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錚對自己進入岐黃峰以後不受待見是有心理預期的,他一個帶藝來投的散修,一下子成為岐黃峰煉丹第一人的徒弟,會有多少人眼紅?多少人看不慣?
如果不是有天賦的煉丹師實在難得,靈山宗根本不會開這個先例。
但是,第一天就趕著給他上眼藥,是不是有點太心急了?
解釋是沒有用的, 事情傳出去,沒人有在乎自己是不是第一天到百草堂,隻會說他這煉丹會第一的名頭名不副實。
李錚垂下眼睛,眼角餘光看到所有弟子都望向他,臉上掛著一副看笑話的神色。
“參須草,天朱果、地菩葉、龍丹、海龍葵、刺靈首,普寧果……”
還真丹的三十六位藥方從李錚嘴裏脫口而出,不疾不徐卻字字清晰, 一眾岐黃峰弟子都露出驚訝的神色, 蔣姓教習神情變幻,漸漸陰沉下來。
他們吃驚是有道理的,還真丹雖然並非極品丹藥,但藥方被大宗門壟斷,並且十分默契地對外嚴格保密。
這就導致散修中雖然有不錯的煉丹師,但關鍵藥材買不到,又沒有藥方,隻能煉製辟穀丹、補血丹這種初級丹藥,稍微好一點的丹藥,隻能從大宗門控製的坊市購買。
眾人都知道李錚出身散修,聽他一字不差地說出藥方,都感到不可思議。
李錚誦讀完畢,特意用十分恭敬的語氣問了一句:“教習,我說的對麽?”
“你坐下吧。”蔣教習不情願地說道。
百草堂的授課完結後,眾弟子又來到傳經堂學習煉丹。
教習換成了一個臉色微黑, 個頭不高的朱姓修士,教授弟子們煉製渾元丹。
朱姓修士先把煉丹步驟講解了一遍, 然後親自上陣演示,但從頭至尾沒有一名弟子參與其中。
“不親自操作,光用眼睛看能學到什麽?”
李錚有些奇怪,看到不少人拿出紙筆記錄,便向周圍人打聽,這才明白,原來岐黃峰對藥材的管理極為嚴格,每名弟子很久才能得到一次操練的機會。
靈山宗這麽做是有的原因,如果藥材敞開供應,每名弟子都像李錚這樣揮霍,那宗門的藥材根本支撐不起,隻能拉長弟子們的學習周期,挑出其中悟性好的。
弟子們當然也可以自己買藥材來煉丹,但藥材昂貴,隻有甄文遠這樣有家勢背景的人負擔得起。
一天的課業結束,李錚徑直來到劉大根的洞府——草根堂。
按理說他現在還在外門,隻有進內門之後才算正式成為劉大根的弟子,不過李錚覺得於公於私,都必須跟這個師父搞好關係,以後做事也方便。
劉大根負責靈山宗很多築基修士的丹藥煉製,每天要在這方麵耗費不少時間。
李錚找到他的時候,劉大根正在丹爐旁煉丹,旁邊還站著一個神情漠然的黃衣修士。
從這名黃衣修士的表情來看,似乎在監視劉大根。
“這人是誰?”
李錚心下好奇,走過去打了聲招唿,“道友,請問……”
黃衣修士把食指放在嘴邊,輕輕搖了搖頭,眼睛越過李錚,依舊盯著劉大根。
李錚愈加奇怪,也不再打擾他們,在院子裏拉了張小凳子坐下。
“殺角了!”
過了足有一個時辰,劉大根開出三爐丹藥,站起來伸了個懶腰說道。
“劉丹師辛苦。”
黃衣修士木訥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走到丹爐旁,清點丹藥,然後拿出筆紙,飛快地將丹藥種類和數量列出一個清單,一份自己保管,一份放在石台上。
“師父,這人是誰?”黃衣修士走後,李錚問道。
“他呀……藥監。”劉大根掃了一眼清單,隨手收起。
“藥監是做什麽的?”
