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現在得到朝廷這樣高的看重與這大的信任,心裏當然沒啥不滿意。♀(八?零?書?屋)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現在他既然已經在其位了,當然就要謀其政。
要知道現在京畿地區的防衛工作,可不好弄!以往之所以定都於此,主要是為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對中原地區的進攻,也就是天子守“國門”的意思。
可原本這“國門”,主要隻是針對北方少數民族而守,而滿族原本就是北方少數民族中力量最強大的一支。所以這“門”,當然就守得很好很好了。可以說是我國曆代中央王朝中守得最好滴。
因為這“國門”,主要防禦對象原本就是像滿族這樣的少數民族,又如何會守得不好呢?
但現在這鬼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京城離出海口天津,可以說隻有一步之遙,這“國門”,就變成真正意義上“門”,而不再是什麽虛張聲勢象征意義更大於防禦意義的“門”,而是實實在在時時刻刻都在洋鬼子堅船利炮直接威脅之下的“門”。
這樣的“門”,可就不好守了。沒有一支強大的海防力量?談都不用談,這門不守也罷。
而大清現在的海防力量,可以說還基本上是個空白,是那什麽有海無防狀態。你讓李鴻章這位直隸總督大人拿啥去守?所以他現在當然會急於加強海防建設!也就是急於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以守護保衛好這國門。
可建立海軍是要花錢滴!得大把大把銀子往裏麵填,才行!不僅如此,由於現在大清洋務運動的成就,還遠遠不足以建立起一支真正意義上強大的海軍,海防建設,就得嚴重依賴進口。
所以還必須得和洋鬼子搞好關係,尤其是和現在世界頭號海上軍事力量強國英吉利國搞好關係,才行。♀
可左宗棠現在堅決主張的西征一事,就必定會和英吉利國交惡,而且還會大大掣肘海防經費,李鴻章現在當然不主張西征了。
李鴻章有這樣的想法,無可非議。就是稍微自私了點?要知道他現在在大清的地位,可是相當於國防部長與軍委副主席,怎能隻想著他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呢?而置整個國家民族大的利益於不顧!
京城東城區冰渣胡同路北的賢良寺內,華燈初上,李鴻章正挽袖揮毫埋首燈案寫折子。
他要上折,為海防一事上折。因為李鴻章覺得海防現在實在是太重要太刻不容緩了!而海防又以北洋海軍的建立,顯得尤為關鍵迫切!
因為北洋海軍承擔著大清整個北部海域尤其是京畿地區海域的防禦任務。可朝廷上這次雖然對海防很重視,許以重資,但卻把海防經費一分為二,平均分配給南北洋兩大塊。
這顯然不大合理,也太不符合大清現在的實際情況。
怎能這樣呢?海防經費原本就不大夠,一年也就隻有四百萬銀子而已,還要一分為二,這要我何時才能建立起一支真正意義上海軍?
萬一西洋列強在北洋海軍未成軍前就又把戰艦開到天津來怎麽辦?
還有俄人,這眼看就要和俄人開打了,要知道俄人的海上力量,可是很強大滴!黑海艦隊更是有著赫赫之威名!
雖說這支黑海艦隊在克裏米亞戰爭中已自廢武功,形同覆滅。但即便如此,也不是大清現在的海上軍事力量,所能比擬得了的。
李鴻章很心急,也無比焦慮。他深知西征一旦正式拉開戰幕?就絕不僅僅隻是那位左宗棠大人一個人的事,而是還有自己所負責的北洋防務這塊,也同樣會麵臨巨大的壓力與威脅!
