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冉琴隻覺著一股子熱氣湧上心口,慌忙對著眼前之人一通捶打,猶猶豫豫開口:
“我的身子,能成麽?你……還是鬆開我……”
埋頭輕輕舔舐她脖頸的男人聽了這話,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調侃道:
“你滿腦子都想著什麽?你這身子,兩月之內,是不能做那檔子事的。你就乖乖不要出聲,安靜一會兒,成不成?”
好吧,她確實還得每日堅持喝些難聞的草藥,看她好全了,他可還能這麽鎮靜?!
過了半晌,房喬才鬆開眼前之人,淺淺籲了口氣,歎道:
“長孫皇後怕是不會簡單被唬過去,你若真想躲在法宏寺,今晚就出發吧。”
杜冉琴默默點了頭,自知他的擔憂不是空穴來風,迴屋收拾了些簡單衣物,打好包袱便準備出發。
夜色濃濃,房喬駕馬一路飛奔,向著法宏寺趕去,突突的馬蹄聲久久迴蕩,冬意漸濃,坐在他胸前之人忍不住往他懷裏鑽了鑽,躲了躲刺骨寒風。雖是個細微動作,卻仍沒跳出他的眼,他毫不猶豫解下外衣將她裹住,又將她環在胸前,護好了才又疾馳而去。
“籲!”
馬蹄一頓,法宏寺便到了,房喬翻身躍下馬背,將她抱下,囑咐道:
“我得先走了,若讓主持見到我,來日皇後娘娘來查,出家人不打誑語,便會告知今日之事。她若知曉我今日已經見過你,怕是會有更多麻煩。”
杜冉琴點點頭,見他轉身要走,忙上前兩步先攔住。飛速摘下耳垂上綴著的一隻珍珠環,放到他手裏,對著發冰的雙手嗬了口熱氣,道:
“這隻耳環你先幫我收著,這入寺祈福不興帶這些首飾,我本也用不到,可另一隻放在我這裏,若我真有急事,便會送這另一隻到你手裏,可若我其他信物到你手裏。你可得細心提防。”
眼下長孫玲瑢雖對她妒忌甚深。也總想法子折磨她。可這長孫玲瑢畢竟在明處,倒沒多少危險。她現在最該防備的人反倒是曾經派趙雁秋推她落崖的那幫獨孤家的人,這路人究竟是獨孤家哪一支、為何如此狼子野心。她都還沒搞清楚,且這路人在她身邊應安插了不少眼線,不得不防。
房喬接過這隻耳環,眉頭一蹙,胸口一窒,稍作猶豫卻還是歎了口氣,開了口:
“杜娘,這法宏寺乃佛家聖地,寺中高僧無數,能確保你安全無虞。可若……若,真有意外,你切記要找法宏寺中‘玄’字輩的‘玄英大師’,他自會傾盡全力幫你。”
說罷此話,房喬便一閉鳳眸,狠心反身躍上馬背,疾馳離去。
“玄……英大師?”
杜冉琴微微一笑,目送著眼前這別扭的男人離去,大抵將他這般難為情的原因猜了個*不離十。既是如此,她這趟法宏寺之行,可先得拜訪拜訪這“玄英大師”才是。
冬日夜寒,房喬走後,杜冉琴忙上前叩響了法宏寺南門,邊叩便問:
“有人嗎?今晚值夜的師父,在嗎?我是長安翊善坊房家的夫人,想來法宏寺為蠶事祈福,路途耽擱了,這才趕到,不知師父可否行個方便,早些收留我?”
“咚咚咚”幾聲敲門聲後,便聽“吱呀”一聲,寺門便打開了,兩個光頭小和尚雙手合十先念了句“阿彌陀佛”,才迴道:
“女施主,法宏寺一向不留女眷過夜,不如施主到二裏外的靜安慈過一夜,我們二人自當護送女施主,如此可好?白日裏,敝寺自當歡迎女施主來訪。”
二裏外……靜安慈?她去了能有好果子吃才怪!這長安的靜安慈分明是後宮之主的管轄之下,曆來用於安放打入冷宮的妃子、並無子嗣的皇太妃、以及犯下罪孽的誥命夫人,她要是去了靜安慈住,不出兩日,怕是灰飛煙滅也沒人知道!
