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如意不愧也是將門出身,深諳兵貴神速的道理。在與四妃斡旋的時候腦中就已經構思好了讓盧德妃倒黴的全盤計劃,待打發走了四妃,獨孤如意便著手將粗略的計劃完善並開始布置行動。不出兩天,盧德妃就被查出來買通了春華殿裏的小內監,故意弄破了皇後送去立政殿的錦緞,意圖陷害皇後挑起司徒小姐與皇後娘娘之間的誤會。至於盧德妃此舉是何居心?那就可輕可重了,全憑皇後娘娘一張口。輕了,也就是盧德妃心懷嫉妒德行有虧;重了,那就是居心叵測擾亂後宮!
但輕也好,重也罷,隻要盧德妃擔上了這罪名,終歸得不了好。獨孤如意摸不準楊炎對盧德妃究竟是個什麽態度,將這事兒告知並請求他裁度的時候,便沒敢把話往重裏說。
“……德妃妹妹出身比臣妾強,卻忝居妃位,心裏難免有幾分鬱氣,一時糊塗做錯了事兒也是情有可原,還望陛下瞧在她入宮不久,還不習慣宮裏規矩的份上,從輕發落。”獨孤如意故意替盧氏開脫,不僅是試探楊炎對此事的態度,更是委婉告盧氏的狀,聽起來是在替盧氏求情,實際是當著楊炎的麵黑了盧氏一把。
楊炎是什麽人?怎麽會聽不出她話中的深意?他素來自視甚高,除了自己師父和鬥了十幾年都沒徹底打敗的師妹冰姬誰都不放在眼裏,對於像獨孤如意這種在自己麵前耍小聰明的人更是不屑一顧。若是平時,楊炎必定順著獨孤如意求情的話直接赦免了被陷害的盧氏,給獨孤如意一個警告。但這迴……此事分明是司徒凝冰挑起的,卻被獨孤如意借機用來鏟除異己,若不動盧氏,那就得追究獨孤如意,否則死丫頭又有借口鬧!楊炎對自家師妹的破壞力還是十分清楚的,他既然不能殺她,還承諾了要讓她在所剩不多的幾年生命中盡享尊榮。對旁人反悔也就反悔了,偏司徒凝冰不行,一來畢竟有同門之誼;二來他有自己的驕傲,不願對唯一的強敵失信。而獨孤如意現在還有用,不能動她,那就隻能犧牲用處相對小一些的盧氏了。
衡量利弊之後,楊炎對獨孤如意的“求情”不予理睬,當即下旨,盧氏失德不配位居德妃,降為充儀閉門思過三月,以示懲戒。
獨孤如意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很滿意,但能將盧氏從妃位上拉下來,對從前的她來說是極為困難的事情,這迴借著錦緞事情打擊盧氏,雖不能一擊斃命卻也算是小勝了。有了盧氏這個前車之鑒,不管另外三妃有什麽歪心思也要消停一陣子!
獨孤如意這邊旗開得勝,被柿子撿軟的捏的盧氏在自己寢宮裏哭得是情真意切,可惜這迴既沒人配合陪著她一塊兒哭,也沒有坐著瞧她哭的獨孤如意。她被禁足在自己宮中,既不能出去也沒人敢違抗君令前來安慰她,盧氏再哭得情真意切也不過同上迴一樣,哭了也是白哭……
鄭淑妃得知盧氏被降為充儀且禁足之後,第一反應不是想法子給盧氏求情,而是去臨照殿找楊貴妃商量。“姐姐,盧家姐姐這事兒你說究竟是皇後娘娘還是立政殿那位做的?”鄭淑妃心裏其實早就認定是皇後怕司徒凝冰找楊炎告狀,所以便栽贓給盧氏,既給自己找替死鬼又打擊了一個覬覦她後位的對手,還能震懾後宮,一舉多得換了自己未必有這樣臨危急變之才!隻是畢竟是議論皇後,總要找個人一起扛才是。
楊貴妃並非瞧不出鄭氏的小心思,心中嘲笑了她一迴沒擔當,麵上卻不露出來,隻將問題踢了迴去,“依妹妹看呢?”哼!她才不上當!
