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半學期的時候,搬城終於進行了,羅欣家搬的時候,整個縣城還是比較荒涼的,甚至連各個機關單位都沒有齊全,不過,小學是最先搬的,這方便帶動新縣城的人氣。剛開始的時候,因為不是所有學生都搬過來了,所以還會有校車專門接送在舊縣城的學生,不過,一個學期之後,校車就不見蹤影了。
三年級,班上的人事也發生比較大的變動,因為搬家的地理位置的關係,班上轉走了幾個學生,轉來了幾個學生,還有一兩個同學直接趁這次搬城幾乎去了山慶市裏。當然,那幾個風雲人物都沒有搬走,不然羅欣前世對他們的印象不會這麽深刻。
轉來的幾名學生裏,有一位清秀佳人,名字也很有詩意,叫陳清雨。
陳清雨長得不錯,最重要的人,人家氣質好;說話細聲細語,不顯矯情,表情溫和有禮,不急不躁,舉手投足自帶一種詩意。氣質和林妹妹有幾分相像,但是脾氣絕沒有那麽刻薄。加之,陳清雨的語文成績很好,寫出的作文經常被老師表揚,大家都覺得她是一個才女。如果當時有“女神”這個稱唿,陳清雨是當之無愧的,因為前世據班上某八卦女的科普,六年級的時候,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男生暗戀陳清雨,有三分之一的男生對她有好感。
不過,陳清雨也不是公認的班花,一個是她雖然長得不錯,不過也隻是長得不錯罷了,她的製勝法寶是氣質;二是因為被過多的男生讚歎,所以班級裏有一部分女生看不慣她,認為她是在“裝”。
嚴格來說,羅欣和陳清雨的定位有點像,不過羅欣氣質好是因為跳舞,柔美中帶點高傲霸氣,和陳清雨“月複有詩書氣自華”(雖然小學生用這個有點過了)的氣質不一樣,大家也沒有覺得多麽維和,而且羅欣因為成績的原因,地位真的比較超然。黃孟欣和周彥宏在開始一段時間不是很喜歡陳清雨,不過一個學期之後,關係還是漸漸融洽了。
三年級的時候,羅欣在學校明顯“忙碌”起來。第一是她和劉姝姝一同進入了校廣播站,每周四會為大家再廣播裏念來稿;第二嘛,就是她終於憑借優越的成績擊潰了偷取網吧的不良印象,獲得了班長的職位。
成為班長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盛飯事宜。
因為搬城,學生的家離學校不是那麽近了,所以交錢的話可以中午可以留在學校吃飯,吃完飯後就趴在課桌上休息。班上隻有幾個人選擇中午迴家吃飯,畢竟在學校吃飯,家長比較省事,而且交給學校他們放心。
學校沒有食堂,所以學生是在教室吃飯,每天三菜一湯,由每天值日的幾個學生去固定的地方把由大桶裝的飯菜提到班上來,然後同學排隊拿著自己的飯盒等著固定的幾個同學打飯菜。
小學的時候,任何時候被老師指使著做事都是一件光榮的事,像這種站在講台上掌管著同學飯菜這種事,也是一種榮譽。
當然,同樣的,基本由成績優秀的同學擔任。
前世,羅欣不是成績特別優秀的那一類人,但是她是組織委員,是班幹部一員,又和劉姝姝他們玩得好,所以分配了打湯的任務。打湯是除了打飯之外最累的一個任務,因為湯的分量比較多,勺子很大,比較重,班幹部裏麵,想陳清雨這樣嬌弱的學習委員肯定不能勝任任何打飯菜的工作,唯二的兩個男生都管飯,所以打湯這種工作就是女生中比較“高大”的羅欣勝任了。
說真的,前世的時候,她還是很喜歡這份工作的,六年級的時候,打飯菜不再由好同學壟斷,打湯也由一個男生接任的時候,羅欣心裏還失落了一段時間,就是那種感覺權利一下子喪失掉了的空虛感和惶恐感(……)。不過現在,她學聰明了,這種每次打完手臂都酸痛的事情,給她錢她都不做,所以老師讓身為班長的羅欣安排的時候,她直接把機會讓給其他人了。
以她在班上的地位,不需要再刷存在感了。
四年級的時候,學校開設了英語,羅欣知道,這個時候,黃孟欣和周彥宏已經在周末上著英語班和奧數班,前世她和她們關係好,也上了幾年的英語班(不過由於不努力,基本是陪襯的命運),奧數班四年級的時候上了幾個月之後就沒有堅持,六年級的時候當做訓練頭腦提高數學成績,又重新上了一學期。
重生之後,小學階段羅欣當然不會在意這些了。趁有時間,多學點課外技能才是關鍵。
新縣城來了之後,羅欣也有了一項新的課外活動,彈鋼琴。
起因還是因為“別人家的孩子”,同班的劉姝姝從一年級就開始學電子琴,如今已經考過了7級。榮成縣是小縣城,老師的水平沒有多高,教劉姝姝的老師是縣文化局退休的職員,因為年紀的關係,會的樂器挺多,除了電子琴之外,他也教各種樂器,比如鋼琴小提琴還有二胡等等。
前世的時候,六年級上半學期的時候,羅欣因為羨慕劉姝姝,曾經跟著她一起學過三個月的電子琴。當時,在學生中,羅欣的年紀已然不小,但是連五線譜都不會認,更重要的是,老師有樂感訓練,羅欣的表現並不好,抓不準音。記得有一次,老師給她單獨訓練,照著樂譜了唱了一段之後,就一直讓她唱“哆來咪發嗦啦”中的“哆、嗦”,最後老師看她真的有在努力的唱,但是由於天資所限,隻能十分無奈。
對於羅欣,更大的打擊在後麵。她在外麵訓練樂感的時候,其他的人在房間裏練琴,後來他們出來的時候,其中一個學生問:“羅欣,你剛剛為什麽一直在說‘火鍋’啊?”
