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三日已逝。山中不知歲月過,哪管天下是秦漢。五台山依舊如往昔一般平靜異常,白衣挑水砍柴,佛子誦經坐禪,一切如是。


    但北台葉鬥峰中卻是隱隱透著些許異樣,一個消息在暗下傳開,使得聞著各安其心,或唏噓,或稱讚,或擔憂,或不安。


    那圓空長老的弟子明塵竟正在衝擊一來之境!


    這消息自何處傳出已無從得證,但知曉者無不感歎此子天資縱橫,二八之齡,便要得證斯陀含果,即便是整個無想天中,年不過雙十的一來境強者,千年之內亦不過五指之數,著實可稱為千古奇才!


    但卻是無人知曉,他們口中的千古奇才早已魂飛道隕,肉身都被人奪舍了!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此刻竟正是以這奇才的身份,設計著如何顛覆整個五台山!


    此時的易敖依舊盤坐在那舍房的蒲團之上,修煉著天龍護身神咒。隻見其雙手翻飛,化作道道虛影,正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捏著印訣。


    同時口中不斷誦著咒語,佛光飛出,於半空中化作一個個金色梵文,環繞周身。同時一條金色龍影在其背後凝結,在其身旁不斷遊走,不時張口鳴嘯,龍威震蕩。


    如此景象,佛音繞體,天龍護身,好似金剛不滅,萬法不侵,可見這天龍護身神咒若是煉成,是何等威勢!


    但這般光景卻還是隻停留了半個時辰便一一消散,同時易敖張開了雙目,眼神之中滿是無奈。


    這三日之中,其可謂是片刻未歇,拚命修行著天龍護身神咒,其中效果亦稱得上進速如飛。但欲想在那佛壇大會之前修得此法,並以之衝擊斯陀含果,可謂千難萬難。


    修煉者天龍護身神咒,需以自身之佛力,凝結天龍金身,而後方可天龍入體,洗髓自身,以之突破一來之境。


    但即便是如今易敖須陀洹果已然圓滿,但仍舊佛力不足,難以凝聚出真正的天龍,隻可幻化出虛影,離大成之時可謂差之千裏。不過易敖的眼神之中卻是未有絲毫的焦急,但見其不時看向窗外,好似在等待著什麽。


    這三日內,每天都有一兩人前來訪客,或是邀請易敖同去論禪,或是來登門道賀,但後者卻是關門謝客,以閉關之名一一辭過。


    每每此時,易敖心中都會閃過一絲冷笑,這些人皆是如那明真一般,乃是監院中人派來的探子,來查探自己是否真有可能證得那斯陀含果。


    易敖心若明鏡,自然不會讓他們知曉實情,其便是打算讓這些人愈加焦急,從而使得一些真正站在暗中的人浮出水麵。


    監院之中,共十七位一來之境的強者,三兩成群,可謂勢力極為均衡。若是易敖真的證得斯陀含果,那麽便會形成圓空一脈獨大的局麵,此番景象卻是無人期望。故而監院之中,其他已證斯陀含果的僧眾對於易敖衝擊一來之境,顯得頗為看重。


    此時易敖雙目微闔,靜坐吐納,恢複著身體內的佛力。同時腦海之中一心二用,一麵揣度著這天龍護身神咒的奧妙,一麵則計劃著如何利用那明鏡的陰謀,從而完成自己覆滅整個五台山的計劃。


    倏然間,其好似有所感應一般,抬首看向天外。而此時一道金光自遠方而來,不過幾息之間便停留在了易敖這小院的上空,同時伴著一個聲音滾滾而來:“貧僧明法前來拜會,不知明塵師弟可有空相迎?”


    這聲音如雷震耳,但卻不知為何,未有驚動僧院之中的其他僧者,僅是在這小院之中迴響不斷。


    而金光落定,現出其中來人,乃是一年若三十的中年僧人。


    此人身著橙色袈裟,高不過六尺,頸上掛著一串巨大的掛珠,成朱紅之色,煞是怪異。雙眉色淡,似有似無,眼角歪斜,鳩形鵠麵,雙唇厚大,天地貴養,卻是顯得有幾分醜陋。


    但此人全身上下,洋溢著淡淡的佛光,無盡的佛力蕩漾四周,使人觀之生不出半分厭惡蔑視之情,反而覺得這喚作明法的僧人滿目慈悲,好似濟世的佛陀一般。


    “原來是明法師兄,師弟閉關,未能遠迎,還請師兄莫怪!請師兄移駕院中,師弟整理好衣衫,這便出來!”此次易敖竟未謝客,反而開門相迎,不知是作何打算。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小院舍房的門被輕輕地推開,易敖踱步而出,便見明法正坐在那左側石椅之上,滿麵微笑地看著自己,同時開口笑道:“師弟全身隱現龍威,看來傳聞不假,師弟是真的要突破一來之境了,恭喜恭喜啊!”