所以他必須要上這個折子,以提示朝廷,必須集中大清全部海防經費先重點把北洋海軍建起來,才行。♀
這位李鴻章大人雖然有點小自私,但在本職工作上還是很兢兢業業滴,在軍國大事上的見識,也的確很有一套,稱得上遠見卓識。
賢良寺,是大清督撫一級地方官員們來京辦差時在京城的臨時下榻之所。不僅李鴻章現在住這,左宗棠現在也住這。
明朝時期,這裏是著名的十王府,也就是明朝未成年皇子們在京城的集中生活起居之所,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大明皇子們的集體宿舍。所以這地方在現代則被命名為更著名的王府井大街。
要知道明朝皇子們長大成人後,除太子外,其他皇子們全都要遷出京城前往他們各自的封地定居,而且沒啥重要事未奉召還不能隨便迴京。
所以京城裏也就沒有必要為他們一個個建什麽王府,於是就把這些未成年皇子們全都集中安置在這裏居住。
是故所謂十王,不是指什麽這裏居住過十個王,而是取十全十美這一詞語中十這個數字的吉利之意,而已。
滿清入主中原後,大清皇子們的待遇,和大明比起來,則正好相反。不是把皇子皇孫們趕出京城分封到全國各地去戊守,而是全都集中在京城圈養起來。
所以這十王府,到大清後當然就沒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必要,而是改為大清某位王公貝勒的府邸。
雍正年間,這裏是怡親王允祥的府邸,也就是現代電影“宮鎖沉香”中周冬雨暗戀的那位情聖男十三爺。
允祥死後,尊其遺願,舍宅為寺。由於這位王爺死後被諡曰賢,而且還是世襲罔替,於是依其諡號,取名為賢良寺。
賢良寺原本是皇子皇孫們的集體宿舍,所以這地方當然離紫禁城很近,於是現在就逐漸變成外省最重量級官員們來京辦差時的落腳之地。
李鴻章是直隸總督,這份量當然足夠重了,所以他現在就落腳在賢良寺。
當夕陽最後一道餘暉消失在天邊,大地終於重又迴歸於夜色統治,賢良寺西廂房裏的燭燈,這時候就顯得不大夠亮了。需要修剪下燭花挑挑燈芯,或是再加一支燭燈,才行。
可李鴻章寫這道折子,已經寫了一個多時辰,此時正寫得入神,哪裏又會想著去挑亮燈芯或是加燈?而他身邊的隨從,在沒有他這位總督大人的明令時,是萬萬不敢進房來打擾他老人家的文思滴。
要知道這位李鴻章大人,可是淮軍統帥,治家就跟治軍一樣嚴,令行禁止。
於是這位李大人就隻好一個人在屋裏越寫越看不清,最後終於憤然停下筆來衝房門口大聲命令道:“來人,加燈!”
但是這位向來軍令如山大帥所下的命令,卻第一次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
“父親大人,”進來的是李經方,李鴻章長嗣子。但卻不是親生的,而是過繼來的。李鴻章年滿四十時還沒有一個兒子,心裏一急,就把他六弟的兒子,給過繼了過來,立為嗣子。也就是現在這位冒冒失失衝進房來的李經方公子。
當然,換做別人也絕不敢有違李鴻章軍令就這麽空著手跑進來。
由於這位李大公子筆杆子很好,又寫得一首好書法,很得李鴻章喜愛,所以李鴻章現在走到哪都喜歡把這位大公子帶在身邊,充做他的專職文稿謄抄員。
“父親大人,出大事了!”李經方一進門,就是副惶急惶恐的表情。顯然這位李大公子在門外等他老爹的這聲喊話,已經等了有一陣了,但卻又不敢擅自衝進房來打擾老爹的文思。現在好容易聽到老爹開口喊話,所以他顧不上其它就趕緊慌慌張張地衝進房來。
“慌慌張張成何體統!”李鴻章當場把臉一沉:“經方,跟你說過多少次!遇事要沉穩!要沉穩!你這沉不住氣毛病何時才能有所改進呀?!”
這下李大公子臉上頓時就有點掛不住了,隻好立馬改進,衝進屋來後,反而又杵在那不說話了,臉漲得通紅。也不知是被老子批評得臉紅呢?還是被事情急成這樣?
不過李鴻章倒也真是很能沉住氣!雖然他已很明顯看出來兒子這時候一定是有什麽很重要事情,急於向自己匯報,但卻硬是堅持著要兒子先出去給他拿了枝燭燈進來且把這枝燭燈在案頭上擺放好以後,才不緊不慢向兒子開口發問道:“說吧,發生何事呀?”
“父親大人,”李經方頓時如蒙大赦,趕緊先簡單扼要匯報道:“剛從總理衙門那得到的最新消息,英國駐京大使翻譯官馬嘉理特使,前不久在雲南邊境遇襲身亡了!說是,說是被我大清地方官員派兵給殺害的!”
啊?有這等事?!李鴻章聞言禁不住大驚失色,當場就被這消息給震驚得目瞪口呆。
“經方,快說,事情經過究竟如何?”李鴻章一迴過神來,立馬滿臉焦急地追問了一句。
他心裏很清楚,這件事的份量後果,非同小可。不過他這會的表現,卻恨不得比他這位大兒子還要沉不住氣。
“是這樣的,父親大人……”李經方當即就把他所知道的全都一五一十詳詳細細地給李鴻章做了匯報。
要知道李鴻章除了是直隸總督外,還是北洋通商大臣。所以他也算是總理衙門的人,其在總理衙門裏,當然耳目眾多。總理衙門如果突發了什麽重大事件,他當然會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父親大人,事情的大致經過,就是如此,現在我雲南地方官員說是山賊野人所為,但英吉利國方麵卻一口咬定是我大清地方官所為,總理衙門裏現在已經為此事鬧翻了天!”
