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二卷佛宗遺址
第44節第二十六章大戰將近
方才坐下,閎煜就有些迫不及待地開口了:“易言真人,我們剛才還說到你呢。前段時間從東海那邊傳來消息,神州沿海最近海嘯連連,而事先又沒有什麽征兆,看來那頭妖物越來越不安分了。
眼看百年之戰的日子近在眼前,你看我們是不是提前幾天趕過去,看看情況?以那頭妖物的卑劣無恥,萬一它布下什麽陷阱,到時候猝不及防之下我們必然會損失慘重。這一點不可不防啊!”
易言之前也曾經聽說過海嘯的事,不過他不像三大派般耳目眾多,知道的並不是很詳細,也沒往倭國妖物身上聯係。此時乍聞這個消息,不由得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了還未發言的紫虛幾人。
幾人感受到易言的疑問,俱都麵色沉重地點了點頭。
易言的眉頭皺得更加緊了,自己因為閉關提升修為,對外界的信息並不了解,沒想到自己還沒找上門去,那妖物倒是越發地猖狂了,難道還當真以為神州無人,對它就無可奈何了嗎?!
不過畢竟自己是客,易言也不好直接決定提前前往,而是出言詢問三派長老的意見,他可是看得出來,三派長老在派中擁有著崇高的威望,這種有著背信嫌疑的做法必須得他們點頭才行。
“宏煜真人言之有理,以那妖物的卑劣確實很有可能做出這種事情來。不過具體怎麽安排,還是要大家仔細討論一下,不知三位長老對此有何看法?”
易言如此說,隱晦地表明了自己同意宏煜的意見,前世的遭遇使得易言很清楚,對待朋友可以真心,但對待無恥的敵人,你一定要比他們更無恥才行。
隻是這三位長老受到幾百年來固有觀念的影響,無不是謙謙君子,要讓他們做出這一決定,還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果然,聽了易言的話後,玉韜、青戈、元叢三人俱各沉思了起來。他們自然明白易言這樣講的意思,但讓他們打破幾百年來的觀念,確實也很為難。
易言也不著急,顧自端起香茗慢慢綴飲起來。
半柱香工夫過後,當易言輕輕放下手中茶盞的同時,玉韜沉吟著開口了:“百年前的一戰,那妖物趁著我們取勝之後心神鬆懈的一刹那偷襲,給我們造成了極其慘痛的損失。所以,宏煜掌門和易言真人的猜測確實很有可能發生。
不過,我們正道人士又怎能跟這些邪魔妖物一般行徑?我看不如這樣,我們提前幾天前往,把倭國附近仔細探察一遍,再派出弟子隨時注意那妖物的動向,如此一來,即便它故計重施,我們也有充足的準備時間,不致被它再次偷襲得手
易言知道,能作出如此讓步對三人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若不是看在自己的麵子上,以他們的個性,估計提前下過戰貼,再列好隊伍堂堂正正地開過去都有可能。所以,雖然不太滿意,易言也覺得這樣還算勉強可以接受。
紫虛幾人看向易言的眼神卻是有些怪怪的,玉韜三人是他們派中長輩,對這三人的性格他們自然再了解不過。現在居然會因為易言的話而做出這麽大的立場改變,實在是有些出乎他們的意料。就連最先提出這個想法的宏煜也有些驚訝於三人態度的改變,換作是他講出這些話,少不得又要被罵得狗血淋頭了。
接下來的幾日裏,玉韜、青戈、元叢三人向易言告辭後迴到後山中閉關了,大戰在即,他們自然要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佳。
自從十餘年前得到易言傳授的功法後,三人再也不用戰戰兢兢地模索著修煉,修為一直突飛猛進,最近已隱隱有要突破到出竅期的跡象了,雖然這短短幾日的閉關中不可能取得什麽大的突破,但深知修煉機會來之不易的他們卻不會放過任何可以提高實力的機會,至少,把真元力凝練得更為精純一些也是好的。
