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朝陽升起,陳錚確定見不到馬車影子,這才下了城牆,城牆下頭長安令王闕還有納蘭已經等了許久,陳錚和王家的關係不差,加之王闕被擱在長安令這個位置上多年,以前不冷不淡的日子過得不少,在老爺子身邊修心養性多年,倒也養成了一股雅士風範,這會正在洽淡,瞧見陳錚下來,趕忙迎了上去。
陳錚看了一眼王闕,束手樂嗬說道:“你們家老爺子怎麽樣了?”
王闕行了行禮,笑著說道:“承蒙君上關心,早兩年的時候老爺子侍弄花草摔過一次,現在可不敢讓他亂跑了,不過依老爺子的秉性,哪裏受的了這樣的委屈,這不幾日前還將微臣拉到麵前說了一頓。”
陳錚大笑說道:“是阿,當初朝堂上,你們家老爺子瞧不慣徐暄的作風,拎著竹杖就要跟姓徐的拚命。好幾個侍衛都架不住,那架勢可比武將厲害多了。”陳錚將視線轉到遠處,輕聲說道:“倒是你,現在性子沉穩多了,早年記得你老是想去金陵,那些個折子怕是費了不少功夫吧。近幾年倒是少了許多,老爺子教的?這可不是他的風範啊!”
王闕臉上赧意一閃而過,卻沒有覺察到陳錚臉上的神色變化,將手束到袖口裏跟在後頭說道:“老爺子不理朝政之後,每日侍弄花草,微臣都覺得老爺子像換了個人。不過對於徐將軍,老爺子如今倒是放下了,時不時還跟微臣念叨,不過老爺子好麵子,不明說,就光說徐將軍的做法太強硬了一點。”
陳錚哦了一聲,看了一眼納蘭,笑道:“姓徐的小子去過你府上了?”
王闕搖了搖頭實誠說道:“本來是要請的,可老爺子不同意,還指著微臣的鼻子罵了一頓,說微臣一門心思都在官場上,不在長安令的職責上。”
陳錚拍了拍王闕的肩膀,簡要說道:“老爺子心係朝廷啊,可惜到了頤養天年的年歲,不然寡人身上的擔子可就輕鬆多了。”
因為初晨,哪怕陽光照耀,也能見到周邊樹木懸掛的冰棱,陳錚隨手扳了一塊下來,握在掌心裏,然後隨口說道:“快到年末了,今年還有最後一件事,這可是懸在寡人心上的一把刀子,王闕啊!這個你可得給寡人辦妥了,這次進京的士子很多,往後一段時間會更多,你得幫寡人都給安置好了,要是出了點差池,就別怪寡人到你老爺子麵前說道了。”
陳錚的話語不輕不重,但在王闕心裏卻不這麽想,正了正臉色剛要接下來。
陳錚又補充說道:“別想著說事情好辦,現在北上的江湖人也多,這就像是朝廷的文武,兩者之間不對眼,容易起衝突,別的地方寡人不管,你是長安令,要是在長安這眼皮子底下出了岔子,死了人,寡人就找你問罪。”
王闕正襟危坐說道:“是。君上仁愛。”
陳錚甩了甩手上的水漬,又在袖口上擦了擦,搖了搖頭說道:“多年未曾迴來了。還是長安呆著舒服,跟你們說話也舒服,早年在金陵,那些個人,見著寡人,一個個臉不是臉的,好像是寡人亡了國一般。無非都覺得自己是聰明人,認為自己有依仗,咱們西夏不得士子心,要說這些讀書人,寡人之前並不覺得能有如何作為,可在金陵呆了幾年,要說治國,少了這些人還真的不行。至少政令通行要比當初方便的多,要說之前,寡人發布一條詔令,那些五大三粗的漢子能有幾個能看懂,更加不用說去給百姓釋疑,到最後還得寡人差人把涼州境內的村落都走上一遍。
別的不說,就光當初西夏私鬥成
風的事,各家各村,為了引水灌溉,想趁著休沐日給自家的田地多蓄點水,這種私鬥在咱們西夏可謂屢見不鮮,哪年因為這個沒有死過人?當然,這也是咱們西夏民風剽悍的原因所在,可再怎麽說,一名士卒,沒有死在疆場上,反而死在自己人的刀子下,怎麽想都讓人心寒。”
陳錚頓了頓,點了點王闕說道:“就這麽私鬥的一件事,寡人當時問麾下那些漢子,一個個紅著臉說就該打他孫子,所以阿,寡人也就指望著他們給寡人打江山了,守江山,還得靠讀書人,你家老爺子於國有功,為了解決私鬥成風這件事,拿著根竹拐,花了近兩年的時間,走遍了涼州大大小小的村落,就是為了跟裏正說這件事,且不說路上匪徒,就光村民,好幾次用棍棒將老爺子堵在山裏,指著老爺子的鼻子罵,咱們涼州可比不得江南道,江南道魚米之鄉,涼州呢,要是過了時節,收成可就隔了好幾成,你說老爺子讓他們放下成見,到最後年關的時候可是得餓肚子,誰不拚命?
