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合家在京城,那絕對是家大業大且又是名門望族的豪門大戶,有“一門四進士,一門三巡撫,父子大學士,父子尚書,父子帝師”的美譽。(鳳舞文學網)
不過**總被雨打風吹去!翁家興旺發達到現在,已經是那什麽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了。也就隻剩下翁同合這一位狀元帝師在勉為其難地獨撐著翁家偌大的門麵。
所謂一門四進士,也就是翁家有四位族人考取了京試的功名,其中三位還金榜奪魁,當了狀元郎。
但現在翁同和老爹翁心存這位狀元,已經那個啥,去了。另外一位狀元郎也就是翁同和的叔叔,實際上卻是位腦殘人士,患有小兒麻痹症這類的病。
是故這位翁大叔,雖高中狀元,但卻並不能在朝廷供職。因為這位狀元郎是時而清醒,時而糊塗。不過他金殿會試那天卻正好是那什麽很清醒很清醒狀態,而且還發揮得極好,如有神助,故而高中了狀元。
可見老天爺還是很關照翁家的。絕對是老天開眼,才會有此等不可思議大好事落到了翁家身上。
至於翁同合那位巡撫哥哥翁同書,就別提了!這小子在鹹豐末年幹了件在太平軍進攻他所巡撫屬地時不戰而逃的醜事,丟城失地,喪權辱國,被曾國藩老大狠狠參奏了一把,於同治元年被鎖拿迴京,判了個斬監侯。死緩。
好在那時候翁同和老爹還在,所以這事經翁同合父子二狀元拿出吃女乃的勁,才總算把這位哥哥的死刑,給免了,改成謫戍新疆,也就是發配流放到劉錦棠那裏去了。
後來這位翁同書大哥,雖有重大立功表現,又得封賞,甚至官服原職,但卻已經在同治年間就死在了邊疆。官複原職雲雲,隻是死後哀榮而已。
是故現在偌大個翁家,等於就隻有翁同和這一位狀元郎帝師頂著。他這一發神經病,當然把翁家上上下下全都給驚嚇著了。
不過也不能怪人家翁老師今天要發神經病。
因為劉清同學今天這石破天驚的一問,太突然!也太震撼這位翁老師的心!
皇上少有大誌,且聰慧好學,這對翁同和這位帝師來說,當然是大好事。
但卻當然同時也讓這位翁同帝師心裏有種莫名而巨大的驚恐。
要知道翁同和可不比劉清,他對大清目前的政局,可以說看得很清楚很清楚洞若觀火。
翁同和知道,自己這位皇上學生,要想親政大清真正掌握國家權力?那絕對是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關鍵是太過漫長!
漫長到自己這位好學生隻要能循規蹈矩,謹慎小心,在他老爹醇親王不死的前提下,應該也許還是可以等得到這一天的?但是自己這位帝師在有生之年隻怕都不一定可以等得到這一天的到來。
畢竟慈禧現在隻有四十歲出頭,而已!而翁老師比慈禧的年齡,還要大上五六歲。
所以翁老師對自己這帝師能不能熬出頭?能不能等到自己這位好學生真正親政大清而師憑徒貴在朝中大受重用從而幹出一番偉業?心裏是持悲觀態度的。
因為他還教過一位皇上學生,叫做同治。
同治同學長大後,雖然親政了那麽一兩年,但是那所謂的親政?哎!不提也罷!跟沒親政時區別還真不是很大。
而同治同學還是人家慈禧的親生兒子,比光緒同學可有優勢多了。
但同治同學最後都隻落得這麽個下場親政等於沒親政,可想而知這位光緒同學將來要想真正親政大清奪迴帝權?不等到慈禧她老人家主動放手或是不得不放手死翹翹後,是絕無可能實現的事。
這當然讓翁老師心裏時常感到憤懣不平,為學生,也為他自己。
因為光緒同學不能拿迴帝權親政大清,就意味著他這位帝師也無法真正得勢一展抱負呀!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不過這也是沒法子的事。
所以翁老師對此心裏雖然頗為不滿,但卻也無可奈何,隻好寄希望於未來,寄希望於慈禧她老人家將來老得無法理政或是那個啥光榮了以後,自己再老驥伏櫪誌在千裏一把。
這希望雖說很渺茫,但卻總比沒有希望好吧?是故翁老師現在對劉清同學還是挺盡心盡力滴!想著即便自己今生不能得勢,不能一展自己心中所學,但是隻要自己培養出來一個千古聖君?就還是可以那什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滴!