鄭淑妃察言觀色立刻明白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了,眼中閃過一絲尷尬,隨即又像沒事人似的,對楊貴妃陪笑道:“我心裏有些眉目,隻不敢說出來,故而想來問問姐姐是不是與我想的一樣。”
見她服了軟,楊貴妃這才慢悠悠的道:“我是不知妹妹心中如何猜想,不過依我看,這事兒不明擺著是春華殿動的手腳?立政殿那個進宮這幾日,連門都出不了,似乎是被軟禁了,又沒有名正言順的身份,怎麽指使的動後宮裏的人?”說著不由嗤笑一聲,“總不見得是盧氏當真閑得慌,去做這不痛不癢的手腳?她隻是裝的蠢,可不是真蠢!”一雙盈盈鳳目直盯著鄭淑妃,“妹妹說是麽?”
鄭淑妃心中驚駭,麵上卻笑得毫無破綻,“姐姐慧眼如炬,什麽都瞞不過你。我也覺得盧家姐姐是大智若愚。”為了化解被楊氏看穿心思的尷尬,也為了表示自己並沒有什麽私心,鄭淑妃說出了自己對盧氏的看法。“其實,也難怪盧姐姐,範陽盧氏說著好聽,真論起權勢來怕還不如河東裴氏和琅琊顏氏,偏她還有一個毒死了陛下原配的堂妹,在宮裏的處境比咱們艱難,不爭不行,爭太過也不行,唯有裝傻賣乖以圖自保。”
“她也是個聰明人,可惜......”楊貴妃頗有幾分物傷其類,“最後還是敗給了技高一籌的皇後。”鄭淑妃對楊氏耍小心思,楊氏也不打算對她掏心掏肺。在她看來,盧氏倒黴固然有皇後的陷害,可最後做決定的還是那位天下之主。以他的心機城府,楊氏不信他看不出其中的蹊蹺!說來說去,無非是皇後的家族比盧氏的家族對他來說更有用,故而才遂了皇後的心意,犧牲了盧氏而已。
一想到這些,楊氏就覺得心寒的就跟掉進了冰池子一般。曾今,對於年少俊美又難得英明睿智的天子,自己的夫君,楊氏也是滿心歡喜一心愛慕過的,午夜夢迴亦曾幻想過三千寵愛在一身的甜蜜美好。可是夢終究是夢,楊氏並非無知少女,在這後宮中待的越久越明白帝王寵愛是多麽的難以企及,又是多麽的不堪一擊!
隨著幻想逐漸破滅,心一點點冷去,楊氏也慢慢想起了從前在家時聽到的關於齊王妃身死真相的猜測,當時隻當個熱鬧聽過就罷,如今身在其中再細品起來不由得寒毛直豎!
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
但輕也好,重也罷,隻要盧德妃擔上了這罪名,終歸得不了好。獨孤如意摸不準楊炎對盧德妃究竟是個什麽態度,將這事兒告知並請求他裁度的時候,便沒敢把話往重裏說。
“……德妃妹妹出身比臣妾強,卻忝居妃位,心裏難免有幾分鬱氣,一時糊塗做錯了事兒也是情有可原,還望陛下瞧在她入宮不久,還不習慣宮裏規矩的份上,從輕發落。”獨孤如意故意替盧氏開脫,不僅是試探楊炎對此事的態度,更是委婉告盧氏的狀,聽起來是在替盧氏求情,實際是當著楊炎的麵黑了盧氏一把。
楊炎是什麽人?怎麽會聽不出她話中的深意?他素來自視甚高,除了自己師父和鬥了十幾年都沒徹底打敗的師妹冰姬誰都不放在眼裏,對於像獨孤如意這種在自己麵前耍小聰明的人更是不屑一顧。若是平時,楊炎必定順著獨孤如意求情的話直接赦免了被陷害的盧氏,給獨孤如意一個警告。但這迴……此事分明是司徒凝冰挑起的,卻被獨孤如意借機用來鏟除異己,若不動盧氏,那就得追究獨孤如意,否則死丫頭又有借口鬧!楊炎對自家師妹的破壞力還是十分清楚的,他既然不能殺她,還承諾了要讓她在所剩不多的幾年生命中盡享尊榮。對旁人反悔也就反悔了,偏司徒凝冰不行,一來畢竟有同門之誼;二來他有自己的驕傲,不願對唯一的強敵失信。而獨孤如意現在還有用,不能動她,那就隻能犧牲用處相對小一些的盧氏了。
衡量利弊之後,楊炎對獨孤如意的“求情”不予理睬,當即下旨,盧氏失德不配位居德妃,降為充儀閉門思過三月,以示懲戒。
獨孤如意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很滿意,但能將盧氏從妃位上拉下來,對從前的她來說是極為困難的事情,這迴借著錦緞事情打擊盧氏,雖不能一擊斃命卻也算是小勝了。有了盧氏這個前車之鑒,不管另外三妃有什麽歪心思也要消停一陣子!
