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昏庸無能,毫無主見,如何威懾群臣?沉迷女色,不理朝政,焉能君臨天下?癡迷奇技淫巧,不念家國天下,無堯舜之德,而有桀紂之風,實乃千古昏君。[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孤自受先帝恩德,至今二十年矣。不忍先帝基業毀滅殆盡,先帝心血付之東流。故以昏君罪,廢除帝位,判其絞刑。”穀欣鎮定地念完最後一個字,仿佛沒有絲毫多餘的情感。
玉佩坐在龍椅上,麵無表情地聽穀欣宣讀詔書。她下詔書向來簡單明了,這一次卻說了不少廢話。
“忠義王英明。”群臣鞠躬。
身著龍袍的溫青此時已經被侍衛控製住了,他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一切。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從心底散發,彌漫全身。他的手和腿開始不受控製地顫抖,大腦一片空白,整個人天旋地轉,三魂仿佛沒了七魄。
“大將軍,”玉佩紅唇微啟,“先前,孤讓你忍。現在,你可以隨心所欲。”
“謝忠義王。”穀欣深吸了一口氣,從懷中掏出老早就準備好的弓弦,一步一步走向溫青。
此時溫青終於迴了魂,強烈的求生欲望使得他瘋狂地掙紮了起來:“不要,不要,不要!”然而,侍衛的雙手如鐵鉗一般死死地箍住了他,他又是個長期沉迷酒色的廢物點心,一切都是徒勞。
眼看著穀欣麵無表情,一步一步走向他,周身卻充滿了殺伐之氣。
其實嚴格說來,溫青其實不能算個大奸大惡之徒,遇上太平盛世若有良臣輔佐未必不能成為仁君。可這偏偏是亂世。
就個人私心而言,她盼著溫青死已經盼了十幾年了。當然了,如果溫青是個英明的君主,她自認為她是可以放下私人的小恩怨瀟灑離去的,但他是嗎?
玉佩本來也認為現在這個局麵挺好的,反正自己和皇帝差的隻是一稱號罷了,溫朝的百姓也幾乎快忘了有溫青的存在了。橫豎他還是溫虎的父親,把他當個傀儡皇帝供到死也沒什麽不好。(.$>>>棉、花‘糖’小‘說’)
可偏偏半路殺出個南貴妃,野心有餘頭腦不足,把這麽個傀儡皇帝迷得頭昏腦漲的就開始做白日夢了。想當皇後也就罷了,居然還想讓自己兒子當皇太子。更好笑的是,溫青居然也沒搞清楚狀況,就那麽“答應”了。雖然他的“答應”等於放屁,但玉佩再也不想繼續留著他了。
眼看著弓弦已經靠近了脖子,溫青也放棄了掙紮,眼中流露出無比的絕望。
“手下留人!”一陣略顯蒼老的女聲從金鑾殿外傳來。
“惠太妃?”玉佩聽出了這個聲音,微微皺了眉。惠太妃自先帝去世後便自請為先帝、先皇後守陵,玉佩對她還是十分敬重的。
隻見她舉著一道聖旨,挺直後背,表情凝重地走進了金鑾殿,步行至玉佩跟前:“先帝遺詔在此。”
“先帝有遺詔?”玉佩眉頭皺得更深了。無論如何,今天她都不會交出已經到手的一切。
“如果忠義王心中還記得先帝知遇之恩的話,就請跪接先帝遺詔。”惠太妃直視玉佩的雙眼。這句話是先帝臨終教給她的,先帝在賭,賭玉佩的惻隱之心。
先帝贏了,惠太妃也贏了。玉佩恭敬地站起了身,又緩緩跪下。群臣包括被製住的溫青也一同跪下了。
“朕駕崩後,嗣子若無能,忠義王可取而代之。但需嚴守兩條,一,不得殺害溫氏後人;二,繼承人必為溫虎。”宣讀完畢後,惠太妃合上了詔書。
玉佩沒有接旨,也沒有抗旨,她沉默了。老實講,現在大局已定,這麽一張遺詔有沒有都一樣。但她心中對先帝依舊有著三分感恩,三分崇拜,四分怨恨,十分複雜的情緒。
“先帝駕崩後,哀家之所有沒有去九泉下服侍先皇後,為的就是這份遺詔。先帝還讓哀家替他問忠義王一句,你還記得先帝與你的那一場對弈嗎?”
