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佛魔神一現,那佛力海洋頓時一陣翻湧,好似受到了什麽刺激了一般。隻見無邊的佛力竟紛紛向魔神湧去,那萬鬼長袍之上的鬼神顯得興奮異常,盡皆張嘴,將那佛力吞入月複中。原本隻有三十丈的誅佛魔神,竟瞬間增至百丈來高,橫貫這一片天地之中。
而此時,更讓易敖驚駭的是,其額頭之上,一道金黑符篆紋身顯現出來,同時向其右頰之上延伸,不過片刻便已布滿其整個右臉,使得明塵那原本平凡的麵龐,顯得有些猙獰起來,而其神智竟也隨之變得恍惚。
誓言符篆竟開始月兌離其掌控之中!!!
“喝——”
易敖見此情形,不覺一聲高喝,同時腦中一片清靈。隻見那佛力海洋之中,魔神的鐮刀向那佛陀虛影斬去。金黑色的鋒芒,銳利異常,使得所有的佛力颶風瞬間被斬破。那佛陀虛影好似死物一般,便如此被鐮刀吞沒,化作虛無。
而易敖更是急忙將誅佛魔神收迴,片刻不敢讓其再呆在那斯陀含果中。隨著那魔神的退出,不論是那佛力海洋還是易敖臉上的符篆紋身,都慢慢恢複了平靜。易敖見此,長籲一口氣,便發現此刻自己早已汗流浹背,心中後怕不已。
“唿——,這誓言之力到底是什麽?”
這般異變,易敖自然無心接著祭煉那舍利子。隻見其將那顆斯陀含果收起後,便開始靜心打坐,平複心境,再次恢複自身的狀態。
······
是夜,依舊是那舍房之中,一顆混元的舍利懸浮在易敖的頭頂之上,隻見其雙手捏印,便見一道金色光芒射入舍利之中,隨之那舍利倏然間爆發出無邊刺目的金芒,同時一股純淨的佛力噴湧而出。
易敖見此,一聲長喝,張口將那佛力吞入口中,開始祭煉起來。那佛力在體內被煉化之後,便溢出體外,在身後凝結出龍形虛影來。
同時易敖雙手翻飛,結出道道手印,那手印化作一字字梵文,不斷投入虛影之中,龍影也隨之愈加凝實。
舍房之中,龍威爆起,龍嘯不斷。而半空之中,舍利愈來愈黯淡,而易敖莊嚴寶相,那天龍虛影纏身,張牙舞爪,身形也愈加碩大起來,周身金光燦燦,不斷在易敖身旁遊走,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舍利煉體,天龍化形,龍護佛身,萬法不滅!”
“嗷——”隻聞得易敖一聲長吼,隨即身旁龍形虛影引頸一聲長嘶,一股無匹的龍威在這舍房之中不斷向四周蕩漾。
同時易敖的身上爆起七色光芒,虛影在這光芒之中,愈加凝實,絲毫看不出乃是佛力凝結而成。而七色光芒之中,龍影靈智非常,不斷遊走在易敖身旁,顯得興奮無比。
是時,易敖全身浮起一層七色的龍鱗,身形拔高至丈許,頭身雙角,手化為爪,竟是在此刻化作了半龍之身!
而此時易敖的體內,紫府之中,金光熠熠,佛力蕩漾,如是淨土!
