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凝冰從來都是個極理智的人,對司徒霽華婚事的不看好是一迴事,冷靜的分析這件事的利弊又是另外一迴事。擔憂過司徒府內院未來可能的風波之後,司徒凝冰很快就將目光放到了這樁婚事的可以帶來的益處上頭。任何事都有正反兩麵,關鍵是怎樣利用!
因為得了司徒凝冰的暗示,太守祝夫人自李淑寧出閣那日之後便三不五時的以探病的名義來府上與王氏說話。王氏一來受了不小的驚嚇身體雖已無礙心卻總是不上不下的,二來唯一的女兒遠嫁長安,管家權又交了出去成日在自己院子裏沒事幹也沒個說話的人著實憋悶的慌,祝夫人又是個頂會察言觀色口齒伶俐的人,來之前又做足了功課將王氏的為人喜好凡能打聽的都打聽了個清楚,所以王氏與她相處起來竟覺得前所未有的投契,沒多久這祝夫人就成了金英堂的常客王氏的座上賓。
這日,祝夫人正與王氏說著自己是怎麽給自家老頭子新納的小妾立規矩的,忽然進來個小丫鬟恭恭敬敬的行禮之後便脆生稟報道:“夫人,司徒夫人來了。”
王氏原聽的興起,這會兒被打算本就有些不悅,再一聽“司徒夫人”四個字更是頭痛,長安的司徒夫人自家兒媳婦的親娘她是無緣得見,不過這會兒來得這位定然是隴西的司徒夫人,兒媳婦的二嬸孫氏。這位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每迴過來不是給兒媳婦撐腰,那就是準備給兒媳婦撐腰,左右沒好事兒!
王氏閉著眼睛吸了老長一口氣,這才吩咐那小丫鬟道:“請進來。”
“夫人似乎不怎麽喜歡跟司徒夫人打交道?”小丫鬟應聲出去之後,祝夫人這才小聲問道。
“唉…”王氏又是一聲長歎,無奈道:“不是我瞧不上她,隻她的行事做派委實叫人不喜,從前如何我是管不著可如今既做了正經的官眷總該拿出些該有的樣子來,但她……”話說到一半,一旁齊嬤嬤已輕咳了幾聲又用眼睛去望門口掛著的雨過天晴色蛟綃簾。果然,下一刻那門簾被高高攏起,穿著一件雪青色撒花褙子梳著個圓髻的孫氏昂首闊步的走了進來。
與王氏和祝夫人各自見禮,孫氏便在王氏下首的一張太師椅上坐了,滿麵笑容的王氏道:“我今兒個是來給親家夫人報喜的,不想祝夫人也在,正好也能沾沾喜氣。”孫氏這前半句是對王氏說的,後半句眼睛卻瞧著祝夫人。
“不知是什麽喜事,叫妹妹這般高興?”先前王氏的話雖然沒說完,可其中的意思祝夫人不用想也知道,而且非常讚同。孫氏的夫君司徒枳是她家老頭子手下的司馬,她與孫氏平日裏也多多少少有些走動。她不是王氏喜惡表現的那麽明顯,縱然心裏瞧不上孫氏的粗鄙但麵上卻分毫不露。
孫氏瞧著大大咧咧一副鄉野村婦的模樣,內裏卻是個精明細致的人否則一個寡婦也不能在漠北那個荒蠻的地方將一家小酒館經營的有聲有色。祝夫人瞧不上自己,這一點她早就心知肚明,不過她既然愛裝那就叫她裝去反正難受的不是自己。從袖袋裏拿出一封大紅色描金喜帖,一壁遞給王氏一壁笑著對祝夫人道:“我家大侄兒要娶媳婦了,可不是大喜事麽!”
王氏接過喜帖粗粗瞧了一遍,又仔細迴想了一下兒子成親那日見到的兒媳長兄司徒霽華的模樣,雖然印象很不好可王氏還是不得不承認那是個極其出色的青年,所以當瞧見喜帖上寫著他將要迎娶的是懷化將軍丁延龍次女的時候王氏有些不明所以。論理以司徒氏的權勢地位和司徒霽華的相貌人才各大氏族國公府的嫡女大可隨意挑選,怎麽竟選了個名不見經傳的丁家女?難道那相貌堂堂的司徒霽華還有什麽隱疾不成?