但這當然是翁老師心中那什麽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的一種想法。
不過翁老師在今天之前,對這種想法,還真是已經很認命很認命了。
心說就這麽招吧,反正自己雖然有可能走在西太後前麵,但是自己那位好學生卻應該絕不會走在西太後前麵!早早晚晚總是可以真正親政大清滴!到時候隻要這位好學生追認一下自己這位帝師的功績,也就可以了!還是很有麵子去見九泉下那些列祖列宗滴!
可劉清今天這石破天驚的一問,無疑把翁老師心中這種已經很認命很認命的心態,給重重地砸了一下。
雖還沒有完全砸爛,但卻當然也已經砸出了不老少裂痕。
是呀!試想哪位帝師又不希望看到自己皇帝學生可以那什麽親政朝務君臨天下呢?
這原本是理所當然的事,是皇帝的特權,是皇帝的責任與義務,無可撼動,也無可剝奪。
但現在大清這鬼情況卻顯然並不是這麽迴事。
這是瞎子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的事,但卻也是翁同和這種儒家思想傳承者所難以容忍的事。
可現實比人強呀!
誰讓同治哥死得那早呢?而且還那麽不爭氣!死在那什麽花柳病上!
現在這位光緒帝,雖然很爭氣!聰穎好學,但卻很可惜不是正兒八經的先帝血脈,帝位得來的又不是那什麽很正當合法,況且目前年齡還這麽小,所以翁老師現在是不能容忍,也要容忍,隻好勉為其難地容忍下來。
不過現在這位光緒同學帝位得來再不怎麽正當合法!但是既然現在已經立人家為帝,而且大清上上下下現在也全都認可接受了這一事實,那麽這位光緒同學就已經是大清皇帝了!還計較那什麽合不合法理幹啥?
垂簾聽政這事,不是同樣也不怎麽合理合法嗎?但大家現在不是也已經全都認可接受了這一現實嗎?
所以這皇權,當然還是應該在皇上該親政時,還給皇上。怎能讓西邊這位女主把原本屬於皇上的權力,久攥在手中不放呢?這顯然是很不講道理的行為!
不過光緒同學該不該拿迴皇權親政大清是一迴事,他自己本人有沒有這個心和這個能力拿迴皇權親政大清則顯然是另外一迴事。
有沒有這個能力?翁老師現在當然對自己這位好學生光緒同學,很有信心!可有沒有這個心?翁老師現在就不敢輕下斷言了。
因為幻想是有心,yy也是有心,但翁老師心中的有心,卻絕不是這種有心,而是下定決心,百折不迴,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這種有心。
否則,哎!不要有心也罷!因為如果不是這種有心?以大清目前的這鬼情況,那就是害人害己!
所以劉清今天雖然很明確表達出有心,但翁老師現在當然還是不能就這麽輕易相信。
因為這裏麵太事關重大了!由不得翁老師現在不得不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
但萬一是真有心呢?這點翁老師當然也不得不防。
所以翁同和這天晚上經過一整晚神經病般的彷徨思考,最後決定,幹脆,做兩手準備。
一手準備當然是進一步試探考驗下劉清同學究竟是不是真有心?二手準備則是為劉清同學想招,如何提前親政的招。
現在翁老師經過一整晚神經病般思考後還很清醒地意識到,就憑自己現在這班主任老師的鬼情況,如果自己這位好學生是真有心?就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采取些什麽實際行動。可這行動的後果?無論自己幫不幫這學生為不為這學生出謀劃策?都鐵定月兌不了幹係,一定會和這位好學生一同承受!