一顆巨大的舍利,晶瑩剔透,如陽耀土,懸浮在紫府虛空之中。不斷有佛力向舍利之中聚集,在其之上,繪作一張巨大的龍形符篆,但紫府之中的佛力卻不見有絲毫的減少,依舊不斷地向之匯聚著,這般下來,龍形符篆愈來愈完整,易敖身上的龍威也愈甚。
修行之人,無歲月之說,轉眼三日已過。
而此時若是有人入得這舍房之中,定是會被眼前之景象驚得咂舌不已。半空之中的那顆斯陀含果隻餘米粒大小,散發著微不可見的佛力。
但那不過三十餘方的舍房之中,一條巨大的金色巨龍仰頭盤舞著。巨龍約莫十丈許,渾身猶如金鑄,並溢著耀眼的金光,難以言喻的龍威與佛性混雜,予人一種威勢和端莊慈悲之感,好似眼前的巨龍乃是亙古之神,神聖而不可侵犯。
而巨龍繞行在易敖的身外,一張巨口對著易敖,不斷吐著金色的光霞,沒入其體內,其身上的七彩鱗片不但愈加厚實,其紫府之中,那張龍形符篆愈趨完整,好似隨時將要化龍飛出一般。
這般過了半個時辰之後,隻見易敖倏然張開雙目,眼眸之中一道金光閃過,同時雙手結印,一個巨大的金色梵文,化作一條小龍,射入金色巨龍體內。同時半空之中,舍利一聲輕響,終於化作最後一絲佛力,被易敖吞入月複中。
而金色巨龍好似得到了易敖梵文的滋養,顯得興奮異常,一聲長吼,口中一股異常濃烈的光霞噴灑在易敖身上。後者見此情形,雙眸之中精光一閃,一聲長喝道:“天龍凝形,虛實二變,護我佛身,無減無滅!”
伴著易敖話音落下,一道刺目的金色光芒自巨龍身上噴湧而出,隨即在其額頭之上,浮現出一道梵文,這梵文僅由兩筆構成,成龍形飛舞之勢。
這梵文一現,巨龍那原本十丈大小的身軀,竟開始縮小,幾息之間,僅化作八丈大小,卻是更加凝實。同時其龍體不斷閃爍著,在虛實之間變換。
這天龍護身神咒,一旦練成之後,可在身外凝結出護身天龍,自動禦敵,身體堅固無比,一般法術,難有能攻破此法。且天龍具有虛實轉變之能,禦敵之時祭出,可謂變幻莫測,讓人難以防禦,實乃上層法門,不枉釋迦牟尼佛親傳之名!
隻見巨龍經過半盞茶的閃爍之後,便化作一道金光沒入易敖體內。而是時紫府之中,龍影顯現,向虛空之中的舍利激射而去,融入那龍形符篆之中。
同時一聲通天徹地的龍吼在虛空之中迴蕩,那龍形符篆好似在這一刻終於完整起來,一股無匹的吸力出現在符篆之中。
紫府虛空之中,那佛力匯聚的速度在這一刻增至千百倍,不過幾息之間,所有的佛力竟都被吸入符篆之中,使得整個舍利爆發出耀目的佛光,更似烈日一般。
而舍利亦好似承受不住這一股巨大的佛力,竟於表麵之上出現了一道道龜裂。舍利本是佛家之根本,一旦受損,則修為大減,甚至有性命之危。但易敖好像對此絲毫未有在意,依舊是那番古井不波的表情。
隻見其雙手不斷捏著印訣,臉龐之上汗如瀑下,麵色蒼白若紙。但其雙手的速度卻是愈來愈快,渾身金光溢體而出,身上那原本入流之境圓滿的氣息,竟在此刻開始緩緩提升!
紫府虛空之中,易敖的那顆須陀洹果開始緩緩轉動起來,佛力隨之濃縮,其上的龜裂也越來越多。
這般不知過了多久,原本有如烈日般大小的舍利,竟凝聚成石磨般,同時不再如先前之晶瑩,其內一片金黃,不似原先那般混沌一片。而且舍利表麵布滿一道道裂痕,猶似一顆巨大的核桃。
而此時易敖雙手捏訣的速度竟以肉眼難見,其胸前兩道虛影翻飛之間,一道道印訣沒入其體內,這些印訣皆是天龍護身神咒的法印,以天龍煉體,破碎須陀洹果,易敖竟是在此刻試圖突破一來之境!
