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八旗,廣大漢人痛恨至深!把八旗以及旗人全都批得體無完膚,一無是處。♀


    但實際情況是不是真這樣呢?


    是!沒錯!旗人在大清的確享有特權是大清的特權階級,但人家也是大清功勞最大的開國元勳階級。


    試問現代的紅二代紅三代就沒有享受特權嗎?


    旗人依靠八旗軍製而生存,這裏麵可不僅僅隻是有滿人蒙古人,漢人同樣是旗人的核心組成部分。


    不要忘了八旗可是由滿蒙漢三族八旗組成,而不是隻有什麽滿八旗。


    事實上所謂的八旗製度,就是一種類似於社會主義公有製中的鐵飯碗製度。


    旗人中的八旗官兵,也就是披甲士,每月享受著旱澇保收的固定工資。


    這份工資是不是很高呢?如果從單個人來說?是有點高!可是如果從這份工資所養活的社會群體來說,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不高!而且還很低!低到旗人同樣會受凍挨餓甚至逃旗也就是不願當旗人的程度。


    至於旗人不從事生產,好吃懶做,遊手好閑,這不是旗人的錯,而是清政府國家製度的錯。


    滿清入關後,清政府規定,旗人除了披甲從軍和讀書做官外,不許從事任何生產。


    不許種田,也不許經商做買賣,更不許在外麵打工,隻能呆在家裏吃閑飯。


    這製度看似荒謬,但出發點卻是好的,可謂用心良苦。


    明朝末年,大明權貴階級可以說全爛掉了!因為他們當時生活物質條件實在是太好了!


    所以那時候的大明權貴階層,全都沉迷於享樂,紙醉金迷,窮奢極欲,物欲橫流。


    這且不算,更糟的是,他們這群人,還極大帶壞了當時的社會風氣。♀


    因為這群人,是當時國家最有錢有勢有地位的人呀!


    用現代話來說,就是那什麽社會成功人士。


    所以明朝末年,在這些社會成功人士的示範帶動下,當時的社會風尚,不是追什麽升官發財做生意,就是追求什麽填詞唱曲宴歌舞,在大明都快覆滅的前夜,都還捧出了什麽秦淮八豔,馳名大江南北。


    可見那時候的社會風氣,是何等的腐朽墮落!


    明朝不亡,天理難容!


    滿清入關後,有鑒於此,清政府當然很擔心他們的核心階層,旗人,慢慢也會像晚明權貴階層那樣,重文輕武,腐朽墮落,手無縛雞之力,而是能永遠保持關外騎馬射箭勇猛善戰的民族天性。


    於是那時候的大清君王,才腦袋一拍,想出了這麽個高招。


    不許旗人從事任何生產或經營,讓你吃得飽,穿得暖,有房住,有穩定高薪拿,給你一個中上遊生活水平,但卻無過多閑錢去窮奢極欲,腐化墮落,隻需一心一意讀書做官或是練習騎射以承繼保持住旗人的戰鬥力,就可以了。


    但好心並不一定能辦成好事。


    旗人入關後,等於從原始社會一步跨入了封建社會,也等於是從一窮二白的鄉下,來到了燈紅酒綠的大都市,而且還是來當這個大都市的主人,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條件大大改善。


    在這樣的生存大環境下,旗人即便無事可幹,生活無憂,又怎麽可能像在原始社會鄉下時那樣熱衷於什麽讀書或是騎馬射箭呢?


    當然會迅速**下去,成為美酒佳肴金錢美女的俘虜,在大都市中越來越迷失本性,直至把民族特性全都喪失光。♀


    這是人性所決定的,非人力所能避免或挽迴。


    要知道旗人可是大清的特權階級,也就相當於社會的貴族階級,這身份地位可不低!這時候又是實行的那什麽一夫一妻但卻是多妾製,所以願意嫁給旗人做妻做妾的女子,當然很多!再加上家奴仆從,一位八旗將士身後可是有著一大家子人需要養活。


    但隻要入了旗籍,就都不許從事任何生產經營。


    你說這全家唯一一個拿工資的人,他的這份工資收入,夠用嗎?又是不是很高呢?


    所以旗人絕不是那什麽大部分都生活在天堂裏,隻是少數當官當權的旗人,日子過得很滋潤罷了。


    但是漢人中少數當官當權階層人士,他們的生活,就過得不滋潤嗎?


    這是少數中高階層漢旗人生活的對比,再來看看像咱們這樣廣大的中低階層人士。


    事實上廣大中低階層漢人的生活,比廣大中低階層旗人的日子,好過多了。


    因為漢人是自由的,不能當兵吃糧或是讀不進書,還可以去種田或經商,人生事業的選擇餘地,很多。


    但是旗人卻沒有人生事業的選擇權,隻能參軍或讀書科舉。


    可科舉是那麽好考的嗎?參軍也是有名額限製滴!


