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華國全境遭受瘟疫襲擾,作戰能力銳減。[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加上玉家軍強悍的戰鬥力以及先進的武器,再者有溫朝充裕的物資作為後備和皇甫王朝鼎力支持,即便北華國地勢險峻、易守難攻,終究沒能挽迴半點兒頹勢。僅用了一年時間,玉家軍便攻入了北華都城。
“大姐,您看這……”三妹鄭佳嚐試著詢問道。北華國國君已經令使者送來了降書,表示願意交出玉璽,出城投降。現在,就看玉佩的意思了。其實依她看,接受這份降書未嚐不可。這樣她們可以少用多少彈藥、少死多少人啊?
但這樣一來,北華國國君就不能殺了。慈和公主的仇……
“要報仇,以後機會有得是。”玉佩不知道自己是用怎樣的心情說出這句話的,“還是快點兒班師還朝吧。”
有道是慈不養兵義不養財,玉佩絕對不是心慈手軟的人。此時她做出這個決定,一方麵的確是因為見了太多受盡折磨的北華國百姓。是,他們的士兵作惡多端,屢次進犯邊疆,不知害了多少人,連她父親的墳都被掘了,穀欣也是死於他們之手。可這關北華國百姓什麽事?北華國百姓中,同樣有無辜婦孺啊。
而另一方麵,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不接受這份降書,搞不好就是埋了一顆雷,他日就成了別人手中的把柄。
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她會放棄給穀欣報仇。
玉家軍押送著北華國王室千餘人,浩浩蕩蕩地迴了溫朝。
在他們踏入溫朝邊境後,受到了邊境百姓的熱情迎接和款待。玉佩特地選擇從邊陽山附近入邊境,她想要再看一眼小時生活的地方。再迴來,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村民們明顯還記得這位“小仙童”,尤其是那些被她們姐妹倆從胡匪手中救下的。現在,她都已經是威風凜凜的將軍了
“孩子們,快,給恩人磕個頭。<strong>.</strong>”說話的是當年被救的李嬸的女兒,現在已經為人母了,正命令自己兩個孩子跪下磕頭。她簡直不敢想象,要是當初沒有被玉佩救下,自己會變成什麽樣子。
還有一些瘟疫幸存者,也紛紛給玉佩磕頭。說起來,這已經是玉佩第二次救下他們了。
村民們紛紛簞食壺漿,犒勞玉家軍。玉佩見著這幅場景,心中無限感慨。自己的確是救了他們的命,但他們又何嚐不是自己堅實的後盾呢?
很想上邊陽山,看看當年他們一家人居住過的茅草屋,還有自己和穀欣一起喝過的那眼山泉、采摘過水果的那片山林,還有父親那座重新修好的墳墓。
但她不敢。一旦踏上那座山,她心裏至今沒有傷愈的地方就會再次被狠狠撕開。這些年,即便是給父親掃墓,她也是讓弟妹們替她去。原本想著等攻下了北華國,一定要在那懸崖邊上用國王的血來祭祀穀欣,現在卻不得不讓他多活兩年。
不過沒關係,他現在已經落到自己手中了,還怕將來沒機會嗎?
“允忠義侯之女玉佩繼其父忠義侯之爵,原北華全境授其為封地,同時進其為建威將軍,欽此。”太監宣讀道。
這真的是一封簡潔到不能再簡潔的聖旨,但玉佩和皇帝之間的交流向來是如此,連詔書都是那麽簡單明了。
“微臣接旨。”玉佩隻感覺這小小聖旨幾乎有千斤重。十年了,她奔波勞碌幾乎快十年了,年底她就滿二十歲了。她終於等來了這一天。
父親,你看見了嗎?女兒守住了你的爵位。你的遺憾,你的不甘,女兒都會替你一一掙迴來的。
“太好了,大姐。”鄭佳深感與有榮焉,眼淚都流了出來,“你是女侯爺了,你這麽多年的奔波終於有迴報了。”
“可陛下昨日授我那棋盤,是對我有所擔心嗎?”高興過後,玉佩也皺了眉。當年她父親就是因為皇帝的疑心病才最終心灰意冷辭官歸隱的,徒留滿心的遺憾。如今,又是輪到她了嗎?