隨著這天龍法印的祭煉,紫府內石磨般的舍利轉動的速度愈來愈快,其大小也在不但縮小。終於舍利凝作約莫一拳大小之後,其竟是在這一刻由極快的速度,瞬時間停了下來。
虛空之中,時間好似在這一刻靜止了。但易敖卻並未停下雙手捏訣的速度,法印不斷沒入其半龍之身中,隻見其渾身七彩鱗片中,一個個竟相繼浮現出金色的梵文。
“南無釋迦,神咒親傳,萬龍護身,功法自成!”待得最後一片七彩龍鱗之上出現金色梵文之後,易敖一聲高吼,隨即其整個人緩緩浮起,全身金芒刺目,雙目怒睜,一雙金瞳之中,精光閃爍,隻見其忽而喝道:“須陀洹果,一來之境,一步之遙,凡仙之隔,此時不破,更待何時?!”
待其話音落下,便見其眉心之中,一顆隻有拇指般大小的舍利子緩緩浮出,懸浮在其身前。這顆舍利之上,滿是裂痕,簡直難以言喻。其一出現後,好似終於承受不住其中那磅礴的佛力,終於緩緩碎裂開來,化作一片混沌。
“哢——嚓——”
舍利不斷碎落,不斷地分解,化為純粹的佛力,而易敖的意識透體而出,包裹著這一股股佛力,使之不消散。這般景象又是過去了一天的時間,拇指大小的舍利終於全部消失。
易敖以半龍之身懸浮在空中,雙目微闔,唿吸之間竟隱隱有一種胎動之感,好似一個新的生命體即將誕生。
若渡一來之境,需受住劫臨體,乃是以大·法力注入舍利之中,破而後立,以無上意識控製佛力,凝結斯陀含果。如今易敖舍利已碎,可謂住劫已然度過了一半,成敗亦在此一舉!
佛門六識之中,以意識最為玄妙,據說初禪三天之中,有那專修意識的法門,故而佛子度過住劫可謂輕鬆異常,一來之境的修士在初禪天中,便如凡人一般,隨處可見,乃是最為低等的存在。隻有阿那含果圓滿的佛子,才可進入大宗門中,擔任外門弟子。而內門弟子的門檻,竟是無生之境的高僧!
舍房之中,一片寂靜,這般又不知過去了多久,但見易敖長籲一口氣,隨即雙目緩緩張開,看著四周飄蕩遊走的佛力,雙眸之中流露出一絲堅定。
隻見其單手伸向前方虛空,五指一握,似有持攜天地之勢。一握之間,舍房內的佛力一陣翻滾,隨即以萬江入海之勢向其掌心聚攏,同時其左手捏一蓮花指,置於胸前,出聲高喝道:“萬佛歸宗,斯陀含成!”
無盡的佛力,在易敖的意識之下,有條不紊地匯聚著,在其手心之中化作一顆金色的光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光球愈來愈大,最終竟化作了丈許大小,可比之易敖的半龍之身。
後者見此情形,雙目怒睜,雙瞳之中竟浮現出兩道金色的符篆,飛入那光球之中。這符篆不是他物,正是金光大瞳術的法門之印!
隨著這符篆的融入,金色光球猛然一陣悸動,好似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一般,不斷地凝實和濃縮,原本丈許大小的光球,倏然間化作一頭大小。而其吸引之力亦在這一刻增幅了數倍,不消片刻,伴著舍房之中佛力的匯聚,光球再次增至丈許。
“嗡啊惹巴紮納德!”
卻在此時,易敖口誦七字真言,正是文殊菩薩智慧心咒!
隻見其身後,五髻文殊的虛影緩緩浮現,化作七道光芒,射入光球之中,是時金色光球一陣顫動,竟在眨眼之間濃縮至一拳大小。
同時無上吸力至這光球之中發出,好似一個黑洞一般,四周的佛力滾滾向之匯聚,但光球的大小卻不見絲毫的增長,不過卻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愈加凝實起來!