與其這樣,不如由我這帝師親自來掌舵指導自己這位皇上學生好了。這樣最起碼知道自己最後是咋死的,對吧?也算那個啥?死得其所!
要知道這位翁老師可是真忠君愛國,而不是什麽假忠君愛國。
更何況這君,還是他對之情同父子的好學生。
於是從第二天開始,翁老師就先不動聲色地改動了他現在的正常教學進程,不講什麽三字經龍文鞭影類初級教材了,而是開始給劉清講史,講些我國曆史上曆代神童以及天才少年的典故。
像什麽甘羅七歲上殿十二歲拜相的故事呀,什麽曹衝七歲秤象的故事呀,等等這些天才少年的曆史典故。
再就是講些少年天子的故事。尤其是對本朝康熙帝六歲登基,八歲就開始聽政議政,並開始學著處理朝政與大奸臣鼇拜鬥智鬥勇的曆史典故,更是重點講學內容。甚至連關於康熙帝小時候的野史故事,也做了較為詳細的講授。
劉清聽到這些曆史上天才兒童的故事,心裏當然有數,聽得津津有味。但卻當然還是不能從這些典故中獲得什麽對他現在有實際用處的好經驗。
是呀,甘羅七歲上殿麵君,為父解難,十二歲就能利用燕趙兩國矛盾為自己國家秦國獲得了多達十幾座城池的巨大利益,是很智慧!
曹衝這小子,又沒學過數理化,但卻七歲就能想到用水的浮力原理,秤出大象的重量,也他娘的確是聰明絕頂!
但是這些跟咱現在想提前親政又有啥關係呢?
至於康熙小時候的故事,倒是有點借鑒意義。但康熙這小子當時是得到了他女乃女乃孝莊皇太後的大力支持呀!那鼇拜再怎麽狂再怎麽有權有勢!他都隻是奴才而不是主子。
可咱現在頭上的這位皇額娘?哦,不對,是親爸爸,絕不會支持咱親政,而是咱親政路上最大的阻力之所在。
要知道咱這位親爸爸,她可不是奴才,而是主子!
(
不過**總被雨打風吹去!翁家興旺發達到現在,已經是那什麽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了。也就隻剩下翁同合這一位狀元帝師在勉為其難地獨撐著翁家偌大的門麵。
所謂一門四進士,也就是翁家有四位族人考取了京試的功名,其中三位還金榜奪魁,當了狀元郎。
但現在翁同和老爹翁心存這位狀元,已經那個啥,去了。另外一位狀元郎也就是翁同和的叔叔,實際上卻是位腦殘人士,患有小兒麻痹症這類的病。
是故這位翁大叔,雖高中狀元,但卻並不能在朝廷供職。因為這位狀元郎是時而清醒,時而糊塗。不過他金殿會試那天卻正好是那什麽很清醒很清醒狀態,而且還發揮得極好,如有神助,故而高中了狀元。
可見老天爺還是很關照翁家的。絕對是老天開眼,才會有此等不可思議大好事落到了翁家身上。
至於翁同合那位巡撫哥哥翁同書,就別提了!這小子在鹹豐末年幹了件在太平軍進攻他所巡撫屬地時不戰而逃的醜事,丟城失地,喪權辱國,被曾國藩老大狠狠參奏了一把,於同治元年被鎖拿迴京,判了個斬監侯。死緩。
好在那時候翁同和老爹還在,所以這事經翁同合父子二狀元拿出吃女乃的勁,才總算把這位哥哥的死刑,給免了,改成謫戍新疆,也就是發配流放到劉錦棠那裏去了。
後來這位翁同書大哥,雖有重大立功表現,又得封賞,甚至官服原職,但卻已經在同治年間就死在了邊疆。官複原職雲雲,隻是死後哀榮而已。
是故現在偌大個翁家,等於就隻有翁同和這一位狀元郎帝師頂著。他這一發神經病,當然把翁家上上下下全都給驚嚇著了。
不過也不能怪人家翁老師今天要發神經病。
因為劉清同學今天這石破天驚的一問,太突然!也太震撼這位翁老師的心!