她心裏疑惑著,這話卻不好問出口,恰好那邊祝夫人向孫氏賀完了喜隨口問了一句,“不知世子爺要娶的是哪位世家千金?”能嫁進八大氏族之首的司徒家想來也是家世不凡。
孫氏聽自家老爺說丁小姐是大侄子自己瞧中的,在漠北兩情相悅談婚論嫁是最尋常不過的事情,想當然便以為這是樁美滿良緣。聽祝夫人問,想也不想脫口就道:“說來也巧新娘子是我老家漠北守將丁延龍將軍的二小姐,聽我家老爺說那姑娘一身的好武藝,尤其是箭射的那叫一個準滿天下也找不出幾個比她強的!”漠北民風彪悍,當地人都崇敬勇武之人,所以孫氏介紹丁亦晴的時候不自覺得便帶了幾分敬佩。
卻叫祝夫人和王氏聽得膛目結舌,不約而同的瞧了對方一眼還是祝夫人先開了口,“這新娘子倒是很特別,跟尋常的千金小姐們都不同,司徒家挑媳婦還真是別具一格。”
孫氏聽她這話說得有些陰陽怪氣的,腦子一轉便明白了,心中暗罵了一聲,隻麵上卻裝作聽不懂的樣子,笑盈盈的道:“那是,我大嫂的眼光素來是一流的,娶了這麽個能幹的媳婦心裏不知多高興呢!”話鋒一轉立刻又將話題引到了今日來此的目的上,“昨日那送喜帖過來的仆婦還跟我說夫人一麵忙著娶媳婦一麵盼著女兒迴家賀喜這段時日,整天都樂嗬嗬的人都年輕了十歲!”兄長成親出嫁的妹妹迴家賀喜本是尋常,不過隴西到長安路途遙遠,且李嘉懿的送嫁隊伍已經到了長安,有李嘉懿在司徒凝冰也就不必特意趕迴去了。
王氏是聽明白了,心裏暗暗嘀咕,她就知道這個村婦上門準沒好事,果不其然原來是為了叫她放人。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張口就想拒絕,不妨祝夫人又比她先了一步。
“女兒是娘的心頭肉,少夫人跟三小姐一樣又都是遠嫁隻怕這輩子都見不了幾迴了,想必夫人最是能體會將軍夫人的一片愛女之心,定然是不會攔著不讓少夫人去的。”一壁說一壁朝著王氏使眼色。祝夫人是不喜歡孫氏可她腦子清楚的很,國公夫人要巴結可少夫人和她身後的司徒家更不能得罪,況且孫氏既然提了出來那少夫人這長安之行便是勢在必行的,她樂得賺個人情。
王氏聽她提到自己女兒,原本打算一口迴絕的心便軟了下來,又想到兒媳婦雖不怎麽合心意可畢竟救了自己一命,這些日子管家也是井井有條,若是她執意攔著不叫她迴娘家不止有些不近人情還有忘恩負義之嫌。肚裏思量了半晌,王氏終是不甘不願的開了口,“親家家裏辦喜事傾城當女兒的論理是該早早迴去幫襯的,隻是我如今身子不太好,老大家的又是個上不得台麵的,家裏實在是離不得傾城…”瞥見孫氏麵色一變浮起了一抹怒色,王氏暗自得意了一把,然後才滿臉為難的道:“不過,我體諒親家太太思女心切,隻能強撐著這不爭氣的身子骨再管一迴家了,也請二夫人同親家太太說一聲讓她也體諒體諒我千萬叫傾城早些迴來。”
孫氏被她這一席話酸的牙疼,隻是目的已達到也不想再跟她歪纏,擠出個笑臉一疊聲的應道:“一定早些迴來…你放心…喜帖我也送到了,這就不打擾您跟祝夫人了。我許久沒見我那乖侄女兒了,現在就去將這消息告訴她叫她也歡喜歡喜。”說著便自顧自的站了起來,不等王氏讓丫鬟送客自己已掀了那蛟綃簾子出去了。
王氏望著那還在微微晃動的紗簾,哼了一聲,終是忍不住低低罵了句,“真是個不識禮數的村婦!”