而易言則是在跟紫虛五人交流一些修煉的心得,或者,與其說是交流,不如說是易言對他們單方麵的指導。以易言兩世的見識和經驗,要指導這些修為僅有元嬰期的修真者實在是舉手之勞。事實也確實是這樣,易言每每一句隨意的指點,都能讓幾人感到受益匪淺,常有大悟之感。
半個多月後,離當年約定的日子還有九天了。雖然很不願意放過這樣一個難得的,可以解答自己修煉中遇到的所有問題的機會,但紫虛幾人畢竟是各自門派中的首腦,自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隻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惋惜之情後也就不再贅言,各自準備啟程了。
經過易言、玉韜、紫虛等人的討論,決定這次倭國之行不去太多人,隻他們九人再加上三派中金丹後期的弟子前往。畢竟普通弟子在高手之間的戰鬥中並不能發揮太大的左右,又容易產生傷亡,但他們卻是門派中未來的希望,不容得輕易受損。
這十幾年來,易言固然通過閉關提升了自己的修為,三派也沒閑著。以前是限於修煉功法不全,也沒有煉丹煉器的法訣,三派的境況才會那麽窘迫。
得到易言傳授之後,深知這些功法珍貴的三派掌門立刻從各自的門派中挑選出資質上佳的弟子修行。再加上易言離開前贈給他們的一些材料,這些年來三派倒也煉製出了一批法寶和丹藥,雖然不過是中下品寶器和靈丹,但對於過慣了了苦日子的三派來說已經很了不得了。
三日後,各派金丹後期的弟子共十三人已經聚齊,法寶和靈丹也分發到了他們的手中,著實讓這些隻用過法器的修真者狠狠地開心了一把。
不過在易言的眼中,這些弟子雖然修為都很紮實,但他們禦使法寶攻擊的手段卻乏善可陳。
隨便挑了幾套劍訣傳了下去後,易言也打算趁著三派弟子熟悉法寶和劍訣的這幾天把狀態調整一下,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出竅期的妖修應該還不是他的對手,即便麻煩一些,最後的結果也是不可改變的。
但前世被打入黑洞,險些魂飛魄散的深刻教訓和謹慎的性格還是促使他認真對待,等陰溝裏翻了船再後悔可就晚了。
在此的眾人都是三派中的精英弟子,對於這場約戰知之甚深,不用再加解釋,故此,在確認到齊後,一行二十二人就要踏上了東去倭國的征程。
——
(
第44節第二十六章大戰將近
方才坐下,閎煜就有些迫不及待地開口了:“易言真人,我們剛才還說到你呢。前段時間從東海那邊傳來消息,神州沿海最近海嘯連連,而事先又沒有什麽征兆,看來那頭妖物越來越不安分了。
眼看百年之戰的日子近在眼前,你看我們是不是提前幾天趕過去,看看情況?以那頭妖物的卑劣無恥,萬一它布下什麽陷阱,到時候猝不及防之下我們必然會損失慘重。這一點不可不防啊!”
易言之前也曾經聽說過海嘯的事,不過他不像三大派般耳目眾多,知道的並不是很詳細,也沒往倭國妖物身上聯係。此時乍聞這個消息,不由得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了還未發言的紫虛幾人。
幾人感受到易言的疑問,俱都麵色沉重地點了點頭。
易言的眉頭皺得更加緊了,自己因為閉關提升修為,對外界的信息並不了解,沒想到自己還沒找上門去,那妖物倒是越發地猖狂了,難道還當真以為神州無人,對它就無可奈何了嗎?!
不過畢竟自己是客,易言也不好直接決定提前前往,而是出言詢問三派長老的意見,他可是看得出來,三派長老在派中擁有著崇高的威望,這種有著背信嫌疑的做法必須得他們點頭才行。
“宏煜真人言之有理,以那妖物的卑劣確實很有可能做出這種事情來。不過具體怎麽安排,還是要大家仔細討論一下,不知三位長老對此有何看法?”