玉佩的一側眉毛瞬間挑了起來,她當然記得。
那一日,先帝派人令她進宮下棋。當時,她剛剛攻下了北華國,還沒有得到封賞。那一場棋局,二人和棋。對弈結束後,先帝突然讓她立誓永遠忠於溫氏,她照辦了。之後,先帝將棋盤帶棋子都賜給了她。
迴將軍府,她仔細觀察棋局,這才發現先帝所執黑子竟然排列成了一個“信”字。那時,她深深為先帝精湛的棋藝所折服。第二日,讓她承襲父親爵位的詔書便到了府上……
“微臣,接旨。”
忠義王在眾望所歸中登上了九五之尊,定國號為“玉”,並改“皇帝”稱號為“尊”,稱“玉尊”。之後,她下詔追封先帝及先皇後還有大義殉葬的惠太妃,流放了廢帝溫青,立大將軍穀欣為後。
“廢帝的妃子和皇子公主們,陛下打算如何處置?”穀欣一麵為她揉太陽穴,一麵詢問。
“南貴妃,遣送迴南熙國。”其實玉佩是很欣賞有野心的女人的。對男人她毫不手軟,但對女人,無論是敵是友,她總是多了幾分憐憫。這世道女子本就艱難,既都身為女子那就應當同病相憐,何苦相鬥?隻可惜這位南貴妃沒有與野心相稱的眼光和手段,隻能徒增笑話了。她本是南熙國送來溫朝的,玉佩將她遣送迴去已經仁至義盡,剩下的就和玉佩無關了。
“上官惠妃,封為聖安郡主,放其還家。”玉佩知道,這個女子才是真正的超然,真正的“不想爭”。她的心,從來就不在皇宮。
“其她的,願意出宮的就出宮,想留下來的就按規矩辦。皇子公主待遇、禮數不變,該擇婿的就擇婿,該封爵就封爵。”玉佩一點兒也不但心他們造反,因為廢帝的庶出子女隻要一出生,她立刻就會讓自己的心腹喂其吃下“神仙散”。這是她獨家研製的藥,本身對身體無害,但卻會上癮,一旦斷了藥,則會痛不欲生。與此同時,它本身還有著消磨意誌、使人性格軟弱的作用。加上這藥普天之下隻有她拿得出,這些孩子等於就是她忠心的仆人了。“宮裏的主子少了,宮人也就放一批吧。”
辦完這一切後,玉佩將穀欣摟入了懷中:“抱歉,穀欣。那麽多年了,我終於可以讓你和孩子光明正大的了。”
穀欣靠在玉佩懷中,心裏滿是幸福。玉子麟和玉桃,她們的兩個女兒,現在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公主了。
“隻一件事,穀欣。溫虎……我希望你能理解。”在這個問題上,玉佩很矛盾。她保留了溫虎的太女之位,固然是因為先帝遺詔,可她自己又何嚐沒有偏心呢?玉子麟和玉桃都是她的女兒,而且還是她心愛的人為她生下的,她豈有不愛之理?而溫虎,雖然她的心中沒有太多慈母之心,可麵對一個從自己肚裏出來的孩子誰又能無情?況且玉子麟和玉桃從小不在身邊,自己更多時候隻能通過書信和傳話知道她們的情況。溫虎,卻是自己親手教養的。
“我不在乎,子麟和桃兒也不會在乎的。而且我知道,她們也根本做不了。”穀欣溫柔地說道。玉佩的艱辛她看在了眼裏,她一點兒也不想讓自己親生的孩子活得那麽累,寧願她們“沒出息”。倘若讓兩個從小在山間野跑、瘋玩的女孩兒去當太女,那無異於趕鴨子上架。相較之下,溫虎從小就在玉佩身邊耳濡目染,加上玉佩和太師的教導,自然更合適做太女。
月光下,玉佩將一杯酒倒在了地上。