可這些事呢,於朝廷來說,堵不如疏,可武將隻會堵,帶兵鎮壓,一時的鎮壓,真到餓肚子的時候,人家可就不會認你這個朝廷了。疏呢,讀書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春雨潤無聲,這才是朝廷想看到的手段和結果。”
王闕臉上稍有喜色,陳錚話鋒一轉,雷霆說道:“可是你呢,近兩年都幹了什麽?遇事便上折子。你是長安令,不是涼州刺史,明白嗎?該往上報就往上報,有些事寡人都聽到過了,說涼州兩個刺史呢?一個姓王,另一個才姓李,你可長臉了,還排在李懷前麵呢!這些事不說寡人,李懷不知道替你遮掩了多少,真說起來,你還是老秦人,李懷算是外人。咱們老秦人不說拖後腿,也不能給朝廷添亂不是?”
王闕聽到這裏,兩鬢滿是冷汗,徑直跪了下去,惶恐說道:“臣有罪。”
陳錚迴過頭,看了一眼王闕,揮了揮手說道:“起來吧,都是以前的事了,真要治罪,還能讓你穿這麽久的麒麟袍子?”待到王闕抹去兩鬢冷汗,陳錚這才繼續說道:“寡人還是相信你的,不過這次說來也是巧合,唐老太公竟然來了長安,要說士林當中的威望,除了天下書院的那幾位老儒師,似乎也就唐老太公能比得過嚴騏驥。要說之前,寡人還有點心虛,這次大考要是真出了點差池,要是傳出什麽有失公允的風聞出來,還真不好辦,有唐家的老太公在,這事可就好辦多了。”
王闕言辭怔怔說道:“君上放心,斷不會有此風言。”
陳錚睨了一眼王闕,似笑非笑說道:“你能保證?”
王闕之前能有此斷言其實也是帶有幾分出風頭的意氣,這會陳錚一反問,反而心裏打鼓,一時半會不好迴答,臉上一副難堪神色。
陳錚笑了笑,搖搖頭說道:“你啊你,要是能像你家老爺子那般將涼州走上一遍,現在何止長安令?罷了,寡人也不為難你,風言也是人傳的,隻要你能將人抓住,寡人一樣不治你的罪。至於怎麽抓,那就看你本事了,不過有一點,不能攪得全城人心惶惶。”
陳錚說完,擺了擺手說道:“寡人自去周邊看看,你侍候了一上午,別耽誤了正事,迴府衙辦公去吧。”
王闕揮了揮袍袖,朗聲說道:“臣告退。”說著,整個人便往長安令府衙的方向過去,不過說歸說,憑借這麽多年在官場的摸爬,王闕總覺得陳錚話裏有話,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先迴家跟老爺子見上一見。
決定之後,王闕正要迴頭,覺察到身邊多了個人
,側過頭看了一眼,便立馬和顏拱手說道:“納蘭學士好。”
納蘭亦是笑顏,入鄉隨俗也稱君上說道:“王大人可是覺得君上之意有些難辦?讓抓人,又不讓大張旗鼓?”
王闕之前還當是陳錚有話忘記囑咐了,聞聽此言眸色一亮,他迴去問老爺子自然也能揣測上意,但眼下有個更好的機會能和這位當朝第一人拉近關係,王闕自然也樂意,側過頭,拱手說道:“還請納蘭學士明言。”
納蘭等了一會,待周邊路人過了之後,這才低聲說道:“王大人是當局者迷,朝廷的人用不了,那麽江湖的人呢?這些人四處傳言總歸要挑地方,尤其是人流往來大的地方,這種地方,一來是容易掩人耳目,再者人來人往,傳言的威力也大,效果自然也好。符合這兩者的,在長安,要麽酒樓,要麽車馬店,但這些地方,咱們官兵過去,又容易引起混亂。”
王闕深以為然說道:“大人的意思難道是要下官讓一些官兵假扮成江湖人?”
