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是衛月覺得他青天白日的撞了鬼,就連徐江南自己也覺得撞了鬼,邪門的很,想了半天沒有頭緒之後便也歸結到是西蜀道的奇人異士身上,見怪不怪。


    邱老者牽著小男孩過了轉角,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穿過街道,出了城,再眨眼,便到了原本董煜隱居的山頭上,那顆銀杏樹下,小男孩大約是習慣了老者這般,不過很少見到這種情景,抬起頭望著銀杏樹,眼睛一眨不眨,過了稍許,這才問道:“老爺爺,之前你說的是真的嘛?”


    邱老頭輕輕一笑,手袖一翻,在小男孩還沒注意的時候,旁邊兩副跪著的幹屍已經化為糜粉,坐在石椅上,這才說道:“可比真金白銀還要真咯。”


    小男孩有些驚歎說道:“真厲害。”


    邱老頭點了點頭,一臉春風笑意說道:“那是當然,要是放在大秦之前的亂世,可是九流裏一等一的縱橫家,那才是他們如魚得水的時代,那會可比春秋亂多了,春秋你扳著指頭數,也就七個,大秦之前,要說立國三年以上的,不多,但是曇花一現的政權可是多了去了,加上腳趾都數不過來。


    小娃娃,我跟你說,當年李長安,也就是大秦皇帝,一統中原之後,說了一句話,說楚雖三戶能亡秦,這楚啊,就是指這西蜀道,眼下我們站的這個地方,可惜嘍,現在沒有楚,也沒有秦,但這也就是半句,還有半句,就是倘蘇秦之流在世,恐無今日定都長安之盛況。”


    邱老頭唏噓一陣,又是說道:“這蘇秦之輩啊,就是現在徐暄,謝長亭這樣的縱橫家,在那個亂世可是風生水起,用天下最小的成本,做天下最大的買賣,能不厲害麽?”


    小男孩有些不解問道:“邱爺爺,你不是說天下評是你編的嘛?為什麽徐將軍和謝軍師都不是第一第二,第一難道不是最厲害的?”


    邱老頭口氣緬懷,笑著說道:“大秦到今,儒家講究三不朽,立言立德立功,看似簡單,作為儒生士子,誰不知道,或者說誰都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到,隻不過到頭來站在浪頭上往後一看,能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眼高手低而已。


    一樣的道理,老夫評這個也有自己的講究,李閑秋立言在前,後輩再是青出於藍,算是在這根基上添磚加瓦,萬變不離其宗。


    徐暄於西夏有功,於天下也算有功,唯獨於西楚是過,相抵之下,看似是功,可惜老夫活了這麽多年沒成仙,也成不了仙,功就是功,得賞,過就是過,得批,沒有相抵這麽一說,按道理名論上還得往下,可惜了,老夫也就是個凡夫俗子,為了一己之私,給抬了上去不說,還給了兩個位置,徐暄的功過本就說不清,再往火上一烤,這死局就蓋棺定論了。


    謝家小子倒是不錯,可惜眼光比起徐暄還是差了一點,也不知道什麽原因,徐暄也好,李閑秋也罷,再或者納蘭天下,謝長亭比起這些從土裏爬出來的,不差心機,不差手段,就是差了點味道,老夫當年就一直琢磨這個問題,到現在都沒想通,以後得你來想嘍。


    撇去當年的成見,老夫也不得不說徐暄眼光是真準,當年南下,滅東越,正好抓在了北齊的癢處,也怪謝家小子口氣太大,一口氣想吃趙晉,定了北方再來徐圖越楚,畢竟江南魚米鄉,西蜀天府國,一個是奢靡帝君,一個不思進取,謝小子手段和心機都有,也是算準了西夏剛掌權的陳錚沒那個膽子下江南撿死魚,萬事有順序,西夏先主才駕鶴西去不久,說是勞心勞力,其實呐,老夫當年看天相,這紫微星啊可是突然之際給黯了下去,分明是人事,想南下總得先顧著自家後院吧,也不知道這是北齊的緩兵之計,還是陳錚的六親不認啊。


    隻要等北齊拿下趙晉,西夏就真的翻不了身了,宋國空有大誌,是真的可惜了,牧笠生也不差,大智若愚,比上徐暄之流,不差道行,就差一層窗戶紙,可惜也就這麽一層窗戶紙,從晉到宋,也都是慢了半拍,也不知眼下躲在哪。


    等北方一穩,也不久嘛,雙管齊下四五年的功夫,要是納蘭天下和徐暄換個位置,嘖嘖,西夏自身難保。”


    邱老頭自顧自話,捋著發叉的胡子,小男孩坐在地上,手上捧著一堆疊好的銀杏葉,眼神一眨一眨的盯著邱老頭,他聽不懂,但是記性好,一字不拉的全能記下。


    邱老頭自然也是知道,所以他也願意說,這東西再不說,過上幾年,怕就說不出來了。“誰能想到陳錚沒那膽子,但是徐暄有啊,而且手腳比他想的還要麻利,那邊趙晉風聲才起,這邊死魚已經撿到了金陵城下。