聲音雖低祝夫人卻是聽見了,忙出聲勸道:“夫人消消氣,既是村婦沒得為她氣壞了身子。”
一旁齊嬤嬤也趁機將早備好的酸梅湯遞了一碗給王氏,幾口酸甜爽口的酸梅湯下肚王氏心裏的火便消得差不多了,隻有些埋怨祝夫人,“你方才做什麽替她幫腔?”
祝夫人既然敢開口自然準備好了說辭,王氏就是不問她也要說的,當即便陪著笑道:“夫人,您瞧著我是在幫司徒夫人說話,其實我都是為您考慮。”
見王氏麵露不解,祝夫人繼續解釋道:“少夫人去長安對您沒有壞處隻有好處。您想想,三小姐她遠嫁長安,雖有世子送嫁可畢竟世子不能在那呆一輩子,宮裏是有貴妃娘娘可也不一定能管到魏王府去,她又人生地不熟的若沒個長輩在身邊幫襯提點就算是王妃之尊也保不齊被人欺負了去,大將軍夫人,衛國公府的當家主母可不就是那個可以幫襯提點三小姐的長輩麽?”
王氏如被人當頭棒喝,猛然驚醒一把抓著祝夫人的手有些激動道:“好姐姐,虧得你提醒我!”自家女兒是什麽性子,王氏自然是清楚的。這些年她也沒少為她的婚事發愁,明知依了李淑寧的性情該找個門第低些的才不會受委屈,可到底不甘心,思來想去還是自己娘家最好。原本她瞧中的最小的外甥王文韶,也探過嫂子閔氏的口風,怎知這位嫂子平日裏待她都極好,隻一說到這兩家兒女的婚事上頭便油鹽不進了起來。王氏是又急又氣又無可奈何,一時半會兒又尋不到比王文韶更合心意的,李淑寧的婚事就這般耽擱了下來,結果被一道聖旨給解決了。
王氏悔得腸子都青了,女兒出嫁前恨不得將她塞進肚子再生一迴,出嫁後又日夜憂心生怕她有個好歹,如今祝夫人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王氏心中再無不甘反倒希望兒媳婦快些上路早點趕到長安……
因為得了司徒凝冰的暗示,太守祝夫人自李淑寧出閣那日之後便三不五時的以探病的名義來府上與王氏說話。王氏一來受了不小的驚嚇身體雖已無礙心卻總是不上不下的,二來唯一的女兒遠嫁長安,管家權又交了出去成日在自己院子裏沒事幹也沒個說話的人著實憋悶的慌,祝夫人又是個頂會察言觀色口齒伶俐的人,來之前又做足了功課將王氏的為人喜好凡能打聽的都打聽了個清楚,所以王氏與她相處起來竟覺得前所未有的投契,沒多久這祝夫人就成了金英堂的常客王氏的座上賓。
這日,祝夫人正與王氏說著自己是怎麽給自家老頭子新納的小妾立規矩的,忽然進來個小丫鬟恭恭敬敬的行禮之後便脆生稟報道:“夫人,司徒夫人來了。”
王氏原聽的興起,這會兒被打算本就有些不悅,再一聽“司徒夫人”四個字更是頭痛,長安的司徒夫人自家兒媳婦的親娘她是無緣得見,不過這會兒來得這位定然是隴西的司徒夫人,兒媳婦的二嬸孫氏。這位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每迴過來不是給兒媳婦撐腰,那就是準備給兒媳婦撐腰,左右沒好事兒!
