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懿這邊正在營救妻子道路上一往無前,司徒凝冰這邊卻麵臨著被人逼婚或者說被逼著當墊背的危險。
大概是意識到自己再沒翻盤的機會,楊炎徹底瘋了,獨孤如意成了德妃之後沒幾天,就有禦史上奏中宮不能無主請陛下早立皇後已安後宮和天下人心。楊炎從諫如流,當即下詔立太原王氏女為後。滿朝文武少有不知如今立政殿裏正住著位絕色美人王氏,對楊炎的心思早就洞若觀火,且王氏縱然家道中落畢竟出身太原王氏,當皇後也勉強夠資格了。傻子才會冒著既得罪皇帝又得罪中書令以及其背後的整個太原王氏的風險跳出來反對,皇後廢立這種事兒,說大了是家國大事,說小了也就是皇帝想換個媳婦兒,隻要換的這個新媳婦兒不是太差勁,禦史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他們都是文官,不少還是出自太原王氏門下,恩師都是姓王的,如今的中書令天子重臣也姓王,對大多數文官來說皇後姓王比姓司徒對他們有利的多。
於是,被改了姓名祖宗的司徒凝冰莫名其妙的就要當皇後了。
瞧著華貴精美的鳳袍和光華耀眼的鳳冠,曆來喜怒不形於色的司徒凝冰此時臉上的神情就跟死了爹似的,好半晌才有氣無力的問了楊炎一句,“你真要做這麽絕?”
楊炎跟沒聽見似的,擎著鑲滿了各色寶石的鳳冠在她頭上比量,邊比邊道:“師妹這話說得真叫人傷心,我們兩個自小就在一處,我怕我走了留下你一個人太寂寞,所以才想帶你一起走,順便圓了你當皇後的願望,你為何不明白我的一番苦心?”說著已將鳳冠戴到了司徒凝冰的頭上。
司徒凝冰隻覺得脖子一沉,腦袋頓時重了二三十斤,無端同情起獨孤如意來,就為了這麽個天天戴著有可能短幾年命的玩意兒,殫精竭慮了這麽久……果然是人各有誌!還有,“你到底從哪裏看出來我想當皇後的?”如果說她那年在荷花池裏溺亡成了活死人是天降橫禍的話,那麽唯一值得慶幸的可能就是不用嫁給楊熠,從太子妃一路熬到皇後再一路戰戰兢兢熬死皇帝成為太後,最後成為太廟裏的一個牌位……司徒凝冰實在不明白自己究竟做了什麽才會讓楊炎有這樣的誤會?
楊炎聞言,理所當然且十分篤定的笑道:“冰姬,你表麵上一直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似乎對什麽都毫不在乎,可我知道,你我骨子裏其實是一樣的,最好勝不過,否則你也不會放棄離皇位最近的魏王反而千方百計的扶李嘉懿上位,可見你心中對後位的執念。”就如他對皇位有執念一般。
司徒凝冰已經懶得跟他解釋了,無論她說什麽,這個皇後她想做也要做不想做也得做!又何必浪費那個口舌?索性閉上眼睛裝死,一副認命的模樣。
楊炎卻不敢放鬆警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司徒凝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本事,她越是表現的乖順就越有可能在盤算著如何翻盤。為了保險起見,楊炎將長笑遣到了立政殿,一天十二個時辰的盯著司徒凝冰,隻要發現丁點兒不對勁立刻向他稟報!
