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生我養我的地方
但,我的故鄉並不美,四麵山圍,貧窮落後
小時候,對故鄉的印象沒一點好的因為在山區,交通不便,上學走得遠hxm
小學三年級時,我就已經到離家6裏遠的大隊(那時村叫大隊)上學了
9歲的孩子得自己在家裏拿上柴禾,備上糧飯,然後幾十個人在三間草房裏各自燒飯
一放學,不管是料峭的春天也好,還是寒冬臘月也罷,我們一窩蜂地湧到大河邊,用鍋或罐盛上水,然後迴灶台燒火做飯
等到幾十個灶台都點上了火,屋子裏飄蕩的全是稚氣的咳嗽聲,用手撥開濃煙,擦著被濃煙熏得流淚的眼睛,就往外跑等到各自平靜下來後,個個都哈哈大笑起來,因為小臉上幾乎都是花花斑斑的鍋黑,像隻隻野貓端出的傑作,就是一些稀湯或稠得不得了的白飯,也沒有菜,但吃得精光
夏天隻是熱,還稍微好些冬天,我們這群孩子可就慘了,雙雙小手全都凍裂了,那時買不起凍傷膏,就隻好由凍瘡隨意發展那雙雙小手因為長期不能洗幹淨又髒又紅腫又裂口還留血,看著既惡心又可憐人
哎,如今提起,不堪迴首哇
我們得在學校睡覺,那時學校沒床,全部在土地上睡,夏天就鋪一張爛席,大部分人家連一張好席子也沒有冬天就鋪些麥草在下邊,一個挨一個,蓋的被子又沉又髒上麵的虱子咬得我們不能好好入睡
這樣的日子,竟然是我們9歲的孩子就開始過的,現在說給孩子們聽,那簡直是天方夜譚,說給條件好的地區的我的同齡人聽,他們也是半信半疑
那艱難的日子還很多,比如,下雨下雪時沒雨鞋,在土路的泥濘上走不動,鞋不停地掉也全濕了,那滋味誰能懂
一直到初中,才不用自己做飯,在夥上吃飯,雖然飯差,但好多了,睡的還是地上雖然有所改變,但得走20多裏去上學,學校還隔著條大河,一漲水,就過不去了爸爸在千裏之外的陝西省工作,所以,一到漲水,我和小我2歲的妹妹就上不成學了
有一次碰上漲水,剛好爸爸在家爸爸送我們上學,到河邊月兌掉鞋子,一手拉著我,一手拉著妹妹,肩上還背著我們的行李那刺骨的河水冰得我們咋樣就不值一提了,因為,我感覺我像是飄過去的,腳根本就沒探住水底後來,爸爸說起這事,還是心有餘悸,他說,當時有點支撐不賺駕馭不了,如果稍一打滑,我們父女三人就會被洪水卷走,葬身魚月複
每周周六中午四節課後星期,也舍不得買飯吃,雖然當時一碗飯才5毛錢走20多裏迴家,剛走還行,因為急於迴家的心情在激勵可走到一半,就想暈倒,又累又餓的等走到家門口,一坐在大門口再也不想動了,媽媽趕快拿來饅頭讓我和妹妹吃,狼吞虎咽一番後,才還過魂來
初中三年,步行了三年因為那時客車一天才在早上7:00往洛陽發一趟,根本坐不上車即便是能坐上,也沒太多的錢讓一周就得坐兩趟車現在,我和妹妹已經落下病根,不敢多走路,一走腿腳就得疼好幾天
那時,我們山裏的孩子都埋怨自己的命不好,生在這個窮地方,長大連媳婦也找不到,女孩子還好點,可以嫁出去
等到到縣城上了高中後,,這種抱怨之聲就強烈了,再等到到大城市上大學後,這抱怨又強烈了
不過,抱怨歸抱怨,每當節假日,還是急於想迴到家中,享受家的溫暖,品味家的味道
如今,再迴到故鄉,小時候的那種抱怨之情全然不存了
因為,現在我的故鄉很是美,山清水秀,富足美好
盤山的水泥路平坦光亮,車在路上行,如在畫中遊
春天來了,滿山的迎春花格外明麗,那一簇簇的黃花匯成一片,黃得耀眼路邊各種各樣的不知名的小花迎風招展,搖曳得行人也春心蕩漾
山林樹海鬱鬱蔥蔥,溫暖的陽光灑進萬木叢林中,斑駁的日影在綠葉上忽明忽暗,一片神秘而誘人的綠波便浸入內心深處,全身也蓬勃了起來
夏天來了,車行路上,樹陰也一路貼心陪伴打開車窗,風吹進車廂,那涼爽讓人通體舒暢,遠望莽莽蒼蒼的群山,身心為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撼,為祖國的大美河山所陶醉,這一憾一醉之間,徹底讓人整個都沉入了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去了
秋天來了,那滿坡的紅葉在秋光的掃射下越發紅暈上臉,那欲滴的紅和金亮的黃交融起來,就夠漂亮的了,可恰恰還有很多的綠葉甘願為她們陪襯,更有很多的果子情願給她們助陣,那美麗那漂亮,怎能用我這貧瘠的語言描繪出呢?