這般景象,便可見得文殊菩薩智慧心咒遠勝於金光大瞳術,不愧是五台山中,錦繡峰的鎮山之決!
而此時,更讓易敖驚駭的是,其額頭之上,一道金黑符篆紋身顯現出來,同時向其右頰之上延伸,不過片刻便已布滿其整個右臉,使得明塵那原本平凡的麵龐,顯得有些猙獰起來,而其神智竟也隨之變得恍惚。
誓言符篆竟開始月兌離其掌控之中!!!
“喝——”
易敖見此情形,不覺一聲高喝,同時腦中一片清靈。隻見那佛力海洋之中,魔神的鐮刀向那佛陀虛影斬去。金黑色的鋒芒,銳利異常,使得所有的佛力颶風瞬間被斬破。那佛陀虛影好似死物一般,便如此被鐮刀吞沒,化作虛無。
而易敖更是急忙將誅佛魔神收迴,片刻不敢讓其再呆在那斯陀含果中。隨著那魔神的退出,不論是那佛力海洋還是易敖臉上的符篆紋身,都慢慢恢複了平靜。易敖見此,長籲一口氣,便發現此刻自己早已汗流浹背,心中後怕不已。
“唿——,這誓言之力到底是什麽?”
這般異變,易敖自然無心接著祭煉那舍利子。隻見其將那顆斯陀含果收起後,便開始靜心打坐,平複心境,再次恢複自身的狀態。
······
是夜,依舊是那舍房之中,一顆混元的舍利懸浮在易敖的頭頂之上,隻見其雙手捏印,便見一道金色光芒射入舍利之中,隨之那舍利倏然間爆發出無邊刺目的金芒,同時一股純淨的佛力噴湧而出。
易敖見此,一聲長喝,張口將那佛力吞入口中,開始祭煉起來。那佛力在體內被煉化之後,便溢出體外,在身後凝結出龍形虛影來。
同時易敖雙手翻飛,結出道道手印,那手印化作一字字梵文,不斷投入虛影之中,龍影也隨之愈加凝實。
舍房之中,龍威爆起,龍嘯不斷。而半空之中,舍利愈來愈黯淡,而易敖莊嚴寶相,那天龍虛影纏身,張牙舞爪,身形也愈加碩大起來,周身金光燦燦,不斷在易敖身旁遊走,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舍利煉體,天龍化形,龍護佛身,萬法不滅!”
“嗷——”隻聞得易敖一聲長吼,隨即身旁龍形虛影引頸一聲長嘶,一股無匹的龍威在這舍房之中不斷向四周蕩漾。
同時易敖的身上爆起七色光芒,虛影在這光芒之中,愈加凝實,絲毫看不出乃是佛力凝結而成。而七色光芒之中,龍影靈智非常,不斷遊走在易敖身旁,顯得興奮無比。
是時,易敖全身浮起一層七色的龍鱗,身形拔高至丈許,頭身雙角,手化為爪,竟是在此刻化作了半龍之身!
而此時易敖的體內,紫府之中,金光熠熠,佛力蕩漾,如是淨土!