羅欣一下子還沒有明白:“什麽‘火鍋’?我沒有說‘火鍋’啊?”
那人問羅欣:“你在外麵幹什麽?”每個學生學得東西不同、進度不同,所以課程安排也不一樣。
“我在練習樂譜,剛才老師一直讓我練‘哆、嗦’,”羅欣還自嘲了一下,“唉,花了這麽多時間,我果然在這件上沒有天賦……”
那個同學突然笑了:“原來你在練樂譜啊,我們都聽成了‘火鍋’,以為你想吃火鍋了呢
羅欣再遲鈍也明白了,難堪得臉轟的一下紅了。
那麽多年,羅欣已經不記得那個同學是誰,甚至連他是男是女都忘記了,往後的歲月裏,她曾經給很多人講過這個笑話——當時難堪到恨不得要消失的場景多年後也會當做笑話輕鬆地講出來。不過,對於唱歌的自卑,一直印在羅欣的心中,她聽歌的時候從不大聲哼唱,也很少去kv,實在推月兌不了和同學去的時候,她也從來是安靜地坐在角落,在那些高歌的同學後麵熱烈的鼓掌,為他們喝彩,然後整個歡樂的時光,羅欣連一次麥都不會拿。
因為是這樣的遺憾,這樣的痛苦,羅欣才沒有在一開始就去報名樂器班,一個人總是很難麵對自己的失敗。
搬到新縣城之後,有一次羅欣和黃孟欣、周彥宏、劉姝姝一起迴家的時候,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劉姝姝剛剛考完了電子琴7級,對於她們這種很少接觸樂器的人來說,電子琴就覺得很高級了,然後不知怎麽的黃孟欣和周彥宏就說起也想去學琴。大家約好周末的時候劉姝姝帶著她們去老師那裏試一次。
黃孟欣和周彥宏對電子琴的興趣不大,她們都想學鋼琴,因為家裏沒辦法買鋼琴,還特意問了老師可不可以平常就去老師那兒練習。老師很爽快的答應了,在他那裏學鋼琴的人有幾個,但是不是個個家裏都有鋼琴。不過,家裏沒買鋼琴的,也說明他們不是下定決心學習,一般學了幾個月就會放棄,老師已經習慣了,所以也沒有多大期望,像劉姝姝這種從小就投入很多的孩子才是他關注的重點。
羅欣是和黃孟欣、周彥宏一起去的,黃孟欣和周彥宏她們倆都學了鋼琴,羅欣自己也沒有非常想學電子琴,而且在她的印象裏,鋼琴比電子琴還要“高端”一點,所以也跟著學了。也許是因為一下子教了三個人,老師多數時間在教樂譜,鋼琴隻是示範彈了一會兒,因為整個教學場地(就是老師家)隻有兩台鋼琴,三個人練習也不是非常方便。第二周的時候,黃孟欣和周彥宏就沒有去了,說是已經報了英語班,周末沒有時間了,倒是羅欣還是去了,因為上個星期老師教樂譜的時候,誇了她,又得知她吹過小號,對她明顯重視一點。
這種在音樂上的虛榮感擊垮了她,即使知道家裏才搬家不寬裕,還是向羅媽媽表達了要學鋼琴的願望。
鋼琴和繪畫和舞蹈一樣,也是每周一次,每次一百塊;平時放學了,羅欣也可以去老師家練一會兒琴,相比於彈琴,羅欣更在意樂感訓練,這是關係她能不能再kv大放光彩重振旗鼓一雪前恥(汗……)。事實證明,天生五音不全的人是很少的,羅欣不說多出眾,但是因為她年紀小一點,老師開始教的時候更耐心,她自己呢,因為以前的經曆,也更重視平時練習,所以也能達到還可以的水平。
(
三年級,班上的人事也發生比較大的變動,因為搬家的地理位置的關係,班上轉走了幾個學生,轉來了幾個學生,還有一兩個同學直接趁這次搬城幾乎去了山慶市裏。當然,那幾個風雲人物都沒有搬走,不然羅欣前世對他們的印象不會這麽深刻。
轉來的幾名學生裏,有一位清秀佳人,名字也很有詩意,叫陳清雨。
陳清雨長得不錯,最重要的人,人家氣質好;說話細聲細語,不顯矯情,表情溫和有禮,不急不躁,舉手投足自帶一種詩意。氣質和林妹妹有幾分相像,但是脾氣絕沒有那麽刻薄。加之,陳清雨的語文成績很好,寫出的作文經常被老師表揚,大家都覺得她是一個才女。如果當時有“女神”這個稱唿,陳清雨是當之無愧的,因為前世據班上某八卦女的科普,六年級的時候,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男生暗戀陳清雨,有三分之一的男生對她有好感。
