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各位書友的打賞,多謝第一位打賞的振翅yu飛,和第二位的wjwlle,多謝淡漠一墨、唯愛盈和萬枯,以及夏無柳、木家溝,以及各位在書品區簽到的各位,謝謝你們。
李世民下的決定,王誌絲毫不知道,此時他正睡得香甜,哪裏會去管別人是如何想的。
當東方露出魚肚白的時候,承天門上鼓樓中的鼓聲也敲響了,緊接著便是整個長安城各個裏坊間的小鼓樓,隨後才是各大寺廟道觀裏麵的鍾聲。
激昂的鼓聲再加上悠揚的鍾聲,使得整個長安城徹底地活了過來。
裏坊間的小食肆在天還未明的時候便已經升起了爐火,開始為即將醒來的長安民眾做早食。王誌如今有了自己的家,更是有一個充當丫鬟的林婉兒,因此王誌倒不必再為早上吃什麽而擔憂了。
在鍾鼓演奏的起床號中起了身,林婉兒早早的便已經將洗臉水打好了,王誌洗把臉,便在林婉兒的幫助下穿上了衣袍。
在堂屋吃了早飯,便準備出門去東宮了,畢竟如今自己大小也是個給事中,若是不去報個到,難免有點不妥。
王誌這時候是要去門下省報道的,給事中屬於門下省所轄的官員,其職務便是行使封駁權,也就是封還皇帝有過失的敕令,駁正大臣有錯誤的奏章。
給事中是正五品的官職,每ri都要參與早朝。王誌是昨晚才被李世民賜官的,官服之類的還沒有,因此今ri可以優哉悠哉的向東宮趕去,因為此時李世民和手下的一種五品以上官員此時正在太極宮上早朝。
王誌來到東宮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一個時辰,差不多到了卯時,可上朝的李世民等人還沒有迴來,對於東宮的路,王誌知道的一清二楚,隻是如今那些守衛換了,若不是昨ri王誌臨走的時候向房玄齡要了一隻腰牌,恐怕現在是進不去了。
一路上不斷地掏出再放迴去,終於在王誌快要崩潰的時候,來到了顯德殿。
雖說如今王誌應該去門下省報到,但封官是昨晚的事情,估計這時候門下省的官員還沒有收到敕令,所以王誌才會來到東宮,麵見李世民,畢竟李世民昨晚也說今ri要商議事情。
王誌這個給事中並不是為高祖皇帝配的,反而是李世民為自己配的,為的就是將王誌放到身邊,看看這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歸附自己。
李世民能文能武,況且還在宮中,而王誌隻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謀士,因此李世民將這人帶在身邊是再放心不過的了。
王誌帶著腰牌進到了顯德殿,自然有宦官侍女伺候。如今正主沒到,王誌隻能坐在那裏喝茶,誰知道這一喝便喝了足足一個多時辰,若不是王誌是兩個王誌的融合,說不定早就已經坐不住了。
在宦官的高唿聲中,李世民迴來了,先是安排人帶著自己的教令去為王誌登記造冊領官服,隨後在閑談一會兒,眾人便各自離去了。
要說的早就已經在上朝的時候說完了,此時哪裏需要在廢話,直接就是一連串的教令寫好,以令行事便是。
王誌如今的責任之一便是查看李世民的教令有沒有錯誤的地方。如今雖然還沒有正式上任,但並不妨礙王誌行使權力;看李世民帶著王誌在跟前,也有那個意思。
接過李世民寫完的教令,王誌隻是大眼一掃便知道自己昨天的計策算是白說了,因為這教令上寫的便是封誰誰為什麽官位,什麽職責,看這樣子李世民還是準備和突厥幹上一架之後,才會考慮王誌昨晚提出的那個辦法。
對於這一點,王誌早就想到了,之前勸諫李世民,那也隻是不想李世民到時候大出血,將整個國庫都基本上掏空了;可自己的心意沒人領,那就不能怪自己了。
認真的觀看了一遍教令之後,王誌便交給了一旁伺候的那些傳達教令地宦官。
李世民本來以為王誌會質疑自己的教令,但沒想到王誌竟然隻聲未吭,便將驗過的教令交給了那些傳達教令的宦官,這可就有點出乎李世民和眾人的意料了。
“王事中,難道你就不想知道某為何要發這些教令嗎?”李世民見王誌不言語,可就不幹了,反而自己先問開王誌了。
一聽這話,王誌頓時明白了,這李世民見自己風平浪靜,估計是心裏覺得不爽。
“殿下,你和諸位都商量好的事情,也得到了朝中大臣門的認可,某小小一個給事中,有什麽好疑惑的?某昨ri的計策也隻是某自己想到的,朝中有那麽多比某資曆和見識都強上很多的宿老,哪裏需要某來質疑他們的決定?”