一顆巨大的舍利,晶瑩剔透,如陽耀土,懸浮在紫府虛空之中。不斷有佛力向舍利之中聚集,在其之上,繪作一張巨大的龍形符篆,但紫府之中的佛力卻不見有絲毫的減少,依舊不斷地向之匯聚著,這般下來,龍形符篆愈來愈完整,易敖身上的龍威也愈甚。
修行之人,無歲月之說,轉眼三日已過。
而此時若是有人入得這舍房之中,定是會被眼前之景象驚得咂舌不已。半空之中的那顆斯陀含果隻餘米粒大小,散發著微不可見的佛力。
但那不過三十餘方的舍房之中,一條巨大的金色巨龍仰頭盤舞著。巨龍約莫十丈許,渾身猶如金鑄,並溢著耀眼的金光,難以言喻的龍威與佛性混雜,予人一種威勢和端莊慈悲之感,好似眼前的巨龍乃是亙古之神,神聖而不可侵犯。
而巨龍繞行在易敖的身外,一張巨口對著易敖,不斷吐著金色的光霞,沒入其體內,其身上的七彩鱗片不但愈加厚實,其紫府之中,那張龍形符篆愈趨完整,好似隨時將要化龍飛出一般。
這般過了半個時辰之後,隻見易敖倏然張開雙目,眼眸之中一道金光閃過,同時雙手結印,一個巨大的金色梵文,化作一條小龍,射入金色巨龍體內。同時半空之中,舍利一聲輕響,終於化作最後一絲佛力,被易敖吞入月複中。
而金色巨龍好似得到了易敖梵文的滋養,顯得興奮異常,一聲長吼,口中一股異常濃烈的光霞噴灑在易敖身上。後者見此情形,雙眸之中精光一閃,一聲長喝道:“天龍凝形,虛實二變,護我佛身,無減無滅!”
伴著易敖話音落下,一道刺目的金色光芒自巨龍身上噴湧而出,隨即在其額頭之上,浮現出一道梵文,這梵文僅由兩筆構成,成龍形飛舞之勢。
這梵文一現,巨龍那原本十丈大小的身軀,竟開始縮小,幾息之間,僅化作八丈大小,卻是更加凝實。同時其龍體不斷閃爍著,在虛實之間變換。
這天龍護身神咒,一旦練成之後,可在身外凝結出護身天龍,自動禦敵,身體堅固無比,一般法術,難有能攻破此法。且天龍具有虛實轉變之能,禦敵之時祭出,可謂變幻莫測,讓人難以防禦,實乃上層法門,不枉釋迦牟尼佛親傳之名!
隻見巨龍經過半盞茶的閃爍之後,便化作一道金光沒入易敖體內。而是時紫府之中,龍影顯現,向虛空之中的舍利激射而去,融入那龍形符篆之中。
同時一聲通天徹地的龍吼在虛空之中迴蕩,那龍形符篆好似在這一刻終於完整起來,一股無匹的吸力出現在符篆之中。
紫府虛空之中,那佛力匯聚的速度在這一刻增至千百倍,不過幾息之間,所有的佛力竟都被吸入符篆之中,使得整個舍利爆發出耀目的佛光,更似烈日一般。
而舍利亦好似承受不住這一股巨大的佛力,竟於表麵之上出現了一道道龜裂。舍利本是佛家之根本,一旦受損,則修為大減,甚至有性命之危。但易敖好像對此絲毫未有在意,依舊是那番古井不波的表情。
隻見其雙手不斷捏著印訣,臉龐之上汗如瀑下,麵色蒼白若紙。但其雙手的速度卻是愈來愈快,渾身金光溢體而出,身上那原本入流之境圓滿的氣息,竟在此刻開始緩緩提升!
紫府虛空之中,易敖的那顆須陀洹果開始緩緩轉動起來,佛力隨之濃縮,其上的龜裂也越來越多。
這般不知過了多久,原本有如烈日般大小的舍利,竟凝聚成石磨般,同時不再如先前之晶瑩,其內一片金黃,不似原先那般混沌一片。而且舍利表麵布滿一道道裂痕,猶似一顆巨大的核桃。
而此時易敖雙手捏訣的速度竟以肉眼難見,其胸前兩道虛影翻飛之間,一道道印訣沒入其體內,這些印訣皆是天龍護身神咒的法印,以天龍煉體,破碎須陀洹果,易敖竟是在此刻試圖突破一來之境!