春夏秋走過,冬之老人出場了
他帶著一臉的滄桑,一身的堅勁,踏著強有力的步子來了
山變沉穩了,樹葉歸根了;河變沉靜了,水結冰了;道路變硬了,霜鋪了一層;雪來了,滿山滿溝成了銀色的世界
冬之老人諄諄誥誡: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是艾經過一冬的蓄積和儲備,明年的春天又將是生機盎然
風景秀麗的故鄉,不再是貧窮落後;四圍的山,猶如屏障,蔭庇著故鄉的一草一木老人小孩
家家戶戶都住上了樓房,公交車一輛接一輛,上學上班不用再因為等那早上7:00的唯一一趟客車而雞叫就去候車,不用怕坐不上,也不用在冬天裹個黃大衣由父母陪伴候車,幾雙眼睛眼巴巴地熱盼那輛客車的出現
家家有了摩托車三輪車,還有的有了小轎車,一加油門,車便由村村通公路上直接開到各自的二層小樓房前
昨天,我們姊們幾個,帶上因病倒下一年多的母親迴到了家鄉為的是怕母親想家,讓她看看一年來家鄉的變化;她不會說話,我們想,她心裏肯定會很想家
我們開著小轎車,載著母親的輪椅;到家門口,把母親抱到輪椅上,幾個人加上孩子前護後擁地推著她,把家看個遍,由院裏到正屋到廚房到廂房到半年前才鋪的水泥路
把家看個遍後,又把她推到村子裏,還把她推到村邊我家的拍柿樹下,讓她看個夠我們想,母親的心會舒服多了吧
特別是,全村的人都圍在母親身邊,和她說話,勸慰她,祝福她,有的還唱起了讚美詩,我們也被家鄉的味道感動了,淚水打濕了雙眼
這就是,生我養我的故鄉
這就是,我愛之深思之切的故鄉
我的故鄉並不美,四麵山圍,貧窮落後
我的故鄉很是美,山清水秀,富足美好
a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a
(
但,我的故鄉並不美,四麵山圍,貧窮落後
小時候,對故鄉的印象沒一點好的因為在山區,交通不便,上學走得遠hxm
小學三年級時,我就已經到離家6裏遠的大隊(那時村叫大隊)上學了
9歲的孩子得自己在家裏拿上柴禾,備上糧飯,然後幾十個人在三間草房裏各自燒飯
一放學,不管是料峭的春天也好,還是寒冬臘月也罷,我們一窩蜂地湧到大河邊,用鍋或罐盛上水,然後迴灶台燒火做飯
等到幾十個灶台都點上了火,屋子裏飄蕩的全是稚氣的咳嗽聲,用手撥開濃煙,擦著被濃煙熏得流淚的眼睛,就往外跑等到各自平靜下來後,個個都哈哈大笑起來,因為小臉上幾乎都是花花斑斑的鍋黑,像隻隻野貓端出的傑作,就是一些稀湯或稠得不得了的白飯,也沒有菜,但吃得精光
夏天隻是熱,還稍微好些冬天,我們這群孩子可就慘了,雙雙小手全都凍裂了,那時買不起凍傷膏,就隻好由凍瘡隨意發展那雙雙小手因為長期不能洗幹淨又髒又紅腫又裂口還留血,看著既惡心又可憐人
哎,如今提起,不堪迴首哇
我們得在學校睡覺,那時學校沒床,全部在土地上睡,夏天就鋪一張爛席,大部分人家連一張好席子也沒有冬天就鋪些麥草在下邊,一個挨一個,蓋的被子又沉又髒上麵的虱子咬得我們不能好好入睡
這樣的日子,竟然是我們9歲的孩子就開始過的,現在說給孩子們聽,那簡直是天方夜譚,說給條件好的地區的我的同齡人聽,他們也是半信半疑
那艱難的日子還很多,比如,下雨下雪時沒雨鞋,在土路的泥濘上走不動,鞋不停地掉也全濕了,那滋味誰能懂
一直到初中,才不用自己做飯,在夥上吃飯,雖然飯差,但好多了,睡的還是地上雖然有所改變,但得走20多裏去上學,學校還隔著條大河,一漲水,就過不去了爸爸在千裏之外的陝西省工作,所以,一到漲水,我和小我2歲的妹妹就上不成學了
有一次碰上漲水,剛好爸爸在家爸爸送我們上學,到河邊月兌掉鞋子,一手拉著我,一手拉著妹妹,肩上還背著我們的行李那刺骨的河水冰得我們咋樣就不值一提了,因為,我感覺我像是飄過去的,腳根本就沒探住水底後來,爸爸說起這事,還是心有餘悸,他說,當時有點支撐不賺駕馭不了,如果稍一打滑,我們父女三人就會被洪水卷走,葬身魚月複
