少爺。西影國的少年男子身高普遍在173左右,不高不矮,她也算能蒙混過關。因此得意地找到鳳漣,好讓他也膜拜下。誰知鳳漣無比冷酷地拋下句:“臉蛋太過突兀,是個敗筆。”
“我暈,什麽叫做太過突兀,用詞也太不當了。想說姐臉長得過俏,就說俏,何必用突兀和敗筆取而代之呢!”
鳳漣同她並肩而立,久久凝視山間。
“案子結了,為什麽我一點也不開心呢?”夏小寶像是在說給鳳漣聽,又像是在說給自己聽。
鳳漣苦笑一聲:“我已經習慣了。”
他們對望一眼,先後轉過身來。目光落在一抹遠去的黑色上,夏小寶有些詫異地問:“那個人是誰?”
“晏王。”
“晏王?”她想著:這又是她的某位哥哥或是弟弟吧!
“他為什麽走了?”看著漸漸遠去的身影,夏小寶納悶地低下頭去,“天險”碑旁正靜靜躺著一個東西,那是把折扇。
她撿起扇子時,剛好聽到鳳漣說著“不知道”三個字。
他們處理完情緒後就返迴了普昭寺,此時的普昭寺已被血水衝洗了一遍,空氣中彌漫著殘忍的腥臭。
夏小寶想著迴來有機會見一見那位晏王,但除了她那幾乎嚇出病來的獻王老爹和幾個丫鬟,連個和尚都沒見著。
“有沒有哪裏傷著了?!這……本王才剛走……有沒有哪裏不舒服?!”她爹從她跨進門就沒停過嘴,翻來覆去就這幾句,任她如何表示自己很好都不信。
“哎呀,爹,無難真沒傷害我。你趕緊告訴我,這兒的人呢?”
“澈兒押下山去了……你再讓爹好好瞧瞧。”
“澈兒?”夏小寶瞪著眼睛看寶笙。
“是晏王殿下。”寶笙明顯很敷衍。她跟獻王一樣,此時隻顧檢查夏小寶有沒有丟了一根汗毛。
鳳漣想起一件重要事來,便乘著獻王在場,趕忙詢問:“王爺,卑職有一事相問,這普昭寺一案,不知該如何向上頭稟報。若是實話實說,怕是不大妥……”
聽了他這話,獻王才迴過神來,兀自思索:“鳳捕頭說的有理。普昭寺畢竟是皇家寺院,如今出了這等齷齪之事,聖上必定龍顏大怒。若是民間傳了開來,那實在是有損體麵。日後怕是無人再來這普昭寺了……”
獻王再一細想,越發感覺局勢不妙,道:“不成。我們得速速下山。還望鳳捕頭先行一步,告知王大人,讓他即刻到本王府上,有要事相商。我們隨後就到。”
在她爹說完這句話後,她就與普昭寺正式說了再見,甚至沒給她機會同無苦告別,就像沒來得及與方丈道別一樣。人生總是這樣。後來聽說無苦順理成章的成了普昭寺的住持,皇家為方丈的圓寂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祭拜儀式。這就讓夏小寶情不自禁地想到命運,有些人算盡心機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而有些人似乎總是被上天眷顧著,不說坐享其成,也算是“事半功倍”,這誰又說得清呢!因為說不清,所以佛曰“不可說”,我們又常道:“天機不可泄露”。
再後來,普昭寺一案的官方說法傳入了坊間,繼而演變出了幾個不同的版本來。
官方如是說:一群外域僧人來到西隱國,慕名前往普昭寺,懇請方丈舉辦鬥禪大會。在此期間,方丈圓寂升天,外域僧人一來不滿鬥禪的種種失敗,二來見此是絕佳的時機,便策劃了奪寺一案。普昭寺的僧人們群起反抗,奈何對方是邪門歪道,在與邪術的搏鬥中,無念、無難、無嗔不幸護寺身亡,無苦也身受重傷。最終官府的援兵到來,才平複了這場悲劇。
坊間傳聞有三:
一是官方的變動版,把“一群外域僧人”改成了潛伏於普昭寺多年的“一群外域僧人”。
二是認為方丈並非圓寂,而是被外域僧人所殺。
第三種不如前兩種接近真相,離譜的古怪。傳聞方丈與其心腹弟子投靠異域僧眾,犯了叛國之罪,被朝廷捕殺。而無苦之所以能當上住持,完全是因為在這場叛變裏堅定了立場,充當了朝廷的臥底,最終扼殺了這場禍國殃民的陰謀。
傳聞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雖然如此,留心的人還是會從中發現些蛛絲馬跡,唯有那些失蹤的少女們始終沒有被人們提起過。也不知上頭動了什麽手腳,竟讓知情人在這一點上三緘其口。至於鳳漣那可憐的姑媽,再也沒有見過她那花癡閨女烏喜兒,與此同時,豐旺村走失閨女的幾戶人家仍然同以往一樣,收到了大筆的銀子。鳳漣也不得不默認:這案子他失敗了。至少在他姨母心中失敗得很徹底。
夏小寶問過他幾次,他隻是聳聳肩表示自己也不大清楚,盡管心裏明亮如鏡,但至少表麵上是不清楚的。失蹤的少女沒迴來過,未失蹤的少女再沒走失過。
獻王府邸修葺一新,以自己最好的姿態迎接了它的郡主。多年前郡主從這裏失去,多年後一個新的郡主從這裏出現。一切似乎都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操控著,由不得花草樹木,由不得飛禽走獸,也由不得靈長類動物——人。
現在的夏小寶已然是自由身了,雖然這自由的代價是極大的:隨時隨地準備被嫁出去。如果自己無法迴到未來,那總不能在這裏做個老郡主吧!如果她不接受獻王友好的婚嫁條件,她哪裏有自由去尋找迴去的秘密?此中關係不言而喻。妥協即反抗。
近日裏,她一直在鑽研服裝設計學,她本是有些畫功的底子,那還是拜她兒時的夢想所賜。基本不是當個畫家,就是當個設計師。她嚐試著改良了幾套男裝,交與上京鎮最有名的錦繡布莊縫製。古人的衣服本就寬大,她也不是個波霸,穿上改良的服裝後,從身體的曲線來看,還是頗令人滿意。再穿上特製的增高靴,乍得一看,也是個身高在170以上的俊俏小少爺。西影國的少年男子身高普遍在173左右,不高不矮,她也算能蒙混過關。因此得意地找到鳳漣,好讓他也膜拜下。誰知鳳漣無比冷酷地拋下句:“臉蛋太過突兀,是個敗筆。”
“我暈,什麽叫做太過突兀,用詞也太不當了。想說姐臉長得過俏,就說俏,何必用突兀和敗筆取而代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