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薛萬鈞三字對王誌的震撼很大,在史書中隻將這兄弟兩人的記錄維持在分別效忠李建成和李世民之前,自那之後再也不見關於兩兄弟之間的記載,就好似兩兄弟老死不相往來一般。


    不想薛萬徹自終南山出仕,其中薛萬鈞還占了很大的功勞。


    “哥哥,可是有什麽難言之隱,不妨直說,若是朝廷派說客說服哥哥,也請但說無妨,如今太子殿下西去,我等做臣子的豈能為了世俗的眼光,而浪費了自身的本事,若李世民果真是有雄略的明主,某二人投靠與他又有何妨。”


    薛萬徹本以為王誌乃是李建成身邊一等一的謀士,定然對李建成死心塌地,因此才會將薛萬鈞的書信藏起來,免得王誌為難,不曾想自己心中擔憂的事情不但沒有,而且王誌還勸說自己投靠明主,有這樣的兄弟,薛萬徹感覺就算自己此時死去,也是無憾的。


    看著王誌那不似作假的神情,以及雙眼中的鼓勵,薛萬徹掏出之前收起的那封書信說道,


    “二郎,卻是家兄來信,勸我歸附李世民,隻是太子屍骨未寒,我等便另投他人,卻是有些說不過去,更何況這人還是太子的仇敵。”薛萬徹取出書信交與王誌觀看,隨之將心中顧慮也說了出來。


    王誌並沒有接過薛萬徹手中的書信,反而直言不諱的說道,


    “哥哥說的哪裏話,太子殿下心係萬民,如今雖然已逝,但隻要李世民能夠善待百姓,就算在九泉之下也會樂意見到你我投靠李世民的,如今哥哥的兄長來信,想來魏征和馮將軍、謝將軍等人已經投靠到了李世民麾下,不然也不會發書信,邀哥哥前去了。”王誌雖然沒看那封書信,但在他腦海中可是有整個後世對大唐的史料,雖然薛萬徹在終南山出仕的原因,無據可考,但如今薛萬鈞寫信於薛萬徹,定然會拿馮立、謝叔方和魏征等人作為例證。


    “二郎真是神人矣,大郎確實在信中說明了魏征和馮立將軍等人已經投靠了李世民,並且魏征直言頂撞李世民,最後不僅沒有獲罪,還因此得了個諫議大夫的官位,倒也能從中看出李世民的容忍之心。”


    “如此,哥哥還有什麽猶豫的,如今你我在這觀中,每ri無所事事,倒真不如投身朝堂,為國效力。”


    “二郎言之有理,那你我這就起程迴長安。”薛萬徹雷厲風行,這邊決定了,那便要立刻啟程,卻是絲毫也不想耽誤。


    “如此甚好,隻是林道長那裏,我們還是需要去支吾一下,畢竟在觀中叨擾數ri,若是就此離去,當是有些不妥。”


    “甚妙,哥哥這就去辭行。”


    終南山道路崎嶇,但如今正值盛夏,山路兩旁綠樹蔥蔥,將天空中不是很毒辣的烈ri遮擋在叢林之外,使得行走在山路中的行人香客倒也不至於顯得太過炎熱。


    如今道家大興,再加上此處有道教始祖老子的傳說,倒也使得山中道觀的香客絡繹不絕。


    薛萬徹和王誌以及那幾名選擇留下的親隨此時換過在道觀中尋來的普通衣衫,正隨著絡繹不絕的人群向山下走去。


    和來時行走的大道不同,此時兩人再加上留下來的三名親隨,一行五人,正悠閑地行走在崎嶇小道之中。


    此次眾人返迴長安,若說心中沒有丁點擔憂,那卻是欺騙人的,五人中也隻有王誌心中一點憂慮也沒有,畢竟前世史書上薛萬徹並沒有死在玄武門之變的餘波中,跟著薛萬徹迴去,想來定然也不會有事,最起碼殺頭掉腦袋的事情是肯定沒有的。


    那其餘三名親隨乃是薛萬徹父親在世時便跟隨在薛萬徹身邊的老人,也是經曆過大陣仗的人,雖然薛萬徹告知幾人要返迴長安城,投靠李世民的時候,幾人沒有猶豫便跟著下山了,但依舊難以掩飾住心中的那屢擔憂。


    隻是自家將軍選擇投靠李世民,那定然是有道理的,幾人還是無條件的服從了薛萬徹,此時一路行來,卻是俱都在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若是入城有變,幾人就算是拚了老命也要保護好薛萬徹。”


    三人下定決心之後,原本的那抹擔憂卻是逐漸被眼中的堅定所掩蓋,幾人眼神中情緒的變化雖然隱蔽,但卻還是被王誌瞧在了眼中。


    重生之後,王誌便發覺自己有個壞毛病,那便是不管何時何地,自己總會在不經意間關注身邊沒一個人的眼神和動作,不經大腦的便會在腦海中分析出那人眼神中的情緒,以及每一個細微動作所表達的含義。


    王誌記得很清楚自己以前並沒有這樣的壞習慣,一開始也煩惱了很長時間,想要改變,但每次都沒有成功,無奈之下隻有便這種習慣歸功在正牌王誌的身上,想必是那王誌天生的習慣。


    不然那王誌憑什麽以弱冠之年便能夠做到李建成心月複謀士的位置。就連魏征在李建成心中的地位,都要比王誌略微低上那麽一籌。


    終南上距離長安城隻有二十多裏的路程,幾人從早上出發,如今剛到午時,便已經站在了長安城的大門之外。


    此時長安城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絲毫沒有因為前些時ri的玄武門之變而受到絲毫的影響,就仿似那場弑兄殺弟的政變沒有存在一般。


    皇宮高高的城牆,將一切都掩蓋了起來,唯一有所變化的,恐怕隻有前些時ri大批太子府中人在城中奔逃藏匿,,而到了今ri,那些人早已經有了各自的出路,一切都顯得風平浪靜,隻是這長安城少了誰,又與這些平民小百姓有何幹係?每家每戶的ri子依舊照常的過著。


    太子李建成雖說不是什麽大善人,但在這長安城還是有些口碑的,如今雖已亡故,但他的部下如今在這長安城中尋一個藏身之所,還有很容易的。


    除了那些所托非人之輩外,大部分都藏匿了起來,雖說如今有了聖人的教令,免除了罪責,但知道其中內情的人,都還藏匿著,沒有露麵。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調教李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無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無柳並收藏調教李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