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忻的要求,終於還是借寶鋆之口提出來了。(八零%書%屋好看的言情)不過份,一點都不過份!至少在慈禧慈安這兩位皇太後看來是一點都不過份。


    啥要求呢?簡單說就是要求他署理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要有一定的自我決斷權和全國涉外活動的統一管轄權。當然,牽涉到國家層麵的外交政策與外交應對,除外。


    “太後,六王爺說,現外事繁重細瑣,如事事必先秉而後行,恐誤國誤民,於我大清不利!故特請太後能給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一定的臨機專斷權。當然,事後也定當把臨機專斷之結果,上呈禦前。另各省督撫們大多不諳洋務,不曉洋人禮儀,故而這各省督撫之涉外權限,也當收歸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統一打理,才於國於民最為有利,太後,奴才這裏有六王爺抱病所書之折子,請太後禦覽。”


    寶鋆跪在地上奏講完以上這番話後就從衣袖裏取出了一道折子,而後恭恭敬敬地雙手高舉過頭頂,呈交了上去。


    清廷規定,總理衙門辦事要“大事上之,小事則行。”但是這大事小事,卻沒一個具體說法,也就是沒一個具體衡量標準,再加上總理衙門原本就設在京城,距離近,來往方便,所以也就變成無論大小事全都要上之。也就是都要先請旨,等上麵同意了,然後才能辦事。這當然大大禁錮了總理衙門的手腳以及辦事效率。


    再就是清政府受天朝上國與交涉在外思想的束縛,還保留著各地督撫對外交涉的權利。他們對外交涉同樣秉承著那什麽“大事上之,小事則行”的原則,辦事。也就是不與總理衙門發生直接關係,而是直接向上麵請示或匯報交涉結果,總理衙門無權幹涉。


    這就讓總理衙門在與各國交涉中常常處於被動地位。因為一來各地督撫所辦涉外事宜的結果,總理衙門不一定能及時得到通報。♀二來同樣一類事甚至是同樣一件事在不同地方所受到的待遇,不一樣,很容易授人以柄。這當然大不利於國家的對外關係,也給洋人以可乘之機,更是滋生貪汙的溫床。因為權出多門,人家走這個門不讓進或是辦不成的事,可以去走另外一個門試試。


    所以事實上奕忻現在所提出的要求,就是國內一切有關洋務上的事,全都得先經過他,由他這個總理衙門統一把關,並要求要有一定的臨機決斷權,可以先決斷辦理,後上奏。


    不過在慈安慈禧的印象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原本就是署理一切與洋務有關的涉外事宜,取消那些地方上督撫的涉外權,原本就是應該的。省得那些不通洋務不懂洋人禮儀的地方督撫們,瞎胡鬧,盡鬧些什麽人家洋夫人主動過來跟他握個手他卻大罵人家洋夫人不知禮義廉恥的笑話。


    至於下放一些臨機決斷權下去,也沒啥。不就是些洋務上的臨機決斷權嗎?又不是什麽軍國大政上權力。再說你臨機決斷完以後,總還是要呈報上來滴。反正洋務上的事,本來就搞不大明白搞不大懂,以往說是事事需請旨辦理,但事實上哪一次又不是按你奕忻所提之方案辦理的呢?現在隻不過是免了道需先上秉的程序,罷了。


    奕忻所料沒錯,他的這一隻要外事決斷權而棄內政權的要權方針,的確沒讓兩宮皇太後這會心裏引起什麽過多的警惕防範。而且還讓慈禧在慶幸之餘,心裏還有點那什麽踩空了的感覺。因為她可是暗中費了老大勁才成功挑起慈安對奕忻的憤慨,但卻顯然全都做了無用功。


    幸好慈安這位國母,對國民的愛護迴護之心,也就隻有這麽點多,不重!跟害怕洋鬼子的心比起來,差遠了!否則慈禧這迴還真是有可能會那什麽聰明反被聰明誤弄巧成拙?讓奕忻這索要外事臨機決斷權的提議,在慈安這位東太後這裏擱淺甚至被駁迴,那問題可就有點麻煩了!


    慈禧知道,不要說是恭親王奕忻,但凡上了一品督撫這一級別的朝中實權派重臣,這些人要麽就不提什麽要求,提則一定是已經事先經過通盤之考慮也指著一定不會被上麵打板子,才會提出來。而一旦提出來後,則勢在必成!否則你不給人家一個充分合理之解釋?人家一般是不會那什麽善罷甘休滴!


    因為這不僅是人家要求得沒得到許可的問題,而是還涉及到人家的臉麵問題。


    而恭親王奕忻,現在這位六王爺手中究竟握有多大實權又有多大實力?慈禧心裏當然是有數滴!你先前跟人家達成默契之議政王頭銜不給,現在又駁迴人家的要求,等於是對人家背信棄義在先,打人家臉在後,這仇可就結大結深了!為此人家是有可能那什麽翻臉滴!