劉大根“嘿嘿”一笑,把事情來由說與李錚。
原來靈山宗把靈草發給煉丹師,擔心煉丹師克扣藥材,或者把煉出的丹藥昧下,所以每次都由專人發放藥材,煉丹的時候全程監視,直至收走煉出來的丹藥。
這也難怪,煉丹不像做飯,給多少食材就能做出多少菜肴,具體產出跟煉丹師的能力,甚至運氣相關,所以才需要專人監視。
“你在外門第一天啷個樣?”劉大根邊說邊從腰裏拿出兩根華梓草根,一根放進嘴裏,另一根遞給李錚。
李錚擺手想要拒絕,劉大根往他手裏一塞,“告一哈,巴適得很。”
他私下裏跟李錚都用方言談話,舉止也頗為隨意。
李錚隻好接過來,放在嘴邊叼著,勉強用西南方言答道:“第一天還闊以,就是那個蔣老師讓我迴答還真丹的藥方。”
他思索之後,還是如實把事情說了。
劉大根眉頭一挑,臉沉下來,他為人實在,但是不傻,知道這是在刁難李錚。
“他們想碼倒你,那你答上來沒得?”
“答上來了。”
劉大根一愣,略有深意地說道:“你懂地還多撒。”
李錚尷尬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那套說辭有些站不住腳,便解釋道:“家祖也曾是宗門修士,後來宗門被滅,才流落成散修。”
他這話半真半假,劉大根顯然也並不想深究,隻說道:“莫理會這些瓜貨,過了考試就跟到我煉丹。”
“要得。”李錚暗暗鬆了口氣。
幾天之後,李錚終於等來休沐這天,一早就來到獨照峰。
當初他拿到令牌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來這裏尋找宗門遺寶,不過考慮到這樣做太過顯眼,而且時間也不夠,所以專門等到休沐這天過來。
獨照峰是靈山宗藏經閣所在,是桐廬山十九峰中最低矮的一座山峰,無甚出奇之處,但卻是權限最嚴的地方,隻有靈山宗弟子才能訪問,外人一律不得進入。
李錚持令牌通過護山法陣,奔行沒多久便看到一座單簷翹角的二層建築,琉璃瓦,玉檀木,方正典雅,就像鑲嵌在翠綠山林中的一顆明珠。
“是這裏了!”李錚不由自主地加快腳步。
離開金煞島時,周稠芳給了他一葉金紙,根據上麵的地圖,藏寶之處就在藏經閣二樓的某塊地磚之下。
藏經閣是一個宗門的傳承所在,警戒森嚴,李錚剛走進去就感到不止一個法陣的靈力波動,看來宗門對這裏相當重視。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如果不是有天賦的煉丹師實在難得,靈山宗根本不會開這個先例。
但是,第一天就趕著給他上眼藥,是不是有點太心急了?
解釋是沒有用的, 事情傳出去,沒人有在乎自己是不是第一天到百草堂,隻會說他這煉丹會第一的名頭名不副實。
李錚垂下眼睛,眼角餘光看到所有弟子都望向他,臉上掛著一副看笑話的神色。
“參須草,天朱果、地菩葉、龍丹、海龍葵、刺靈首,普寧果……”
還真丹的三十六位藥方從李錚嘴裏脫口而出,不疾不徐卻字字清晰, 一眾岐黃峰弟子都露出驚訝的神色, 蔣姓教習神情變幻,漸漸陰沉下來。
他們吃驚是有道理的,還真丹雖然並非極品丹藥,但藥方被大宗門壟斷,並且十分默契地對外嚴格保密。
這就導致散修中雖然有不錯的煉丹師,但關鍵藥材買不到,又沒有藥方,隻能煉製辟穀丹、補血丹這種初級丹藥,稍微好一點的丹藥,隻能從大宗門控製的坊市購買。
眾人都知道李錚出身散修,聽他一字不差地說出藥方,都感到不可思議。
李錚誦讀完畢,特意用十分恭敬的語氣問了一句:“教習,我說的對麽?”
“你坐下吧。”蔣教習不情願地說道。
百草堂的授課完結後,眾弟子又來到傳經堂學習煉丹。
教習換成了一個臉色微黑, 個頭不高的朱姓修士,教授弟子們煉製渾元丹。
朱姓修士先把煉丹步驟講解了一遍, 然後親自上陣演示,但從頭至尾沒有一名弟子參與其中。
“不親自操作,光用眼睛看能學到什麽?”