“陛下,這杯酒微臣敬你了。”此時玉佩已經隱約有了醉意,眼角也有了淚珠,“說到底,您才是最聰明的那個人啊。什麽都被您算計到了。”現在迴想起來,從自己襲爵那一刻開始,一切似乎都在先帝掌握之中。
不過先帝要不是有了個廢物獨生子,又何嚐需要這等算計?也得虧溫青這麽個廢物,自己才能有今天的地位。玉佩自認為是被先帝算計了,其實先帝又何嚐不把她當救命稻草?憑溫青這麽個既沒才幹又心慈手軟的人,能在亂世守住基業嗎?就算基業守住了,隻怕也要改姓了。
現在好了,等自己去世後,江山又姓溫了。
“不過陛下您也別高興太早了,事情還沒有結束呢。”別的且先不提,北方的皇甫氏和西方的劉氏正虎視眈眈。從現在看來,三國之間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短時期內應該不會有大衝突,最多也就是吞並一下周邊的大小國家,充實自己的實力。但這平衡能維持多久呢?誰都沒數。
穀欣從身後走來,將一件外套披在了玉佩身上。
看看空中那一輪明月,三十年了,她記得三十年前的夜空也是那麽美。低頭看了看玉佩那依舊美麗的睡顏,忍不住想到,如果當初二人沒有在戰火中失散的話,又會是怎麽一副光景呢?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這個問題終究不會有人為她解答了。
邊陽山位於溫朝北方邊境,山上草木茂盛、環境清幽。
每當逢年過節,附近的百姓總會抓上兩隻雞、背上幾斤糧食,有些家境好的還會趕上一頭小豬甚至帶上些銀錢,一起上山拜見“小仙童”。
“小仙童”其實就是隨父親隱居在山林中的一個小女孩兒。約莫四年前,一個精通醫術的玉姓男子帶著六歲的女兒和十歲的養女來到了山裏隱居。當時正逢瘟疫,村莊裏人畜都死了不少。男子不顧自身安危,為村子裏的人行醫問診。然而,他絞盡腦汁,終是拿
玉佩坐在龍椅上,麵無表情地聽穀欣宣讀詔書。她下詔書向來簡單明了,這一次卻說了不少廢話。
“忠義王英明。”群臣鞠躬。
身著龍袍的溫青此時已經被侍衛控製住了,他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一切。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從心底散發,彌漫全身。他的手和腿開始不受控製地顫抖,大腦一片空白,整個人天旋地轉,三魂仿佛沒了七魄。
“大將軍,”玉佩紅唇微啟,“先前,孤讓你忍。現在,你可以隨心所欲。”
“謝忠義王。”穀欣深吸了一口氣,從懷中掏出老早就準備好的弓弦,一步一步走向溫青。
此時溫青終於迴了魂,強烈的求生欲望使得他瘋狂地掙紮了起來:“不要,不要,不要!”然而,侍衛的雙手如鐵鉗一般死死地箍住了他,他又是個長期沉迷酒色的廢物點心,一切都是徒勞。
眼看著穀欣麵無表情,一步一步走向他,周身卻充滿了殺伐之氣。
其實嚴格說來,溫青其實不能算個大奸大惡之徒,遇上太平盛世若有良臣輔佐未必不能成為仁君。可這偏偏是亂世。
就個人私心而言,她盼著溫青死已經盼了十幾年了。當然了,如果溫青是個英明的君主,她自認為她是可以放下私人的小恩怨瀟灑離去的,但他是嗎?