不過這也無妨,依她看來,皇帝是有胸襟、有謀略的,心中也是有人情的。他的多疑作為一個帝王來講也是正常的,隻是玉卿塵作為一個結義兄弟覺得情何以堪罷了。
而玉佩敢保證,她對溫朝絕對是忠心耿耿。這一點,就讓皇帝好好看看吧。
不過眼下還是北華的瘟疫比較重要,畢竟那裏以後就是她的封地了。玉佩當即決定讓二弟、五弟率人帶著治療瘟疫的藥方和一些糧食前往北華,先讓那裏的百姓渡過難關再說。
東宮
“玉家軍用的火藥武器真的那麽厲害?”太子一聽見這個,就把其他的內容全部屏蔽了。雙眼亮閃閃的,仿佛發現了什麽摯寶。
“奴才也隻是聽說,不過應該不假。”太監道。
“這位忠義侯真的好厲害,我一定要見到她。”然而,皇帝從來就不準太子出宮的。想到這裏,太子皺了眉。不出宮,他怎麽能去得了玉府啊?
“忠義侯也是要進宮上朝的,太子您隻要有心,自然見得到。”太監猜出了太子心事,獻策道。
“好主意!”太子一聽,眼神一亮,果然歡喜了。
其實按理說,以他現在的年齡,早就應該接觸朝政了。可偏偏他自己一點兒不上心,皇帝也瞧不上他不願意讓他胡來,搞得他現在每天就在東宮裏倒騰他的那些東西,還有就是和東宮裏的美人嬉戲玩鬧。
東宮至今沒有一個正式冊封的嬪妃,但隻要稍微有點兒姿色的都和太子有瓜葛,其中隻有兩個是正式收了房的,也就是通房丫頭。也得虧了太子害怕皇帝,不敢太過分,不然現在私生子說不定都有好幾個了。
應該說,太子本性還是不壞的。被這樣嬌慣,都沒有變得驕奢淫逸、為非作歹。可他偏偏就是不務正業,而且性格還軟弱得令人發指。
惠妃都沒敢告訴皇帝太子被宮女們拿捏得團團轉的事情,不然她不知道皇帝會不會當場氣死。隻是太子現在這個樣子也就罷了,將來娶了太子妃會不會受委屈啊?這一點才是她最擔心的。
皇帝現在也不管太子了,隻要他不惹禍就謝天謝地了。
太子是先皇後唯一的兒子,皇帝曾經向先皇後許諾過一定會讓他繼位的。皇帝也曾想過扶持能臣這一法子,可這樣一來江山必定易姓,這是他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如今見了玉佩,他心中倒是有了個想法。但此法究竟是可行還是不可行,得讓他再看一看玉佩的手段、能力和眼光,才能決定。當然了,必要時他肯定也要支持、提拔、指點她一下。
玉佩啊玉佩,你可千萬別讓朕失望啊。
夜晚
穀欣望著天空,沉默無言。
奶奶說,要再過三年才能放她走。三年,一千零九十五天,遇上閏年還要加一天。算一算,自己都二十四歲了,玉佩也快要二十歲了。再等三年,自己都二十七歲了。
玉佩,你過得好嗎?奶奶說什麽都不肯告訴我你在哪裏,也不肯告訴我關於你的任何事情。總是對我說“到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我幾乎想要和她拚了。
我知道,是奶奶救了我的性命,我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的。可我隻要想到我和你分開那麽久都是因為她,我就恨不得一掌打死她。當然了,也隻是想想罷了,我要是能打得過她的話早就來找你了。
玉佩……
太子並沒能見到玉佩。
皇帝又調了十萬兵馬給她,令其平定南蠻。玉佩接下聖旨後,當即修書一封,交予鄭佳,同時將自己的私人印鑒也給了她,令她送往北華。
此時北華的疫情已經消退了,百姓也漸漸恢複生產。玉佩的書信裏詳細描述了當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方麵的特點,並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管理方法。幾個弟妹中隻有二弟李榮是最通文采的,同時跟她的時間也最長,讓他暫時治理封地是最合適的。
同時她也飛鴿傳書給了在南方的四妹念欣,讓她做好相應準備。
然後,她就要準備離京了。
“你是說,要朕早日給太子娶親。”皇帝道。
“是的,陛下。太子年齡也不小了,該有後裔了。”惠妃想著,等太子有了妻兒,應該就會長大一些了吧。當然了,太子妃一定要娶武將家的女兒,最好是像小姐那樣,那才有可能管得住太子。絕對不能是溫婉賢淑、三從四德的閨閣千金。
之前皇帝說的要給太子找個關得住他的籠子,這一點,惠妃十分讚同。
“帝裔自然是要緊的,但這個事朕心中已有成算。惠妃你就不用操心了。”皇帝道。太子當然是要娶親的,但這可不僅僅是誕下帝裔、相夫教子那麽簡單的事情。
接下來,就看玉佩能不能通過這第二道考驗了。可不僅僅是平定南蠻這麽一件事。
此時,玉佩已經率領玉家軍浩浩蕩蕩地離京南下了。
另一頭,接到玉佩書信和私人印鑒的李榮也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大姐,您看這……”三妹鄭佳嚐試著詢問道。北華國國君已經令使者送來了降書,表示願意交出玉璽,出城投降。現在,就看玉佩的意思了。其實依她看,接受這份降書未嚐不可。這樣她們可以少用多少彈藥、少死多少人啊?