被王誌這番話一說,李世民算是徹底無言了,本以為王誌會有想法,沒想到倒是自己多慮了。
王誌曾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推論,那裏麵說隋朝的餘糧足夠初唐全天下的百姓吃上五十多年,如今李世民可以說是土豪中的土豪,這時候還思考著想和突厥戰上一場,不想用國庫裏麵的金銀,恐怕就是因為自己錢糧多的花不完,不在乎和突厥戰鬥後的消耗。
李世民的教令下發了,唐和突厥的戰鬥打響了。
柴紹被派去和突厥戰鬥了,程知節等人也被派到烏城和突厥戰鬥了;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也被封官了;所有的一切都按照這曆史的走向在緩慢地行走著,唯一有所改變的便是王誌也被加官進爵,混了個正四品下的左諫議大夫。
王誌這個左諫議大夫還是撿了便宜的,若不是王誌和魏征一樣都是山東士族的代言人,恐怕這左諫議大夫的職位也沒有。
前太子的屬下,隻有李瑗反叛,但還被自己的屬下出賣,不費吹灰之力的擺平了;這一下倒使得其餘的眾人都人人自危起來,誰也不敢再做無謂的反抗了。
高祖皇帝傳位的詔書也已經交到了李世民的手中,李世民天策上將的虛銜也撤除掉了,為了是自己順利登上皇位不發生意外,李世民特意派遣王誌和魏征準備去山東,安撫那些高門大閥的氏族。
這天晚上,王誌和林婉兒早早便歇息了,不為別的,隻因為明ri一早便要出發向著山東行去。
;
李世民下的決定,王誌絲毫不知道,此時他正睡得香甜,哪裏會去管別人是如何想的。
當東方露出魚肚白的時候,承天門上鼓樓中的鼓聲也敲響了,緊接著便是整個長安城各個裏坊間的小鼓樓,隨後才是各大寺廟道觀裏麵的鍾聲。
激昂的鼓聲再加上悠揚的鍾聲,使得整個長安城徹底地活了過來。
裏坊間的小食肆在天還未明的時候便已經升起了爐火,開始為即將醒來的長安民眾做早食。王誌如今有了自己的家,更是有一個充當丫鬟的林婉兒,因此王誌倒不必再為早上吃什麽而擔憂了。
在鍾鼓演奏的起床號中起了身,林婉兒早早的便已經將洗臉水打好了,王誌洗把臉,便在林婉兒的幫助下穿上了衣袍。
在堂屋吃了早飯,便準備出門去東宮了,畢竟如今自己大小也是個給事中,若是不去報個到,難免有點不妥。
王誌這時候是要去門下省報道的,給事中屬於門下省所轄的官員,其職務便是行使封駁權,也就是封還皇帝有過失的敕令,駁正大臣有錯誤的奏章。
給事中是正五品的官職,每ri都要參與早朝。王誌是昨晚才被李世民賜官的,官服之類的還沒有,因此今ri可以優哉悠哉的向東宮趕去,因為此時李世民和手下的一種五品以上官員此時正在太極宮上早朝。
王誌來到東宮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一個時辰,差不多到了卯時,可上朝的李世民等人還沒有迴來,對於東宮的路,王誌知道的一清二楚,隻是如今那些守衛換了,若不是昨ri王誌臨走的時候向房玄齡要了一隻腰牌,恐怕現在是進不去了。
一路上不斷地掏出再放迴去,終於在王誌快要崩潰的時候,來到了顯德殿。
雖說如今王誌應該去門下省報到,但封官是昨晚的事情,估計這時候門下省的官員還沒有收到敕令,所以王誌才會來到東宮,麵見李世民,畢竟李世民昨晚也說今ri要商議事情。
王誌這個給事中並不是為高祖皇帝配的,反而是李世民為自己配的,為的就是將王誌放到身邊,看看這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歸附自己。