玉佩本來也認為現在這個局麵挺好的,反正自己和皇帝差的隻是一稱號罷了,溫朝的百姓也幾乎快忘了有溫青的存在了。橫豎他還是溫虎的父親,把他當個傀儡皇帝供到死也沒什麽不好。(.$>>>棉、花‘糖’小‘說’)
可偏偏半路殺出個南貴妃,野心有餘頭腦不足,把這麽個傀儡皇帝迷得頭昏腦漲的就開始做白日夢了。想當皇後也就罷了,居然還想讓自己兒子當皇太子。更好笑的是,溫青居然也沒搞清楚狀況,就那麽“答應”了。雖然他的“答應”等於放屁,但玉佩再也不想繼續留著他了。
眼看著弓弦已經靠近了脖子,溫青也放棄了掙紮,眼中流露出無比的絕望。
“手下留人!”一陣略顯蒼老的女聲從金鑾殿外傳來。
“惠太妃?”玉佩聽出了這個聲音,微微皺了眉。惠太妃自先帝去世後便自請為先帝、先皇後守陵,玉佩對她還是十分敬重的。
隻見她舉著一道聖旨,挺直後背,表情凝重地走進了金鑾殿,步行至玉佩跟前:“先帝遺詔在此。”
“先帝有遺詔?”玉佩眉頭皺得更深了。無論如何,今天她都不會交出已經到手的一切。
“如果忠義王心中還記得先帝知遇之恩的話,就請跪接先帝遺詔。”惠太妃直視玉佩的雙眼。這句話是先帝臨終教給她的,先帝在賭,賭玉佩的惻隱之心。
先帝贏了,惠太妃也贏了。玉佩恭敬地站起了身,又緩緩跪下。群臣包括被製住的溫青也一同跪下了。
“朕駕崩後,嗣子若無能,忠義王可取而代之。但需嚴守兩條,一,不得殺害溫氏後人;二,繼承人必為溫虎。”宣讀完畢後,惠太妃合上了詔書。
玉佩沒有接旨,也沒有抗旨,她沉默了。老實講,現在大局已定,這麽一張遺詔有沒有都一樣。但她心中對先帝依舊有著三分感恩,三分崇拜,四分怨恨,十分複雜的情緒。
“先帝駕崩後,哀家之所有沒有去九泉下服侍先皇後,為的就是這份遺詔。先帝還讓哀家替他問忠義王一句,你還記得先帝與你的那一場對弈嗎?”
玉佩的一側眉毛瞬間挑了起來,她當然記得。
那一日,先帝派人令她進宮下棋。當時,她剛剛攻下了北華國,還沒有得到封賞。那一場棋局,二人和棋。對弈結束後,先帝突然讓她立誓永遠忠於溫氏,她照辦了。之後,先帝將棋盤帶棋子都賜給了她。
迴將軍府,她仔細觀察棋局,這才發現先帝所執黑子竟然排列成了一個“信”字。那時,她深深為先帝精湛的棋藝所折服。第二日,讓她承襲父親爵位的詔書便到了府上……
“微臣,接旨。”
忠義王在眾望所歸中登上了九五之尊,定國號為“玉”,並改“皇帝”稱號為“尊”,稱“玉尊”。之後,她下詔追封先帝及先皇後還有大義殉葬的惠太妃,流放了廢帝溫青,立大將軍穀欣為後。
“廢帝的妃子和皇子公主們,陛下打算如何處置?”穀欣一麵為她揉太陽穴,一麵詢問。
“南貴妃,遣送迴南熙國。”其實玉佩是很欣賞有野心的女人的。對男人她毫不手軟,但對女人,無論是敵是友,她總是多了幾分憐憫。這世道女子本就艱難,既都身為女子那就應當同病相憐,何苦相鬥?隻可惜這位南貴妃沒有與野心相稱的眼光和手段,隻能徒增笑話了。她本是南熙國送來溫朝的,玉佩將她遣送迴去已經仁至義盡,剩下的就和玉佩無關了。
“上官惠妃,封為聖安郡主,放其還家。”玉佩知道,這個女子才是真正的超然,真正的“不想爭”。她的心,從來就不在皇宮。
“其她的,願意出宮的就出宮,想留下來的就按規矩辦。皇子公主待遇、禮數不變,該擇婿的就擇婿,該封爵就封爵。”玉佩一點兒也不但心他們造反,因為廢帝的庶出子女隻要一出生,她立刻就會讓自己的心腹喂其吃下“神仙散”。這是她獨家研製的藥,本身對身體無害,但卻會上癮,一旦斷了藥,則會痛不欲生。與此同時,它本身還有著消磨意誌、使人性格軟弱的作用。加上這藥普天之下隻有她拿得出,這些孩子等於就是她忠心的仆人了。“宮裏的主子少了,宮人也就放一批吧。”