    更何況旗人也分男女,也有老少,怎麽可能一家人都有這麽好運可以參上軍或考上科舉做官呢?


    所以旗人看似大清的特權階級,但廣大旗人的日子,並不好過!也和其它民族人一樣。


    富貴者,僅僅隻是少數,廣大中低階層旗人則比其它民族同類人群的境遇,更慘!


    現在問題來了,奕譞想提升旗營戰鬥力改革軍製,可旗營戰鬥力能從根本上得到提高改善嗎?


    答案是很困難很困難!近乎不可能。


    因為大清發展到光緒年,旗營中每位將士的背後,可是都有著極沉重極沉重的家庭負擔。


    不像湘淮兩軍的將士,每位將士參軍前,差不多全都是家裏的富足閑雜人員,哪裏需要他們操心養家?隻要他們自己有口飯吃不拖累家裏人,家裏人也就謝天謝地很滿足了。


    但旗營官兵卻全都清一色是家裏的頂梁柱,旗營官兵如果不幸陣亡?就意味著他身後那一大家子人全都要餓死凍死!


    試問這些旗營官兵敢不珍惜自己的小命嗎?


    事實上在沉重的生存壓力下,旗營官兵僅靠那什麽國家固定工資,顯然養不活他身後這一大家子人,所以他們中很多人早就已經跑出去打工兼職撈外快。


    還得偷偷模模地跑出去兼職撈外快,你說這旗人的日子,混得有多慘?


    所以旗營官兵現在又怎麽可能全心全意投入軍事訓練中呢?更別談拉出去打仗了!


    是故奕譞的軍事改革,遇到了巨大阻礙,也是情理中事。


    可八旗製度是大清從開國延續至今的最根本國策,奕譞即便身為親王皇父,地位崇高,但卻當然還是無法也無力向這一已經實行了幾百年如同龐然大物般存在的大清祖製,輕易發起挑戰。


    但即便如此,旗營,也就是大清的中央正規軍,在奕譞手裏經過一番大力改革整頓後,戰鬥力還是得到了顯著提升。


    不過奕譞這個當老子的在為提升旗營戰鬥力而傷腦筋的時候,他那位皇上兒子卻在為不方便泡洋妞,傷腦筋。


    阿曆克絲公主進京後,並不是住在宮裏,而是住到東交民巷英國領事館那裏去了。


    因為這位英國小公主可不是一個人單身到大清來的,而是還帶著什麽英國保姆,英國管家,以及英國保鏢,也就是現代歌詞中所唱的那什麽一動不動守護愛情的英國皇家禁衛軍等一大堆人,到大清來的。


    所以她當然不能住在宮裏,否則就很有點那什麽人質之嫌了。


    不過阿曆克絲公主進京後雖然住在宮外,但是慈禧慈安這兩位年紀輕輕的皇太後,出於對阿曆克絲小公主的真心喜愛,當然會一有空閑就把人家召到宮裏來聚聚,玩玩這洋女圭女圭。


    但隻是來聚聚?雖然可以滿足兩宮皇太後的情感需要,但卻當然無法滿足劉清這位對人家小公主暗生情愫之小**的情感需要。


    “皇上,您是不是有什麽心事呀?”這天上午上課時,翁老師終於忍無可忍黑著臉向劉清提出了這樣的質問。


    因為翁老師發現,自己的這位好學生,現在不僅聰穎勁已經大不如前,而且上課還越來越不怎麽用心聽講了。


    是呀!這小男孩如果對某位小女生動了情愫,又怎麽可能還能上課專心聽講呢?當然會時不時思想上打點小野。


    不過劉清畢竟是成年人靈魂,所以事實上他雖然對阿曆克絲公主動了點小心思,但卻是好奇新鮮感成份居多,而不是什麽真對人家五六歲英國小女孩神魂顛倒。


    但即便如此,以翁老師現在對劉清的期待之高,他當然對劉清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所以劉清這段時間盡管隻是偶爾思想上打一下小野,但是翁老師依然感到很不滿。


    要知道劉清向翁老師大表決心主動提出的那什麽考取進士功名的計劃,是在他十歲那年實行,離現在也隻剩下兩三個年頭,而已。


    這時間還是相當的緊!


    所以翁老師現在對劉清的教學計劃安排,也不得不大大改進,安排得非常滿。


    但是隨著教學深度的提高,以及教學量的大幅增加,劉清的那什麽天才聰穎以及非凡的記憶力,當然就越來越不中神了。


    這位穿越哥究竟是個啥貨色?已經越來越真實地暴露在翁老師麵前。


    翁老師現在能不著急嗎?


    因為這雖然在劉清自己的預料之中,但卻當然在翁老師的預料之外。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親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孤並收藏親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