王氏閉著眼睛吸了老長一口氣,這才吩咐那小丫鬟道:“請進來。”
“夫人似乎不怎麽喜歡跟司徒夫人打交道?”小丫鬟應聲出去之後,祝夫人這才小聲問道。
“唉…”王氏又是一聲長歎,無奈道:“不是我瞧不上她,隻她的行事做派委實叫人不喜,從前如何我是管不著可如今既做了正經的官眷總該拿出些該有的樣子來,但她……”話說到一半,一旁齊嬤嬤已輕咳了幾聲又用眼睛去望門口掛著的雨過天晴色蛟綃簾。果然,下一刻那門簾被高高攏起,穿著一件雪青色撒花褙子梳著個圓髻的孫氏昂首闊步的走了進來。
與王氏和祝夫人各自見禮,孫氏便在王氏下首的一張太師椅上坐了,滿麵笑容的王氏道:“我今兒個是來給親家夫人報喜的,不想祝夫人也在,正好也能沾沾喜氣。”孫氏這前半句是對王氏說的,後半句眼睛卻瞧著祝夫人。
“不知是什麽喜事,叫妹妹這般高興?”先前王氏的話雖然沒說完,可其中的意思祝夫人不用想也知道,而且非常讚同。孫氏的夫君司徒枳是她家老頭子手下的司馬,她與孫氏平日裏也多多少少有些走動。她不是王氏喜惡表現的那麽明顯,縱然心裏瞧不上孫氏的粗鄙但麵上卻分毫不露。
孫氏瞧著大大咧咧一副鄉野村婦的模樣,內裏卻是個精明細致的人否則一個寡婦也不能在漠北那個荒蠻的地方將一家小酒館經營的有聲有色。祝夫人瞧不上自己,這一點她早就心知肚明,不過她既然愛裝那就叫她裝去反正難受的不是自己。從袖袋裏拿出一封大紅色描金喜帖,一壁遞給王氏一壁笑著對祝夫人道:“我家大侄兒要娶媳婦了,可不是大喜事麽!”
王氏接過喜帖粗粗瞧了一遍,又仔細迴想了一下兒子成親那日見到的兒媳長兄司徒霽華的模樣,雖然印象很不好可王氏還是不得不承認那是個極其出色的青年,所以當瞧見喜帖上寫著他將要迎娶的是懷化將軍丁延龍次女的時候王氏有些不明所以。論理以司徒氏的權勢地位和司徒霽華的相貌人才各大氏族國公府的嫡女大可隨意挑選,怎麽竟選了個名不見經傳的丁家女?難道那相貌堂堂的司徒霽華還有什麽隱疾不成?
她心裏疑惑著,這話卻不好問出口,恰好那邊祝夫人向孫氏賀完了喜隨口問了一句,“不知世子爺要娶的是哪位世家千金?”能嫁進八大氏族之首的司徒家想來也是家世不凡。
孫氏聽自家老爺說丁小姐是大侄子自己瞧中的,在漠北兩情相悅談婚論嫁是最尋常不過的事情,想當然便以為這是樁美滿良緣。聽祝夫人問,想也不想脫口就道:“說來也巧新娘子是我老家漠北守將丁延龍將軍的二小姐,聽我家老爺說那姑娘一身的好武藝,尤其是箭射的那叫一個準滿天下也找不出幾個比她強的!”漠北民風彪悍,當地人都崇敬勇武之人,所以孫氏介紹丁亦晴的時候不自覺得便帶了幾分敬佩。
卻叫祝夫人和王氏聽得膛目結舌,不約而同的瞧了對方一眼還是祝夫人先開了口,“這新娘子倒是很特別,跟尋常的千金小姐們都不同,司徒家挑媳婦還真是別具一格。”
孫氏聽她這話說得有些陰陽怪氣的,腦子一轉便明白了,心中暗罵了一聲,隻麵上卻裝作聽不懂的樣子,笑盈盈的道:“那是,我大嫂的眼光素來是一流的,娶了這麽個能幹的媳婦心裏不知多高興呢!”話鋒一轉立刻又將話題引到了今日來此的目的上,“昨日那送喜帖過來的仆婦還跟我說夫人一麵忙著娶媳婦一麵盼著女兒迴家賀喜這段時日,整天都樂嗬嗬的人都年輕了十歲!”兄長成親出嫁的妹妹迴家賀喜本是尋常,不過隴西到長安路途遙遠,且李嘉懿的送嫁隊伍已經到了長安,有李嘉懿在司徒凝冰也就不必特意趕迴去了。
王氏是聽明白了,心裏暗暗嘀咕,她就知道這個村婦上門準沒好事,果不其然原來是為了叫她放人。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張口就想拒絕,不妨祝夫人又比她先了一步。