皇上少有大誌,且聰慧好學,這對翁同和這位帝師來說,當然是大好事。
但卻當然同時也讓這位翁同帝師心裏有種莫名而巨大的驚恐。
要知道翁同和可不比劉清,他對大清目前的政局,可以說看得很清楚很清楚洞若觀火。
翁同和知道,自己這位皇上學生,要想親政大清真正掌握國家權力?那絕對是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關鍵是太過漫長!
漫長到自己這位好學生隻要能循規蹈矩,謹慎小心,在他老爹醇親王不死的前提下,應該也許還是可以等得到這一天的?但是自己這位帝師在有生之年隻怕都不一定可以等得到這一天的到來。
畢竟慈禧現在隻有四十歲出頭,而已!而翁老師比慈禧的年齡,還要大上五六歲。
所以翁老師對自己這帝師能不能熬出頭?能不能等到自己這位好學生真正親政大清而師憑徒貴在朝中大受重用從而幹出一番偉業?心裏是持悲觀態度的。
因為他還教過一位皇上學生,叫做同治。
同治同學長大後,雖然親政了那麽一兩年,但是那所謂的親政?哎!不提也罷!跟沒親政時區別還真不是很大。
而同治同學還是人家慈禧的親生兒子,比光緒同學可有優勢多了。
但同治同學最後都隻落得這麽個下場親政等於沒親政,可想而知這位光緒同學將來要想真正親政大清奪迴帝權?不等到慈禧她老人家主動放手或是不得不放手死翹翹後,是絕無可能實現的事。
這當然讓翁老師心裏時常感到憤懣不平,為學生,也為他自己。
因為光緒同學不能拿迴帝權親政大清,就意味著他這位帝師也無法真正得勢一展抱負呀!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不過這也是沒法子的事。
所以翁老師對此心裏雖然頗為不滿,但卻也無可奈何,隻好寄希望於未來,寄希望於慈禧她老人家將來老得無法理政或是那個啥光榮了以後,自己再老驥伏櫪誌在千裏一把。
這希望雖說很渺茫,但卻總比沒有希望好吧?是故翁老師現在對劉清同學還是挺盡心盡力滴!想著即便自己今生不能得勢,不能一展自己心中所學,但是隻要自己培養出來一個千古聖君?就還是可以那什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滴!
但這當然是翁老師心中那什麽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的一種想法。
不過翁老師在今天之前,對這種想法,還真是已經很認命很認命了。
心說就這麽招吧,反正自己雖然有可能走在西太後前麵,但是自己那位好學生卻應該絕不會走在西太後前麵!早早晚晚總是可以真正親政大清滴!到時候隻要這位好學生追認一下自己這位帝師的功績,也就可以了!還是很有麵子去見九泉下那些列祖列宗滴!
可劉清今天這石破天驚的一問,無疑把翁老師心中這種已經很認命很認命的心態,給重重地砸了一下。
雖還沒有完全砸爛,但卻當然也已經砸出了不老少裂痕。
是呀!試想哪位帝師又不希望看到自己皇帝學生可以那什麽親政朝務君臨天下呢?
這原本是理所當然的事,是皇帝的特權,是皇帝的責任與義務,無可撼動,也無可剝奪。
但現在大清這鬼情況卻顯然並不是這麽迴事。
這是瞎子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的事,但卻也是翁同和這種儒家思想傳承者所難以容忍的事。
可現實比人強呀!
誰讓同治哥死得那早呢?而且還那麽不爭氣!死在那什麽花柳病上!
現在這位光緒帝,雖然很爭氣!聰穎好學,但卻很可惜不是正兒八經的先帝血脈,帝位得來的又不是那什麽很正當合法,況且目前年齡還這麽小,所以翁老師現在是不能容忍,也要容忍,隻好勉為其難地容忍下來。
不過現在這位光緒同學帝位得來再不怎麽正當合法!但是既然現在已經立人家為帝,而且大清上上下下現在也全都認可接受了這一事實,那麽這位光緒同學就已經是大清皇帝了!還計較那什麽合不合法理幹啥?