辦完這一切後,玉佩將穀欣摟入了懷中:“抱歉,穀欣。那麽多年了,我終於可以讓你和孩子光明正大的了。”
穀欣靠在玉佩懷中,心裏滿是幸福。玉子麟和玉桃,她們的兩個女兒,現在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公主了。
“隻一件事,穀欣。溫虎……我希望你能理解。”在這個問題上,玉佩很矛盾。她保留了溫虎的太女之位,固然是因為先帝遺詔,可她自己又何嚐沒有偏心呢?玉子麟和玉桃都是她的女兒,而且還是她心愛的人為她生下的,她豈有不愛之理?而溫虎,雖然她的心中沒有太多慈母之心,可麵對一個從自己肚裏出來的孩子誰又能無情?況且玉子麟和玉桃從小不在身邊,自己更多時候隻能通過書信和傳話知道她們的情況。溫虎,卻是自己親手教養的。
“我不在乎,子麟和桃兒也不會在乎的。而且我知道,她們也根本做不了。”穀欣溫柔地說道。玉佩的艱辛她看在了眼裏,她一點兒也不想讓自己親生的孩子活得那麽累,寧願她們“沒出息”。倘若讓兩個從小在山間野跑、瘋玩的女孩兒去當太女,那無異於趕鴨子上架。相較之下,溫虎從小就在玉佩身邊耳濡目染,加上玉佩和太師的教導,自然更合適做太女。
月光下,玉佩將一杯酒倒在了地上。
“陛下,這杯酒微臣敬你了。”此時玉佩已經隱約有了醉意,眼角也有了淚珠,“說到底,您才是最聰明的那個人啊。什麽都被您算計到了。”現在迴想起來,從自己襲爵那一刻開始,一切似乎都在先帝掌握之中。
不過先帝要不是有了個廢物獨生子,又何嚐需要這等算計?也得虧溫青這麽個廢物,自己才能有今天的地位。玉佩自認為是被先帝算計了,其實先帝又何嚐不把她當救命稻草?憑溫青這麽個既沒才幹又心慈手軟的人,能在亂世守住基業嗎?就算基業守住了,隻怕也要改姓了。
現在好了,等自己去世後,江山又姓溫了。
“不過陛下您也別高興太早了,事情還沒有結束呢。”別的且先不提,北方的皇甫氏和西方的劉氏正虎視眈眈。從現在看來,三國之間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短時期內應該不會有大衝突,最多也就是吞並一下周邊的大小國家,充實自己的實力。但這平衡能維持多久呢?誰都沒數。
穀欣從身後走來,將一件外套披在了玉佩身上。
看看空中那一輪明月,三十年了,她記得三十年前的夜空也是那麽美。低頭看了看玉佩那依舊美麗的睡顏,忍不住想到,如果當初二人沒有在戰火中失散的話,又會是怎麽一副光景呢?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這個問題終究不會有人為她解答了。
邊陽山位於溫朝北方邊境,山上草木茂盛、環境清幽。
每當逢年過節,附近的百姓總會抓上兩隻雞、背上幾斤糧食,有些家境好的還會趕上一頭小豬甚至帶上些銀錢,一起上山拜見“小仙童”。
“小仙童”其實就是隨父親隱居在山林中的一個小女孩兒。約莫四年前,一個精通醫術的玉姓男子帶著六歲的女兒和十歲的養女來到了山裏隱居。當時正逢瘟疫,村莊裏人畜都死了不少。男子不顧自身安危,為村子裏的人行醫問診。然而,他絞盡腦汁,終是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