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乘馬趕赴鳴峒寺,更覺這山路崎嶇,夜半無人,涼風颯颯,摸尋這山中古刹,平增幾許駭意。若不是杜冉琴知道隨時隨地都有四個獨孤家暗衛跟隨著她,她倒真有覺著有些怕。登上華陰東峰,過了半山腰,便覺馬兒明顯跑得慢了,這紫錐一向勇猛無畏,今日竟然也怕了這險路。她無奈隻得躍下馬背牽著紫錐徒步入山。
夜入深山,仰頭望去但見月明星稀,然山中林壑間卻霧氣騰騰,讓人看不清去處。若偏頭往岩壁另側看去,但見雲霧繚繞,從腳下穿過,不慎腳下一滑,踢落幾塊碎石,竟不聞迴音,宛若落入了無底深淵。這山路陡峭,直上直下,更有甚者是下窄上寬,實在叫人心驚。狹隘土徑竟不容一人一馬並排走過。這華山之險,她現在才有了真切的感受。
鳴峒寺就在華山山陰東峰近頂之處,上次來鳴峒寺,她與玄齡共乘一騎,到了這舉步維艱、不易通行的隘口,他便將她抱起,騰空一躍,便靈巧攀上了頂峰,那時隻覺一路風景醉人,何曾覺著有半絲懼意?
心中正悵然若失,酸澀難忍之際,不料竟聽見噗通一聲落地之音,西北舵主竟然開口講話了:
“門主,這山路險峻,請容許在下冒犯。”
“盛銘?你怎……”杜冉琴隻覺身子一輕,竟被盛銘一把抱起,他足尖一點,三兩下便越過了這險要。這可怪了,這天英門的規矩裏頭可是說的明明白白,暗衛暗衛、就是暗中護衛。就算是舵主也不得在不經門主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冒出來說話。
“門主,若是照你方才那架勢,萬一有個什麽不小心,屬下也一時惶了神,許就無力相助了。所以就擅自決定將門主抱上鳴峒峰,多有冒犯。”
“哦、哦,那就依你所言。”
杜冉琴還是有些跑神,心思仍想念著上次來鳴峒寺時的場景。喉嚨苦澀,心不在焉。不過好在盛銘身姿十分輕靈,沒幾跳就到了鳴峒寺正門口,她跑神也就到此為止。盛銘到了這兒才將杜冉琴放下,黑衣一閃又隱於夜色之中。
咚咚幾聲敲門,過了片刻,木門一開。掌燈的小和尚便念著“阿彌陀佛”出現在她眼前。隻是這次,這小和尚似是已經認出了她,竟沒問她深夜造訪所為何事,像是提前知曉了她今日迴來一樣,躬身道:
“女施主,我家方丈已經在佛堂久等了,施主裏麵請。”
這倒有些意思。杜冉琴眼兒一眯,翹起唇邊,跟著這小和尚趨步往裏走去。今日小和尚帶她走得是另一條路,與上次她和玄齡一同過來時明顯是不同的。這條路是崎嶇幽徑,依山勢而建,一側是峭壁,另一側便是懸崖,她跟在這小和尚身後,一步都不敢邁錯。走過這段曲徑,便見柳暗花明。一處寬闊平台呈現在峰頂。平台之上有一處角樓,這地方應當就是方丈所居的佛堂。
這佛堂通體刷了紅漆,木扇紙窗,透過窗子依稀可見佛堂裏的燭火。幽謐夜色中,但聽幾聲緲遙的木魚聲傳出,空穀傳響聲,餘韻幽幽。
“女施主,請。”
小和尚再度雙手合十。鞠躬道。
打開大門,邁步進去,隻見眼前仍有一扇木門,將這木門推向一側。再往裏邁去,卻見……仍是一道木門。一道道木門像是惡作劇一般,一直有七七四十九道!直到推開最裏麵一道,才見著一個一襲袈裟背對她敲木魚的老和尚。
“阿彌陀佛,老衲夜占天象,知今日將有貴客臨門,特在此恭候。”
“方丈有禮了。杜娘久仰方丈大名,特來拜會。不知方丈可否賜教一二?”杜冉琴轉身將方才拉開的這道門關上,隻覺燭火點亮的這佛堂變得更加神秘。關好門,起身走到老和尚身後,她倒也沒客氣,席地盤膝而坐。
老和尚停下敲著的木魚,左手撥弄的佛珠又走了幾個,上身卻像是入了定一般,紋絲不動,可卻不知怎麽就轉過了身,麵對著杜冉琴又道了一句“阿彌陀佛”。
“因緣際會,自有定數,凡人參不透玄機,看不破紅塵,是為凡人。”
杜冉琴聽著他慢悠悠說完這麽幾個字,沒了耐性,直接開門見山道:
“方丈,你所言我倒是有幾分理解,不過我今日來是有事要直接相問。當今皇後長孫氏說方丈大人測出我今日將有血光之災,許是不久人事。還說隻要我在我家相公身旁,就會如此,可有此事?”