每周周六中午四節課後星期,也舍不得買飯吃,雖然當時一碗飯才5毛錢走20多裏迴家,剛走還行,因為急於迴家的心情在激勵可走到一半,就想暈倒,又累又餓的等走到家門口,一坐在大門口再也不想動了,媽媽趕快拿來饅頭讓我和妹妹吃,狼吞虎咽一番後,才還過魂來
初中三年,步行了三年因為那時客車一天才在早上7:00往洛陽發一趟,根本坐不上車即便是能坐上,也沒太多的錢讓一周就得坐兩趟車現在,我和妹妹已經落下病根,不敢多走路,一走腿腳就得疼好幾天
那時,我們山裏的孩子都埋怨自己的命不好,生在這個窮地方,長大連媳婦也找不到,女孩子還好點,可以嫁出去
等到到縣城上了高中後,,這種抱怨之聲就強烈了,再等到到大城市上大學後,這抱怨又強烈了
不過,抱怨歸抱怨,每當節假日,還是急於想迴到家中,享受家的溫暖,品味家的味道
如今,再迴到故鄉,小時候的那種抱怨之情全然不存了
因為,現在我的故鄉很是美,山清水秀,富足美好
盤山的水泥路平坦光亮,車在路上行,如在畫中遊
春天來了,滿山的迎春花格外明麗,那一簇簇的黃花匯成一片,黃得耀眼路邊各種各樣的不知名的小花迎風招展,搖曳得行人也春心蕩漾
山林樹海鬱鬱蔥蔥,溫暖的陽光灑進萬木叢林中,斑駁的日影在綠葉上忽明忽暗,一片神秘而誘人的綠波便浸入內心深處,全身也蓬勃了起來
夏天來了,車行路上,樹陰也一路貼心陪伴打開車窗,風吹進車廂,那涼爽讓人通體舒暢,遠望莽莽蒼蒼的群山,身心為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撼,為祖國的大美河山所陶醉,這一憾一醉之間,徹底讓人整個都沉入了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去了
秋天來了,那滿坡的紅葉在秋光的掃射下越發紅暈上臉,那欲滴的紅和金亮的黃交融起來,就夠漂亮的了,可恰恰還有很多的綠葉甘願為她們陪襯,更有很多的果子情願給她們助陣,那美麗那漂亮,怎能用我這貧瘠的語言描繪出呢?
春夏秋走過,冬之老人出場了
他帶著一臉的滄桑,一身的堅勁,踏著強有力的步子來了
山變沉穩了,樹葉歸根了;河變沉靜了,水結冰了;道路變硬了,霜鋪了一層;雪來了,滿山滿溝成了銀色的世界
冬之老人諄諄誥誡: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是艾經過一冬的蓄積和儲備,明年的春天又將是生機盎然
風景秀麗的故鄉,不再是貧窮落後;四圍的山,猶如屏障,蔭庇著故鄉的一草一木老人小孩
家家戶戶都住上了樓房,公交車一輛接一輛,上學上班不用再因為等那早上7:00的唯一一趟客車而雞叫就去候車,不用怕坐不上,也不用在冬天裹個黃大衣由父母陪伴候車,幾雙眼睛眼巴巴地熱盼那輛客車的出現
家家有了摩托車三輪車,還有的有了小轎車,一加油門,車便由村村通公路上直接開到各自的二層小樓房前
昨天,我們姊們幾個,帶上因病倒下一年多的母親迴到了家鄉為的是怕母親想家,讓她看看一年來家鄉的變化;她不會說話,我們想,她心裏肯定會很想家
我們開著小轎車,載著母親的輪椅;到家門口,把母親抱到輪椅上,幾個人加上孩子前護後擁地推著她,把家看個遍,由院裏到正屋到廚房到廂房到半年前才鋪的水泥路
把家看個遍後,又把她推到村子裏,還把她推到村邊我家的拍柿樹下,讓她看個夠我們想,母親的心會舒服多了吧
特別是,全村的人都圍在母親身邊,和她說話,勸慰她,祝福她,有的還唱起了讚美詩,我們也被家鄉的味道感動了,淚水打濕了雙眼
這就是,生我養我的故鄉
這就是,我愛之深思之切的故鄉
我的故鄉並不美,四麵山圍,貧窮落後
我的故鄉很是美,山清水秀,富足美好
a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