    可現在當然還絕不是那什麽跟恭親王奕忻翻臉的時候。否則慈禧她自己早就先翻臉了,也用不著等到人家恭親王奕忻來翻臉。


    官場頂級權力鬥爭就是這麽複雜而詭異!表麵上總是風平浪靜和諧無事,暗底下卻是潛流湧動事端不斷。但隻要犯事?則一定是關乎到改朝換代之驚天動地的大事!而絕不會是什麽無傷大局的小事。


    所以即便你是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力者,也絕不能那什麽想幹啥就幹啥率性而為,而是依然要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待人處事。除非你已經實至名歸真正大權在握登臨權力之峰的絕頂,這時候你才能一覽眾山小稍微隨性隨意點。


    不過慈禧現在很顯然還並沒有達到這個高度,所以她現在還是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待人處事。尤其是對恭親王奕忻所提出來的要求,慈禧現在當然要有來有往避重就輕地該拒絕?堅決拒絕之!但是該答應人家的?也得那什麽毫不吝嗇地答應給人家,才行。


    不過慈禧在把洋務上臨機決斷權下放給奕忻的同時,當然也沒忘記再向奕忻要迴點那什麽國內的軍政大權。


    “依奕忻的意思?他是要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辦成一個像六部這樣的專職衙門?”慈禧看罷寶鋆呈遞上來的奕忻的折子後,指著折子中一道條文向跪在地上的寶鋆發問道。


    這道條文大體意思是要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中設立有品級的專職官員。


    說起來有點可笑,也令人有點啼笑皆非,事實上大清目前兩個權勢最重辦事效率也最高的政府最高管理部門,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這兩大部門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都他娘隻是那什麽政府臨時辦事機構,而已。兩大部門的職官,具為兼差,沒有專官實缺,當然也就更沒有那什麽與這兩大部門職官相對應之官品。


    像現在這位跪在地上的軍機大臣寶鋆,他真正的有品級官職,是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當朝一品。而不是什麽軍機大臣。軍機大臣是沒有品級滴,因為軍機處隻是個臨時辦事機構,而已。


    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則完全是依照軍機處體製最新設立的衙門,所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也和軍機處一樣,是個那什麽政府臨時辦事機構,而已。


    這製度對這兩大部門的高級管理者來說,沒啥,因為他們身上已經有光環了,不是六部中這個部的部長,就是那個部的副部長,或者是這個閣那個閣的大學士。但是對這兩大部門的中低級具體辦事員來說?就很明顯會讓人家做起事來有點那什麽動力不足,而且還不能殫心職守。


    因為一來這些中低級辦事人員大多也是那什麽兼職人員,人家還有自己的專職工作,要做呢!怎能隻顧你這兼職工作呢?二來你這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隻是個臨時辦事機構而已,在你這裏幹事,無品無實缺的看不到啥陽光,咱憑啥為你太過賣命做事呢?但六部內大小職官是有相對應之品級的。


    所以奕忻在這道條文中指出,要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中設立有品級的專職官員,慈禧才會問寶鋆這麽個問題。


    “迴聖母皇太後,”寶鋆惜字如金迴答道:“大體如此。”


    “大體如此?”慈禧眉頭微蹙沉吟片刻後,又把目光望向慈安:“姐姐的意思是?”


    慈安這時候當然變得很聰明很智慧立馬就體會出慈禧這樣問的深意,當即就向寶鋆敲打道:“奕忻這提議?不是不可以?不過我大清現在的官職,已經夠多了!民間已有傳言說我大清現在的官職,多如牛毛!但卻辦事效率不高,辦起差事來互相推諉,拖遝成風!這要是再多弄出一個部門官職來?那這個部門內官員其原有之官職,可就不能再兼著了,寶鋆,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呀?”


    慈安這番敲打,可以說完全敲打到了慈禧的心坎上!這讓慈禧此時心裏對慈安頓生那什麽知己之感。


    所以慈安一敲打完,慈禧禁不住立馬表揚了慈安一眼,而慈安此時也衝慈禧會心一笑。兩位大姐相視一笑,千言萬語,盡在這不言之中。


    “迴母後皇太後,”寶鋆依然惜字如金道:“奴才也以為,是這個理。”


    居然答應了?!慈安慈禧忍不住又無不驚喜地互換了個眼色。


    因為她們知道寶鋆現在口中說的話,就等於是從她們姐妹兩目前最大政敵之恭親王奕忻嘴裏說出來的話。


    於是兩宮皇太後這次跟奕忻可以說是做了個彼此都很愉快也都很滿意的交換,一個不再提什麽恢複議政王頭銜這檔子事了。另外一邊則可以既安心又合情合法地開始她們的二次垂簾聽政。


    不過這裏麵還是有一個人對這一結果感到很不滿意,也很想不通。


    這人當然就是這次為奕忻代言的寶鋆大人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親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自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自孤並收藏親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