“不妥不妥,我一心渴求為蠶事祈福,若是住在靜安慈,豈不是不能日日夜夜誦經祈福?小師父,我聽說法宏寺有處俗家弟子居住的院落,就在這寺中,不知小師父可否行個方便,容我先住下?”杜冉琴焦急地上前屈膝行禮,一臉虔誠,確讓這兩個小師父動了惻隱之心。
“阿彌陀佛,女施主虔誠向佛,是件好事,不如這樣,女施主,請你在此稍作停留,這事我倆要問過師叔才能決定,我們二人輩分低微,不能隨意留女施主在寺中過夜。”
“嗯,小師父,我是邢國公夫人杜冉琴,還望小師父向大師求情通融。”
這兩個小和尚之中個子矮些,微微發福的那個,見她這高高在上的一品夫人這般通情達理,便和善一笑,雙手合十,鞠了一躬,轉身跑去稟告師父了。
黑夜之中,杜冉琴不由緊了緊身上包裹的大衣,搓搓手,嗬著熱氣,焦急等著那小師父的消息。隻是這小師父不知是腳程慢還是他師父性格猶疑,過去了好一會兒,卻還是遲遲不見人影。杜冉琴等的有些著急,忍不住對著留下來的這小師父問道:
“小師父,你的師叔,也就是剛剛跑去的那小師父的師父,他究竟是何許人?可是……這法宏寺的主持?”
“阿彌陀佛,女施主此言差矣,主持已經閉關修行許久了,眼下寺中事物大多是師叔做主,師叔乃玄字輩大師兄,法號‘玄奘’。”
唐人高僧,法號玄奘?
老天,她雖然曆史知道的不算多,可這‘唐玄奘’的大名,她可是聽過!這活生生的“唐僧”竟然真叫她遇上了!
杜冉琴一下子愣住了,老半天才迴過神,喃喃道:
“大師的法號,杜娘如雷貫耳,若是有幸,還請小師父一定帶我去拜訪你師叔,萬分期盼大師指點。”
小師父一聽這話,便哈哈笑了,一邊叨念著“阿彌陀佛”一邊迴:
“女施主既來此便是有緣,我自當為師叔引薦。”
這小師父剛說完,方才那跑走的小胖和尚也迴來了,跑得滿頭大汗,提著燈籠,舉著火燭走到杜冉琴眼前才停下,一鞠躬迴道:
“女施主,我師父說,即來此就是有緣,讓我帶女施主去俗家弟子居所‘拈花閣’,隻是師父要我提醒女施主,拈花閣中還住著兩位俗家弟子,這兩位皆是男兒,住在西廂,望女施主在拈花閣東廂休憩。”
“唿,謝謝小師父!”
“阿彌陀佛,在下法號‘慧能’,女施主往後如此稱唿便是。”
杜冉琴忙屈膝迴禮,背好包袱,跟著小師父往拈花閣走去。
拈花閣位於這法宏寺最北側,穿過眾多廟宇樓台,走過幾畦菜地,這才看見一座三層高閣,從中央大門進去後,便是往東往西兩邊去的迴廊。
隻是這拈花閣……怎的進門之處,掛了這麽一副有些奇怪的菩薩相?杜冉琴隻覺著奇怪,便忍不住出言問道:
“慧能小師父,掛在這裏的這一幅觀音菩薩,怎的有些怪?”