“女兒是娘的心頭肉,少夫人跟三小姐一樣又都是遠嫁隻怕這輩子都見不了幾迴了,想必夫人最是能體會將軍夫人的一片愛女之心,定然是不會攔著不讓少夫人去的。”一壁說一壁朝著王氏使眼色。祝夫人是不喜歡孫氏可她腦子清楚的很,國公夫人要巴結可少夫人和她身後的司徒家更不能得罪,況且孫氏既然提了出來那少夫人這長安之行便是勢在必行的,她樂得賺個人情。
王氏聽她提到自己女兒,原本打算一口迴絕的心便軟了下來,又想到兒媳婦雖不怎麽合心意可畢竟救了自己一命,這些日子管家也是井井有條,若是她執意攔著不叫她迴娘家不止有些不近人情還有忘恩負義之嫌。肚裏思量了半晌,王氏終是不甘不願的開了口,“親家家裏辦喜事傾城當女兒的論理是該早早迴去幫襯的,隻是我如今身子不太好,老大家的又是個上不得台麵的,家裏實在是離不得傾城…”瞥見孫氏麵色一變浮起了一抹怒色,王氏暗自得意了一把,然後才滿臉為難的道:“不過,我體諒親家太太思女心切,隻能強撐著這不爭氣的身子骨再管一迴家了,也請二夫人同親家太太說一聲讓她也體諒體諒我千萬叫傾城早些迴來。”
孫氏被她這一席話酸的牙疼,隻是目的已達到也不想再跟她歪纏,擠出個笑臉一疊聲的應道:“一定早些迴來…你放心…喜帖我也送到了,這就不打擾您跟祝夫人了。我許久沒見我那乖侄女兒了,現在就去將這消息告訴她叫她也歡喜歡喜。”說著便自顧自的站了起來,不等王氏讓丫鬟送客自己已掀了那蛟綃簾子出去了。
王氏望著那還在微微晃動的紗簾,哼了一聲,終是忍不住低低罵了句,“真是個不識禮數的村婦!”
聲音雖低祝夫人卻是聽見了,忙出聲勸道:“夫人消消氣,既是村婦沒得為她氣壞了身子。”
一旁齊嬤嬤也趁機將早備好的酸梅湯遞了一碗給王氏,幾口酸甜爽口的酸梅湯下肚王氏心裏的火便消得差不多了,隻有些埋怨祝夫人,“你方才做什麽替她幫腔?”
祝夫人既然敢開口自然準備好了說辭,王氏就是不問她也要說的,當即便陪著笑道:“夫人,您瞧著我是在幫司徒夫人說話,其實我都是為您考慮。”
見王氏麵露不解,祝夫人繼續解釋道:“少夫人去長安對您沒有壞處隻有好處。您想想,三小姐她遠嫁長安,雖有世子送嫁可畢竟世子不能在那呆一輩子,宮裏是有貴妃娘娘可也不一定能管到魏王府去,她又人生地不熟的若沒個長輩在身邊幫襯提點就算是王妃之尊也保不齊被人欺負了去,大將軍夫人,衛國公府的當家主母可不就是那個可以幫襯提點三小姐的長輩麽?”
王氏如被人當頭棒喝,猛然驚醒一把抓著祝夫人的手有些激動道:“好姐姐,虧得你提醒我!”自家女兒是什麽性子,王氏自然是清楚的。這些年她也沒少為她的婚事發愁,明知依了李淑寧的性情該找個門第低些的才不會受委屈,可到底不甘心,思來想去還是自己娘家最好。原本她瞧中的最小的外甥王文韶,也探過嫂子閔氏的口風,怎知這位嫂子平日裏待她都極好,隻一說到這兩家兒女的婚事上頭便油鹽不進了起來。王氏是又急又氣又無可奈何,一時半會兒又尋不到比王文韶更合心意的,李淑寧的婚事就這般耽擱了下來,結果被一道聖旨給解決了。
王氏悔得腸子都青了,女兒出嫁前恨不得將她塞進肚子再生一迴,出嫁後又日夜憂心生怕她有個好歹,如今祝夫人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王氏心中再無不甘反倒希望兒媳婦快些上路早點趕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