或許是由於腿斷了一時半會兒恢複不了又或許是獵場一役元氣傷的太過,司徒凝冰這段時間除了吃就是睡,竟是一心一意的養起身體來,沒鬧過半點兒幺蛾子,越是如此楊炎越是不安,可除了一再的加強立政殿的守衛,加派人手盯著司徒凝冰之外竟是毫無辦法。
日子就在楊炎的坐臥不安中一日日的過去,終於到了太史局擬定的封後大典的日子,司徒凝冰好吃好喝的養了這些時日,原本被打斷的雙腿終於能在兩個宮娥的攙扶下緩慢行走了,隻要小心些應付封後大典還是可以勉強支撐的。
司徒凝冰的容貌繼承了司徒氏和獨孤氏的優點,不負司徒信給她取的名字,傾城二字當之無愧。何況美人在皮更在骨,司徒凝冰出身當世數一數二的名門,自小便是照著皇後標準教養,後來離家跟著師父如男兒般被養大,舉手投足間便多了三分英氣,就算從前麵具遮麵的時候,其風采照樣能叫人心折。更遑論如今她身著世上最華麗耀目的鳳袍後冠,頂著一張傾國傾城的臉,從骨子裏透出的高貴優雅,站在一襲龍袍豔色無邊的楊炎身邊竟生生壓了他一頭。
離得近的幾位位高權重的老臣起初見到司徒凝冰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怔住了,然後便是齊齊的拿手去揉自己的眼睛,也顧不得失禮不失禮,上上下下的將司徒凝冰從頭到腳打量了好幾遍,那神情就跟見了鬼似的。
司徒凝冰見以尚書令齊豫為首的一幹老臣麵露驚恐的盯著自己,馬上聯想起自己那素未謀麵卻據說與自己長得十分相像的姨母——文貞皇後。再加上自己現在這一身,可不就是見鬼了?
楊炎自然也察覺了盯著司徒凝冰的詭異目光,他見過先皇後的畫像,初見司徒凝冰真容時並未覺得相像,隻因兩人氣質截然不同,一時間竟忽視了兩人麵容的相似,此刻見到幾位老臣的目光才恍然想起,幾乎被埋沒在記憶塵埃之中的那幅畫像,畫中人已經模糊的麵容在司徒凝冰的身上漸漸生動了起來,楊炎怔怔的瞧著司徒凝冰有一瞬間的恍惚……隔了二十多年的倏忽歲月,他父皇執著了一輩子的女人再一次身著鳳袍頭戴後冠在太極殿接受百官朝拜,而牽著她的手的人不再是他的父皇而是他,這一切都是天意……
隻是天意往往難測,就看你如何理解了。原本當人替身被司徒凝冰引為平生最恨的事情之一,就算那個人是自己的親姨母,美名楊天下的文貞皇後也不行!然而此刻,她卻十分感激賊老天讓她生了一張肖似姨母的臉,因為如此當她出其不意的拿出所謂“先皇遺詔”的時候才更叫人信服!
大概是意識到自己再沒翻盤的機會,楊炎徹底瘋了,獨孤如意成了德妃之後沒幾天,就有禦史上奏中宮不能無主請陛下早立皇後已安後宮和天下人心。楊炎從諫如流,當即下詔立太原王氏女為後。滿朝文武少有不知如今立政殿裏正住著位絕色美人王氏,對楊炎的心思早就洞若觀火,且王氏縱然家道中落畢竟出身太原王氏,當皇後也勉強夠資格了。傻子才會冒著既得罪皇帝又得罪中書令以及其背後的整個太原王氏的風險跳出來反對,皇後廢立這種事兒,說大了是家國大事,說小了也就是皇帝想換個媳婦兒,隻要換的這個新媳婦兒不是太差勁,禦史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他們都是文官,不少還是出自太原王氏門下,恩師都是姓王的,如今的中書令天子重臣也姓王,對大多數文官來說皇後姓王比姓司徒對他們有利的多。
於是,被改了姓名祖宗的司徒凝冰莫名其妙的就要當皇後了。
瞧著華貴精美的鳳袍和光華耀眼的鳳冠,曆來喜怒不形於色的司徒凝冰此時臉上的神情就跟死了爹似的,好半晌才有氣無力的問了楊炎一句,“你真要做這麽絕?”
楊炎跟沒聽見似的,擎著鑲滿了各色寶石的鳳冠在她頭上比量,邊比邊道:“師妹這話說得真叫人傷心,我們兩個自小就在一處,我怕我走了留下你一個人太寂寞,所以才想帶你一起走,順便圓了你當皇後的願望,你為何不明白我的一番苦心?”說著已將鳳冠戴到了司徒凝冰的頭上。
司徒凝冰隻覺得脖子一沉,腦袋頓時重了二三十斤,無端同情起獨孤如意來,就為了這麽個天天戴著有可能短幾年命的玩意兒,殫精竭慮了這麽久……果然是人各有誌!還有,“你到底從哪裏看出來我想當皇後的?”如果說她那年在荷花池裏溺亡成了活死人是天降橫禍的話,那麽唯一值得慶幸的可能就是不用嫁給楊熠,從太子妃一路熬到皇後再一路戰戰兢兢熬死皇帝成為太後,最後成為太廟裏的一個牌位……司徒凝冰實在不明白自己究竟做了什麽才會讓楊炎有這樣的誤會?