    眼見西夏摧枯拉朽一般,北齊如果這會放棄,功敗垂成暫且不說,等西夏迴過頭來,跟趙晉成倚角之勢,會不會勾肩搭背起來反咬一口這就真的不好說了。


    老夫當年同謝家小子在第一樓下過一盤棋,這小子膽子也見得比徐暄小,竟然以天下為盤,以北齊局勢為子,端的是個狠辣果決的人。徐暄幫陳錚占了先機,謝小子當年若是學下徐暄,在西夏入蜀的時候給橫插一腳,嘖嘖,這可就真的精彩了。


    哎,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老夫當年都覺得等徐暄克了劍門關入蜀道的時候,中原這盤黃花菜都涼不見蹤影了,說來也奇怪,徐暄一不占天時,二無地利,勉強一個人和。


    劍門關險峻重山八百裏,說沒就沒了,大戟士更是成了笑柄,小娃娃,你說可笑不可笑。”


    小男孩記到最後,聽到邱老頭問他了,一本正經的樣子想了很久,突然泄氣,搖了搖頭喪氣說道:“爺爺,我不知道。”


    邱老頭哈哈大笑,原本還當這娃娃真有什麽高聲闊論,不過瞧見他心情有些低迷,聲音低了下來說道:“不知道是應該,知道了,那才不應該,老夫像你這般大的時候,可是連道符都畫不出來。不過這西夏一入西蜀,天下局勢可就變了,寧丟數子不失先,這個道理誰都懂,謝長亭一子輸,整個苦心造詣都做了西夏的嫁妝。


    幸好有江秋寒,偷偷摸摸落子給他搬迴一城。”


    邱老頭抬頭看了眼漸次偏斜到地平線的夕陽,笑著說道:“不過還是不夠,徐暄和陳錚這一對君臣配合得天衣無縫,春秋之戰,真說起來也不僅是春秋,而是那個沙場之後,都是為了土地,有地才有人,徐暄一路攻城略地,一路得罪人,陳錚看似在替徐暄受罪,不過好處也顯然易見,砥礪之後,名聲有了,皇權穩了,再借機把徐暄一旨賜死,什麽見不得光的伎倆,也都隨了風塵,百年過眼之後大局已定。


    北齊和西夏比,其實什麽都不差,就差一個徐暄,士為知己者死的徐暄,也就輸了天下。”


    小男孩聽到結論問道:“邱爺爺,你是說北齊會輸?”


    邱老頭站起身走到他旁邊盤腿坐了下來說道:“老夫看到今日不出意外應該是這般,不過也做不得準,畢竟人力有時盡,當年西夏金龍將成,還不照樣給散了,要不是徐暄之死,勝負手就另當別論了,如今西夏將要騰雲化龍,北齊這隻虎,萬一從上麵撕下幾塊肉,西夏想行雲布雨福澤九州又得耽擱了,不過呢,老夫覺得,如果江秋寒誌在朝廷,等謝長亭死後接上去,西夏正是青黃交接的時候,還有徐家小子亂插一腳,指不定真的有戲,但他是大隱隱於朝的世外人。


    這就另當別論了,隻是按道理來說,這將星到了西夏,也應該遠了北齊才是,沒想到反而跟北齊這隻虎更為接近了,真是奇哉怪矣。”


    邱老頭越說精神反而越好,兩須白眉一抖,又是笑道:“今日見到這徐家小子,還不錯,給老夫作了個揖,不管是何意,老夫都算是徐暄的,哈哈哈……,賺了,賺了。


    當年踩了老夫青城山,老夫也都沒給這小子作揖,還有那個衛家閨女,也不錯,送了老夫一壺酒,就是可惜了啊。”邱老頭摸了摸小男孩的頭,搖著頭歎息說道:“青氣自發際直下印堂,輕則重病,重則喪命。”


    “爺爺不救?”小男孩拽著邱老頭那隻就像樹板一樣的手,皺了皺眉又是毫不客氣說道:“不救那你還喝人家的酒。”


    邱老頭吹胡子瞪眼看著這個一本正經奚落他的小屁孩說道:“酒從天上來,哪有不喝之理。再者又說,救了也不管用,這妮子麵前可是深淵,一日情深,百年心寒。”


    “老頭子,你說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放屁,老夫會跟你個破娃娃說這個?老夫是道門中人。”


    “嗬,都幾百歲的人了,哎,算了算了,小人不記大人過,到時候我可不幫你收屍。”


    “幾塊破糕點就把你給收買了,老夫讓你跟著吃了那麽多大魚大肉,怎滴沒見你替老夫辦事。”


    “怎麽沒辦事,我不是答應給你平天下。還有,給你收屍。”


    ……


    邱老頭看著麵前理直氣壯又因為最後一句話而有些悲傷的小破孩,掙紮良久,摸了摸他的頭,終還是點了點頭細微說道:“別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仗劍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驢上仙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驢上仙山並收藏仗劍江湖最新章節