垂簾聽政這事,不是同樣也不怎麽合理合法嗎?但大家現在不是也已經全都認可接受了這一現實嗎?
所以這皇權,當然還是應該在皇上該親政時,還給皇上。怎能讓西邊這位女主把原本屬於皇上的權力,久攥在手中不放呢?這顯然是很不講道理的行為!
不過光緒同學該不該拿迴皇權親政大清是一迴事,他自己本人有沒有這個心和這個能力拿迴皇權親政大清則顯然是另外一迴事。
有沒有這個能力?翁老師現在當然對自己這位好學生光緒同學,很有信心!可有沒有這個心?翁老師現在就不敢輕下斷言了。
因為幻想是有心,yy也是有心,但翁老師心中的有心,卻絕不是這種有心,而是下定決心,百折不迴,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這種有心。
否則,哎!不要有心也罷!因為如果不是這種有心?以大清目前的這鬼情況,那就是害人害己!
所以劉清今天雖然很明確表達出有心,但翁老師現在當然還是不能就這麽輕易相信。
因為這裏麵太事關重大了!由不得翁老師現在不得不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
但萬一是真有心呢?這點翁老師當然也不得不防。
所以翁同和這天晚上經過一整晚神經病般的彷徨思考,最後決定,幹脆,做兩手準備。
一手準備當然是進一步試探考驗下劉清同學究竟是不是真有心?二手準備則是為劉清同學想招,如何提前親政的招。
現在翁老師經過一整晚神經病般思考後還很清醒地意識到,就憑自己現在這班主任老師的鬼情況,如果自己這位好學生是真有心?就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采取些什麽實際行動。可這行動的後果?無論自己幫不幫這學生為不為這學生出謀劃策?都鐵定月兌不了幹係,一定會和這位好學生一同承受!
與其這樣,不如由我這帝師親自來掌舵指導自己這位皇上學生好了。這樣最起碼知道自己最後是咋死的,對吧?也算那個啥?死得其所!
要知道這位翁老師可是真忠君愛國,而不是什麽假忠君愛國。
更何況這君,還是他對之情同父子的好學生。
於是從第二天開始,翁老師就先不動聲色地改動了他現在的正常教學進程,不講什麽三字經龍文鞭影類初級教材了,而是開始給劉清講史,講些我國曆史上曆代神童以及天才少年的典故。
像什麽甘羅七歲上殿十二歲拜相的故事呀,什麽曹衝七歲秤象的故事呀,等等這些天才少年的曆史典故。
再就是講些少年天子的故事。尤其是對本朝康熙帝六歲登基,八歲就開始聽政議政,並開始學著處理朝政與大奸臣鼇拜鬥智鬥勇的曆史典故,更是重點講學內容。甚至連關於康熙帝小時候的野史故事,也做了較為詳細的講授。
劉清聽到這些曆史上天才兒童的故事,心裏當然有數,聽得津津有味。但卻當然還是不能從這些典故中獲得什麽對他現在有實際用處的好經驗。
是呀,甘羅七歲上殿麵君,為父解難,十二歲就能利用燕趙兩國矛盾為自己國家秦國獲得了多達十幾座城池的巨大利益,是很智慧!
曹衝這小子,又沒學過數理化,但卻七歲就能想到用水的浮力原理,秤出大象的重量,也他娘的確是聰明絕頂!
但是這些跟咱現在想提前親政又有啥關係呢?
至於康熙小時候的故事,倒是有點借鑒意義。但康熙這小子當時是得到了他女乃女乃孝莊皇太後的大力支持呀!那鼇拜再怎麽狂再怎麽有權有勢!他都隻是奴才而不是主子。
可咱現在頭上的這位皇額娘?哦,不對,是親爸爸,絕不會支持咱親政,而是咱親政路上最大的阻力之所在。
要知道咱這位親爸爸,她可不是奴才,而是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