獨孤如意這邊旗開得勝,被柿子撿軟的捏的盧氏在自己寢宮裏哭得是情真意切,可惜這迴既沒人配合陪著她一塊兒哭,也沒有坐著瞧她哭的獨孤如意。她被禁足在自己宮中,既不能出去也沒人敢違抗君令前來安慰她,盧氏再哭得情真意切也不過同上迴一樣,哭了也是白哭……
鄭淑妃得知盧氏被降為充儀且禁足之後,第一反應不是想法子給盧氏求情,而是去臨照殿找楊貴妃商量。“姐姐,盧家姐姐這事兒你說究竟是皇後娘娘還是立政殿那位做的?”鄭淑妃心裏其實早就認定是皇後怕司徒凝冰找楊炎告狀,所以便栽贓給盧氏,既給自己找替死鬼又打擊了一個覬覦她後位的對手,還能震懾後宮,一舉多得換了自己未必有這樣臨危急變之才!隻是畢竟是議論皇後,總要找個人一起扛才是。
楊貴妃並非瞧不出鄭氏的小心思,心中嘲笑了她一迴沒擔當,麵上卻不露出來,隻將問題踢了迴去,“依妹妹看呢?”哼!她才不上當!
鄭淑妃察言觀色立刻明白自己的心思被看穿了,眼中閃過一絲尷尬,隨即又像沒事人似的,對楊貴妃陪笑道:“我心裏有些眉目,隻不敢說出來,故而想來問問姐姐是不是與我想的一樣。”
見她服了軟,楊貴妃這才慢悠悠的道:“我是不知妹妹心中如何猜想,不過依我看,這事兒不明擺著是春華殿動的手腳?立政殿那個進宮這幾日,連門都出不了,似乎是被軟禁了,又沒有名正言順的身份,怎麽指使的動後宮裏的人?”說著不由嗤笑一聲,“總不見得是盧氏當真閑得慌,去做這不痛不癢的手腳?她隻是裝的蠢,可不是真蠢!”一雙盈盈鳳目直盯著鄭淑妃,“妹妹說是麽?”
鄭淑妃心中驚駭,麵上卻笑得毫無破綻,“姐姐慧眼如炬,什麽都瞞不過你。我也覺得盧家姐姐是大智若愚。”為了化解被楊氏看穿心思的尷尬,也為了表示自己並沒有什麽私心,鄭淑妃說出了自己對盧氏的看法。“其實,也難怪盧姐姐,範陽盧氏說著好聽,真論起權勢來怕還不如河東裴氏和琅琊顏氏,偏她還有一個毒死了陛下原配的堂妹,在宮裏的處境比咱們艱難,不爭不行,爭太過也不行,唯有裝傻賣乖以圖自保。”
“她也是個聰明人,可惜......”楊貴妃頗有幾分物傷其類,“最後還是敗給了技高一籌的皇後。”鄭淑妃對楊氏耍小心思,楊氏也不打算對她掏心掏肺。在她看來,盧氏倒黴固然有皇後的陷害,可最後做決定的還是那位天下之主。以他的心機城府,楊氏不信他看不出其中的蹊蹺!說來說去,無非是皇後的家族比盧氏的家族對他來說更有用,故而才遂了皇後的心意,犧牲了盧氏而已。
一想到這些,楊氏就覺得心寒的就跟掉進了冰池子一般。曾今,對於年少俊美又難得英明睿智的天子,自己的夫君,楊氏也是滿心歡喜一心愛慕過的,午夜夢迴亦曾幻想過三千寵愛在一身的甜蜜美好。可是夢終究是夢,楊氏並非無知少女,在這後宮中待的越久越明白帝王寵愛是多麽的難以企及,又是多麽的不堪一擊!
隨著幻想逐漸破滅,心一點點冷去,楊氏也慢慢想起了從前在家時聽到的關於齊王妃身死真相的猜測,當時隻當個熱鬧聽過就罷,如今身在其中再細品起來不由得寒毛直豎!
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