“阿彌陀佛,非也。並非常人所見之災。施主不放往窗外一看。若能見紫霧吞月,便此劫可化。”
杜冉琴心中一跳,嗖一下躥起來,扒到床沿凝望半空皓月。然卻不見半絲煙霧,心中頓時悵然若失。
“方丈,並無紫霧。”
“阿彌陀佛,所謂天機不可泄漏,老衲並不能多言其他。人生隻不過幻化煙雲一場,所謂劫數也不見得就是駕鶴西歸,往生極樂。然此劫,確為死劫,老衲隻可如是說也。”
杜冉琴讓這腐朽的老和尚氣得一陣心煩意亂,瀕臨發飆,念在這老和尚是出世高人的份上,強行忍住暴躁,耐著性子接著問:
“方丈,那可否賜我個化解的法子?或者,稍作點撥也成。”
老和尚聽罷便一捋長眉,悠悠然接道:
“念在施主為邊陲百姓謀福不少的份上,老衲便透露一事。女施主,從何處來,迴何處去。去而又返,是為逆天。逆天之路,死劫重重,然九霄雲外,許有今生。”
杜冉琴越聽這老和尚說,心口越狂亂。一些幾乎被她遺忘的過去,霎時猶如海潮逆轉,衝入她腦海。眼前兀然呈現一片華燈煙火,更有車鳴喧鬧,高聳樓房,以及快要忘記的聖誕頌歌。她不是這個世上的人,她從許久之後的未來而來,她不是真正的這個世上的杜冉琴……她……怎麽會把這麽重要的事情,忘記了呢?
她一下子慌了陣腳,失魂落魄推開一重重木門,逃命似的離開了這佛堂。
這方丈的話中之意,她大概明白了,他是說,她要迴去了嗎?為什麽會這樣?老天實在捉弄她麽?既然讓她來了,為何還要讓她走?既然注定了她不能久居於此,又為何要讓她過來?她不是什麽帝王之後,更不是什麽女皇陛下,她不過是一屆宰相之妻,為何要這般作弄她?
她跌跌撞撞跑向來時的小徑,跟在暗處的幾個暗衛見到她這樣子跑出來,便顧不得隱匿行跡,紛紛現形欲上前阻攔,然卻趕不及她的腳步,她竟一路狂奔而下,牽上紫錐,兀自上馬狂奔而去!這紫錐像是發了瘋一般,恁憑幾人施展了輕功,都無法輕鬆跟上。
淚水奪眶而出,她眼前一花,竟見到一處天梯從遠處姣暇的月色中落下,這紫錐馬也像是看見了這條路,四蹄一揚,朝這天梯奔走而去。
“門主!”盛銘見她騎馬衝向懸崖,便疾速掠去,奈何卻不比這紫錐快,趕到之時,隻拽住了紫錐的馬脖子,卻沒能摸到她的衣袂。
“杜娘!”盛銘一拳砸到岩壁之上,石沫飛濺,血流一片,傻傻望著空曠的山穀,心口一抽,又大嗬一聲:
“杜娘!杜冉琴!”