李世民能文能武,況且還在宮中,而王誌隻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謀士,因此李世民將這人帶在身邊是再放心不過的了。
王誌帶著腰牌進到了顯德殿,自然有宦官侍女伺候。如今正主沒到,王誌隻能坐在那裏喝茶,誰知道這一喝便喝了足足一個多時辰,若不是王誌是兩個王誌的融合,說不定早就已經坐不住了。
在宦官的高唿聲中,李世民迴來了,先是安排人帶著自己的教令去為王誌登記造冊領官服,隨後在閑談一會兒,眾人便各自離去了。
要說的早就已經在上朝的時候說完了,此時哪裏需要在廢話,直接就是一連串的教令寫好,以令行事便是。
王誌如今的責任之一便是查看李世民的教令有沒有錯誤的地方。如今雖然還沒有正式上任,但並不妨礙王誌行使權力;看李世民帶著王誌在跟前,也有那個意思。
接過李世民寫完的教令,王誌隻是大眼一掃便知道自己昨天的計策算是白說了,因為這教令上寫的便是封誰誰為什麽官位,什麽職責,看這樣子李世民還是準備和突厥幹上一架之後,才會考慮王誌昨晚提出的那個辦法。
對於這一點,王誌早就想到了,之前勸諫李世民,那也隻是不想李世民到時候大出血,將整個國庫都基本上掏空了;可自己的心意沒人領,那就不能怪自己了。
認真的觀看了一遍教令之後,王誌便交給了一旁伺候的那些傳達教令地宦官。
李世民本來以為王誌會質疑自己的教令,但沒想到王誌竟然隻聲未吭,便將驗過的教令交給了那些傳達教令的宦官,這可就有點出乎李世民和眾人的意料了。
“王事中,難道你就不想知道某為何要發這些教令嗎?”李世民見王誌不言語,可就不幹了,反而自己先問開王誌了。
一聽這話,王誌頓時明白了,這李世民見自己風平浪靜,估計是心裏覺得不爽。
“殿下,你和諸位都商量好的事情,也得到了朝中大臣門的認可,某小小一個給事中,有什麽好疑惑的?某昨ri的計策也隻是某自己想到的,朝中有那麽多比某資曆和見識都強上很多的宿老,哪裏需要某來質疑他們的決定?”
被王誌這番話一說,李世民算是徹底無言了,本以為王誌會有想法,沒想到倒是自己多慮了。
王誌曾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推論,那裏麵說隋朝的餘糧足夠初唐全天下的百姓吃上五十多年,如今李世民可以說是土豪中的土豪,這時候還思考著想和突厥戰上一場,不想用國庫裏麵的金銀,恐怕就是因為自己錢糧多的花不完,不在乎和突厥戰鬥後的消耗。
李世民的教令下發了,唐和突厥的戰鬥打響了。
柴紹被派去和突厥戰鬥了,程知節等人也被派到烏城和突厥戰鬥了;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也被封官了;所有的一切都按照這曆史的走向在緩慢地行走著,唯一有所改變的便是王誌也被加官進爵,混了個正四品下的左諫議大夫。
王誌這個左諫議大夫還是撿了便宜的,若不是王誌和魏征一樣都是山東士族的代言人,恐怕這左諫議大夫的職位也沒有。
前太子的屬下,隻有李瑗反叛,但還被自己的屬下出賣,不費吹灰之力的擺平了;這一下倒使得其餘的眾人都人人自危起來,誰也不敢再做無謂的反抗了。
高祖皇帝傳位的詔書也已經交到了李世民的手中,李世民天策上將的虛銜也撤除掉了,為了是自己順利登上皇位不發生意外,李世民特意派遣王誌和魏征準備去山東,安撫那些高門大閥的氏族。
這天晚上,王誌和林婉兒早早便歇息了,不為別的,隻因為明ri一早便要出發向著山東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