易言如此說,隱晦地表明了自己同意宏煜的意見,前世的遭遇使得易言很清楚,對待朋友可以真心,但對待無恥的敵人,你一定要比他們更無恥才行。
隻是這三位長老受到幾百年來固有觀念的影響,無不是謙謙君子,要讓他們做出這一決定,還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果然,聽了易言的話後,玉韜、青戈、元叢三人俱各沉思了起來。他們自然明白易言這樣講的意思,但讓他們打破幾百年來的觀念,確實也很為難。
易言也不著急,顧自端起香茗慢慢綴飲起來。
半柱香工夫過後,當易言輕輕放下手中茶盞的同時,玉韜沉吟著開口了:“百年前的一戰,那妖物趁著我們取勝之後心神鬆懈的一刹那偷襲,給我們造成了極其慘痛的損失。所以,宏煜掌門和易言真人的猜測確實很有可能發生。
不過,我們正道人士又怎能跟這些邪魔妖物一般行徑?我看不如這樣,我們提前幾天前往,把倭國附近仔細探察一遍,再派出弟子隨時注意那妖物的動向,如此一來,即便它故計重施,我們也有充足的準備時間,不致被它再次偷襲得手
易言知道,能作出如此讓步對三人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若不是看在自己的麵子上,以他們的個性,估計提前下過戰貼,再列好隊伍堂堂正正地開過去都有可能。所以,雖然不太滿意,易言也覺得這樣還算勉強可以接受。
紫虛幾人看向易言的眼神卻是有些怪怪的,玉韜三人是他們派中長輩,對這三人的性格他們自然再了解不過。現在居然會因為易言的話而做出這麽大的立場改變,實在是有些出乎他們的意料。就連最先提出這個想法的宏煜也有些驚訝於三人態度的改變,換作是他講出這些話,少不得又要被罵得狗血淋頭了。
接下來的幾日裏,玉韜、青戈、元叢三人向易言告辭後迴到後山中閉關了,大戰在即,他們自然要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佳。
自從十餘年前得到易言傳授的功法後,三人再也不用戰戰兢兢地模索著修煉,修為一直突飛猛進,最近已隱隱有要突破到出竅期的跡象了,雖然這短短幾日的閉關中不可能取得什麽大的突破,但深知修煉機會來之不易的他們卻不會放過任何可以提高實力的機會,至少,把真元力凝練得更為精純一些也是好的。
而易言則是在跟紫虛五人交流一些修煉的心得,或者,與其說是交流,不如說是易言對他們單方麵的指導。以易言兩世的見識和經驗,要指導這些修為僅有元嬰期的修真者實在是舉手之勞。事實也確實是這樣,易言每每一句隨意的指點,都能讓幾人感到受益匪淺,常有大悟之感。
半個多月後,離當年約定的日子還有九天了。雖然很不願意放過這樣一個難得的,可以解答自己修煉中遇到的所有問題的機會,但紫虛幾人畢竟是各自門派中的首腦,自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隻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惋惜之情後也就不再贅言,各自準備啟程了。
經過易言、玉韜、紫虛等人的討論,決定這次倭國之行不去太多人,隻他們九人再加上三派中金丹後期的弟子前往。畢竟普通弟子在高手之間的戰鬥中並不能發揮太大的左右,又容易產生傷亡,但他們卻是門派中未來的希望,不容得輕易受損。
這十幾年來,易言固然通過閉關提升了自己的修為,三派也沒閑著。以前是限於修煉功法不全,也沒有煉丹煉器的法訣,三派的境況才會那麽窘迫。
得到易言傳授之後,深知這些功法珍貴的三派掌門立刻從各自的門派中挑選出資質上佳的弟子修行。再加上易言離開前贈給他們的一些材料,這些年來三派倒也煉製出了一批法寶和丹藥,雖然不過是中下品寶器和靈丹,但對於過慣了了苦日子的三派來說已經很了不得了。
三日後,各派金丹後期的弟子共十三人已經聚齊,法寶和靈丹也分發到了他們的手中,著實讓這些隻用過法器的修真者狠狠地開心了一把。
不過在易言的眼中,這些弟子雖然修為都很紮實,但他們禦使法寶攻擊的手段卻乏善可陳。
隨便挑了幾套劍訣傳了下去後,易言也打算趁著三派弟子熟悉法寶和劍訣的這幾天把狀態調整一下,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出竅期的妖修應該還不是他的對手,即便麻煩一些,最後的結果也是不可改變的。
但前世被打入黑洞,險些魂飛魄散的深刻教訓和謹慎的性格還是促使他認真對待,等陰溝裏翻了船再後悔可就晚了。
在此的眾人都是三派中的精英弟子,對於這場約戰知之甚深,不用再加解釋,故此,在確認到齊後,一行二十二人就要踏上了東去倭國的征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