但這樣一來,北華國國君就不能殺了。慈和公主的仇……
“要報仇,以後機會有得是。”玉佩不知道自己是用怎樣的心情說出這句話的,“還是快點兒班師還朝吧。”
有道是慈不養兵義不養財,玉佩絕對不是心慈手軟的人。此時她做出這個決定,一方麵的確是因為見了太多受盡折磨的北華國百姓。是,他們的士兵作惡多端,屢次進犯邊疆,不知害了多少人,連她父親的墳都被掘了,穀欣也是死於他們之手。可這關北華國百姓什麽事?北華國百姓中,同樣有無辜婦孺啊。
而另一方麵,更重要的是,如果自己不接受這份降書,搞不好就是埋了一顆雷,他日就成了別人手中的把柄。
當然了,這並不意味著她會放棄給穀欣報仇。
玉家軍押送著北華國王室千餘人,浩浩蕩蕩地迴了溫朝。
在他們踏入溫朝邊境後,受到了邊境百姓的熱情迎接和款待。玉佩特地選擇從邊陽山附近入邊境,她想要再看一眼小時生活的地方。再迴來,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村民們明顯還記得這位“小仙童”,尤其是那些被她們姐妹倆從胡匪手中救下的。現在,她都已經是威風凜凜的將軍了
“孩子們,快,給恩人磕個頭。<strong>.</strong>”說話的是當年被救的李嬸的女兒,現在已經為人母了,正命令自己兩個孩子跪下磕頭。她簡直不敢想象,要是當初沒有被玉佩救下,自己會變成什麽樣子。
還有一些瘟疫幸存者,也紛紛給玉佩磕頭。說起來,這已經是玉佩第二次救下他們了。
村民們紛紛簞食壺漿,犒勞玉家軍。玉佩見著這幅場景,心中無限感慨。自己的確是救了他們的命,但他們又何嚐不是自己堅實的後盾呢?
很想上邊陽山,看看當年他們一家人居住過的茅草屋,還有自己和穀欣一起喝過的那眼山泉、采摘過水果的那片山林,還有父親那座重新修好的墳墓。
但她不敢。一旦踏上那座山,她心裏至今沒有傷愈的地方就會再次被狠狠撕開。這些年,即便是給父親掃墓,她也是讓弟妹們替她去。原本想著等攻下了北華國,一定要在那懸崖邊上用國王的血來祭祀穀欣,現在卻不得不讓他多活兩年。
不過沒關係,他現在已經落到自己手中了,還怕將來沒機會嗎?
“允忠義侯之女玉佩繼其父忠義侯之爵,原北華全境授其為封地,同時進其為建威將軍,欽此。”太監宣讀道。
這真的是一封簡潔到不能再簡潔的聖旨,但玉佩和皇帝之間的交流向來是如此,連詔書都是那麽簡單明了。
“微臣接旨。”玉佩隻感覺這小小聖旨幾乎有千斤重。十年了,她奔波勞碌幾乎快十年了,年底她就滿二十歲了。她終於等來了這一天。
父親,你看見了嗎?女兒守住了你的爵位。你的遺憾,你的不甘,女兒都會替你一一掙迴來的。
“太好了,大姐。”鄭佳深感與有榮焉,眼淚都流了出來,“你是女侯爺了,你這麽多年的奔波終於有迴報了。”
“可陛下昨日授我那棋盤,是對我有所擔心嗎?”高興過後,玉佩也皺了眉。當年她父親就是因為皇帝的疑心病才最終心灰意冷辭官歸隱的,徒留滿心的遺憾。如今,又是輪到她了嗎?
不過這也無妨,依她看來,皇帝是有胸襟、有謀略的,心中也是有人情的。他的多疑作為一個帝王來講也是正常的,隻是玉卿塵作為一個結義兄弟覺得情何以堪罷了。
而玉佩敢保證,她對溫朝絕對是忠心耿耿。這一點,就讓皇帝好好看看吧。
不過眼下還是北華的瘟疫比較重要,畢竟那裏以後就是她的封地了。玉佩當即決定讓二弟、五弟率人帶著治療瘟疫的藥方和一些糧食前往北華,先讓那裏的百姓渡過難關再說。
東宮
“玉家軍用的火藥武器真的那麽厲害?”太子一聽見這個,就把其他的內容全部屏蔽了。雙眼亮閃閃的,仿佛發現了什麽摯寶。
“奴才也隻是聽說,不過應該不假。”太監道。
“這位忠義侯真的好厲害,我一定要見到她。”然而,皇帝從來就不準太子出宮的。想到這裏,太子皺了眉。不出宮,他怎麽能去得了玉府啊?