不過,陳清雨也不是公認的班花,一個是她雖然長得不錯,不過也隻是長得不錯罷了,她的製勝法寶是氣質;二是因為被過多的男生讚歎,所以班級裏有一部分女生看不慣她,認為她是在“裝”。
嚴格來說,羅欣和陳清雨的定位有點像,不過羅欣氣質好是因為跳舞,柔美中帶點高傲霸氣,和陳清雨“月複有詩書氣自華”(雖然小學生用這個有點過了)的氣質不一樣,大家也沒有覺得多麽維和,而且羅欣因為成績的原因,地位真的比較超然。黃孟欣和周彥宏在開始一段時間不是很喜歡陳清雨,不過一個學期之後,關係還是漸漸融洽了。
三年級的時候,羅欣在學校明顯“忙碌”起來。第一是她和劉姝姝一同進入了校廣播站,每周四會為大家再廣播裏念來稿;第二嘛,就是她終於憑借優越的成績擊潰了偷取網吧的不良印象,獲得了班長的職位。
成為班長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盛飯事宜。
因為搬城,學生的家離學校不是那麽近了,所以交錢的話可以中午可以留在學校吃飯,吃完飯後就趴在課桌上休息。班上隻有幾個人選擇中午迴家吃飯,畢竟在學校吃飯,家長比較省事,而且交給學校他們放心。
學校沒有食堂,所以學生是在教室吃飯,每天三菜一湯,由每天值日的幾個學生去固定的地方把由大桶裝的飯菜提到班上來,然後同學排隊拿著自己的飯盒等著固定的幾個同學打飯菜。
小學的時候,任何時候被老師指使著做事都是一件光榮的事,像這種站在講台上掌管著同學飯菜這種事,也是一種榮譽。
當然,同樣的,基本由成績優秀的同學擔任。
前世,羅欣不是成績特別優秀的那一類人,但是她是組織委員,是班幹部一員,又和劉姝姝他們玩得好,所以分配了打湯的任務。打湯是除了打飯之外最累的一個任務,因為湯的分量比較多,勺子很大,比較重,班幹部裏麵,想陳清雨這樣嬌弱的學習委員肯定不能勝任任何打飯菜的工作,唯二的兩個男生都管飯,所以打湯這種工作就是女生中比較“高大”的羅欣勝任了。
說真的,前世的時候,她還是很喜歡這份工作的,六年級的時候,打飯菜不再由好同學壟斷,打湯也由一個男生接任的時候,羅欣心裏還失落了一段時間,就是那種感覺權利一下子喪失掉了的空虛感和惶恐感(……)。不過現在,她學聰明了,這種每次打完手臂都酸痛的事情,給她錢她都不做,所以老師讓身為班長的羅欣安排的時候,她直接把機會讓給其他人了。
以她在班上的地位,不需要再刷存在感了。
四年級的時候,學校開設了英語,羅欣知道,這個時候,黃孟欣和周彥宏已經在周末上著英語班和奧數班,前世她和她們關係好,也上了幾年的英語班(不過由於不努力,基本是陪襯的命運),奧數班四年級的時候上了幾個月之後就沒有堅持,六年級的時候當做訓練頭腦提高數學成績,又重新上了一學期。
重生之後,小學階段羅欣當然不會在意這些了。趁有時間,多學點課外技能才是關鍵。
新縣城來了之後,羅欣也有了一項新的課外活動,彈鋼琴。
起因還是因為“別人家的孩子”,同班的劉姝姝從一年級就開始學電子琴,如今已經考過了7級。榮成縣是小縣城,老師的水平沒有多高,教劉姝姝的老師是縣文化局退休的職員,因為年紀的關係,會的樂器挺多,除了電子琴之外,他也教各種樂器,比如鋼琴小提琴還有二胡等等。
前世的時候,六年級上半學期的時候,羅欣因為羨慕劉姝姝,曾經跟著她一起學過三個月的電子琴。當時,在學生中,羅欣的年紀已然不小,但是連五線譜都不會認,更重要的是,老師有樂感訓練,羅欣的表現並不好,抓不準音。記得有一次,老師給她單獨訓練,照著樂譜了唱了一段之後,就一直讓她唱“哆來咪發嗦啦”中的“哆、嗦”,最後老師看她真的有在努力的唱,但是由於天資所限,隻能十分無奈。
對於羅欣,更大的打擊在後麵。她在外麵訓練樂感的時候,其他的人在房間裏練琴,後來他們出來的時候,其中一個學生問:“羅欣,你剛剛為什麽一直在說‘火鍋’啊?”