納蘭搖了搖頭說道:“所以說你是當局者迷,此事本就是未雨綢繆,隻能說明咱們君上對士子可是盡了心的,長安的酒肆車馬店在年末可是停不下來,這期間要是安插人進去,那得多少人?再者說,君上說是抓著人不治罪,可要是整個大考期間相安無事,或者說影響範圍越小,那不就是功勞了嗎?”
王闕一聽便急不可耐說道:“大學士,你可就別賣關子了。”
納蘭將王闕拉到身旁,然後在自己手上寫了一個衛字。
王闕恍然大悟。
納蘭趁著這當口開口說道:“衛家這個姑娘肯定是要進徐家門的,而且就憑徐唐兩家的關係,這事你去找她,這種風言,就算是假的,對唐老爺子的名聲也不好。多的不用說,就這一條,她定然能幫你。”
王闕搓了搓手,一臉熱枕說道:“還是大學士想的周到。”
納蘭搖了搖頭歎氣說道:“都是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既然大人明白了。那納蘭就先走了。”
王闕連忙躬身說道:“多謝大學士。”
納蘭也不再多說,徑直往街道盡頭走去,待走到王闕瞧不見的地方,往旁邊小路一閃,之前跟王闕說了大半天的陳錚,就坐在路邊一方木桌上,一邊用筷子往手上的饅頭上夾醃菜,一邊衝著桌子對角點了點頭。
等到納蘭坐下之後,陳錚將口中的饅頭咽下,又喝了一口熱湯,然後說道:“辦妥了?”
納蘭嗯了一聲。
陳錚隨即點了點頭,“王闕有才,但是心思歪了,功利心太重。磨上一段時間未必不能獨當一麵。”
納蘭早年也是寒門,對此寒酸的早飯並不在意,反而很是熟練的用竹筷夾了一塊饅頭,然後沾了點醃菜就往嘴裏送,陳錚笑著說道;“年關將至,這百姓呢,一年到頭就指望著這幾天好好歇歇。可越到這個時候,朝廷越是不能歇,尤其是大學士你,有什麽查漏補缺的地方納蘭你可得好好把關。”
這一會的陳錚,就真的像個尋常老人,絮絮叨叨說了很多,有些有些話,哪怕說過了,再說一次的時候也是正色神情。
陳錚看了一眼王闕,束手樂嗬說道:“你們家老爺子怎麽樣了?”
王闕行了行禮,笑著說道:“承蒙君上關心,早兩年的時候老爺子侍弄花草摔過一次,現在可不敢讓他亂跑了,不過依老爺子的秉性,哪裏受的了這樣的委屈,這不幾日前還將微臣拉到麵前說了一頓。”
陳錚大笑說道:“是阿,當初朝堂上,你們家老爺子瞧不慣徐暄的作風,拎著竹杖就要跟姓徐的拚命。好幾個侍衛都架不住,那架勢可比武將厲害多了。”陳錚將視線轉到遠處,輕聲說道:“倒是你,現在性子沉穩多了,早年記得你老是想去金陵,那些個折子怕是費了不少功夫吧。近幾年倒是少了許多,老爺子教的?這可不是他的風範啊!”
王闕臉上赧意一閃而過,卻沒有覺察到陳錚臉上的神色變化,將手束到袖口裏跟在後頭說道:“老爺子不理朝政之後,每日侍弄花草,微臣都覺得老爺子像換了個人。不過對於徐將軍,老爺子如今倒是放下了,時不時還跟微臣念叨,不過老爺子好麵子,不明說,就光說徐將軍的做法太強硬了一點。”
陳錚哦了一聲,看了一眼納蘭,笑道:“姓徐的小子去過你府上了?”