“忠義侯也是要進宮上朝的,太子您隻要有心,自然見得到。”太監猜出了太子心事,獻策道。
“好主意!”太子一聽,眼神一亮,果然歡喜了。
其實按理說,以他現在的年齡,早就應該接觸朝政了。可偏偏他自己一點兒不上心,皇帝也瞧不上他不願意讓他胡來,搞得他現在每天就在東宮裏倒騰他的那些東西,還有就是和東宮裏的美人嬉戲玩鬧。
東宮至今沒有一個正式冊封的嬪妃,但隻要稍微有點兒姿色的都和太子有瓜葛,其中隻有兩個是正式收了房的,也就是通房丫頭。也得虧了太子害怕皇帝,不敢太過分,不然現在私生子說不定都有好幾個了。
應該說,太子本性還是不壞的。被這樣嬌慣,都沒有變得驕奢淫逸、為非作歹。可他偏偏就是不務正業,而且性格還軟弱得令人發指。
惠妃都沒敢告訴皇帝太子被宮女們拿捏得團團轉的事情,不然她不知道皇帝會不會當場氣死。隻是太子現在這個樣子也就罷了,將來娶了太子妃會不會受委屈啊?這一點才是她最擔心的。
皇帝現在也不管太子了,隻要他不惹禍就謝天謝地了。
太子是先皇後唯一的兒子,皇帝曾經向先皇後許諾過一定會讓他繼位的。皇帝也曾想過扶持能臣這一法子,可這樣一來江山必定易姓,這是他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如今見了玉佩,他心中倒是有了個想法。但此法究竟是可行還是不可行,得讓他再看一看玉佩的手段、能力和眼光,才能決定。當然了,必要時他肯定也要支持、提拔、指點她一下。
玉佩啊玉佩,你可千萬別讓朕失望啊。
夜晚
穀欣望著天空,沉默無言。
奶奶說,要再過三年才能放她走。三年,一千零九十五天,遇上閏年還要加一天。算一算,自己都二十四歲了,玉佩也快要二十歲了。再等三年,自己都二十七歲了。
玉佩,你過得好嗎?奶奶說什麽都不肯告訴我你在哪裏,也不肯告訴我關於你的任何事情。總是對我說“到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我幾乎想要和她拚了。
我知道,是奶奶救了我的性命,我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的。可我隻要想到我和你分開那麽久都是因為她,我就恨不得一掌打死她。當然了,也隻是想想罷了,我要是能打得過她的話早就來找你了。
玉佩……
太子並沒能見到玉佩。
皇帝又調了十萬兵馬給她,令其平定南蠻。玉佩接下聖旨後,當即修書一封,交予鄭佳,同時將自己的私人印鑒也給了她,令她送往北華。
此時北華的疫情已經消退了,百姓也漸漸恢複生產。玉佩的書信裏詳細描述了當地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方麵的特點,並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管理方法。幾個弟妹中隻有二弟李榮是最通文采的,同時跟她的時間也最長,讓他暫時治理封地是最合適的。
同時她也飛鴿傳書給了在南方的四妹念欣,讓她做好相應準備。
然後,她就要準備離京了。
“你是說,要朕早日給太子娶親。”皇帝道。
“是的,陛下。太子年齡也不小了,該有後裔了。”惠妃想著,等太子有了妻兒,應該就會長大一些了吧。當然了,太子妃一定要娶武將家的女兒,最好是像小姐那樣,那才有可能管得住太子。絕對不能是溫婉賢淑、三從四德的閨閣千金。
之前皇帝說的要給太子找個關得住他的籠子,這一點,惠妃十分讚同。
“帝裔自然是要緊的,但這個事朕心中已有成算。惠妃你就不用操心了。”皇帝道。太子當然是要娶親的,但這可不僅僅是誕下帝裔、相夫教子那麽簡單的事情。
接下來,就看玉佩能不能通過這第二道考驗了。可不僅僅是平定南蠻這麽一件事。
此時,玉佩已經率領玉家軍浩浩蕩蕩地離京南下了。
另一頭,接到玉佩書信和私人印鑒的李榮也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