羅欣一下子還沒有明白:“什麽‘火鍋’?我沒有說‘火鍋’啊?”
那人問羅欣:“你在外麵幹什麽?”每個學生學得東西不同、進度不同,所以課程安排也不一樣。
“我在練習樂譜,剛才老師一直讓我練‘哆、嗦’,”羅欣還自嘲了一下,“唉,花了這麽多時間,我果然在這件上沒有天賦……”
那個同學突然笑了:“原來你在練樂譜啊,我們都聽成了‘火鍋’,以為你想吃火鍋了呢
羅欣再遲鈍也明白了,難堪得臉轟的一下紅了。
那麽多年,羅欣已經不記得那個同學是誰,甚至連他是男是女都忘記了,往後的歲月裏,她曾經給很多人講過這個笑話——當時難堪到恨不得要消失的場景多年後也會當做笑話輕鬆地講出來。不過,對於唱歌的自卑,一直印在羅欣的心中,她聽歌的時候從不大聲哼唱,也很少去kv,實在推月兌不了和同學去的時候,她也從來是安靜地坐在角落,在那些高歌的同學後麵熱烈的鼓掌,為他們喝彩,然後整個歡樂的時光,羅欣連一次麥都不會拿。
因為是這樣的遺憾,這樣的痛苦,羅欣才沒有在一開始就去報名樂器班,一個人總是很難麵對自己的失敗。
搬到新縣城之後,有一次羅欣和黃孟欣、周彥宏、劉姝姝一起迴家的時候,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劉姝姝剛剛考完了電子琴7級,對於她們這種很少接觸樂器的人來說,電子琴就覺得很高級了,然後不知怎麽的黃孟欣和周彥宏就說起也想去學琴。大家約好周末的時候劉姝姝帶著她們去老師那裏試一次。
黃孟欣和周彥宏對電子琴的興趣不大,她們都想學鋼琴,因為家裏沒辦法買鋼琴,還特意問了老師可不可以平常就去老師那兒練習。老師很爽快的答應了,在他那裏學鋼琴的人有幾個,但是不是個個家裏都有鋼琴。不過,家裏沒買鋼琴的,也說明他們不是下定決心學習,一般學了幾個月就會放棄,老師已經習慣了,所以也沒有多大期望,像劉姝姝這種從小就投入很多的孩子才是他關注的重點。
羅欣是和黃孟欣、周彥宏一起去的,黃孟欣和周彥宏她們倆都學了鋼琴,羅欣自己也沒有非常想學電子琴,而且在她的印象裏,鋼琴比電子琴還要“高端”一點,所以也跟著學了。也許是因為一下子教了三個人,老師多數時間在教樂譜,鋼琴隻是示範彈了一會兒,因為整個教學場地(就是老師家)隻有兩台鋼琴,三個人練習也不是非常方便。第二周的時候,黃孟欣和周彥宏就沒有去了,說是已經報了英語班,周末沒有時間了,倒是羅欣還是去了,因為上個星期老師教樂譜的時候,誇了她,又得知她吹過小號,對她明顯重視一點。
這種在音樂上的虛榮感擊垮了她,即使知道家裏才搬家不寬裕,還是向羅媽媽表達了要學鋼琴的願望。
鋼琴和繪畫和舞蹈一樣,也是每周一次,每次一百塊;平時放學了,羅欣也可以去老師家練一會兒琴,相比於彈琴,羅欣更在意樂感訓練,這是關係她能不能再kv大放光彩重振旗鼓一雪前恥(汗……)。事實證明,天生五音不全的人是很少的,羅欣不說多出眾,但是因為她年紀小一點,老師開始教的時候更耐心,她自己呢,因為以前的經曆,也更重視平時練習,所以也能達到還可以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