王闕搖了搖頭實誠說道:“本來是要請的,可老爺子不同意,還指著微臣的鼻子罵了一頓,說微臣一門心思都在官場上,不在長安令的職責上。”
陳錚拍了拍王闕的肩膀,簡要說道:“老爺子心係朝廷啊,可惜到了頤養天年的年歲,不然寡人身上的擔子可就輕鬆多了。”
因為初晨,哪怕陽光照耀,也能見到周邊樹木懸掛的冰棱,陳錚隨手扳了一塊下來,握在掌心裏,然後隨口說道:“快到年末了,今年還有最後一件事,這可是懸在寡人心上的一把刀子,王闕啊!這個你可得給寡人辦妥了,這次進京的士子很多,往後一段時間會更多,你得幫寡人都給安置好了,要是出了點差池,就別怪寡人到你老爺子麵前說道了。”
陳錚的話語不輕不重,但在王闕心裏卻不這麽想,正了正臉色剛要接下來。
陳錚又補充說道:“別想著說事情好辦,現在北上的江湖人也多,這就像是朝廷的文武,兩者之間不對眼,容易起衝突,別的地方寡人不管,你是長安令,要是在長安這眼皮子底下出了岔子,死了人,寡人就找你問罪。”
王闕正襟危坐說道:“是。君上仁愛。”
陳錚甩了甩手上的水漬,又在袖口上擦了擦,搖了搖頭說道:“多年未曾迴來了。還是長安呆著舒服,跟你們說話也舒服,早年在金陵,那些個人,見著寡人,一個個臉不是臉的,好像是寡人亡了國一般。無非都覺得自己是聰明人,認為自己有依仗,咱們西夏不得士子心,要說這些讀書人,寡人之前並不覺得能有如何作為,可在金陵呆了幾年,要說治國,少了這些人還真的不行。至少政令通行要比當初方便的多,要說之前,寡人發布一條詔令,那些五大三粗的漢子能有幾個能看懂,更加不用說去給百姓釋疑,到最後還得寡人差人把涼州境內的村落都走上一遍。
別的不說,就光當初西夏私鬥成
風的事,各家各村,為了引水灌溉,想趁著休沐日給自家的田地多蓄點水,這種私鬥在咱們西夏可謂屢見不鮮,哪年因為這個沒有死過人?當然,這也是咱們西夏民風剽悍的原因所在,可再怎麽說,一名士卒,沒有死在疆場上,反而死在自己人的刀子下,怎麽想都讓人心寒。”
陳錚頓了頓,點了點王闕說道:“就這麽私鬥的一件事,寡人當時問麾下那些漢子,一個個紅著臉說就該打他孫子,所以阿,寡人也就指望著他們給寡人打江山了,守江山,還得靠讀書人,你家老爺子於國有功,為了解決私鬥成風這件事,拿著根竹拐,花了近兩年的時間,走遍了涼州大大小小的村落,就是為了跟裏正說這件事,且不說路上匪徒,就光村民,好幾次用棍棒將老爺子堵在山裏,指著老爺子的鼻子罵,咱們涼州可比不得江南道,江南道魚米之鄉,涼州呢,要是過了時節,收成可就隔了好幾成,你說老爺子讓他們放下成見,到最後年關的時候可是得餓肚子,誰不拚命?
可這些事呢,於朝廷來說,堵不如疏,可武將隻會堵,帶兵鎮壓,一時的鎮壓,真到餓肚子的時候,人家可就不會認你這個朝廷了。疏呢,讀書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春雨潤無聲,這才是朝廷想看到的手段和結果。”
王闕臉上稍有喜色,陳錚話鋒一轉,雷霆說道:“可是你呢,近兩年都幹了什麽?遇事便上折子。你是長安令,不是涼州刺史,明白嗎?該往上報就往上報,有些事寡人都聽到過了,說涼州兩個刺史呢?一個姓王,另一個才姓李,你可長臉了,還排在李懷前麵呢!這些事不說寡人,李懷不知道替你遮掩了多少,真說起來,你還是老秦人,李懷算是外人。咱們老秦人不說拖後腿,也不能給朝廷添亂不是?”
王闕聽到這裏,兩鬢滿是冷汗,徑直跪了下去,惶恐說道:“臣有罪。”
陳錚迴過頭,看了一眼王闕,揮了揮手說道:“起來吧,都是以前的事了,真要治罪,還能讓你穿這麽久的麒麟袍子?”待到王闕抹去兩鬢冷汗,陳錚這才繼續說道:“寡人還是相信你的,不過這次說來也是巧合,唐老太公竟然來了長安,要說士林當中的威望,除了天下書院的那幾位老儒師,似乎也就唐老太公能比得過嚴騏驥。要說之前,寡人還有點心虛,這次大考要是真出了點差池,要是傳出什麽有失公允的風聞出來,還真不好辦,有唐家的老太公在,這事可就好辦多了。”
王闕言辭怔怔說道:“君上放心,斷不會有此風言。”
陳錚睨了一眼王闕,似笑非笑說道:“你能保證?”