奈何這空穀之中,卻已無人迴音!
“杜冉琴!有我做這西北舵主一天,你就別想逃開門主這位置!”他一邊捶砸崖壁一邊大吼,將喉嚨也喊啞了,撕裂著,還在繼續不停地喊著。
他身後幾人見到這樣,紛紛上前拽住他又欲砸上崖壁的拳頭,勸道:
“舵主!屬下知道舵主忠心不二,然門主現在生死未卜,應當先迴總壇匯報此事才是!”
盛銘聽見屬下這話,猛地迴過神,從悲慟中迴過心思,站起身凜神往山穀中望去,低沉著嗓子,沙啞道:
“不!我不能走,你迴獨孤家總宅,調動天英門和獨孤家黃道十二暗衛全數人馬,來華山腳下搜救。”
盛銘說罷便咬緊了牙關,又往懸崖邊走了兩步。
“舵主!你要三思!切不可跟隨門主跳崖自盡!”
“掌嘴!門主絕不是跳崖自盡!我更不會做出這種傻事!我自有分寸,不會做出傻事,這一帶我頗為熟悉,沿著門主墜崖之處往下搜尋,應當可以更快地找到門主下落,你們快滾迴去找人過來幫忙搜救,還愣著作甚!”
盛銘大吼了一嗓子,將幾人嚇退,便毫不猶豫縱身躍下了懸崖!鮮血流淌的雙手扒住陡峭的山石,一段段下滑並邊下落便喊著“杜冉琴”這三字。
隻是空穀中卻遲遲無人迴話。
“杜冉琴!被房公休了又如何,被世人恥笑又如何,我獨孤盛銘,今生都絕不會背叛你!杜冉琴,除了你,我天英門絕不會認第二人做這門主,你聽到沒有!”
“絕不會認第二人做這門主,你聽到沒有!”
“你聽到沒有!”
“聽到沒有……”
幽幽迴響,終無人相應。
夜入深山,仰頭望去但見月明星稀,然山中林壑間卻霧氣騰騰,讓人看不清去處。若偏頭往岩壁另側看去,但見雲霧繚繞,從腳下穿過,不慎腳下一滑,踢落幾塊碎石,竟不聞迴音,宛若落入了無底深淵。這山路陡峭,直上直下,更有甚者是下窄上寬,實在叫人心驚。狹隘土徑竟不容一人一馬並排走過。這華山之險,她現在才有了真切的感受。
鳴峒寺就在華山山陰東峰近頂之處,上次來鳴峒寺,她與玄齡共乘一騎,到了這舉步維艱、不易通行的隘口,他便將她抱起,騰空一躍,便靈巧攀上了頂峰,那時隻覺一路風景醉人,何曾覺著有半絲懼意?