杜冉琴盯著這菩薩,不由覺著萬分麵熟,卻又說不出是哪裏麵熟。
“阿彌陀佛,女施主有所不知,這副菩薩相是我師父的同門師弟所作,那時師叔剛入寺,主持說法由心生,讓師叔為這不分男女相的楊柳觀音畫上容貌,以此來看師叔的佛緣,師叔便為菩薩填上了這般容顏。”慧能說罷又看了杜冉琴一眼,忍不住補充道:
“不過說來也怪,怎的這菩薩……”
慧能猶猶豫豫,想說又不敢說,盯著杜冉琴半天支支吾吾,好一會兒才接著說:
“這菩薩,和女施主你有些像……”
杜冉琴這才如醍醐灌頂,一下子看出來這菩薩相的怪異。這菩薩的眼睛不是細長眉眼,而是和她一樣的杏核圓目!
“慧能師父,你師叔……他……法號……”
“我師叔之前是俗家弟子,主持剛為他剃度,燒好戒疤,他法號‘玄英’,聽說先前俗世之中,殺孽太重,便剃度出家,望佛祖……”
玄英!又是玄英,錯不了,這“玄英”八成是他!既然是他在,那她的安全應是無憂了。杜冉琴安心一笑,謝過慧能師父,便提起群襟往東廂去了。
待到第二天暖陽當頭,房喬便提早下朝迴了房家。方才朝中,他一稟告杜娘去了法宏寺,便見長孫玲瑢當即竟露出了幾絲錯愕,看來這次杜娘確實是出了妙招,讓長孫玲瑢撲了空。他這趕迴來,其實是為了去後院馬廄看那名叫“杜茴”的小女娃,他倒也有對這小女郎有幾分好奇。
穿過察堂,到了馬廄,便聽到馬兒一陣倦怠的嘶吼,隻見一個六七歲模樣的女娃,在最左側那匹紫錐的四腳馬蹄上,用粗麻繩拴著四塊大石,將馬兒從木樁上解下,在馬兒眼前晃著鮮嫩的稻草,引誘著馬兒奔跑。
這馬兒看來已經有兩日沒進食,已經精疲力竭,毫無抵抗之力了,眼看著馬兒搖搖晃晃快要支撐不住,這小女娃才快步跑上前,遞給馬兒幾把稻草喂馬,提來水桶飲馬。
“我的身子,能成麽?你……還是鬆開我……”
埋頭輕輕舔舐她脖頸的男人聽了這話,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調侃道:
“你滿腦子都想著什麽?你這身子,兩月之內,是不能做那檔子事的。你就乖乖不要出聲,安靜一會兒,成不成?”
好吧,她確實還得每日堅持喝些難聞的草藥,看她好全了,他可還能這麽鎮靜?!
過了半晌,房喬才鬆開眼前之人,淺淺籲了口氣,歎道:
“長孫皇後怕是不會簡單被唬過去,你若真想躲在法宏寺,今晚就出發吧。”
杜冉琴默默點了頭,自知他的擔憂不是空穴來風,迴屋收拾了些簡單衣物,打好包袱便準備出發。
夜色濃濃,房喬駕馬一路飛奔,向著法宏寺趕去,突突的馬蹄聲久久迴蕩,冬意漸濃,坐在他胸前之人忍不住往他懷裏鑽了鑽,躲了躲刺骨寒風。雖是個細微動作,卻仍沒跳出他的眼,他毫不猶豫解下外衣將她裹住,又將她環在胸前,護好了才又疾馳而去。
“籲!”