隨著這天龍法印的祭煉,紫府內石磨般的舍利轉動的速度愈來愈快,其大小也在不但縮小。終於舍利凝作約莫一拳大小之後,其竟是在這一刻由極快的速度,瞬時間停了下來。
虛空之中,時間好似在這一刻靜止了。但易敖卻並未停下雙手捏訣的速度,法印不斷沒入其半龍之身中,隻見其渾身七彩鱗片中,一個個竟相繼浮現出金色的梵文。
“南無釋迦,神咒親傳,萬龍護身,功法自成!”待得最後一片七彩龍鱗之上出現金色梵文之後,易敖一聲高吼,隨即其整個人緩緩浮起,全身金芒刺目,雙目怒睜,一雙金瞳之中,精光閃爍,隻見其忽而喝道:“須陀洹果,一來之境,一步之遙,凡仙之隔,此時不破,更待何時?!”
待其話音落下,便見其眉心之中,一顆隻有拇指般大小的舍利子緩緩浮出,懸浮在其身前。這顆舍利之上,滿是裂痕,簡直難以言喻。其一出現後,好似終於承受不住其中那磅礴的佛力,終於緩緩碎裂開來,化作一片混沌。
“哢——嚓——”
舍利不斷碎落,不斷地分解,化為純粹的佛力,而易敖的意識透體而出,包裹著這一股股佛力,使之不消散。這般景象又是過去了一天的時間,拇指大小的舍利終於全部消失。
易敖以半龍之身懸浮在空中,雙目微闔,唿吸之間竟隱隱有一種胎動之感,好似一個新的生命體即將誕生。
若渡一來之境,需受住劫臨體,乃是以大·法力注入舍利之中,破而後立,以無上意識控製佛力,凝結斯陀含果。如今易敖舍利已碎,可謂住劫已然度過了一半,成敗亦在此一舉!
佛門六識之中,以意識最為玄妙,據說初禪三天之中,有那專修意識的法門,故而佛子度過住劫可謂輕鬆異常,一來之境的修士在初禪天中,便如凡人一般,隨處可見,乃是最為低等的存在。隻有阿那含果圓滿的佛子,才可進入大宗門中,擔任外門弟子。而內門弟子的門檻,竟是無生之境的高僧!
舍房之中,一片寂靜,這般又不知過去了多久,但見易敖長籲一口氣,隨即雙目緩緩張開,看著四周飄蕩遊走的佛力,雙眸之中流露出一絲堅定。
隻見其單手伸向前方虛空,五指一握,似有持攜天地之勢。一握之間,舍房內的佛力一陣翻滾,隨即以萬江入海之勢向其掌心聚攏,同時其左手捏一蓮花指,置於胸前,出聲高喝道:“萬佛歸宗,斯陀含成!”
無盡的佛力,在易敖的意識之下,有條不紊地匯聚著,在其手心之中化作一顆金色的光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光球愈來愈大,最終竟化作了丈許大小,可比之易敖的半龍之身。
後者見此情形,雙目怒睜,雙瞳之中竟浮現出兩道金色的符篆,飛入那光球之中。這符篆不是他物,正是金光大瞳術的法門之印!
隨著這符篆的融入,金色光球猛然一陣悸動,好似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一般,不斷地凝實和濃縮,原本丈許大小的光球,倏然間化作一頭大小。而其吸引之力亦在這一刻增幅了數倍,不消片刻,伴著舍房之中佛力的匯聚,光球再次增至丈許。
“嗡啊惹巴紮納德!”
卻在此時,易敖口誦七字真言,正是文殊菩薩智慧心咒!
隻見其身後,五髻文殊的虛影緩緩浮現,化作七道光芒,射入光球之中,是時金色光球一陣顫動,竟在眨眼之間濃縮至一拳大小。
同時無上吸力至這光球之中發出,好似一個黑洞一般,四周的佛力滾滾向之匯聚,但光球的大小卻不見絲毫的增長,不過卻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愈加凝實起來!
這般景象,便可見得文殊菩薩智慧心咒遠勝於金光大瞳術,不愧是五台山中,錦繡峰的鎮山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