李經方一口氣匯報完後,就用無比擔憂無比焦慮的目光,望著自己老爹的臉色。
顯然這位李大公子心裏也很清楚,這件在雲南剛發生不久馬嘉禮事件的後果,非同小可。
(
要知道現在京畿地區的防衛工作,可不好弄!以往之所以定都於此,主要是為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對中原地區的進攻,也就是天子守“國門”的意思。
可原本這“國門”,主要隻是針對北方少數民族而守,而滿族原本就是北方少數民族中力量最強大的一支。所以這“門”,當然就守得很好很好了。可以說是我國曆代中央王朝中守得最好滴。
因為這“國門”,主要防禦對象原本就是像滿族這樣的少數民族,又如何會守得不好呢?
但現在這鬼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京城離出海口天津,可以說隻有一步之遙,這“國門”,就變成真正意義上“門”,而不再是什麽虛張聲勢象征意義更大於防禦意義的“門”,而是實實在在時時刻刻都在洋鬼子堅船利炮直接威脅之下的“門”。
這樣的“門”,可就不好守了。沒有一支強大的海防力量?談都不用談,這門不守也罷。
而大清現在的海防力量,可以說還基本上是個空白,是那什麽有海無防狀態。你讓李鴻章這位直隸總督大人拿啥去守?所以他現在當然會急於加強海防建設!也就是急於建立起一支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以守護保衛好這國門。
可建立海軍是要花錢滴!得大把大把銀子往裏麵填,才行!不僅如此,由於現在大清洋務運動的成就,還遠遠不足以建立起一支真正意義上強大的海軍,海防建設,就得嚴重依賴進口。
所以還必須得和洋鬼子搞好關係,尤其是和現在世界頭號海上軍事力量強國英吉利國搞好關係,才行。♀
可左宗棠現在堅決主張的西征一事,就必定會和英吉利國交惡,而且還會大大掣肘海防經費,李鴻章現在當然不主張西征了。
李鴻章有這樣的想法,無可非議。就是稍微自私了點?要知道他現在在大清的地位,可是相當於國防部長與軍委副主席,怎能隻想著他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呢?而置整個國家民族大的利益於不顧!
京城東城區冰渣胡同路北的賢良寺內,華燈初上,李鴻章正挽袖揮毫埋首燈案寫折子。
他要上折,為海防一事上折。因為李鴻章覺得海防現在實在是太重要太刻不容緩了!而海防又以北洋海軍的建立,顯得尤為關鍵迫切!
因為北洋海軍承擔著大清整個北部海域尤其是京畿地區海域的防禦任務。可朝廷上這次雖然對海防很重視,許以重資,但卻把海防經費一分為二,平均分配給南北洋兩大塊。
這顯然不大合理,也太不符合大清現在的實際情況。
怎能這樣呢?海防經費原本就不大夠,一年也就隻有四百萬銀子而已,還要一分為二,這要我何時才能建立起一支真正意義上海軍?
萬一西洋列強在北洋海軍未成軍前就又把戰艦開到天津來怎麽辦?
還有俄人,這眼看就要和俄人開打了,要知道俄人的海上力量,可是很強大滴!黑海艦隊更是有著赫赫之威名!
雖說這支黑海艦隊在克裏米亞戰爭中已自廢武功,形同覆滅。但即便如此,也不是大清現在的海上軍事力量,所能比擬得了的。
李鴻章很心急,也無比焦慮。他深知西征一旦正式拉開戰幕?就絕不僅僅隻是那位左宗棠大人一個人的事,而是還有自己所負責的北洋防務這塊,也同樣會麵臨巨大的壓力與威脅!