馬蹄一頓,法宏寺便到了,房喬翻身躍下馬背,將她抱下,囑咐道:
“我得先走了,若讓主持見到我,來日皇後娘娘來查,出家人不打誑語,便會告知今日之事。她若知曉我今日已經見過你,怕是會有更多麻煩。”
杜冉琴點點頭,見他轉身要走,忙上前兩步先攔住。飛速摘下耳垂上綴著的一隻珍珠環,放到他手裏,對著發冰的雙手嗬了口熱氣,道:
“這隻耳環你先幫我收著,這入寺祈福不興帶這些首飾,我本也用不到,可另一隻放在我這裏,若我真有急事,便會送這另一隻到你手裏,可若我其他信物到你手裏。你可得細心提防。”
眼下長孫玲瑢雖對她妒忌甚深。也總想法子折磨她。可這長孫玲瑢畢竟在明處,倒沒多少危險。她現在最該防備的人反倒是曾經派趙雁秋推她落崖的那幫獨孤家的人,這路人究竟是獨孤家哪一支、為何如此狼子野心。她都還沒搞清楚,且這路人在她身邊應安插了不少眼線,不得不防。
房喬接過這隻耳環,眉頭一蹙,胸口一窒,稍作猶豫卻還是歎了口氣,開了口:
“杜娘,這法宏寺乃佛家聖地,寺中高僧無數,能確保你安全無虞。可若……若,真有意外,你切記要找法宏寺中‘玄’字輩的‘玄英大師’,他自會傾盡全力幫你。”
說罷此話,房喬便一閉鳳眸,狠心反身躍上馬背,疾馳離去。
“玄……英大師?”
杜冉琴微微一笑,目送著眼前這別扭的男人離去,大抵將他這般難為情的原因猜了個*不離十。既是如此,她這趟法宏寺之行,可先得拜訪拜訪這“玄英大師”才是。
冬日夜寒,房喬走後,杜冉琴忙上前叩響了法宏寺南門,邊叩便問:
“有人嗎?今晚值夜的師父,在嗎?我是長安翊善坊房家的夫人,想來法宏寺為蠶事祈福,路途耽擱了,這才趕到,不知師父可否行個方便,早些收留我?”
“咚咚咚”幾聲敲門聲後,便聽“吱呀”一聲,寺門便打開了,兩個光頭小和尚雙手合十先念了句“阿彌陀佛”,才迴道:
“女施主,法宏寺一向不留女眷過夜,不如施主到二裏外的靜安慈過一夜,我們二人自當護送女施主,如此可好?白日裏,敝寺自當歡迎女施主來訪。”
二裏外……靜安慈?她去了能有好果子吃才怪!這長安的靜安慈分明是後宮之主的管轄之下,曆來用於安放打入冷宮的妃子、並無子嗣的皇太妃、以及犯下罪孽的誥命夫人,她要是去了靜安慈住,不出兩日,怕是灰飛煙滅也沒人知道!
“不妥不妥,我一心渴求為蠶事祈福,若是住在靜安慈,豈不是不能日日夜夜誦經祈福?小師父,我聽說法宏寺有處俗家弟子居住的院落,就在這寺中,不知小師父可否行個方便,容我先住下?”杜冉琴焦急地上前屈膝行禮,一臉虔誠,確讓這兩個小師父動了惻隱之心。
“阿彌陀佛,女施主虔誠向佛,是件好事,不如這樣,女施主,請你在此稍作停留,這事我倆要問過師叔才能決定,我們二人輩分低微,不能隨意留女施主在寺中過夜。”
“嗯,小師父,我是邢國公夫人杜冉琴,還望小師父向大師求情通融。”
這兩個小和尚之中個子矮些,微微發福的那個,見她這高高在上的一品夫人這般通情達理,便和善一笑,雙手合十,鞠了一躬,轉身跑去稟告師父了。
黑夜之中,杜冉琴不由緊了緊身上包裹的大衣,搓搓手,嗬著熱氣,焦急等著那小師父的消息。隻是這小師父不知是腳程慢還是他師父性格猶疑,過去了好一會兒,卻還是遲遲不見人影。杜冉琴等的有些著急,忍不住對著留下來的這小師父問道:
“小師父,你的師叔,也就是剛剛跑去的那小師父的師父,他究竟是何許人?可是……這法宏寺的主持?”
“阿彌陀佛,女施主此言差矣,主持已經閉關修行許久了,眼下寺中事物大多是師叔做主,師叔乃玄字輩大師兄,法號‘玄奘’。”
唐人高僧,法號玄奘?
老天,她雖然曆史知道的不算多,可這‘唐玄奘’的大名,她可是聽過!這活生生的“唐僧”竟然真叫她遇上了!