心中正悵然若失,酸澀難忍之際,不料竟聽見噗通一聲落地之音,西北舵主竟然開口講話了:
“門主,這山路險峻,請容許在下冒犯。”
“盛銘?你怎……”杜冉琴隻覺身子一輕,竟被盛銘一把抱起,他足尖一點,三兩下便越過了這險要。這可怪了,這天英門的規矩裏頭可是說的明明白白,暗衛暗衛、就是暗中護衛。就算是舵主也不得在不經門主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冒出來說話。
“門主,若是照你方才那架勢,萬一有個什麽不小心,屬下也一時惶了神,許就無力相助了。所以就擅自決定將門主抱上鳴峒峰,多有冒犯。”
“哦、哦,那就依你所言。”
杜冉琴還是有些跑神,心思仍想念著上次來鳴峒寺時的場景。喉嚨苦澀,心不在焉。不過好在盛銘身姿十分輕靈,沒幾跳就到了鳴峒寺正門口,她跑神也就到此為止。盛銘到了這兒才將杜冉琴放下,黑衣一閃又隱於夜色之中。
咚咚幾聲敲門,過了片刻,木門一開。掌燈的小和尚便念著“阿彌陀佛”出現在她眼前。隻是這次,這小和尚似是已經認出了她,竟沒問她深夜造訪所為何事,像是提前知曉了她今日迴來一樣,躬身道:
“女施主,我家方丈已經在佛堂久等了,施主裏麵請。”
這倒有些意思。杜冉琴眼兒一眯,翹起唇邊,跟著這小和尚趨步往裏走去。今日小和尚帶她走得是另一條路,與上次她和玄齡一同過來時明顯是不同的。這條路是崎嶇幽徑,依山勢而建,一側是峭壁,另一側便是懸崖,她跟在這小和尚身後,一步都不敢邁錯。走過這段曲徑,便見柳暗花明。一處寬闊平台呈現在峰頂。平台之上有一處角樓,這地方應當就是方丈所居的佛堂。
這佛堂通體刷了紅漆,木扇紙窗,透過窗子依稀可見佛堂裏的燭火。幽謐夜色中,但聽幾聲緲遙的木魚聲傳出,空穀傳響聲,餘韻幽幽。
“女施主,請。”
小和尚再度雙手合十。鞠躬道。
打開大門,邁步進去,隻見眼前仍有一扇木門,將這木門推向一側。再往裏邁去,卻見……仍是一道木門。一道道木門像是惡作劇一般,一直有七七四十九道!直到推開最裏麵一道,才見著一個一襲袈裟背對她敲木魚的老和尚。
“阿彌陀佛,老衲夜占天象,知今日將有貴客臨門,特在此恭候。”
“方丈有禮了。杜娘久仰方丈大名,特來拜會。不知方丈可否賜教一二?”杜冉琴轉身將方才拉開的這道門關上,隻覺燭火點亮的這佛堂變得更加神秘。關好門,起身走到老和尚身後,她倒也沒客氣,席地盤膝而坐。
老和尚停下敲著的木魚,左手撥弄的佛珠又走了幾個,上身卻像是入了定一般,紋絲不動,可卻不知怎麽就轉過了身,麵對著杜冉琴又道了一句“阿彌陀佛”。
“因緣際會,自有定數,凡人參不透玄機,看不破紅塵,是為凡人。”
杜冉琴聽著他慢悠悠說完這麽幾個字,沒了耐性,直接開門見山道:
“方丈,你所言我倒是有幾分理解,不過我今日來是有事要直接相問。當今皇後長孫氏說方丈大人測出我今日將有血光之災,許是不久人事。還說隻要我在我家相公身旁,就會如此,可有此事?”
“阿彌陀佛,非也。並非常人所見之災。施主不放往窗外一看。若能見紫霧吞月,便此劫可化。”
杜冉琴心中一跳,嗖一下躥起來,扒到床沿凝望半空皓月。然卻不見半絲煙霧,心中頓時悵然若失。
“方丈,並無紫霧。”
“阿彌陀佛,所謂天機不可泄漏,老衲並不能多言其他。人生隻不過幻化煙雲一場,所謂劫數也不見得就是駕鶴西歸,往生極樂。然此劫,確為死劫,老衲隻可如是說也。”
杜冉琴讓這腐朽的老和尚氣得一陣心煩意亂,瀕臨發飆,念在這老和尚是出世高人的份上,強行忍住暴躁,耐著性子接著問:
“方丈,那可否賜我個化解的法子?或者,稍作點撥也成。”
老和尚聽罷便一捋長眉,悠悠然接道:
“念在施主為邊陲百姓謀福不少的份上,老衲便透露一事。女施主,從何處來,迴何處去。去而又返,是為逆天。逆天之路,死劫重重,然九霄雲外,許有今生。”
杜冉琴越聽這老和尚說,心口越狂亂。一些幾乎被她遺忘的過去,霎時猶如海潮逆轉,衝入她腦海。眼前兀然呈現一片華燈煙火,更有車鳴喧鬧,高聳樓房,以及快要忘記的聖誕頌歌。她不是這個世上的人,她從許久之後的未來而來,她不是真正的這個世上的杜冉琴……她……怎麽會把這麽重要的事情,忘記了呢?