楊炎聞言,理所當然且十分篤定的笑道:“冰姬,你表麵上一直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似乎對什麽都毫不在乎,可我知道,你我骨子裏其實是一樣的,最好勝不過,否則你也不會放棄離皇位最近的魏王反而千方百計的扶李嘉懿上位,可見你心中對後位的執念。”就如他對皇位有執念一般。
司徒凝冰已經懶得跟他解釋了,無論她說什麽,這個皇後她想做也要做不想做也得做!又何必浪費那個口舌?索性閉上眼睛裝死,一副認命的模樣。
楊炎卻不敢放鬆警惕,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司徒凝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本事,她越是表現的乖順就越有可能在盤算著如何翻盤。為了保險起見,楊炎將長笑遣到了立政殿,一天十二個時辰的盯著司徒凝冰,隻要發現丁點兒不對勁立刻向他稟報!
或許是由於腿斷了一時半會兒恢複不了又或許是獵場一役元氣傷的太過,司徒凝冰這段時間除了吃就是睡,竟是一心一意的養起身體來,沒鬧過半點兒幺蛾子,越是如此楊炎越是不安,可除了一再的加強立政殿的守衛,加派人手盯著司徒凝冰之外竟是毫無辦法。
日子就在楊炎的坐臥不安中一日日的過去,終於到了太史局擬定的封後大典的日子,司徒凝冰好吃好喝的養了這些時日,原本被打斷的雙腿終於能在兩個宮娥的攙扶下緩慢行走了,隻要小心些應付封後大典還是可以勉強支撐的。
司徒凝冰的容貌繼承了司徒氏和獨孤氏的優點,不負司徒信給她取的名字,傾城二字當之無愧。何況美人在皮更在骨,司徒凝冰出身當世數一數二的名門,自小便是照著皇後標準教養,後來離家跟著師父如男兒般被養大,舉手投足間便多了三分英氣,就算從前麵具遮麵的時候,其風采照樣能叫人心折。更遑論如今她身著世上最華麗耀目的鳳袍後冠,頂著一張傾國傾城的臉,從骨子裏透出的高貴優雅,站在一襲龍袍豔色無邊的楊炎身邊竟生生壓了他一頭。
離得近的幾位位高權重的老臣起初見到司徒凝冰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怔住了,然後便是齊齊的拿手去揉自己的眼睛,也顧不得失禮不失禮,上上下下的將司徒凝冰從頭到腳打量了好幾遍,那神情就跟見了鬼似的。
司徒凝冰見以尚書令齊豫為首的一幹老臣麵露驚恐的盯著自己,馬上聯想起自己那素未謀麵卻據說與自己長得十分相像的姨母——文貞皇後。再加上自己現在這一身,可不就是見鬼了?
楊炎自然也察覺了盯著司徒凝冰的詭異目光,他見過先皇後的畫像,初見司徒凝冰真容時並未覺得相像,隻因兩人氣質截然不同,一時間竟忽視了兩人麵容的相似,此刻見到幾位老臣的目光才恍然想起,幾乎被埋沒在記憶塵埃之中的那幅畫像,畫中人已經模糊的麵容在司徒凝冰的身上漸漸生動了起來,楊炎怔怔的瞧著司徒凝冰有一瞬間的恍惚……隔了二十多年的倏忽歲月,他父皇執著了一輩子的女人再一次身著鳳袍頭戴後冠在太極殿接受百官朝拜,而牽著她的手的人不再是他的父皇而是他,這一切都是天意……
隻是天意往往難測,就看你如何理解了。原本當人替身被司徒凝冰引為平生最恨的事情之一,就算那個人是自己的親姨母,美名楊天下的文貞皇後也不行!然而此刻,她卻十分感激賊老天讓她生了一張肖似姨母的臉,因為如此當她出其不意的拿出所謂“先皇遺詔”的時候才更叫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