所以他必須要上這個折子,以提示朝廷,必須集中大清全部海防經費先重點把北洋海軍建起來,才行。♀
這位李鴻章大人雖然有點小自私,但在本職工作上還是很兢兢業業滴,在軍國大事上的見識,也的確很有一套,稱得上遠見卓識。
賢良寺,是大清督撫一級地方官員們來京辦差時在京城的臨時下榻之所。不僅李鴻章現在住這,左宗棠現在也住這。
明朝時期,這裏是著名的十王府,也就是明朝未成年皇子們在京城的集中生活起居之所,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大明皇子們的集體宿舍。所以這地方在現代則被命名為更著名的王府井大街。
要知道明朝皇子們長大成人後,除太子外,其他皇子們全都要遷出京城前往他們各自的封地定居,而且沒啥重要事未奉召還不能隨便迴京。
所以京城裏也就沒有必要為他們一個個建什麽王府,於是就把這些未成年皇子們全都集中安置在這裏居住。
是故所謂十王,不是指什麽這裏居住過十個王,而是取十全十美這一詞語中十這個數字的吉利之意,而已。
滿清入主中原後,大清皇子們的待遇,和大明比起來,則正好相反。不是把皇子皇孫們趕出京城分封到全國各地去戊守,而是全都集中在京城圈養起來。
所以這十王府,到大清後當然就沒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必要,而是改為大清某位王公貝勒的府邸。
雍正年間,這裏是怡親王允祥的府邸,也就是現代電影“宮鎖沉香”中周冬雨暗戀的那位情聖男十三爺。
允祥死後,尊其遺願,舍宅為寺。由於這位王爺死後被諡曰賢,而且還是世襲罔替,於是依其諡號,取名為賢良寺。
賢良寺原本是皇子皇孫們的集體宿舍,所以這地方當然離紫禁城很近,於是現在就逐漸變成外省最重量級官員們來京辦差時的落腳之地。
李鴻章是直隸總督,這份量當然足夠重了,所以他現在就落腳在賢良寺。
當夕陽最後一道餘暉消失在天邊,大地終於重又迴歸於夜色統治,賢良寺西廂房裏的燭燈,這時候就顯得不大夠亮了。需要修剪下燭花挑挑燈芯,或是再加一支燭燈,才行。
可李鴻章寫這道折子,已經寫了一個多時辰,此時正寫得入神,哪裏又會想著去挑亮燈芯或是加燈?而他身邊的隨從,在沒有他這位總督大人的明令時,是萬萬不敢進房來打擾他老人家的文思滴。
要知道這位李鴻章大人,可是淮軍統帥,治家就跟治軍一樣嚴,令行禁止。
於是這位李大人就隻好一個人在屋裏越寫越看不清,最後終於憤然停下筆來衝房門口大聲命令道:“來人,加燈!”
但是這位向來軍令如山大帥所下的命令,卻第一次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
“父親大人,”進來的是李經方,李鴻章長嗣子。但卻不是親生的,而是過繼來的。李鴻章年滿四十時還沒有一個兒子,心裏一急,就把他六弟的兒子,給過繼了過來,立為嗣子。也就是現在這位冒冒失失衝進房來的李經方公子。
當然,換做別人也絕不敢有違李鴻章軍令就這麽空著手跑進來。
由於這位李大公子筆杆子很好,又寫得一首好書法,很得李鴻章喜愛,所以李鴻章現在走到哪都喜歡把這位大公子帶在身邊,充做他的專職文稿謄抄員。
“父親大人,出大事了!”李經方一進門,就是副惶急惶恐的表情。顯然這位李大公子在門外等他老爹的這聲喊話,已經等了有一陣了,但卻又不敢擅自衝進房來打擾老爹的文思。現在好容易聽到老爹開口喊話,所以他顧不上其它就趕緊慌慌張張地衝進房來。
“慌慌張張成何體統!”李鴻章當場把臉一沉:“經方,跟你說過多少次!遇事要沉穩!要沉穩!你這沉不住氣毛病何時才能有所改進呀?!”
這下李大公子臉上頓時就有點掛不住了,隻好立馬改進,衝進屋來後,反而又杵在那不說話了,臉漲得通紅。也不知是被老子批評得臉紅呢?還是被事情急成這樣?
不過李鴻章倒也真是很能沉住氣!雖然他已很明顯看出來兒子這時候一定是有什麽很重要事情,急於向自己匯報,但卻硬是堅持著要兒子先出去給他拿了枝燭燈進來且把這枝燭燈在案頭上擺放好以後,才不緊不慢向兒子開口發問道:“說吧,發生何事呀?”
“父親大人,”李經方頓時如蒙大赦,趕緊先簡單扼要匯報道:“剛從總理衙門那得到的最新消息,英國駐京大使翻譯官馬嘉理特使,前不久在雲南邊境遇襲身亡了!說是,說是被我大清地方官員派兵給殺害的!”
啊?有這等事?!李鴻章聞言禁不住大驚失色,當場就被這消息給震驚得目瞪口呆。
“經方,快說,事情經過究竟如何?”李鴻章一迴過神來,立馬滿臉焦急地追問了一句。
他心裏很清楚,這件事的份量後果,非同小可。不過他這會的表現,卻恨不得比他這位大兒子還要沉不住氣。
“是這樣的,父親大人……”李經方當即就把他所知道的全都一五一十詳詳細細地給李鴻章做了匯報。
要知道李鴻章除了是直隸總督外,還是北洋通商大臣。所以他也算是總理衙門的人,其在總理衙門裏,當然耳目眾多。總理衙門如果突發了什麽重大事件,他當然會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父親大人,事情的大致經過,就是如此,現在我雲南地方官員說是山賊野人所為,但英吉利國方麵卻一口咬定是我大清地方官所為,總理衙門裏現在已經為此事鬧翻了天!”
李經方一口氣匯報完後,就用無比擔憂無比焦慮的目光,望著自己老爹的臉色。
顯然這位李大公子心裏也很清楚,這件在雲南剛發生不久馬嘉禮事件的後果,非同小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