    易敖聞言眼神之中閃過一絲譏色,卻是一閃即逝,便見其行至桌椅之前,俯首向前者行一佛禮,隨即應聲道:“明法師兄說笑了,一來之境豈是那麽好突破的!對了,不知師兄此番前來所謂何事?”


    “哈哈,貧僧便是聽聞明塵師弟你即將得證斯陀含果,怕是有些事情未作準備,前來告知,還望師弟爀要怪罪為兄的魯莽!”明法言道:“入流與一來二境,雖說隻相差一個境界,卻是有著仙凡之差,其中艱險怕是師弟並不知曉啊!”


    “是麽?”易敖聞言,麵露一絲思索和凝重,隨即問道:“還請師兄直言,明塵不勝感激!”言語之中滿是誠懇,甚至還有些許急切。


    明法見此情形,那醜陋的麵容之上不禁閃過一分奸笑,便見其微微頜首言道:“入流、一來、無還、無生四境,成住敗空,一境一劫,想必師弟已然知曉。”


    “成劫引風水金雷入體,鍛煉自身佛性,凝結須陀洹果;而住劫則是以佛力衝破舍利,無畏無相,破而後立,成就斯陀含;敗劫乃天人五衰之始,肉身重鑄,凝結阿那含果,方能踏破虛空,穿越混沌;空劫最為艱險,經五衰之意衰,最終成就羅漢金身。


    “成住敗空本是我佛感悟世界生滅所得,以之寓指成佛之道生死一線,古來不知多少佛子,便是在那渡劫之時身隕道消。


    所以為兄便是來告訴師弟,若無渾厚積累,渡住劫之時,無法衝破斯陀含果,切莫強求,一旦失敗,那可真謂是迴頭無路了!便是可以衝破斯陀含果,如是佛力不濟,難以凝聚斯陀含果,也是功虧一簣,所以師弟定要慎重!”


    “明塵謝過師兄指點!”易敖微微點首,隨即向明法再行一佛禮。但前者卻未發現,易敖眼神之中的那一絲冷笑。


    這明法自然不會如此好心,前來指點自己如何突破一來,其此番言語便是希望在易敖的心裏留下不可突破的信念,使之在關鍵時刻心魔擾神,最終渡劫失敗。


    如此易敖再次向明法請教了一些有關突破一來之境的心得,後者莫不一一應答,知無不盡。二者相談甚歡,卻是各懷心思。


    如此一個時辰悄然而逝,易敖雖然知曉對方所言有過其實,但也自明法言語之中受益頗多。其本便有十分把握突破一來之境,如今更是有著十二分的信心。


    “嗬嗬,看來明塵師弟又有客人來了,如此師兄便不嘮叨了,還望師弟早日得證斯陀含果,你我來日監院之中再會!”忽而,明法好似感應到了什麽,抬首看向天邊,忽而開口說道。


    易敖好似知曉其中緣由,卻是裝作一臉疑惑。不過幾息之間,便見明法雙目所指之處,一道金光飛來,刹那間便落在小院之中,現出來人身形,乃是一身著橙色袈裟的中年男子,不是明智又是何人?!


    但見明智目光落在明法身上,隨即行一佛禮,開口言道:“南無釋迦牟尼佛!難得見到明法師兄,可是有事尋我明塵師弟?”


    後者亦起身迴一禮,隨即應聲道:“貧僧不過是有暇來與明塵師弟閑聊一二,既然明智你有事,那貧僧便先退去了!”


    “明塵不送了!”易敖聞言應道。話音落下,隻見明法向易敖二人微微頜首,口道一聲佛偈,隨即全身湧現出金色佛光,便再次化作一道金霞,飛上天去,倏然之間便消失在天邊。


    “明法師兄來此所為何事?”明智見明法離去,隨即轉首向易敖問道。


    “明法師兄不過是來指點師弟如何突破一來之境的,還教予了明塵許多心得!”易敖聞言應道,隨即其好似想到了什麽,開口問曰:“對了,師兄最近幾日可見過師尊?師尊那日助我降服煉化龍魂,消耗極大,甚至受了些輕傷,不知現今如何?”


    “這點師弟便放心了,師尊三日前曾喚我過去,說是要閉關養傷,想必無事。他老人家還特地叮囑,若是師弟證得斯陀含果,需及時告知他。”明智出聲言道:“為兄此次前來探望師弟,便是看師弟如今突破是否順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叔昏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叔昏鴉並收藏南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