杜冉琴一下子愣住了,老半天才迴過神,喃喃道:
“大師的法號,杜娘如雷貫耳,若是有幸,還請小師父一定帶我去拜訪你師叔,萬分期盼大師指點。”
小師父一聽這話,便哈哈笑了,一邊叨念著“阿彌陀佛”一邊迴:
“女施主既來此便是有緣,我自當為師叔引薦。”
這小師父剛說完,方才那跑走的小胖和尚也迴來了,跑得滿頭大汗,提著燈籠,舉著火燭走到杜冉琴眼前才停下,一鞠躬迴道:
“女施主,我師父說,即來此就是有緣,讓我帶女施主去俗家弟子居所‘拈花閣’,隻是師父要我提醒女施主,拈花閣中還住著兩位俗家弟子,這兩位皆是男兒,住在西廂,望女施主在拈花閣東廂休憩。”
“唿,謝謝小師父!”
“阿彌陀佛,在下法號‘慧能’,女施主往後如此稱唿便是。”
杜冉琴忙屈膝迴禮,背好包袱,跟著小師父往拈花閣走去。
拈花閣位於這法宏寺最北側,穿過眾多廟宇樓台,走過幾畦菜地,這才看見一座三層高閣,從中央大門進去後,便是往東往西兩邊去的迴廊。
隻是這拈花閣……怎的進門之處,掛了這麽一副有些奇怪的菩薩相?杜冉琴隻覺著奇怪,便忍不住出言問道:
“慧能小師父,掛在這裏的這一幅觀音菩薩,怎的有些怪?”
杜冉琴盯著這菩薩,不由覺著萬分麵熟,卻又說不出是哪裏麵熟。
“阿彌陀佛,女施主有所不知,這副菩薩相是我師父的同門師弟所作,那時師叔剛入寺,主持說法由心生,讓師叔為這不分男女相的楊柳觀音畫上容貌,以此來看師叔的佛緣,師叔便為菩薩填上了這般容顏。”慧能說罷又看了杜冉琴一眼,忍不住補充道:
“不過說來也怪,怎的這菩薩……”
慧能猶猶豫豫,想說又不敢說,盯著杜冉琴半天支支吾吾,好一會兒才接著說:
“這菩薩,和女施主你有些像……”
杜冉琴這才如醍醐灌頂,一下子看出來這菩薩相的怪異。這菩薩的眼睛不是細長眉眼,而是和她一樣的杏核圓目!
“慧能師父,你師叔……他……法號……”
“我師叔之前是俗家弟子,主持剛為他剃度,燒好戒疤,他法號‘玄英’,聽說先前俗世之中,殺孽太重,便剃度出家,望佛祖……”
玄英!又是玄英,錯不了,這“玄英”八成是他!既然是他在,那她的安全應是無憂了。杜冉琴安心一笑,謝過慧能師父,便提起群襟往東廂去了。
待到第二天暖陽當頭,房喬便提早下朝迴了房家。方才朝中,他一稟告杜娘去了法宏寺,便見長孫玲瑢當即竟露出了幾絲錯愕,看來這次杜娘確實是出了妙招,讓長孫玲瑢撲了空。他這趕迴來,其實是為了去後院馬廄看那名叫“杜茴”的小女娃,他倒也有對這小女郎有幾分好奇。
穿過察堂,到了馬廄,便聽到馬兒一陣倦怠的嘶吼,隻見一個六七歲模樣的女娃,在最左側那匹紫錐的四腳馬蹄上,用粗麻繩拴著四塊大石,將馬兒從木樁上解下,在馬兒眼前晃著鮮嫩的稻草,引誘著馬兒奔跑。
這馬兒看來已經有兩日沒進食,已經精疲力竭,毫無抵抗之力了,眼看著馬兒搖搖晃晃快要支撐不住,這小女娃才快步跑上前,遞給馬兒幾把稻草喂馬,提來水桶飲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