她一下子慌了陣腳,失魂落魄推開一重重木門,逃命似的離開了這佛堂。
這方丈的話中之意,她大概明白了,他是說,她要迴去了嗎?為什麽會這樣?老天實在捉弄她麽?既然讓她來了,為何還要讓她走?既然注定了她不能久居於此,又為何要讓她過來?她不是什麽帝王之後,更不是什麽女皇陛下,她不過是一屆宰相之妻,為何要這般作弄她?
她跌跌撞撞跑向來時的小徑,跟在暗處的幾個暗衛見到她這樣子跑出來,便顧不得隱匿行跡,紛紛現形欲上前阻攔,然卻趕不及她的腳步,她竟一路狂奔而下,牽上紫錐,兀自上馬狂奔而去!這紫錐像是發了瘋一般,恁憑幾人施展了輕功,都無法輕鬆跟上。
淚水奪眶而出,她眼前一花,竟見到一處天梯從遠處姣暇的月色中落下,這紫錐馬也像是看見了這條路,四蹄一揚,朝這天梯奔走而去。
“門主!”盛銘見她騎馬衝向懸崖,便疾速掠去,奈何卻不比這紫錐快,趕到之時,隻拽住了紫錐的馬脖子,卻沒能摸到她的衣袂。
“杜娘!”盛銘一拳砸到岩壁之上,石沫飛濺,血流一片,傻傻望著空曠的山穀,心口一抽,又大嗬一聲:
“杜娘!杜冉琴!”
奈何這空穀之中,卻已無人迴音!
“杜冉琴!有我做這西北舵主一天,你就別想逃開門主這位置!”他一邊捶砸崖壁一邊大吼,將喉嚨也喊啞了,撕裂著,還在繼續不停地喊著。
他身後幾人見到這樣,紛紛上前拽住他又欲砸上崖壁的拳頭,勸道:
“舵主!屬下知道舵主忠心不二,然門主現在生死未卜,應當先迴總壇匯報此事才是!”
盛銘聽見屬下這話,猛地迴過神,從悲慟中迴過心思,站起身凜神往山穀中望去,低沉著嗓子,沙啞道:
“不!我不能走,你迴獨孤家總宅,調動天英門和獨孤家黃道十二暗衛全數人馬,來華山腳下搜救。”
盛銘說罷便咬緊了牙關,又往懸崖邊走了兩步。
“舵主!你要三思!切不可跟隨門主跳崖自盡!”
“掌嘴!門主絕不是跳崖自盡!我更不會做出這種傻事!我自有分寸,不會做出傻事,這一帶我頗為熟悉,沿著門主墜崖之處往下搜尋,應當可以更快地找到門主下落,你們快滾迴去找人過來幫忙搜救,還愣著作甚!”
盛銘大吼了一嗓子,將幾人嚇退,便毫不猶豫縱身躍下了懸崖!鮮血流淌的雙手扒住陡峭的山石,一段段下滑並邊下落便喊著“杜冉琴”這三字。
隻是空穀中卻遲遲無人迴話。
“杜冉琴!被房公休了又如何,被世人恥笑又如何,我獨孤盛銘,今生都絕不會背叛你!杜冉琴,除了你,我天英門絕不會認第二人做這門主,你聽到沒有!”
“絕不會認第二人做這門主,你聽到沒有!”
“你聽到沒有!”
“聽到沒有……”
幽幽迴響,終無人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