王闕之前能有此斷言其實也是帶有幾分出風頭的意氣,這會陳錚一反問,反而心裏打鼓,一時半會不好迴答,臉上一副難堪神色。
陳錚笑了笑,搖搖頭說道:“你啊你,要是能像你家老爺子那般將涼州走上一遍,現在何止長安令?罷了,寡人也不為難你,風言也是人傳的,隻要你能將人抓住,寡人一樣不治你的罪。至於怎麽抓,那就看你本事了,不過有一點,不能攪得全城人心惶惶。”
陳錚說完,擺了擺手說道:“寡人自去周邊看看,你侍候了一上午,別耽誤了正事,迴府衙辦公去吧。”
王闕揮了揮袍袖,朗聲說道:“臣告退。”說著,整個人便往長安令府衙的方向過去,不過說歸說,憑借這麽多年在官場的摸爬,王闕總覺得陳錚話裏有話,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先迴家跟老爺子見上一見。
決定之後,王闕正要迴頭,覺察到身邊多了個人
,側過頭看了一眼,便立馬和顏拱手說道:“納蘭學士好。”
納蘭亦是笑顏,入鄉隨俗也稱君上說道:“王大人可是覺得君上之意有些難辦?讓抓人,又不讓大張旗鼓?”
王闕之前還當是陳錚有話忘記囑咐了,聞聽此言眸色一亮,他迴去問老爺子自然也能揣測上意,但眼下有個更好的機會能和這位當朝第一人拉近關係,王闕自然也樂意,側過頭,拱手說道:“還請納蘭學士明言。”
納蘭等了一會,待周邊路人過了之後,這才低聲說道:“王大人是當局者迷,朝廷的人用不了,那麽江湖的人呢?這些人四處傳言總歸要挑地方,尤其是人流往來大的地方,這種地方,一來是容易掩人耳目,再者人來人往,傳言的威力也大,效果自然也好。符合這兩者的,在長安,要麽酒樓,要麽車馬店,但這些地方,咱們官兵過去,又容易引起混亂。”
王闕深以為然說道:“大人的意思難道是要下官讓一些官兵假扮成江湖人?”
納蘭搖了搖頭說道:“所以說你是當局者迷,此事本就是未雨綢繆,隻能說明咱們君上對士子可是盡了心的,長安的酒肆車馬店在年末可是停不下來,這期間要是安插人進去,那得多少人?再者說,君上說是抓著人不治罪,可要是整個大考期間相安無事,或者說影響範圍越小,那不就是功勞了嗎?”
王闕一聽便急不可耐說道:“大學士,你可就別賣關子了。”
納蘭將王闕拉到身旁,然後在自己手上寫了一個衛字。
王闕恍然大悟。
納蘭趁著這當口開口說道:“衛家這個姑娘肯定是要進徐家門的,而且就憑徐唐兩家的關係,這事你去找她,這種風言,就算是假的,對唐老爺子的名聲也不好。多的不用說,就這一條,她定然能幫你。”
王闕搓了搓手,一臉熱枕說道:“還是大學士想的周到。”
納蘭搖了搖頭歎氣說道:“都是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既然大人明白了。那納蘭就先走了。”
王闕連忙躬身說道:“多謝大學士。”
納蘭也不再多說,徑直往街道盡頭走去,待走到王闕瞧不見的地方,往旁邊小路一閃,之前跟王闕說了大半天的陳錚,就坐在路邊一方木桌上,一邊用筷子往手上的饅頭上夾醃菜,一邊衝著桌子對角點了點頭。
等到納蘭坐下之後,陳錚將口中的饅頭咽下,又喝了一口熱湯,然後說道:“辦妥了?”
納蘭嗯了一聲。
陳錚隨即點了點頭,“王闕有才,但是心思歪了,功利心太重。磨上一段時間未必不能獨當一麵。”
納蘭早年也是寒門,對此寒酸的早飯並不在意,反而很是熟練的用竹筷夾了一塊饅頭,然後沾了點醃菜就往嘴裏送,陳錚笑著說道;“年關將至,這百姓呢,一年到頭就指望著這幾天好好歇歇。可越到這個時候,朝廷越是不能歇,尤其是大學士你,有什麽查漏補缺的地方納蘭你可得好好把關。”
這一會的陳錚,就真的像個尋常老人,絮絮叨叨說了很多,有些有些話,哪怕說過了,再說一次的時候也是正色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