李錚有些奇怪,看到不少人拿出紙筆記錄,便向周圍人打聽,這才明白,原來岐黃峰對藥材的管理極為嚴格,每名弟子很久才能得到一次操練的機會。
靈山宗這麽做是有的原因,如果藥材敞開供應,每名弟子都像李錚這樣揮霍,那宗門的藥材根本支撐不起,隻能拉長弟子們的學習周期,挑出其中悟性好的。
弟子們當然也可以自己買藥材來煉丹,但藥材昂貴,隻有甄文遠這樣有家勢背景的人負擔得起。
一天的課業結束,李錚徑直來到劉大根的洞府——草根堂。
按理說他現在還在外門,隻有進內門之後才算正式成為劉大根的弟子,不過李錚覺得於公於私,都必須跟這個師父搞好關係,以後做事也方便。
劉大根負責靈山宗很多築基修士的丹藥煉製,每天要在這方麵耗費不少時間。
李錚找到他的時候,劉大根正在丹爐旁煉丹,旁邊還站著一個神情漠然的黃衣修士。
從這名黃衣修士的表情來看,似乎在監視劉大根。
“這人是誰?”
李錚心下好奇,走過去打了聲招唿,“道友,請問……”
黃衣修士把食指放在嘴邊,輕輕搖了搖頭,眼睛越過李錚,依舊盯著劉大根。
李錚愈加奇怪,也不再打擾他們,在院子裏拉了張小凳子坐下。
“殺角了!”
過了足有一個時辰,劉大根開出三爐丹藥,站起來伸了個懶腰說道。
“劉丹師辛苦。”
黃衣修士木訥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走到丹爐旁,清點丹藥,然後拿出筆紙,飛快地將丹藥種類和數量列出一個清單,一份自己保管,一份放在石台上。
“師父,這人是誰?”黃衣修士走後,李錚問道。
“他呀……藥監。”劉大根掃了一眼清單,隨手收起。
“藥監是做什麽的?”
劉大根“嘿嘿”一笑,把事情來由說與李錚。
原來靈山宗把靈草發給煉丹師,擔心煉丹師克扣藥材,或者把煉出的丹藥昧下,所以每次都由專人發放藥材,煉丹的時候全程監視,直至收走煉出來的丹藥。
這也難怪,煉丹不像做飯,給多少食材就能做出多少菜肴,具體產出跟煉丹師的能力,甚至運氣相關,所以才需要專人監視。
“你在外門第一天啷個樣?”劉大根邊說邊從腰裏拿出兩根華梓草根,一根放進嘴裏,另一根遞給李錚。
李錚擺手想要拒絕,劉大根往他手裏一塞,“告一哈,巴適得很。”
他私下裏跟李錚都用方言談話,舉止也頗為隨意。
李錚隻好接過來,放在嘴邊叼著,勉強用西南方言答道:“第一天還闊以,就是那個蔣老師讓我迴答還真丹的藥方。”
他思索之後,還是如實把事情說了。
劉大根眉頭一挑,臉沉下來,他為人實在,但是不傻,知道這是在刁難李錚。
“他們想碼倒你,那你答上來沒得?”
“答上來了。”
劉大根一愣,略有深意地說道:“你懂地還多撒。”
李錚尷尬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那套說辭有些站不住腳,便解釋道:“家祖也曾是宗門修士,後來宗門被滅,才流落成散修。”
他這話半真半假,劉大根顯然也並不想深究,隻說道:“莫理會這些瓜貨,過了考試就跟到我煉丹。”
“要得。”李錚暗暗鬆了口氣。
幾天之後,李錚終於等來休沐這天,一早就來到獨照峰。
當初他拿到令牌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來這裏尋找宗門遺寶,不過考慮到這樣做太過顯眼,而且時間也不夠,所以專門等到休沐這天過來。
獨照峰是靈山宗藏經閣所在,是桐廬山十九峰中最低矮的一座山峰,無甚出奇之處,但卻是權限最嚴的地方,隻有靈山宗弟子才能訪問,外人一律不得進入。
李錚持令牌通過護山法陣,奔行沒多久便看到一座單簷翹角的二層建築,琉璃瓦,玉檀木,方正典雅,就像鑲嵌在翠綠山林中的一顆明珠。
“是這裏了!”李錚不由自主地加快腳步。
離開金煞島時,周稠芳給了他一葉金紙,根據上麵的地圖,藏寶之處就在藏經閣二樓的某塊地磚之下。
藏經閣是一個宗門的傳承所在,警戒森嚴,李錚剛走進去就感到不止一個法陣的靈力波動,看來宗門對這裏相當重視。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